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军六卿制”是谁创立的?这个制度对晋国有什么影响?

“三军六卿制”是谁创立的?这个制度对晋国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464 更新时间:2024/2/11 23:55:01

“三军六卿制”是谁创立的?这个制度对晋国有什么影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晋公子亡,长幼矣,而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赵衰其先君之戎御,赵夙之弟也,而文以忠贞;贾佗公族也,而多识以恭敬。——《国语·晋语》

常言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

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这是因为春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这阶段中原大地上百家争鸣,华夏文明就在百家学说的碰撞中,愈发走向了文明。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地处中原核心,在捍卫华夏文明方面有着不可被忽视的作用,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能成为连横合纵争相拉拢的对象,其原因也在这里,此时暂不赘述。

武王伐纣

周武王姬发灭了商朝之后,由于都城镐京地理位置偏远,对中原的管辖鞭长莫及,开始大范围的分封诸侯国。

晋国的首任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起初晋国的国号是唐(《史记》记载: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继位,改成了晋,自此处于华夏文明中心的晋国开始逐步崛起了。

到了晋献公时期,晋国开了对小诸侯国的兼并之路(《韩非子》记载: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这为后来晋国的称霸奠定了基础。

春秋有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但不管哪种说法,晋文公都是榜上有名。

那么为何又说晋文公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原来是他创立的一项制度,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这项制度就是“三军六卿制”。

本篇飞鱼就从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

晋文公重耳的流亡之路。

重耳,是晋国的第22任国君,他的一生可谓是起伏不断,原本是贵族公子的他,却因为骊姬之乱被迫开始了长达19年的在外流亡岁月,而在重耳流亡的路上,却有一群人始终追随着他。

这群人并不是他身边的仆从,而是有着卓越之才的重臣,其中以狐偃、赵衰、贾佗、魏武子先轸最为有名,他们又被称为晋文公身边的五贤士(《史记》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

晋文公

狐偃是重耳的舅舅,也是他的首席谋士,赵衰在追随重耳流亡的过程中,多次出谋助其化险为夷,贾佗博学多识而谦恭有力,先轸是晋国名将和军事家,晋国能取得对秦国、楚国的两次大战,此人功不可没,魏武子是晋文公身边的武士,勇武过人,在保护重耳安全方面亦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以说晋文公有了这五人的辅助,才得以成就霸业,晋文公继位后,当然也没有忘记这些功臣,重用放权自然不消细说,而且都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封地,自此晋国的卿大夫开始执掌国家权柄,晋国的分裂也在此时埋下了伏笔。

晋文公设立的三军六卿制。

公元前633年,伴随着晋国的崛起,晋楚之间为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大战也不可避免了,于是晋楚之间的城濮大战爆发了,在战争开始前夕,晋文公设立了三军六卿制。

也就是把晋国的全军分为上、中、下三军,三军各设一将、一佐,即上军将、上军佐、中军将、中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的权柄最大,是晋国实际的执政官。

《左传》记载:及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准为右。

晋文公流亡图

由此可见,跟随晋文公流亡的重臣,大都位列六卿,即使最初没入,在长逝次补“的原则下,也先后进入六卿,这是最早内阁制的雏形,当然也是卿大夫逐渐掌权的起点。

三军六卿设立之初,显出了非常强悍的战斗力,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后来三军六卿制也有了演变,比如晋文公新增两军变为五军十卿、晋景公增设三军变为六军十二卿,后来卿大夫开始相互倾轧,又恢复了三军六卿,到了春秋末期,晋国的卿大夫也就剩下了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卿。

三军六卿制导致的三家分晋。

随着晋国内部卿大夫的强势崛起,晋国公室的权威一再下降,到了春秋末年,晋公室已名存实亡,不仅无法主导晋国的政权,连自保都尚有困难,只能在卿大夫的羽翼下生存,而此时晋国仅剩的六卿摩擦不断升级,首先是范氏和中行氏连起手来要灭掉赵氏。

结果,魏氏、韩氏、智氏在赵氏危难中拉了它一把,范氏和中行氏却被被赶出了晋国,打铁要趁热,为了不给这两大家族再度崛起的机会,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就被裁减为二军四卿制,而剩余的四卿中又数智氏势力最为强大。

古代战争图

智氏执掌晋国的权柄之时,总想着把韩赵魏三家给灭掉,进而独吞晋国,实现智氏代晋,但智氏在打击赵氏的时候,韩、魏两家却反水了,最后的结果是最为强大的智氏灭亡了。

这就导致了晋国有权有势的卿大夫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这三家由于实力相当,最后一商量一合计,也就把晋国的一分为三,自成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的分界点——三家分晋(《左传事纬》记载:智伯灭而三晋之势成,

三晋分而七国之形立)。

飞鱼说:

重耳是晋国的掘墓人?他创立的一项制度,为卿大夫篡权奠定了基础,这项制度就是曾经让晋国称霸天下的三军六卿制,那为何一项制度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呢?

