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文学与玄学方面,梁简文帝萧纲有哪些杰出成就?

在文学与玄学方面,梁简文帝萧纲有哪些杰出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76 更新时间:2024/1/8 9:32:47

萧纲,即梁简文帝,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第二位皇帝,也是一位文学家,在位共2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他最初被封为晋安王,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侯景之乱中继位为帝,后为侯景所害,时年四十九岁,葬于庄陵,谥号简文皇帝,庙号太宗。他是“宫体”诗流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沐浴经》《如意方》等。

学术成就

文学

萧纲在政治上的成就远没有在文学上的成就大。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随着萧纲于中大通三年被立为皇太子,这一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开宣布并倡导文学史上著名的宫体文学,形成风尚,影响于文学史不止一个时代。

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纲正位东宫,从此成为梁朝中央文坛的领袖人物。晋安王文学集团成为东宫文学集团,这时,湘东王萧绎虽然远在荆州,大略具有萧纲文学集团副领袖的地位。萧纲与萧统同父同母,情义甚笃。萧纲与萧绎不同母,但是,兄弟情好亦甚至。萧纲入为太子之后,当时赋诗作文,常以“曹丕”比萧纲、“曹植”比萧绎。萧纲、萧绎真地象曹丕、曹植主导建安文坛那样携手领导着当代文坛,中大通后期至大同年间,新文学的风气有声有色,流行一时。所以,隋唐之际的论者论宫体诗风的流行,必归罪于“简文、湘东”。魏征《隋书·文学传序》曰:“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其意浅而繁,其文匿而彩,词尚轻险,情多哀思。格以延陵之听,盖亦亡国之音乎!”

对于萧纲东宫文学集团来说,萧子显(487—535)的加入,是一件不能忽视的事件。萧子显为齐高帝之孙、齐豫章王萧嶷之子,与萧梁皇族同族,辈分与萧纲同,但年长十六岁。子显已于天监年间撰成《南齐书》,《南齐书·文学传论》表明当时子显对文学已经具有非常成熟的见解。将《南齐书·文学传论》与萧纲《与湘东王书》对读,不难发现萧子显、萧纲是一对文学知音。所以,萧子显特别受萧纲赏识,就不足为奇了。子显与萧纲的交往,可考者,多在萧纲为太子之后。中大通四年,子显作《春别诗》四首,太子纲作《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湘东王绎更和太子,作《春别应令诗》。这组诗都见于《玉台新咏》,是典型的宫体诗。子显于当世有才名,颇自负。中大通五年,萧纲曾经赞叹子显为“异人间出”。

《梁书》卷三五《萧子显传》:“太宗素重其为人,在东宫时,每引与促宴。子显尝起更衣,太宗谓坐客曰:‘尝闻异人间出,今日始知是萧尚书。’”萧纲与子显交好,亦见张缵《中书令萧子显墓志》:“储君毓德少阳,情协陈阮。”中大通六年,萧纲主撰的《法宝联璧》成书,湘东王萧绎为作《序》,与修者,《序》作者湘东王绎以下,萧子显等共三十七人列名。萧子显于大同元年去世,与萧纲的密切交往虽然可能只有三年多,但是,这一交往值得重视,不应该被文学史论者忽略。

《玉台新咏》十卷是萧纲正位东宫之初开始倡导宫体诗时的一个配合的作品。该书由徐陵于中大通六年(534)编撰成功。

萧纲四岁封晋安王,七岁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量置佐吏。此时是萧纲“有诗癖”之始。

(1)而其“诗癖”的养成及其后来“宫体”诗的形成,又与此时如幕的徐擒和张率有直接关系。

(2)徐擒为萧纲侍读,而他“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其新变之体,其实就是宫体诗。

