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娥是如何平衡用权与专权的?她受到了哪些制约?

刘娥是如何平衡用权与专权的?她受到了哪些制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025 更新时间:2024/1/21 19:12:35

说到刘娥,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古代,皇权是男人的专属。所以一旦出现女性当权者,一定会有许多令人议论的故事,比如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刘娥。

刘娥原本是蜀地孤女,后来嫁给了宋真宗,又一步步成为了他的皇后。在真宗驾崩后,刘娥又获得了“权处分军国事”的大权,辅佐小皇帝宋仁宗并垂帘听政。

虽然刘娥在位期间,有许多有力的举措,比如,发行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等,执政也讲究方法,后人评价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但是,作为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她还是有不少颇受非议的行为。

那么,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刘娥在用权和专权上,有时如何平衡的?她又受到了哪些制约?

是滥用亲信,还是只有点私心?

虽然宋真宗通过遗照的形式,给予了刘娥“处分军国事”的权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可以随心所欲地代行君权。随着与刘娥政见不一的人,纷纷远离了官场,刘娥在用人上,也更加肆无忌惮。

她经常会通过“内降”的方式,给和自己沾亲带故的贵戚、家人封官,甚至想用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娘家的一个亲戚军职。不仅如此,在自己的姻亲触犯了法律时,她也要向负责审理案件的地方官员打招呼,为自己的亲戚网开一面。

这是刘娥在用人上的专断。但好在这些“黑历史”并没有太过分。因为虽然刘娥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想干预用人。但常常在她想要为家人谋官时,总会遭到障碍。

比如,在她想给亲戚军职时,遭到了步军副都指挥德用拒不执行,迫使刘娥收回了成命。又如,宋朝正常的官员任命,要通过宰执团队,要由政事堂和枢密院组成的二府同意,刘娥通过“内降”方式许官,常常也会被宰执团队驳回。

其实这也说明,刘娥作为太后,其实让她“放飞自我”的空间并不大,而且刘娥本身也是个熟悉官场政治的人,否则真宗也不会选她做皇后,让她帮助自己处理政务。所以,在用人上,刘娥更多时候还是在某种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耍一耍自己的性子。

毕竟当谁做到了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时,或多或少都想要照顾一下自己家人。和吕后当权后,任用吕家人,压制刘姓人相比,刘娥还是有所克制的。当然,这也和刘娥母家势力弱,没有太多可以用的人有关。如果换做是像吕后那样的,后果可真的说不好了。

穿衮服祭祀,惹得朝野非议

刘娥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了11年之后。在这过程中,她有没有想过,要想武则天一样?这个问题恐怕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但是刘娥的许多行为表明,虽然她没有踏破这一底线,但在她心底对于权力,还是有很大的欲望的。

1032年,是刘娥做太后的第10年,仁宗皇帝已经23岁了,但她依然没有“还政”的打算。其实,从仁宗已达弱冠年纪时,朝堂上几乎每年都会有人上奏正,要求太后还政,而这也是太后不愿面对的事情。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1033年,眼看自己一天天老去,刘娥居然提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想法:在原本应该由皇帝主持的春耕祭祀上,刘娥“越俎代庖”了,不仅如此她还穿上了象征相权的衮衣。所谓衮衣,就是指皇帝专属的服装,主要在祭祀时穿着。

刘娥这一举动,引来了大臣们的反对,尤其是那些一直在盯着她,要求她还政于仁宗皇帝的大臣,更是对太后的行为表示出了反对。

最后,在仁宗皇帝的默许下,自知理亏的刘娥把衮衣上的12个图案,改成了10个,把冕冠上的垂旒,也从12道减为了9道。也是在祭祀后一个多月,刘娥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她一直用手拽扯身上的衣服。

过了一把皇帝瘾的刘娥,此刻非常明白,她是绝对不能穿着象征皇权的衣服,去见列祖列宗的。见到此举,仁宗皇帝命人为刘娥换下了衣服。

从这个故事看来,刘娥对于皇位,不是没有过想法,只是她最终没有办法,也没有能力做出称帝的事。也是因此,后世在评价她的时候说她“无吕武之恶”。

真的是狸猫换太子中的毒妇吗?

