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诸葛瑾与弟弟诸葛亮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965 更新时间:2024/2/10 8:14:58

很多人对三国中的诸葛亮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诸葛瑾却比较陌生!那么诸葛瑾到底是谁呢?

纯良正直的诸葛瑾

诸葛瑾其实是诸葛亮的哥哥,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十分宠信的一位大臣。而他一生的政治传奇色彩确实不如诸葛亮如此浓厚。诸葛瑾被后人最为称赞的也不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或者是有显著成绩的政治,而是他在乱世中的温和纯良的品性和宽广正直的胸襟。

诸葛瑾的画像

诸葛瑾早期被东汉末年十分著名的战略外交家鲁肃推荐给东吴的孙权,担任外交官的角色,致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紧张战乱关系,并且深得孙权的信任,这段主仆二人的情谊更被流传为“神交”的佳话,后来孙权登基为帝,诸葛瑾被封为豫州官级最高的地方官员,替孙权掌管豫州,而且也手握兵权,可以说是仅次与孙权的“小皇帝”!

诸葛瑾与诸葛亮的区别

从诸葛瑾一生的政治作为上看,个人认为他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政治野心,而且个性温和的他,并不善用计谋去算计和谋划。这也是他区别与弟弟诸葛亮的一处不同!而他跟孙权的“神交”情谊,也是因为诸葛瑾与孙权在政治上对话,均是点到即止,并且诸葛瑾很能揣摩孙权的心思!而且其从来都不会在政治上展现出急于要孙权接纳或者认可自己意见的态度,诸葛瑾的建议从来都是用大方向,或者是给孙权一个大概的思路,而孙权也常常在这些大策略的提点上得到了很多的发。如果诸葛瑾发现自己的意见让孙权觉得不太可行,他便会立即终止这个话题,从来不会在孙权不认可的事情上再多加言论。

诸葛瑾的画像

或许诸葛瑾的温和不争的性格无法在群雄争霸的三国创造什么伟大的历史政绩,但是他却得到了孙权的赏识,或许作为一个帝王有时候的确是需要一朵与世无争的解语花,而诸葛瑾的性格则十分适合做君王的解语花。

诸葛瑾的胸襟之大

另外他除了温和的个性得到孙权的赏识外,他的仁厚胸襟也颇得许多人的认可。黄初年间同僚骑都尉翻因为耿直的个性在朝中树敌颇多,而且也因为多次太过冲撞心急的和孙权进谏,再加上他多次被人恶意中伤,所以造成了孙权的不满,不久后就被流放到了泾县。

满朝文武均无一人为他求情,只有诸葛瑾认为虞翻虽然冲动耿直,但是忠心为主,不至于被判流放之罪,所以多次为其求情。

诸葛瑾的动画形象

后来远在泾县的虞翻得知此事大为感动,便在给亲友的平安信中写到:“诸葛瑾为人敦仁厚义,这段时间多得他为我在陛下面前打抱不平,还想帮我解除这流放之苦,但是我平时积怨已深得罪太多的人,现在陛下也对我颇为记恨,虽然诸葛瑾和祁奚之这等仁义之人极力相救,但是以我目前的德行,看来也已经没有什么解救的希望了。”而虞翻这封感谢信让诸葛瑾仗义大度的善举和胸襟被广为流传,当时大家都纷纷敬佩他。

而孙权也因为此事对他更加看重,每每有重大的政治决策都会事先和他商议!那么诸葛瑾和诸葛亮相比是不是真的逊色一筹呢?个人认为在战火连天的乱世中,只要能生存下来又能人前显贵的均是有能力之人,而诸葛瑾是一个十分有自己的原则和待人接物的计谋和手段,所以和诸葛亮的生存之道实在不能用来互相攀比!

