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死因最奇葩的三位皇帝,有一位搬鼎砸死自己

历史上死因最奇葩的三位皇帝,有一位搬鼎砸死自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692 更新时间:2023/12/15 14:47:38

第一位:搬鼎砸死自己的嬴荡

看过《芈月传》的朋友就对他很熟悉了。他是周惠嬴驷和皇后生的儿子。从小就是个熊孩子,长得身强体壮。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和人比力气。要在现在绝对是个优秀的举重运动员,说不定还能为国争光呢。

都知道秦国人尚武,那在嬴荡身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不然怎么叫周武王呢。他不仅自己喜欢比力气,还养了一堆大力士。什么任鄙、乌获、孟说全是些力气大的莽夫。几个人臭味相投,我做大王你做大官,相亲相爱一家人。

一次,嬴荡带着一干猛将去周朝洛邑参观玩耍。他们直奔周朝太庙,想要见识见识传说中大禹收取九州的贡金所铸造的九口鼎。这九口鼎是身份和实力的象征,赢荡也想和他爸爸一样建立丰功伟绩、问鼎中原。于是就问官吏:“此鼎可曾有人能举起么?”官吏说有是有,不过举过的人受了伤。

赢荡一听竟然有人举过,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不顾旁人劝阻非要作死举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接被砸得双目出血,骨折而死。果然不作死就不会死,在位才四年,活活便宜了芈月的儿子。

第二位:被自己老婆闷死的司马曜

东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司马曜虽然生前没啥功绩值得夸耀,但是他死后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司马曜虽然是个皇帝,但是却是个耙耳朵。原配王氏是个善妒又凶悍的母老虎。司马曜也是可怜,不仅后宫妃子屈指可数,还不敢和王氏之外的妃子过夜,否则王氏就是一顿小皮鞭伺候,多年一直屈服于王氏的淫威下。

好在这个王氏死得早,司马曜才敢光明正大的宠幸别的小老婆。王氏还在世时,司马曜就很喜欢一个姓张的妃子,还将她封为贵人。这个小张在王氏生前一直唯唯诺诺、恭恭敬敬,王氏也没把她放在眼里。王氏一挂她就使出浑身解数勾引司马曜,把司马曜迷得是五迷三道。

别说,司马曜也是个专情的人,王氏死后他也只宠小张一个,要不是小张家庭成分不太好,早让她当皇后了。小张是个很爱漂亮的人,虽然三十多岁了,但保养得相当不错。司马曜之所以这么宠爱她,也是亏了她这张娇艳动人的脸。

一天,司马曜喝了点小酒就和小张开玩笑说:“美人现在年纪也大了,没有以前好看了,我要新选美女入宫顶替你。”司马曜酒量不太好,话一说完倒头就睡着了。小张睡在旁边越想越气,越想越恐惧。要是他真的重新找个漂亮女人回来,肯定要和自己争宠。自己也最多也只能做个贵人,万一后来者居上,怕是也活不下去。想着想着心一横,竟然动了杀心。于是,小张就找来自己的心腹宫女,两人合力将司马曜给捂死了。

司马曜一死,纸包不住火肯定会败露,小张心里又有了鬼主意。她对外宣称司马曜是做噩梦被吓死的。也是司马曜平时没个皇帝样,加之大家都知道小张正受宠,没有杀皇帝的动机,竟然真的相信了。不得不说司马曜死得也太冤太搞笑了。

第三位:掉进粪坑淹死的姬獳

要说司马曜死得搞笑,这位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姬獳死得就更搞笑了,简直没有比他更惨更可怜更奇葩的死法了。

晋景公其实是个还不错的皇帝,当年楚国想称霸,楞是被他给打了回去,在位期间国事也处理得井井有条。唯有被奸人蒙蔽错杀了赵氏一族。葛大爷演的赵氏孤儿就是这个故事。

所以对于这件冤案晋景公一直耿耿于怀,总怕被赵家人寻仇。后来晋景公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就把晋国事务暂时交给自己的儿子打理,自己也好安安心心的养病。

有一天,晋景公做了个噩梦。他梦见自己被一只凶恶无比的鬼追杀,这只鬼披头散发,直呼自己被冤死,自己的子孙死得好惨。吓得连滚带爬的钻进密室,哪知道这只鬼竟然打破了密室的门直接扑了过来。眼看着逃无可逃就要被鬼弄死时突然就醒了过来。

晋景公被吓得睡衣都湿透了,三魂丢掉了两魂。连忙派人去找有名的相士桑田来解梦,还请了扁鹊的徒弟医缓过来看诊。

这桑田也是实在,竟然说晋景公活不过一个月,连新麦子都吃不上。晋景公一听大怒,直接把桑田关进了大牢。你说非要请人家来解梦,说了实话又要关人,简直不讲道理嘛。等到医缓过来一瞧,也说病入膏肓命不久矣。这名医都这么说了,晋景公也不能说什么,给了诊费就让人走了。

