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

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3/12/20 15:16:27

他是赵匡胤的心腹,骤登高位被贬!父亲早就料到结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中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古代很多名臣都源于一个良好家风的家庭,哪怕这个家庭并不富足。当然也有一些大臣的子弟由于疏于管教而成为纨绔。

偏偏也有这样的原生家庭:父亲安分守己,可是儿子却因为骤登高位而行为失当,最后招致大祸。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故事。

01

一位历史上的小人物

卢亿,一个并不出名的古人。他的儿子叫卢多逊,咋一看也想不起来他是谁。但说起来,卢多逊的政敌是宋朝开国宰相赵普,朋友是秦王赵光美,效劳的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那么对卢老兄所处的时代就清晰起来了。

卢亿是今天的河南沁阳人,五代十国时候的小官吏,最后逐渐升迁,成为后周的开封府推官,这个官职相当于当地法院的院长。

在任上,他编撰了后周重要的法规典籍《大周续编敕》,被皇帝下令全国推广。凭借这样的成就,卢院长逐年升官,即使赵匡胤将“后周”改成了“大宋”,他也稳坐朝堂。

当然,卢老兄之所以没有在改朝换代中被刷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的低调。卢亿的生活特别俭朴,甚至成为了朝廷高层干部也依然保持勤俭的作风。

不过这一切,都被他的儿子打乱了。

02

政治漩涡中的儿子

与卢亿的安分守己不同,他的儿子卢多逊则聪明过人。卢多逊从小就聪慧,一本书看上几遍就能全记住。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天赋,他很小就中了科举,在集贤殿担任校理。

集贤殿是国家收藏典籍的地方,说白了卢多逊就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的管理员。赵匡胤当年还是禁军统领的时候,就喜欢在集贤殿里阅读书籍。

可能是发现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喜爱阅读是个十分不正常的事情,卢多逊开始留意这个武将。他让同僚注意赵匡胤借阅的图书,然后自己凭借天赋对同一本书通宵阅读。

等赵匡胤再来的时候,两人就可以交流阅读体会了。在这个阶段,我们理解为交朋友。或许这个小小的图书馆管理员很早就看出来,御林军统领未来会有大作为。但是我们愿意善良地分析为:两个等级差很多的官员因为阅读成为了书友。

很快,陈桥的兵变让“书友”成为了皇帝。同时,卢多逊的努力没有白费,由于之前两人聊得来,赵匡胤提携他当了“知制诰”,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负责将皇帝口头的命令整理成圣旨。

在工作中,卢多逊经常与宰相赵普爆发冲突。史书记载,卢多逊喜欢当着皇帝的面数落赵普的短处。皇帝的秘书和一国宰相发生这样的冲突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有理由怀疑,是卢多逊充当了赵匡胤的喉舌。

因为事实证明,宋朝渡过动荡期之后赵普就被赶出了京城,到地方上任一方长官,说明赵匡胤的心中自有取舍。而且皇帝与秘书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呢?当年二人因为皇弟赵光义产生了误会,卢多逊上书自辩用了这样一句话:“知我者是你,希望你明鉴。”

同样很难想象两人能够说出这样“暧昧”的话来,可见卢多逊是宋太祖的铁杆心腹。而远在地方任职的赵普只能可怜兮兮地说一句:“我是被权幸之臣恶语中伤了。”

03

老父亲的远见

在宋太祖时期,卢多逊步步高升,一度到了吏部侍郎。高官得作,府上自然是车水马龙。不仅有各种送礼的人,连皇帝的赏赐也是十分丰厚。

这让简朴惯了的老父亲卢亿十分不适应,他对亲友说:“我家世代朴素,现在富贵突然到来,我怕家族后代将来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于是卢亿坚决不沾儿子的光,非常果断坚定地主动辞职,最后从少府监的位置退休。此时儿子刚刚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谁知,赵匡胤在壮年去世了。继任者十分重用赵普,曾经皇帝的红人却渐渐退消了热度,但对赵普的敌对态度并没有减少。

比如赵普和皇室结成了儿女亲家,这背后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赵普的儿子,当时为潭州知府的赵承宗迎娶了燕国长公主的女儿。婚礼在汴京举行,热闹非常。可是新婚还不到一个月,卢多逊便上书给皇帝,要求赵承宗赶紧离开京城回到工作岗位。如此的不识趣让赵普恼怒非常。

当然“宰相肚里能撑船”,赵普还是留有几分颜面,几次劝卢多逊辞职回家享受富贵,可是在官场滋润惯了的卢多逊拒绝了对方的好意,继续留在已经不是自己时代的官场上。

04

名利一场空

卢多逊有一个天然的弱点,就是和赵匡胤的三弟赵光美关系特别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赵匡义虽然坐上了皇位,却不愿意以相同的方式让弟弟继承自己的皇位。所以对赵光美很堤防。

