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员悍将,可惜孙子不会用,要不然朱棣不一定成功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员悍将,可惜孙子不会用,要不然朱棣不一定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676 更新时间:2023/12/9 5:57:15

盛庸,明朝将领,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背后的坎坷只有他自己默默忍受。

盛庸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在洪武年间官位做至都指挥。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病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当年朱元璋没有选择他的儿子作为皇位继承人,这定会引起他儿子的不满,特别是他儿子朱棣。因此,朱元璋将盛庸这名将才留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继位后,盛庸并没有得到朱允炆的重用。在建文元年的时候,朱棣起兵,盛庸被派以参军的身份跟随大将耿炳文出征,讨伐朱棣。后来,耿炳文率领的军队大败,朝廷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盛庸又听令于李景隆。

可惜好景不长,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直战败,在建文二年,李景隆在白沟河战败,仓皇而逃。建文帝撤下了他的大将军职位,并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之后,是盛庸和右参政铁铉全力坚守,屯兵德州,阻止燕军(朱棣)南下。济南之战从建文二年的五月到八月,僵持不下三月之久。后来,盛庸、铁铉乘夜出兵袭击,大败燕军,济南得以解围,并乘胜成功收复了德州。同年九月,盛庸被封为历城侯,食禄一千石,并随即被命为平燕将军,任总兵官。盛庸的军事才能得到建文帝的赏识,开始委以重任。

之后,盛庸一直驻扎在德州,吴杰、平安防守定州,徐凯屯于沧州,三州分出兵力,既可以造成牵制敌人,也可以互相支援。同年十月,朱棣南下进军,夺取沧州,直逼山东南方,迫使盛庸率军南下。盛庸将计就计,在东昌驻扎拦截,稳如泰山,率军冲其中坚,差点将燕王围困。虽然没有成功俘获朱棣,但这东昌之战,是靖难以来南军的第一场大捷,从此,盛庸军势大振。

建文三年的三月,燕军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重振旗鼓,南出保定,盛庸率领的军队与朱棣的军队再次交战,此次交战,双方军队各有胜负,僵持不下。又开始交战,这一次忽然东北风大起,飞尘遮蔽天空。燕兵乘风大喊,左右横击。盛庸大败,逃回德州,从此气沮。不久燕将焚毁运粮船只,于是盛庸军方的粮草供应便难以满足。

之后的与燕军的交战,盛庸军一直都在吃亏,没有之前那般屡战屡胜。

建文四年,灵璧战败,盛庸军队的好将平安等被捉。盛庸只好孤军奋战,在淮河设下防线阻碍燕军渡河,没想到,朱棣军队从后方突袭,盛庸败走,只得退守长江。燕兵渡过淮水,攻陷扬州,而盛庸军队屡战屡败。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自立为帝,盛庸投降,此后,他奉燕王之命驻守淮安。虽然盛庸曾让朱棣吃尽了苦头,但是朱棣即位后对他还是格外开恩,仍封历城候。

然而在永乐元年,都御使陈瑛为邀功讨赏,弹劾盛庸心存怨恨,图谋不轨。朱棣下旨将盛庸打入牢狱,不久,盛庸悲愤自杀。

标签: 盛庸朱棣

更多文章

  • 明朝最牛的两支特殊军队,以少胜多击退后金最彪悍的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万历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他的雄心壮志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为了掠夺更多的人口、抢占更大的地盘,他将主意打到了疆土万里、人口亿万的大明朝身上。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发布了“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拉开了对明朝数十年军事战争的大幕。“萨尔浒一战”中,明军十一万大军损失过半,为后金所获

  • 秦始皇灭掉六国,六国君王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六国

    1。韩国在春秋战国七雄里,韩国是最弱的,韩国首都离秦国也不远。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不出所料,韩国果然很弱,很快就被平定。一开始秦始皇也没把韩国国君怎么样,到了前226年,韩国贵族叛乱,不服秦国管理。秦始皇派兵镇压,韩国君也被处死。2。赵国赵国首都邯郸,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初始,

