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皇太极的五大福晋都是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皇太极的这五大福晋

皇太极的五大福晋都是蒙古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皇太极的这五大福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581 更新时间:2024/2/1 20:32:19

说起皇太极,可能是清朝最传奇勇猛的一位帝王,亲自带兵攻下了江山,实现了“满汉一家”的政策,为大清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有趣的事,皇太极的五大福晋都是蒙古族,并且都是博尔济吉特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皇太极的这五大福晋。

一、中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

1614年,博尔济吉特氏·哲哲16岁,从科尔沁远嫁到皇太极处,那时候皇太极22岁,还没有继承汗位,并不显贵,两人可谓患难相扶。终皇太极一生,十分重视与蒙古的联盟,故而哲哲的地位稳固,1636年被立为正宫皇后,孝端文皇后。哲哲性格贤良淑德,主持内宫事务有条不紊,替皇太极分担了很多烦恼,让皇太极非常满意。哲哲没有给皇太极生下儿子,只生育了三个女儿。但在世时顺治仍尊她为母后皇太后,去世之后还将她与皇太极合葬。孝端文皇后一生比较平稳顺畅,起伏不大。个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她自己的低调,地位稳固之后从来不争风吃醋,皇太极后妃众多随它去。故而得以置身事外而平安。二是她的娘家科尔沁部落比较强大,与皇太极的结盟关系极好,从外部给了不少助力。

二、东宫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海兰珠是鼎鼎大名了。她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也是《孝庄秘史》中的反派,皇太极一生最爱海兰珠,有三件事可以证明。

1、她虽然嫁过来晚,却排名第二,地位仅低于正宫皇后。她的宫名叫关雎宫,意味“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皇太极的情意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2、皇太极因为海兰珠生下了儿子,大赦天下。这一般是只有皇太子才有的待遇。可见皇太极因母爱其子,想把皇位传给他。只是,这个孩子半岁多,没有取名就夭折了。

3、海兰珠病重时,皇太极正在松山指挥作战,病情传来,皇太极不顾军情紧急,反而丢下军队日夜兼程赶回盛京,但仍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皇太极悲痛欲绝,不吃不喝至昏迷。此后皇太极身体急转直下,两年后就驾崩了。史家猜测是悲痛引起的旧疾隐疾爆发。两人情重之意,可见一斑。

但历史告诉我们,自古后宫独宠绝非好事,杨玉环陈圆圆殷鉴不远。受宠的海兰珠没有得到善终,皇太极死后,海兰珠也没有任何哀荣,相反另一个不受待见的妃子,却辅佐几代皇帝,极尽隆荣。

三、西宫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娜木钟

娜木钟起初是蒙古察哈尔林丹汗(不是打羽毛球的)的大福晋,史称“囊囊福晋”(蒙语囊囊就是娘娘的意思)。由于林丹汗病逝,他的福晋没有依靠,娜木钟率领一千五百户部众归顺皇太极,因而皇太极娶了娜木钟和巴特玛·璪(也是林丹汗的福晋)为妃,其他几个福晋由他的兄弟和儿子娶走。

娜木钟的记载不多,名声也不显。皇太极娶她明显是为了安抚来归顺的部众。可以猜想娜木钟的生活并不如意。然而有名的是她的儿子,博穆博果尔。江湖传言,他是董鄂妃的第一任丈夫,后来因为妻子董鄂妃被哥哥福临抢走,却又争不过皇帝哥哥,结果,16岁的博穆博果尔一气之下死了,是气死的……

四、次东宫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璪

巴特玛·璪是林丹汗的第四位福晋,她被皇太极娶为福晋,是因为她是察哈尔林丹汗部落里,第一个归顺满清的人。她统管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故又被称为“窦土门福晋”。

其实皇太极本不想娶巴特玛·璪,但无奈代善(四大贝勒)等人苦劝,这样有利于团结各方势力,也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更奇特的,皇太极那段时间行军道纳里特河,有一个野鸡飞进了帅帐,仔细一看,还是一个母鸡。于是迷信的他认为这是美女入帐的“吉兆”,故而接受了建议,迎娶了巴特玛·璪。所以,可以猜想,巴特玛·璪并未得到什么宠爱。不过,如巴特玛·璪这样的女人,能在乱世之中得到一片安宁,可以免于战乱而安静生存下去,对她来说就是幸运吧,至于什么感情和宠爱,她也许早就不再奢望了。

五、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木布泰

庄妃是最有名的了!比她的姑姑哲哲皇后、她的姐姐海兰珠宸妃,还要名气大得多,当然也聪明的多,功劳大得多。她就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很早,1625年。比排在她前面的三位妃子早了十年,但是,她却被排在了最末位。可见,皇太极立妃时她已经失宠了。也许是比她们更为长久的宫中生活让她更看得长远,也许是因为她的确天资聪明(皇太极称她为后宫谋士,她曾成功劝降洪承畴),她没有得到太多宠爱,却反而得到了最好的结局。

皇太极死后,她用计两边劝说,利用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的矛盾,互相牵制,最终让自己的儿子福临得以登基为皇帝。福临在位期间幼小,她多方安抚(有说下嫁)多尔衮,使福临帝位稳固。福临不争气早死逃脱帝位(有说出家),她又亲自教导小孙儿,幼帝康熙,步步为营把握朝政,终成一代明君。她也于康熙二十六年去世,七十五岁高寿善终。

