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大将徐达,是如何用25万军队灭亡元朝的呢?

明朝大将徐达,是如何用25万军队灭亡元朝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38 更新时间:2024/1/11 10:20:30

中国古代,从北至南征伐胜利比较多,而从南至北征伐取得胜利的例子凤毛麟角。1367年11月,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奉朱元璋之令,率部打响北伐之战,最终灭掉了强大的元朝,堪称从南至北征伐最成功的例子。

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数量并不多,只有25万。那时候,元朝的精锐部队还没有遭到大的打击,战斗力还很强。那么,徐达为何能以25万兵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灭掉强大的元朝?

原因很多。首先,得益于徐达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从历史上看,不管是三国诸葛亮姜维的北伐,还是东晋祖逖谢安刘裕的北伐,以及宋朝岳飞、韩侂胄的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后方不稳;而后方不稳,多牛逼的军事行动,也无法持久;勉强进军,也难免形成“孤军深入”态势。

徐达的北伐则不同。当徐达大军出发后,朱元璋坐镇南京,耐着性子将南方各种问题解决了。这样,后方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向前线提供后勤保障,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徐达这仗就越打越舒心,越打越顺畅。

其次,徐达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制定了一个正确合理的作战步骤。当时,北伐副将常遇春提出,直接攻进元朝大都,以最快的速度灭掉元朝。朱元璋和参谋军师都认为,这种战术还是过于轻敌,忽视了元朝的精锐力量。

于是,在参谋军师的帮助下,徐达制定了“三步走”的北伐战略。第一步,迂回山东、河南、陕西,在迂回作战中大量杀伤元军精锐力量。第二步,当元军精锐力量被歼灭得差不多了,再向河北以及元朝大都进军,直捣黄龙。第三步,攻陷元朝大都后,逐步扫荡北方各地,促进北方的统一。

应该说,徐达在北伐之战中,严格按照“三步走”战略,稳扎稳打,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第三,徐达本人是一个军事天才,这没得说。令人称奇的是,徐达北伐之战,配备了一个强大的军师智囊团,有常遇春这种超一流高手作为副手,手下还有一帮精力旺盛、能征善战的将领。

在这些文臣武将的帮助下,徐达的每一个战术计划都得到完美的实现,当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第四、也得益于元朝的内讧。历史上,每一个王朝的谢幕,都有极其复杂的原因。在这些原因中,内讧杀伤力最大。

在元朝末期,皇族内部发生激烈的争权夺利。仅仅在1295-1368短短的70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10位皇帝。这就是说,一个活了70岁的老人,就有可能经历过10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无休无止的内部争斗,使得元朝耗尽了精力和资源,像一个庞然大物,被人轻轻一推,就会轰然而倒。

第五、徐达不仅骁勇善战,治军也很严明。北伐军所到之处,秋毫不犯。这就吸引了无数饱受元朝残酷统治之苦的老百姓前来投靠。

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徐达从不杀降。元朝军队投降过来的官兵,他都妥善安置。这样,虽然只带了25万军队出征,可打了几场大战后,徐达的北伐军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标签: 明朝,徐达

更多文章

  • 张廷玉明明是三朝元老,为什么退休前被康熙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名家,他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时期大学士,是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并被点为翰林。三十三岁那年,被康熙看中,认为他持重得体,成为康熙皇帝贴身低等小秘书。四十五岁时升为礼部侍郎。康熙去世,雍正登基,见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迅速升他为礼部尚书。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难伺

  • 为什么和珅死的时候还是个公爵,而福康安却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福康安

    作为皇帝宠臣,和珅在乾隆一朝可以说是荣耀至极了,军机处、户部、吏部、刑部等十几个都由他来统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伺候了乾隆一辈子的大臣,也有没达到的目标——乾隆直到驾崩也没给他封王。与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康安,虽然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没有和珅大,却能被封为郡王。福康安13岁时承袭三等御前侍卫;15岁晋

  • 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他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私德方面,李世民没有声色犬马之流的不良嗜好,胸襟博大,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待臣下不妄杀戮。在个人才能方面,李世民更可称是天纵奇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理政,无论是处理敌国之间还是君臣关系,几

  • 慈禧到底做了什么?让光绪皇帝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有争议话题的女性,她本名叶赫那拉氏,两度垂帘听政,是满清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咸丰帝死后,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发动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成为清帝国的掌权人,开始了长达四十七年亲政。然而,在咸丰帝死后多年,常年禁欲的慈禧心里逐渐出现了些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875年

  • 清代小说家李渔是如何防盗版的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八年(1651年),暂居于南京的李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传奇大集《怜香伴》。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渔断定这本书一旦付梓上市,立刻会引来无数非法书商的猖獗盗版,到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又只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虽说遭盗印后可以状告那些无良书商,但自己必然也要遭受损害,而且盗版商远不止一两家,要一

  • 唐朝最负盛名的大将之一,能让敌人听其名便未战先逃,他的实力到底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薛仁贵,李世民,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繁华的朝代,这一切都建立在拥有强大无力的前提下。唐朝建立初期,国内拥有一大批的名将,他们的存在使得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敢随意的放肆。薛仁贵,便是当时拥有赫赫威名的战将,虽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当时因为他的父亲逝世的较早,这就使得他的家庭非常的贫穷,一般都是以种田为业。薛仁贵在成年之后,对

  • 三国关羽千里走单骑碰见两人,一人成为忠义代表,另一被赵云所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关羽,赵云,周仓,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做为忠义的代表受到世人的称赞,在千里走单骑之前关羽深陷曹营,当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之后,立即向曹操辞行单枪匹马保护两位皇嫂去寻找刘备,期间关羽无奈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和刘备得以团聚,中间在关羽大战夏侯惇之后,关羽又在途中结识了两个人,一个对关羽忠心耿耿的周仓,另一位就是裴元绍。当时周仓和

  • 中国第一个外籍太监朴不花,为爱自阉,还把国家给玩丢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朴不花

    太监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型产物,是封建王朝极端残忍、极不人道的具体表现。所以太监一般都是贫苦农民出身的,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割掉生殖器,到皇宫去混口饭吃。但历史上,也出现过几位“幸运”的太监,像魏忠贤、李连英等人,他们都因为当了太监而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可是,大伙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曾有过外国籍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的向宠是谁?三国时期名将向宠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向宠,诸葛亮,出师表,刘禅,三国

    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伐时,以向宠为中领军,封都亭侯。诸葛亮北行汉中前,特意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推荐向宠。延熙三年(公元240年),南征汉嘉(今四川雅安北)蛮夷时,遇害,尸体被其部下夺回。人物生平向宠初为牙门将。章武元年(222年),

  • 汪大渊比郑和下西洋早75 年,600多年前就到了澳洲旅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汪大渊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汪大渊出生于南昌市青云谱施尧村汪家垄。年幼的汪大渊与其他孩子有着明显不同,不仅爱读书,而且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向往,立志要游遍天下名山大川。他特别对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格外痴迷,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漂洋过海、踏浪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