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抗战末期的日本多疯狂,首相随时准备剖腹,一亿百姓人人皆兵!

抗战末期的日本多疯狂,首相随时准备剖腹,一亿百姓人人皆兵!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953 更新时间:2023/12/9 0:51:37

1945年初,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已经预见到当年9月以后,盟军必将进攻日本本土。因此,按照新的作战方针,煞费苦心地制订了本土作战计划。这个被称为《“决号”作战准备纲要》的本土作战计划以《帝国陆海军作战计划大纲》为基础,于3月中旬制订完毕。

《“决号”作战准备纲要》由作战兵力运用、国内抗战、国内警备、交通通讯、兵站等各项计划组成。其中“本土”作战区域划为七个方面,中国被占领土也被纳入日本“本土作战”的范围。

日本将战备的重点置于关东九州。以平洋与中国海正面为战方面。“在本土重要地区迎击主敌美军的入侵”。“灵活运用国土的特点,尤其是应发扬全国皆兵的传统精,以期实现作战的目的”。在兵力动用,日本考虑到海上战斗力的丧失和空军兵力的缺乏,可以作为机动兵力的只有陆军,故不得不从中国战场抽兵,并新设了若干决战师

为了加强本土决战的统帅组织,4月8日大本营下令撤销了原统一指日本国内各军的防卫总令部,在大本营直管辖下,新设了1总军司令部、第2总军司令部和航空总军司令部。

5月,美军在冲绳登陆后,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日益加剧,“本土交通阻碍,产业瘫痪,通货膨胀加剧,人心焦虑不安等情况,日趋严重”。日军已陷于被动防御的地位。大本营认为,日本“本土决战”是日军最后的决战,日本陆军把建军80年来“荣”赌在最后一战上,企图在本土决战中取得胜利。

6月6日,大本营陆军军部颁发了《国土决战战法手册》,将作战主旨兵进行解说,还向国民发布了“国民抗战必携”,要求国民“以一亿人奋起特攻的精神”为保卫国土而战斗,并在国民中组成“国民义勇战斗队”,以协助军队作战。

6月8日,最高战争指导会议及御前会议讨论通过了“本土决战”的基本政策即《战争指导的基本大纲》。《大纲》确定了“以誓死尽忠的信念为动力,借助地利和人和,坚决把战争进行到底,以维护国体,保卫皇土,确保民族将来发展的根基”的方针。其基本要领是:(1)集中日军的主要兵力,以对主要敌人美国的战争为重点,同时考虑北方局势的突变;(2)灵活适应世界形势转变的微妙关系,有力地执行各种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苏中的政策;(3)健全彻国民战争精神的各种体制。首铃木要求员以“事不成则剖腹的高度责任感”实现这一“基本大纲”。

7月下旬,日本配置的陆、海军兵力达240万(其中40万为特别警备,其他为特别召集)。但是,由于空袭的加剧,物资的匮乏,战备工作的实质性内容,部队的装备和训练进展十分迟缓,就是列为本土决战重点地区的九州、四国方面,军队的装备补充也仅达70%。

标签: 抗战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帮唐僧西天取经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吧,讲述的是唐僧受唐太宗的委托,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你知道为什么李世民要唐僧帮忙取西经吗?这事儿还得从李世民做皇帝之前说起。唐高祖李渊,一共有四个儿子,李氏四兄弟。老大李建成一表人才,老二李世民魁梧有力,老三李元霸运气不好早年夭折,老四李元吉先天不足,长得歪瓜裂枣。

  • 此人并非皇亲国戚,可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

    每当古代皇帝的子女们出生时,场面盛大,惊动整个皇宫,通常我们把这些皇子们称之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但近代史上有一个人,他并非皇亲国戚,也不是达官显贵,但他的出生却惊动山东,甚至全国,而且还有将军坐镇。为何一个孩子的出生能够如此兴师动众?他靠的不是父亲的庇佑,而是沾了祖先的光。他的祖先可以说无人不

  • 清雍正继位的时候八爷为什么不拼一把,就乖乖认命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吗,清朝

    在雍正即位大统的过程中,总感觉八爷其实是很有机会的,声望比较高,捧他的人也多,但是后来雍正顺利上位,八爷似乎就束手就擒,甘拜下风了,败得还有些窝囊。那他为什么不能像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一样来个致命一击?他有胜算吗?要发动宫廷政变,有一枚最关键的棋子,就是隆科多,此人当时是步军统领,深受康熙信任,五十九年

  • 历史上竟有爱做贼的皇帝,他把京城里大臣家全都偷遍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桓帝,汉朝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沉迷偷盗,特别喜欢偷大臣家的东西,让人十分不解。你说你一个皇帝,全天下都是你的了,还有什么要偷的?然而这个皇帝也不是傻子,沉迷偷盗的背后另有其因。这位皇帝就是汉桓帝刘志。汉桓帝刘志本初元年(146),汉质帝崩,刘志被梁太后兄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

  • 北宋鲜为人知的抗金名将,在敌后坚守城池3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靖康之耻,抗金

    北宋末年,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发动侵略战争,大举南下攻宋,宋朝皇帝虽然昏庸无能,但多个地方的军民却在地方官和将领的带领下,与金兵浴血奋战,保卫家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其中,河北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军民更是在知府率领下于敌后坚守了三年,成为插入金国后方的一把利剑,使其无法倾尽全力南下。

  • 此人因为做对了一件事,虽然青年早逝,但被封为凌烟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房玄龄,李世民

    在唐太宗钦点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殷开山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首先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其次是死得太早,第三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还有严重的失败史。仅凭这三点,无论如何都上不了“凌烟阁”啊?其实殷开山的最大功绩,在于他入行早。这还得从他的生平说起。殷峤,字开山,雍州人。殷开山很多凌烟阁功臣一样出身官宦世

  • 曾经他是最牛君王,不料却被活活饿死,但是他却不值得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桓公,公子小白,鲍叔牙,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小白击击败了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成为了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史称齐桓公。在大臣鲍叔牙的建议下,齐桓公重用曾经公子纠的谋臣管仲,并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管仲也不负众望,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使齐国国力大为增强,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雄才大略的齐桓公,到晚

  • 朱元璋微服私访,老农夫叹了一口气,县令就被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一向关心老百姓日子的朱元璋再一次走出宫门,到田间地头去看望辛苦劳作的农民。这一次,朱元璋去的是苏州府的嘉定县,距离南京不远。朱元璋轻装简行,没有带大队的护卫人员,为的就是掩藏身份,体察真实的民情。朱元璋是不相信官员的奏折的,或者说不相信官员,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着莫大的关

  • 齐桓公的三步战略,从此走出春秋巅峰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周天子,

    郑庄公吹响了春秋争霸的号角,齐桓公第一个跟进,他的霸主之路是这样走的。第一步,搞改革。齐桓公上岗之后做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就是采纳鲍叔牙的建议,用曾经的仇敌管仲治理齐国。管仲做了一件叫改革的事情,原本被齐襄公整得混乱不堪的齐国,经他这么一鼓捣,顿时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国力一下就跨上了好几个台阶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统治下的老旧照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照片,

    1909年,承德,正在吃饭的百姓。这一年,正是小皇帝溥仪称帝的第一个年头,他的父亲载沣摄政。1909年初夏,承德的村民。大部分还留着辫子。1909年7月,承德围场,脖子上长瘤的妇女。1909年8月, 承德围场,“木兰秋狝”大典时,蒙古大力士。1909年,承德,正在修建的城防。1909年,承德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