孝庄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不用多说。纵观她的一生,可谓坎坷踏尽,曲折绵长。但她总能默默承受,想到办法化解,以耐力战胜困境,以委屈和智慧取得胜利,她的手腕和政治能力,为世人共见,罕有敌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没有像后辈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站在幕后,这一点,特别为世人称道。

标签: 皇太极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清朝的一百多个农民做了一件大事,至今没人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清朝,林清,隆宗门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大清国的都城北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堂堂紫禁城中居然传出了喊杀之声,一片刀光剑影,血战一直持续到晚间。一百多个农民,居然杀进了紫禁城中,酿成了千年未有之变,事后嘉庆皇帝更是痛哭流涕!这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不少,但从没有过一百人多个人就敢攻

  • 令妃十年生六胎儿子是太子,那么为什么乾隆不立她为妃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

    大家只知道乾隆的十五子当了后来的嘉庆皇帝,但是可能大家不太清楚,嘉庆皇帝的母亲就是乾隆的令妃,也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个处处护着小燕子的令妃。而传闻中乾隆皇帝和皇后关系似乎不怎么好,乌拉那拉氏还任性剃发闹过出家,相对比之下,令妃更让人疼爱,那么为什么乾隆不立她为妃呢?令妃即嘉庆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 他以一千人守城,却抵挡了诸葛亮带数万人攻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郝昭,诸葛亮,曹真派,三国演义,

    都知道诸葛亮机智过人,但他在第二次北伐进攻陈仓时,遇到曹魏一员将领的顽强抵抗,诸葛亮对这员曹将无计可施,束手无策。这员将领只带领了一千多兵士防守陈仓,诸葛亮连续进攻二十多天也没有攻下。最后诸葛亮只好撤兵,第二次北伐失败。这员将领就是郝昭。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东汉末年至曹魏初年著名将领。郝昭少年从军,

  • 千古一帝“秦始皇”,究竟有多强?秦国又有多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始皇

    当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时候,何其壮哉。西汉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就描述到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

  • 当了十二年皇后却没有过一天皇后的日子,宋朝邢秉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邢秉懿,宋朝

    邢秉懿,开封祥符人,父亲邢焕,曾任朝请郎。宋高宗赵构为康王时,聘娶邢秉懿,封为嘉国夫人。邢秉懿一生悲惨,21岁就被俘虏,惨遭金军玷污12年。公元1126年10月,金军攻陷真定府,宋钦宗连忙派弟弟康王赵构前往金营议和。当赵构走到磁州时,大将宗泽劝道:“康王您最好别去金营了,你叔叔肃王去金营议和,到现在

  • 成吉思汗册封诸子之所以出现领地大小的问题和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册封诸子之所以出现领地大小的问题,和他决定谁来继承蒙古大汗之位有关。成吉思汗对长子“术赤”始终抱有仇恨,甚至怀疑他是蔑尔岂人侮辱自己长妃后遗留的孽子,传位于他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术赤被册封到距离蒙古高原最遥远的“钦察草原”,这里地处中亚北部和俄罗斯交界处,即便是在花拉子模王国内也是北方偏的远

  • 给楚王免费当爹,让儿子窃取了王位,而自己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申君,楚王,楚考烈王,秦昭王,

    战国时期,诸侯相攻。各国若想称霸天下,不仅要治理政治,增强军事,发展经济,还要招纳人才。于是,战国养士之风盛行,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卿大夫,纷纷礼贤下士,不敢怠慢。而称得上国士的人,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灭国。其中,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养士数千,对内威迫

  • 一个天天口不择言的人,居然活了97岁,难道祸从口出反而长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来敏,刘秀,诸葛亮,魏延,

    乱世求存,除了一点点运道,还需要有一技之长,有的文以载道,有的能说会道,有的勇毅过人,有的指点江山,还有种特别的,活得久也是特长,来敏,字敬达。义阳人一枚来敏是义阳新野人,为什么强调这个地名呢,因为无论何时,老乡见老乡都倍感亲切呀,试想踏上一片新土地时,看的都是陌生的脸庞,这得多孤独?但这时候冒出一

  • 此人是明孝宗唯一的继承人,包庇太监简直无法无天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厚照

    俗话说高出不胜寒,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更是如此,从皇帝自称“孤”、“寡人”,便可以看出,身边的臣子、妃子畏君如虎,皇帝渴望亲情么?当然渴望,今天要讲的这位皇帝便是如此,可惜好心喂了狗,他把人家当亲人,人家却把他当傻子!这位皇帝便是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照是明孝宗长子,明孝宗一生只宠爱张皇后一人,张皇

  • 抗战末期的日本多疯狂,首相随时准备剖腹,一亿百姓人人皆兵!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抗战

    1945年初,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已经预见到当年9月以后,盟军必将进攻日本本土。因此,按照新的作战方针,煞费苦心地制订了本土作战计划。这个被称为《“决号”作战准备纲要》的本土作战计划以《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为基础,于3月中旬制订完毕。《“决号”作战准备纲要》由作战兵力运用、国内抗战、国内警备、交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