这晋景公也是个爱赌气又很小气的人,虽然都说他活不过吃新麦子,我偏偏要活给你们看。果然到了收麦子的季节,晋景公不但没死还容光焕发。于是叫人把桑田叫了过来。你不是说我活不过吃新麦子吗?我现在就吃给你看。

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晋景公刚吃完一碗煮好的麦子正洋洋得意,没想到突然肚子剧痛,看样子是要拉稀了。于是急匆匆的就跑去如厕。也不知道是身体虚弱还是怎么的,他直接一头扎进了粪坑。随性行的宫人身体瘦小,根本拉不动他,只得大声呼救。等到晋景公被捞起来已经嗝屁了。

标签: 嬴荡战国

更多文章

  • 揭秘诸葛亮空城计的阴谋 其实两个人都是赢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空城计

    诸葛亮唱空城计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三国时期诸葛亮算是谋略于机智的化身,跟他差不多的还有周瑜、司马懿等等。周瑜因为气量小,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唯有司马懿最后“战胜”了诸葛亮,把诸葛亮给活活耗死。话说这样一个人,怎么就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呢?别急,听小编给您慢慢解析。三国中

  • 独孤信的三个女儿都是皇后,最后的结局好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独孤信,隋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独孤信的故事。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将领,他“容貌仪表俊美”。由于太帅,得名“独孤郎”。他的帅到哪种程度呢?据说有一次,独孤信出城狩猎,回来时天色已晚,为了能赶到宵禁前进城,他快马加鞭,到城门时

  • 尹嘉铨为什么被处死?真的是因为写了一封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乾隆,尹嘉铨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尹嘉铨为什么被处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说到尹嘉铨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他哈,还是为大清为乾隆贡献了很多很多了,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尹嘉铨也是个悲剧,话说退休以后竟然被处死了,而且死亡的原因是他给乾隆写了一封信,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信件的内容又是什

  • 安史之乱乱到了什么程度?最后又是怎么被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郭子仪

    安史之乱乱到了什么程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玄宗天宝末年,大唐王朝的“开元盛世”已走到了尽头。表面看来,民殷国富,繁荣昌盛,而实际上由于唐玄宗荒淫无度、任用奸臣,这个社会已是危机四伏了。唐朝实行节度使制,边疆上九位节度使和一位经略使所掌管的兵力达到了49万人,可是朝廷直

  • 盘点:历史上六位登基不久就驾崩的开国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姬发,周朝

    为何有很多开国君主才登基不久就驾崩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有些君主驾崩直接导致王朝的短命,有些君主的驾崩则导致王朝软弱,但也有盛世长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六位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由于《封神演义》的广泛流传,所以周武王姬发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大家可能

  • 刘伯温算了一辈子被称为“神人”!他算到两个儿子的结局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刘伯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伯温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一代神人刘伯温在历史上,刘伯温的名气不次于诸葛亮,刘伯温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博通经史,于书无不窥,尤精象纬之学”,刘伯温是个神人,朱元璋当初打天下的时候,从不叫他的名字,而是恭敬的喊一声“老先生”。刘伯温的军事战略、政治眼光、文学造

  • 崇祯为何一定要以死殉国?如果上吊有反败为胜的余地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崇祯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崇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都知道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国破之时,选择以一人身死换取闯王误伤百姓的诺言,此情此景,不由得对崇祯皇帝发出一生叹惜,崇祯并非亡国之君臣才是亡国之臣。崇祯以身殉国是看到明朝臣子的真面目,看到自己已经无力回天,虽然心有不甘也无可

  • 揭秘:三国死得最可惜的三位人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刘备,曹操

    三国死得最可惜的三位天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第一位蜀国大将,关羽关羽其实是三国死的最可惜的人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说说关羽的一生的战绩,跟随大哥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曹操非常赏识关羽,多次邀请关羽加入,但是关羽却不理他,刘备稳定之后,关羽多次击败曹操的进攻

  • 刘备为什么让扶不起的都继位 而不是选择其他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备,刘禅

    对刘备让刘禅继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从此纷争永不休。若论真英雄,刘备,曹操必然上榜。许多人觉得,在历代帝王低智商排行榜中,除了困惑于灾民“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也就要数“扶不起的阿斗”了。然而,晋惠帝是养尊处优的傻小子,可蜀后主却绝非是一滩

  •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说说他们的官职及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曾国藩,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曾国藩。1868年4月授武英殿大学士,8月兼任直隶总督。李鸿章。1874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兼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左宗棠。1874年8月授东阁大学士。1881年任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行走,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