(3)张率“年十二,能属文,常日限为诗一篇”,与陆、任昉等友善,曾得沈约赞赏。天监初,他曾经被敕“使抄乙部书,又使撰妇人事二十馀条,勒成百卷……以给后宫”。可见,他早就具备写作宫体诗的基本条件。而且其今存诗中不乏艳情的内容。他“在府十年,恩礼甚笃”,对于萧纲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4)萧纲11岁为宣惠将军、丹阳尹时,有庾肩吾等人入幕;18岁为南徐刺史时,又有王规等人入幕,从而使萧纲文学集团初具规模。

(5)从普通四年至中大通二年(523~530),萧纲在雍州刺史任上七年。此间其幕府中又有:刘孝仪、刘孝威等人入幕。其文学集团已自然形成,并且诗歌创作也日渐繁荣。

(6)至萧纲入主东宫后,文学才士更是济济一堂,如徐擒、张率、庾肩吾、王规、刘孝仪、刘孝威等。

萧纲的文学主张,在当时也具有代表意义。他既反对质直懦钝,又反对浮疏阐缓(《与湘东王书》),正面提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和萧绎主张的“情灵摇荡”互为呼应。《南史·梁简文帝纪》记其有文集100卷,其他著作600余卷。存世的作品,经明代张溥辑为《梁简文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玄学

文、义之学并称南朝的显学,义学即玄学。与对待诗歌类似,萧纲在玄学上投注的热情也非常大。历史上的梁大同年间,宫体诗风与玄谈讲学之风之盛,大致并驾齐驱。萧纲、萧绎兄弟与其父梁武帝萧衍一起,充当了大同玄风的重大推手。《梁书·武帝纪》曰:“大同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祛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

《颜氏家训·勉学篇》回忆说:“洎于梁世,兹风(引按:玄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金楼子·杂记上》记载大同五年萧绎自荆州还京师,“其日赋诗”,“其晚道义”。正是一时风气的写照。京师、郡国其它讲学玄辩的事迹,可以参看本谱的相关内容。这种风气,至太清、承圣国难之中仍在延续,萧纲的太子萧大器临刑之前仍在讲《老子》;西魏大兵压境、江陵势如危卵之际,萧绎亦频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真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或许如前揭《颜氏家训》所说,“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玄谈也有消除紧张恐惧的功能。

梁武帝崇佛闻名于史,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梁朝的佛教主要是佛学,佛学的理论,而非实践的佛教修行,所以,梁朝空前繁荣的佛学,梁武帝一再开讲所推动的佛教讲经的风气,某种意义上,亦可以与玄学的发展联结起来。以本谱所述天监十八年昭明太子萧统讲真俗二谛义,以及萧纲等人的谘问为例,其实就是一场玄学辩论。 历史上西晋亡国,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玄学清谈导致的结果。清谈废事,对于梁朝的灭亡,也有史籍记载直接与玄谈的风气联系起来。

《梁书》卷三七《何敬容传》载,太清元年,何敬容迁太子詹事,“是年,太宗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每日入听。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又有托名陶弘景的诗歌预言玄风再盛终将导致侯景之乱、断送梁朝:“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与文学藉文字以传不同,玄学重在谈论,多是口头之学,保存不多。萧氏兄弟的玄学著述与成就,今大略可考者如下。《梁书·简文帝纪》记载萧纲《老子义》、《庄子义》各二十卷,《隋志》、《唐志》也有著录,书名、卷数稍异。

其他学术

萧纲的著述事业,除了文学、玄学外,还精医道,著有《沐浴经》三卷、《如意方》十卷,均佚;还体现出对杂艺、阴阳五行两方面的较多兴趣。杂艺有《马槊谱》、《投壶经》、《棋品》、《弹棋谱》之作,五行有《光明符》、《易林》、《沐浴经》、《灶经》、《新增白泽图》之作。两部大书《长春义记》、《法宝联璧》都是集合他人共同编著。顾野王《玉篇》系受萧纲之命而作。

萧纲的阴阳五行著作,大多今属道教领域,反映了一时风气。唐初贞观年间,鉴于阴阳五行杂书太多,唐太宗就曾经下令太常集合诸术士一起进行大肆刊定。

标签: 萧纲南梁

更多文章

  • 顾恺之:中国画祖、山水画祖之一,被评价为“三绝”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顾恺之,东晋

    中国的绘画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最初在陶器、地面以及岩壁上作画,绘画工具则是天然的矿物质与颜料,后来逐渐发展成在墙壁、绢帛、纸张在作画,绘画工具也变成了笔与墨。经过画家们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中国绘画逐渐形成鲜明的民族风格,蕴含独立的绘画美学。那么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为中国画祖、山水画祖之一的是谁呢?