  • 堪称最牛文官, 本奉命去慰问士兵, 没想到却率军杀敌数十万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构,虞允文

    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出现了无数的牛人,唐有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宋也有一人灭四十万敌军的文官。南宋赵构时期,此时岳飞已死,北方金国看南宋已无能抵抗自己的大将,金国皇帝完颜亮在公元1161年,率领60万大军,几乎倾国而出,誓言要在100天内彻底灭亡南宋。接到消息的赵构十分恐慌,第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逃跑,

  • 刘邦派假女儿和亲,其后人却掀起华夏近三百年腥风血雨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五胡十六国,汉

    从东汉开始,中央王朝的北部边疆从西往东,陆陆续续有不同的异族部落投靠中央王朝,东汉、曹魏、西晋的统治者们将这些异族部落或就地安置,或迁往内地,逐渐在帝国的边疆地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少数民族势力范围,这些异族势力慢慢的成了威胁国家安全的可怕力量。西晋立国不久,八王之乱爆发,国家动荡不已,百姓流离失所

  • 明末抗清名将张春的生平简介,张春的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清朝

    崇祯元年(1628),兵部尚书王在晋轻信谣言,弹劾张春嗜杀。春具揭辩,关内民亦为讼冤。王在晋再弹劾张春通阉党克军饷,遂削籍,下法司治。明年,法司言张春被劾无实,乃释之。崇祯三年(1630)正月,永平失守,起任张春为永平兵备参议。张春言:“臣身已许此城,不敢少规避。但必求济封疆,此臣区区之忠,所以报圣

  • 此人是明朝巨富,崇祯亲自召见,后拒绝降清被杀,五百人为他殉葬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

    明朝末年,在崇明县(今上海市崇明区)生活着一位富翁,名字叫做沈百五,沈百五有个绰号叫“五梅”,沈家家财万贯,是当地无人不知的著名富豪家族。一次沈百五外出到福建办事,在客店遇见了一个走街串巷卖豆干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就是后来的大汉奸洪承畴。当时洪承畴才十二三岁,但是“相貌不凡,沈以为非常人”,沈百五觉

  • 乾隆有17个儿子,为何让嘉庆作自己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庆,乾隆

    清朝初期能出现四海臣服、国威振奋的强盛局面,能够出现长达130多年之久的“康乾盛世”,除了执政者们个个都具备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杰出才干外,还在于他们都选择了优秀的继任者。如雄才大略的康熙、励精图治的雍正、锐意进取的乾隆,无一不是上任皇帝生前所精挑细选的最佳接班人。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

  • 王莽篡汉深受百姓拥护,为什么把自己儿子都逼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莽

    中国人自古便重视名誉,包括个人名誉、家族名誉和国家名誉。是的,中国自古便是个很要面子的国度,甚至在我们今天也是这样。中国古代指导思想是儒家教义,所以格外尊崇道德修养,这也是关乎名声的一大准则。关于王莽这个人,大家可能知之甚少,中国人自古便重视名誉,包括个人名誉、家族名誉和国家名誉。是的,中国自古便是

  • 晋国卿位之争,晋国首任元帅家族郤氏是怎么灭亡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战国,晋国

    郤氏,也称郄氏,源於晋公室别支。晋献公时期,在一次伐翟的战役中,公族子弟叔虎(名豹,字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军营垒。战后,叔虎被封於郤邑,因以郤为氏。郤氏在晋文公继位之前,就繁衍成一支极为庞大的宗族。叔虎死后,嫡子郤芮继其位,但郤芮与郤称却在晋献公晚年的公子之争中,选择了公子夷吾(晋惠公,晋

  • 明朝宦官祸国殃民,可为什么甲申国难时宦官殉国最多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太监,东林党

    宦官专权自古有之,历朝历代凡是发生宦官专权的时候,都会造成朝政混乱,国力衰败。尤其是汉唐之时,宦官专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有些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甚至有废立皇帝的权力,其后果可想而知。然而古代历史中宦官干预朝政最深刻,其产生的结果影响最恶劣的却是明朝,这和明朝的宦官制度是分不开的。明朝的宦官从权势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