标签: 诸葛瑾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拓跋宏的光辉事迹 革俗汉化和御驾南伐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拓跋宏的光辉事迹

    拓跋宏的光辉事迹,大家所熟悉的南北朝的历史有哪些呢,关于拓跋宏的故事有哪些呢,他的光辉事迹包括哪一些呢,这里讲到的有拓跋宏的掌握大权,还有南迁洛都,革俗汉化,平定反叛等事件,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拓跋宏年满二十三岁,这时,他已成长为一个具有卓越

  • 神经质的乾隆:多少文人死在其刀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

    乾隆死了,但中国的文字冤案并未随他而消亡。回首中国文人的生存环境,一言以蔽之:艰难与险恶。网络配图乾隆作为承业皇帝,算是历史上最幸福的皇帝,他手下的盛世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其父雍正。可父子二人相比,儿子的威名远在老子之上。同样的酷治江山,父子二人“酷”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儿子酷政“酷”得刁,玩得妙,帝王这

  • 宋代皇帝礼遇文臣 高宗:朕学问安敢望士大夫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代皇帝礼遇文臣

    宋代之所以能取得以上成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是统治者的开明。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的内藤湖南说,(宋代)“君主再不是贵族团体的私有物,他直接面对臣民,是他们的公有物”,在平民社会,君主的个人价值取向,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影响更为直接。网络配图虽然为了一家一姓利益,把脑筋动到极致,但是赵匡

  • 崇祯明朝末代皇帝 崇祯皇帝内阁首辅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

    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他的失败也与大明王朝的人才凋敝有莫大的关联。崇祯皇帝一生中总共换过多达五十位内阁首辅,而每次更换内阁首辅也并非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能力,而是凭借运气,即所谓用抓阄的方式在学士中进行选拔。崇祯皇帝的内阁首辅也创造了中国古代内阁首辅之最,没有哪一位皇帝如此频繁的更换内阁首辅,因而也

  • 谜团:大秦第一宰相吕不韦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不韦

    导读:吕不韦是古往今来第一商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一名普通商人做到第一位帝国宰相,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更是后无来者。那么吕不韦为何能当上宰相呢?他又有什么功绩于秦朝呢?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未期卫国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县城西南)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行政管理思想家。网络配图吕不韦原为大商人,

  • 揭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情爱秘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玄宗(685~762年),即李隆基,一称唐明皇。延和元年受禅即位。初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为相,整顿武周后期以来的弊政,社会经济继续有所发展,被称为“开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执政,官吏贪黩,政治腐败。天宝十四载爆发了安史之乱。次年,逃往四川,太子享(肃宗)即位灵武,他被尊为太上皇。至德二

  • 明英宗朱祁镇:史上最忘恩负义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

    说起这位明英宗朱祁镇,真是好有一比:在北京高峰时段开车——-生不完的气。先说年号问题,明朝皇帝,在位时间再长,年号也只有一个,惟独他特殊,在位总共不过十五年,年号却有两个,前一个叫正统,后一个叫天顺。倒不是因为他非要搞特权,两个年号之间,是由一大串可气的事穿起来的。先说正统朝,差不多是地球人都知道的

  • 刘秀:中国历史上最会做皇帝的帝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秀

    导读:毛主席曾经称赞刘秀是中国“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明末王夫之也曾说,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那么光武帝刘秀到底有什么资本能够得到这么高的赞誉?刘秀出生在公元前6年,父亲刘钦去世那年,刘秀才九岁。跟哥哥姐姐一起寄养在叔叔刘良家,本来,由于自己是宗室子弟,还可以按时领到皇

  • 历朝钟爱兔死狗烹 功臣叹伴君如伴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

    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野兔死了,猎狗就要烹煮着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为何古代名将难善终?为何古代君王非要做冷血动物呢?网络配图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几乎每一个朝代接替、政权更换时期的中国历史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更有甚之,帮助朱元璋夺江山

  • “反清复明”的成因:反清复明为何会面临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反清复明”的成因

    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都是以“反清复明”为题材。那么,当时为什么要“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又是如何失败的呢?网络配图“反清复明”究其主因还是民族关系问题。明朝是一个民族关系相对比较平等的王朝,清朝则是一个实行“大满族主义”、“满族至上”政策的王朝,全体满族八旗子弟,“不农不商不工,坐食汉人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