这是取决于身在制度中的君和臣,当君强臣弱时,这样的制度对于管理国家就如虎添翼,但是如果君弱臣强时,这套制度就会把国家推向火坑,晋文公时期的称霸无疑是前者,而三家分晋则无疑是后者。

三晋分,七国立

从晋国“三军六卿制”入手,浅析三家分晋为何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三军六卿制的本意是为了强大国家实力,这是历史上最早内阁制的雏形,但这项制度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十分依赖君主的个人能力,当君主不堪重任时,卿大夫自然会取而代之。

在奴隶制即将土崩瓦解的春秋战国年代,诸侯国的兴亡似乎不足为奇,但晋国的分裂又暗示了东周的覆灭,晋国任命的卿大夫掌权之后架空了晋公室,东周分封的诸侯国强大之后各自为政,说白了,这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带来的历史必然性。

标签: 春秋晋文公

更多文章

  • 刘焉:汉末群雄之一,三国里被低估的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焉,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焉,因为其子刘璋暗弱,家族势力遭外来人口刘备吞并,往往不太为人所重视甚至被低估。但翻开刘焉生平事迹,便会发现他是一位颇为雄心的人物。刘焉其人,生年不详(但是这个应该是可以进行推测的,有记载167年汉桓帝诏举贤良方正,而在汉代这个察

  • 夫妻吵架引发两国战争!齐桓公攻打蔡国沦为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齐桓公

    夫妻吵架引发两国战争!齐桓公攻打蔡国沦为笑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齐桓公虽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他也做过令人捧腹之事。例如,齐桓公就曾因为一个女人要出兵攻打蔡国,而且还是联合其他多国一起讨伐蔡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从这件事也能看出齐桓公是一个要面子之人,不过话说回来,蔡穆侯擅自把齐桓公的

  • 何进知道董卓野心为何还同意他进宫呢 其实里面是有原因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何进,董卓

    还不知道:何进知道董卓野心为何还同意他进宫呢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何皇后一直坚持认为宦官集团在她年轻的时候救过她,因此不允许何进带兵直接把所有宦官除掉。对于何进已经除掉个别宦官的行为何皇后并没有阻止。但是对于何进想要将宦官全部去除的行为是反对的,因此何进也

  • 西夏国是如何成立的?李元昊为什么妥协与宋朝讲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朝,西夏,李元昊

    西夏国是如何成立的?李元昊为什么妥协与宋朝讲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说起李元昊,西夏国的开国皇帝,党项族。早年李元昊自称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的子嗣,远祖李思恭曾帮助唐僖宗平定过黄巢起义,也就是在当时被皇帝赐了李姓,册封西平王。李元昊继承了西平王的位置之后就放弃了李姓,自称为嵬

  • 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朱棣为何要迎回“佛牙”?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郑和

    郑和下西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朱棣为何要迎回“佛牙”?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建文帝的下落一直都是一个历史迷题,明朝十六位皇帝,有三个人的陵墓都不在明十三陵,但是这三个人中另外两个都有陵墓,唯独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之后朱允炆就下落不明了,而关于

  • 汉景帝酒后“犯错”,居然还为汉朝续命近两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景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景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9年,外戚王莽废掉孺子婴,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至此汉朝走向灭亡。然而王莽的统治并不稳固,各地纷纷爆发起义,最终新朝灭亡,西汉皇室后裔刘秀历经征战,成功取得皇位,重建汉朝江山,史称“光武中兴”。刘秀建立东汉,为汉

  • 欧阳修有什么厉害之处?欧阳修年轻时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北宋,欧阳修

    欧阳修有什么厉害之处?欧阳修年轻时有什么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欧阳修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很厉害,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散文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所以他的厉害之处大家还是可想而知的,给力给力,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的是,但凡是有成就的人,在年轻时候的人生都是有故事的,这个欧阳修也

  • 汉桓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作”小偷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汉桓帝

    汉桓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作”小偷皇帝“?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很多人知道,明朝时期的奇葩皇帝一大堆,但其实在历朝历代,基本上都会出现几个奇葩皇帝,他们总是会做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知道他们为何要这样做,比如汉朝时期的汉桓帝刘志。汉桓帝被人们称为小偷皇帝,顾名思义,他

  • 盘点孙权的五个堂兄,个个都是江东才俊能力出群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孙坚、孙策父子之所以能够长期在江东立足,除了本身依靠江东的世家大族外,其背后还有强大的宗亲力量。孙权统治时期,孙氏家族的其它宗亲也先后参与到了江东的建设中,他们不仅在吴国政权内部担任要职,甚至还率军北征,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吴大帝孙权五位

  • 大秦丞相甘罗前半生名垂青史,后半生为何过得稀里糊涂?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甘罗,春秋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甘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中国历史上,很多少年才俊在孩童时期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因为他们的智力远远超出了同龄人,因此被誉为"神童"。例如我们熟悉的曹冲和方仲永,曹冲是曹操之子,自幼聪慧,与众不同,曹冲称象的典故一直流传至今,曹操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