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是他过不去的坎

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是他过不去的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2/20 20:39:24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到了王朝后期,佣兵自重的将领,大多数会选择造反,自立为王。曾国藩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他创办的湘军,在打败太平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打不打得赢还是两回事。在湘军强盛时期,据说有50多万之众,他垫一垫脚,清朝就会抖三抖。为何曾国藩最后没有取代病入膏肓的清朝,自立为王。

就算曾国藩最后造反,其中有两人是他迈不过去的坎,左宗棠李鸿章。左宗棠是由曾国藩举荐的,在反叛太平军的时候,慈禧为了制衡曾国藩,重用左宗棠,在后来左宗棠创办楚军,那时候曾国藩是两江总督,左宗棠是闽浙总督,此时的左宗棠已基本可以同曾国藩分庭抗礼了。就算曾国藩造反,也要掂量掂量左宗棠的份量。

还有就是李鸿章,他也是曾国藩的弟子,他志向远大,也不甘久居曾国藩的手下,后来李鸿章创办淮军,全军配备火枪火炮,相当先进的配备!也是个厉害角色,曾国藩也明白,就算自己造反,也不是他们两人的对手。

在曾国藩打败太平军以后,打到南京,那时候正是自己起兵的最佳时机,他肯定也考虑过这件事情,他的部下都劝说曾国藩反,效仿赵匡胤黄袍加身,被曾国藩拒绝了。再说造反名不正言不顺,如何成功。还加上湘军内部分成两派,矛盾不断,就算造反,人心不齐,是打不赢的,所以曾国藩选择妥协,说了一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来表达自己对清政府的忠心,在史上留下美名。

标签: 清朝,曾国藩

更多文章

  • 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洛阳龙门真的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千百年来传遍神州大地,大家都耳熟能详,使我们不禁为大禹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伟大情怀而感动。他也因治水有功被舜帝禅让而继承帝位,建立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夏朝。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有认为是河南的,有认为是四川的,还有说是安徽的,都是各说各有理,也没有人能够拿出让所有人

  • 曾帮助秦始皇打天下的6大名将,谁才是最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腾,李信,王翦,蒙骜

    内史腾,名腾,姓氏不详,因任内史一职,故称内史腾。嬴政十七年,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擒获韩王,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李信,他帮助秦始皇灭了燕国,后又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先是连连报捷,但后被楚国大将项燕大败。王翦,横扫三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军攻打赵国,结果遇上了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

  • 明朝之所以能灭了元朝,除了朱元璋,更是因为察罕帖木尔死得太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说起朱元璋灭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结果。一、元军全靠别人打,朱元璋主打是汉人元末农民起义,始于公元1351年五月的刘福通(

  • 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八个人的一生,名字好不代表命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扶苏,赵高,李斯,秦始皇,上官婉儿,苏轼,高渐离,纳兰性德,

    1、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之名,源于《诗经》,取香草佳目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足以看出秦始皇对自己这个儿子所寄托的无限希望。扶苏人如其名,为人仁义,颇有政治远见,虽然偶尔与始皇帝一件相悖,但秦始皇最终还是要将皇位传授于扶苏。谁知赵高和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

  • 黄袍加身,看宋太祖如何从将军成为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著名名军事统帅、军事家。祖籍涿州。后汉初从军,隶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建后周,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显德元年,于高平之

  •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上的圈圈数来定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

    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喜爱和嘉奖,一向有很多方式,例如赏赐官位,赏赐钱财,赏赐爵位,但是有些赏赐,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说,让一位武将主考科举科考,并且这位武将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乾隆时期。当时,大将兆惠西征新疆刚刚胜利而归,乾隆对兆惠做出的功绩十分喜悦,授予他一等公及户部尚书。但

  •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郭解的案子呢?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武帝

    郭解不是达官权臣,也不是世袭贵族,甚至都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家,虽说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经历,但在以官位作为标准的封建社会,说到底,郭解仍然是一个平头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官无品之人,为什么会令汉武帝亲自下令逮捕,并在朝廷上议论其案,且最终将其灭族了呢?他又是触动了汉武帝的

  •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员悍将,可惜孙子不会用,要不然朱棣不一定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盛庸,朱棣

    盛庸,明朝将领,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背后的坎坷只有他自己默默忍受。盛庸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在洪武年间官位做至都指挥。洪武

  • 明朝最牛的两支特殊军队,以少胜多击退后金最彪悍的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万历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之后,他的雄心壮志被进一步点燃,同时为了掠夺更多的人口、抢占更大的地盘,他将主意打到了疆土万里、人口亿万的大明朝身上。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发布了“七大恨”的讨明檄文,正式拉开了对明朝数十年军事战争的大幕。“萨尔浒一战”中,明军十一万大军损失过半,为后金所获

  • 秦始皇灭掉六国,六国君王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六国

    1。韩国在春秋战国七雄里,韩国是最弱的,韩国首都离秦国也不远。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派内史腾率军进攻韩国,不出所料,韩国果然很弱,很快就被平定。一开始秦始皇也没把韩国国君怎么样,到了前226年,韩国贵族叛乱,不服秦国管理。秦始皇派兵镇压,韩国君也被处死。2。赵国赵国首都邯郸,是秦始皇的出生地。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