赵普与赵光美虽无仇无怨,但是为了对付政敌卢多逊,前者还是选择痛下杀手。赵普收集了赵光美和卢多逊往来的证据,稍加整理再添油加醋便上报皇帝,告二人有继位之心。

要知道,宋太宗最害怕这个,赵光美的心思触动了他自己最后的底线。不管事情是否属实,赵匡义下令追查责任。最后的结果就是赵光美被踢离京城,在封地忧愤成疾,吐血而亡。

好朋友卢多逊带着全家被流放到三亚“旅游”。宋太宗的原话是:“本来想抄没家产、诛灭九族,但是念在你是朝廷重臣,所以留有一丝颜面,全家都去海岛度假吧,永远不要再回来了。”

宋太宗驾崩后,继任者宋真宗知道卢多逊一家是被冤枉的,于是为其平反,此时卢多逊已经客死他乡40多年。

至此,宋初的这场政治斗争算是有了最终的结果。可能卢亿从开始就看出了儿子的小心思,却没有想到风云际会中,儿子的仕途会如此之爆红。

可能他认为一步一个脚印才是为官之道,卢多逊的步伐太大会闪到腰。但不管怎样,卢亿一语成谶,几十年前就预见到了儿子即将悲惨的命运。

标签: 宋朝卢亿

更多文章

  • “大清”真正的建立者!爱新觉罗皇太极一生做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皇太极

    “大清”真正的建立者!爱新觉罗皇太极一生做了些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不一样的中国历史,“爱新觉罗皇太极”,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吧,特别是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对皇太极就更了解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不一样的皇帝“皇太极”,皇太极出生在1592年,他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他

  • 古代三大武圣盘点 关羽第三名第一名石锤两千多年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岳飞

    古代武圣只有关羽一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圣,是中国人对古代武将的最高荣誉了,战神只是民间的称呼而已,而武圣则是官方给封的,显然更加的正统一点;但是这个官方封的,当然肯定是有水份存在,目的当然是为了便于统治思想。第三代武圣:关羽早期跟随刘备

  • 嘉庆皇帝为什么会在杀了和珅之后又后悔了呢 因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嘉庆,和珅

    还不知道:嘉庆为何会后悔杀和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上,有一个男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比有些皇帝还要强,他就是和珅,作为乾隆眼前的大红人,他不仅长相清秀,文采卓越还非常有政治能力,但他却又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贪财,后来他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相比较早

  • 刘璋是个什么样的人?老实懦弱是假象,心黑手毒是本质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璋,三国

    刘璋:老实懦弱是假象,心黑手毒是本质 刘备是怎么发家的,在不惑之年,才根据比自己小这么多岁的诸葛亮拟出来的天才商业计划“隆中对”来一步步实施,终得益州,这益州原来是谁的?就是历史上公认的软蛋窝囊废刘璋的,这么大的经验包,一下子让刘备吞并了,一夜暴富,腰缠万贯,多么滋润啊,一朝有钱在手,便可称帝称王。

  • 蜀汉“三驾马车”之一的彭恙是怎么被除掉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彭恙,三国

    蜀汉“三驾马车”之一,彭恙为何被除掉?如何评价刘备对他的处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十七年,益州叛徒张松私下结交刘备的事情败露,刘备在军师庞统的劝说下,慌忙在葭萌起兵向成都进发,志在吞并刘璋的益州。由于此前刘备在益州已经驻守三年,广泛结交英雄

  • 为什么会说费祎死的意外?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费祎,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四英的费祎,被很多人看好,却死及其意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费祎从小就没有了爸爸,一直跟着同族的父辈费伯仁一起生活。伯仁的姑姑是当时益州牧刘璋的妈妈。所以刘璋就派专人去接费伯仁他们入蜀地。后来益州攻占刘备了,而费祎则留在益州继续学习,并和与当时的许叔龙、董允一

  • 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是国之大贼还是雄才大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东汉,董卓

    还不知道:董卓为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坊间市口流传的三国历史中,董卓的形象一直都是荒淫无道,残暴不仁,背信弃义的典型代表,拥兵自重,趁乱逼宫,残害帝后,把持朝政,废了汉少帝,立了与自己更亲近的汉献帝,种种劣迹让他在三国的读者心中变成了心中十恶不赦一直无

  • 朱棣为了夺得皇位,不顾叔侄之情取得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棣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建文二年(1400年)九月,朱允炆又命盛庸率军北伐,以副将军吴杰进兵定州,都督徐凯等屯沧州。十月,燕军破沧州,俘虏了徐凯、程暹以及都指挥俞琪、赵浒、胡原等。十二月,燕军进入山东,至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盛庸与铁铉于东昌“宰牛宴

  • 诸葛亮为什么要治罪李严?仅仅只是因为押运粮草不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托孤大臣李严真的是因为押运粮草不力而被诸葛亮治罪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荆州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在刘表手下混了个秭归县令。曹操南下讨伐刘表、刘备的时候,他看到荆州危险,不是久留之地,于是拖家携口

  • 邓芝为什么能说的动孙权?他到底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邓芝,三国

    邓芝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够劝动孙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说起冻痴,可能大多数人感到非常的陌生,但是读过三国的同学则会明白,这是一个很大的功臣,至少在刘备死后,还为蜀国争取到了一丝主动权,更是在诸葛亮找不到人可用的时候还能唯一得到重用的人,他到底有何才能?说来他还是刘备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