很多时候,说到刘娥,大家会立马想到狸猫换太子,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历史。什么把狸猫剥皮,换了太子,在《三侠五义》中夸张的描述,让很多人对刘娥的认识都停留在了毒妇上,认为她为了争宠,不惜用这样的方式排挤其他妃子。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不符合历史呢?很简单的一点,故事中为人刚正不阿的包拯,在真实的历史中此时还没有到京城做官。而且在这个故事,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他的生母李氏在怀孕的时候,并不是妃子,只是一个宫女,已经是皇后的刘娥根本用不着跟她争宠,而皇后抚养一个宫女的孩子,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

所以,总的来说,正所谓人无完人,刘娥作为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垂帘听政了11年之久,难免会留下一些为人说到的事情,但有些时候“黑历史”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

至于刘娥在临朝听政过程中的种种表现,恰恰表明了一个正常人心中,对权力的那些冲动和欲望。幸好,刘娥是个明白人,幸好看似弱不禁风的宋朝,有许多挑剔的文官,对刘娥形成了一种制约。

标签: 刘娥北宋

更多文章

  • 赤壁战败曹操败走华容道 曹操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逃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容道,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逃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华容道这个地名,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遭遇惨败的曹操沿着华容道撤退,成功逃回了中原。于是,“曹操败走华容道”成为了我们津津乐道的一个三国典故。曹操败走华容道不过,华容道这个地名虽然耳熟能详,但绝大部分人

  • 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说屡战屡败的刘备时英雄,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煮酒论英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依据正史来看,虽然没有“煮酒论英雄”的桥段,但曹操确实对刘备极为看重(依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起先刘备被吕布鸠占鹊巢后,曹操立即对他进行安置:“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待到灭吕布之后,刘备的待遇再次升级:

  • 盘点三国里被严重低估的人才,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三国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那段历史最为大家所熟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无疑能够排进前三,一方面是《三国演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方面是这个时代涌现出了太多的英雄豪杰,不过,在耀眼的星光下,也有一些本来不俗的人才被严重低估了,比如下面要提到的这三位便在此列,他们个个一身本事却遭世人遗忘。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

  • 对孙权来说,处死关羽孰好孰坏?有什么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三国

    还不知道孙权处死关羽,对他来说,是利大于弊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关羽率领荆州将士围攻襄樊两城,并在此后击败了曹操派来的七路大军,就此斩杀大将庞德,逼降于禁,就此威震华夏。当时曹操为了减轻前线的压力,他与孙权联手对抗关羽。而关羽在水淹七军后,

  • 刘嫖作为汉朝史上第一个“长公主” 刘嫖又是什么样的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文帝,刘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文帝长女刘嫖,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会听到,男孩子不要太娇生惯养,女孩子要从小多见世面。大概意思说的就是,男孩子要穷养,让他从小就学会自强自立,多经历挫折使意志更加坚定,不铺张浪费;女孩子要富养,就是让她多见世面,这样以后长大了也不会被别人的小恩小惠

  • 揭秘:东汉募兵制的形成与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东汉

    东汉时光武帝刘秀改革兵制,中央禁军多采取招募,地方郡县不设常备军,废除都试制度。遇到战事,临时招募士卒组成军队,将原来的西汉时期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募兵制是当有战事时,以雇佣的形式招募土卒的一种兵役制度,最早形成于战国时代,比如魏国的“

  • 曹皇后也有垂帘听政过,为何却得群臣拥护和百姓爱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皇后,垂帘听政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1016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太师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

  • 慧贤皇贵妃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薛宝钗有何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慧贤皇贵妃,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慧贤皇贵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在乾隆年间,一位奇人写了一部奇书,名曰《石头记》,这本书可谓包罗万象,其中人物之多、涉及社会万象之复杂、小说构造之精妙、人物塑造之成功,皆可以说是名著中之上品,是名著中的名著,因为作者曹公雪芹的身份,很多人难免将书中事和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又是怎么处理他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蒙古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朝代更替,都是踩着无数人的鲜血建立的。当一个王朝衰败到一定程度,必然灭亡,往往会被能人取而代之。而这一次次的更新换代,都印证了那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起义,打败元军,拿下元大都

  • 13岁下嫁皇太极,孝庄的一生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清朝

    不管你喜不喜欢历史,总会听到孝庄太后这响亮的大名。孝庄对清王朝的稳固起到了连皇帝都无法比肩的作用,但是死后却38年没被埋葬。这其中由来,我们就不得不深挖一下孝庄的经历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孝庄13岁下嫁皇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为妃子,当时正是明末东各部落混战时期,孝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