  • 阎温在历史上有个事迹?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阎温,汉朝

    三国时期群雄乱世英雄辈出,武有关羽、张飞、吕布,智有卧龙、凤雏、郭嘉,才有孟德、仲达、周公瑾。其实在三国历史上也有一些不是很出名但是实力很强劲的小将,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表露出来,而且在三国中记载的篇幅也较少,即使这样我们细读三国也总是能够找到这样的人才。阎温就是这样一个人物。阎温(?—213年)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梦断五丈原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五丈原

    众所周知诸葛亮想统一中原的愿望并没有实现,但是他的智慧和品格,一直被后代的人赞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对诸葛亮最好的形容,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讲诸葛亮梦断五丈原的故事吧。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正式即位称帝。蜀汉大臣大多数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跟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

  •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宋朝

    古代最大的“水货”名将是谁?最后名垂千古,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波谲云诡、险象环生的战场上,将军们却能履险如夷,指挥若定,带领千军万马,击败强大对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一部又一部英雄史诗,对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多次在紧要关头影响历史走向。但是用一句难登大雅之堂

  • 辽朝的萧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谁?她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萧燕燕,辽朝

    在影视剧《燕云台》中,萧燕燕、萧胡辇和乌骨里这三姐妹最终反目成仇,那么,历史上的大辽萧氏三姐妹分别有着怎样的命运呢?她们三人各自的结局如何?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家有女初长成萧氏三姐妹的父亲是萧思温,历史上的他并非是三朝宰相,也没有《燕云台》里演的那样忧国忧民,

  • 历史上孝端显皇后的评价如何?能掌管后宫42年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孝端显皇后,明朝

    成为皇后母仪天下,是作为后妃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梦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古代皇帝都几乎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所以要想当上一国之母,竞争还是很大的,多少人一辈子入了深宫,却连皇帝都没见到过。也有多少女子进了深宫,为了争宠,玩尽心机,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走进了

  • 作为五世同堂的皇帝 乾隆皇帝有没有见过道光和咸丰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乾隆五世同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乾隆皇帝活到了89岁,五世同堂,乾隆皇帝能不能看到道光和咸丰?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皇朝,共有500多个帝王。历代中国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享年89岁。为什么一般

  • 历史上有八贤王这个人 八贤王又是历史上哪个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八贤王

    对八贤王赵德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真的有八贤王赵德芳吗?赵德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最后又是怎么死的?《杨家将》中有个“八贤王”,凭手中一把先帝御赐的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助杨家将一臂之力;在《三侠五义》《包公案》中,也经常出现“

  • 探索张居正的一生,为明朝鞠躬尽瘁,死后却不得安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居正,明朝

    万历十年六月二十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八岁。明神宗朱翊钧下令辍朝,赐祭九坛,追赠他为上柱国,谥号“文忠”。但令人没想到的是,张居正去世后却没能安宁,明神宗下令抄其家,削其官,将他生前的功绩一笔勾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入仕左

  • 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了他的家族 汉武帝为什么要那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卫青,汉武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卫青和汉武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卫青作为一代英雄豪杰,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什么把他整个家族都杀了?提起抗击匈奴,卫青和霍去病可以说是相当出名的两位名将了,然而相比霍去病,卫青的一生可谓是十分精彩。从刚开始的家道中落,到后来偶遇汉武帝成为被发掘的人才,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