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允炆和朱棣相比 朱元璋为什么会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朱允炆和朱棣相比 朱元璋为什么会传位给孙子朱允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4/7 1:06:01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传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期间,当时的太子则是长子朱标,而且为了让他能把大明的江山给继承下去,更是给他请了最好的老师来教导,甚至朱元璋自己都尝尝教育他为君之道,而朱棣则是从小就被教导为臣之道,所以他即使文武双全能力出众,他也不是太子人选。

再者,当时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因为嫡长子继承制度,可谓是延续了千年之久,想要跨过嫡长子继承皇位可想而知很艰难,所以他很早就接受了皇帝的安排,20岁就到燕京就藩。

本来他已经对这个皇位早就不抱希望了,可没有想到太子朱标英年早逝,而后来他二哥、三哥接连逝世,就说轮也该是他了,可以说这是朱棣离太子之位最近的一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太祖朱元璋却选择了皇孙朱允炆为储君,并且朱允炆并非是朱标的嫡子,只是朱标与太子妃常氏唯一的儿子朱雄英早夭,朱允炆才幸运的成为皇太孙。朱棣肯定会有所不满。

再者朱元璋不会立朱棣为太子的理由就是他的口号,毕竟他灭元朝的时候说的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那么恢复中华最主要的就是这嫡长子的制度,再加上朱元璋的儿子就有二十多个,文武双全的儿子也有好多,所以朱棣在他的眼里也不是那么的显眼。

而且朱棣从小就是生长在军旅之中,可以说他身边的伙伴和师长都是徐达常遇春这类的武将,这样就知道他自己也是一个将领之才,有着超高的军事素养,但文化上却比不上大哥朱标,毕竟当皇帝需要很高的文韬武略,这样才能更好的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而且从他后来病死军中的这件事情上来说,就知道他相较于坐在朝堂之上,打仗这样的事情才是朱棣他自己的真爱。

朱元璋需要朱棣作为大明朱氏王朝最后屏障,从他被分封的土地上就能看出来,朱元璋想要他守护大明的江山,而不是当皇帝,毕竟他的军事才能还是很厉害的,从朱棣几次北征蒙古的战绩当中,可以看的出来,朱棣的作战手法充分继承了常遇春的风格,而且统兵作战的能力也是值得肯定,能够在运动当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而且对于朱元璋来说优秀的儿子太多,他也不好偏帮,惟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去支持自己的皇太子以及自己的皇长孙才能维持这样平衡的状态,毕竟如果一个处理不好就会给藩王们一个留下话柄的理由,这可以说的上是符合当时皇室利益的决定,所以他不会立朱棣为太子的人选。

还有就是朱允炆的仁慈,对于自己的四叔过于的仁慈,没有对他赶尽杀绝,没想到后来朱棣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以至于自己最后落了个宫内自焚的下场,何不凄惨,对于皇家来说没有亲情可言,毕竟能坐上这个皇位,都可以骨肉分离、自相残杀,想想也是很可怕的!

朱标死后,朱元璋是否动过心思立朱棣为太子?答案是绝对没有,有记载称,朱棣的出身有问题,生母并不是马皇后,他的生母是一个丫鬟,而马皇后只是将他养大的,所以血统上来说他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很多人说,他的嫡子身份是他做了皇帝后自己篡改而成的,不过这个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就后来他坐上帝位后,把嫡子设立为皇帝,没有传给自己喜欢的儿子,就知道这样的制度是多么的严苛。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自己贵为皇后,却谋害太子最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成君,汉朝

    汉武帝驾崩之后,由刘弗陵继位(汉昭帝),由于当时的汉昭帝还十分年幼,所以基本上汉昭帝并没有什么权利都是听其他重臣的意见,并且在他姐姐安排下,将上官凤儿立为皇后,那个时候的上官凤才六岁。还是个孩子的她,虽然在位十年,但是并没有为汉昭帝留下子女,汉昭帝在20岁的时候去世,于是刘贺继位,但是刘贺并不是个贤

  • 历史上方孝孺真的被朱棣惨遭杀害还诛了十族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方孝孺,明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方孝孺真被朱棣诛了十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402年五月,燕王朱棣的军队到达江北,朱允炆下诏征集各地军队抵抗燕军。当时方孝孺认为事情太过紧迫,应该派人前去以割地的方式向燕王作许诺,企图拖延朱棣几天,毕竟东南一带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而北方军队不善于驾舟

  • 燕国的一代明君:姬平在位时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姬平

    姬平是战国后期燕国国君,他是姬哙的儿子,前311年至前279年在位,约与赵武灵王、齐闵王同时。姬平初为燕太子,姬哙让位时将其废掉。子之上台后姬平协助将军市被反叛,兵败后,与太傅郭隗一同逃往无终山避难。后来齐军攻入燕都,志在灭燕,引起了燕国民众的反对,姬平被国人自山中寻出,奉以为君,是为燕昭王,郭隗被

  • 鄱阳湖之战中,名将郭兴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郭兴,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鄱阳湖之战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初年,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诞生,此书对赤壁之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描述的非常详细, “赤壁之战”的篇幅,占了整本《三国演义》的八分之一。罗贯中生在元朝末年,他为何能把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写得如此详细呢?除了他借鉴了大量的史料

  • 刘备临死前想杀诸葛亮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为了给关羽和张飞报仇,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率领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吴进发。没想到,陆逊是个厉害的角色,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火烧八百里连营,将刘备大军几乎全部烧死。刘备悲痛欲绝,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白帝城,在永安

  • 楼缓本是赵国大臣,他是在什么情况是投入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楼缓,赵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楼缓的故事。楼缓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曾侍奉赵武灵王。不过楼缓后来选择投靠秦国,并且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显得一无是处。楼缓在赵国是胡服骑射坚定的支持者,而且他还主张要同秦国、楚国联合,等楼缓入秦后他成为秦国丞相,负责联盟一事。《

  • 徐达为什么能在朱元璋麾下的武将中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达,明朝

    明朝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获封魏国公,在六位公爵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食禄五千石,在所有功臣中最多。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明史·徐达列传》)。朱元璋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明史·徐达

  • 狄仁杰作为当朝宰相,为何只是个三品内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狄仁杰,唐朝

    随着《神探狄仁杰》这部优秀剧作的播出,狄仁杰成为了在当代也混得风生水起的古代宰相。在剧中,狄仁杰的官位被多次提及。然而他作为一朝宰相,居然只是三品内史,让人震惊。但如果对唐代官制稍作了解,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通典·秩品五》记载:"大唐官品:开元二十五年制定。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

  • 历史上谢世济和田文镜是何关系?他们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谢世济,清朝

    历史上谢世济和田文镜是何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雍正四年,雍正帝收到了一本奏折。这本奏折是监察御史谢世济亲笔所写,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谢世济列举了田文镜“袒护官员、草菅人命、蒙蔽君主”等十大罪状。雍正看完奏折后,直接拍案而起,命人火速将谢世济抓来,严加审

  • 冯保曾权倾一时,为什么会失势败亡?他为何会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保,明朝

    对冯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冯保,深州(今河北省深县)人。明代嘉庆、隆庆时期,太监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冯保凭借李太后势力夺得司礼监掌印职位并“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从此,冯保内侍李太后,外与张居正联盟,兼总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