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喜欢比自己年长的武则天

唐高宗李治为什么喜欢比自己年长的武则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748 更新时间:2024/2/10 23:37:25

唐高宗李治后宫佳丽众多,然而他却偏偏对先帝的才人,年长自己四岁的武则天情有独钟,这是什么原因呢?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人猜测是因为李治童年由唐太宗亲自抚养,所身处的是慈父严母的生活环境。唐太宗是雄霸天下的千古明君,自然也会对自己的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因而深感父爱缺失的李治势必要在母亲长孙皇后身上寻求更多的母爱,以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治就将这种恋母情结转移到太宗身边最亲近的宫人武媚身上,因而高宗对武则天的感情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男女之情,民间广为流传的高宗爱慕武则天美貌,而不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自己父亲的女人为后的说法,实际上是有失偏颇的。

唐高宗即位初期,王皇后萧淑妃为争夺帝王爱幸及立储之事明争暗斗,令高宗不胜其烦,而正在这时,他在感业寺中偶然邂逅了曾经两情相悦的武则天,立刻被武则天的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所吸引。

武则天不仅在精神上给予高宗极大的抚慰,而且心机深沉,极具人格魅力与政治手腕。得王皇后相助回宫后,她一边笼络宫中人心,迅速扫平了后宫妨碍她独揽大权的障碍,一边又积极辅佐高宗展开了与前朝老臣们的政治斗争,逐渐将朝中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为代表的凌驾于王权之上的外戚势力清除干净,帮助李治摆脱朝臣的钳制,延续了贞观之治的繁荣。

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李治对武则天的宠爱,还在于其在朝政方面对武氏的倚重,她为生性懦弱的他做了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武则天爱李治吗

若无唐高宗李治,一代女皇武则天或许只是感业寺里常伴青灯古佛诵经的一个尼姑,永远没有机会登上自古男人专属的政治舞台一展抱负,因而,私以为,武则天是爱李治的。

她当然是爱他的,就凭他与她年少相识,两小无猜的纯真情感;就凭他一朝登基为帝,后宫佳丽成群,依然不忘旧爱,接她从感业寺回宫;就凭他为她废黜皇后,改立她为中宫,许她参与国事;就凭他立她的儿子为储君,一心要把最重要的王位传给他们的孩子……武则天爱李治,有太多太多的理由,然而如若有朝一日不爱了,那便只有一种理由:她要摆脱这个男人的束缚,独自坐拥江山,靠自己的力量在朝廷政务上大展拳脚。

早在王氏贵为皇后之时,武则天就以一条扼杀公主的苦肉计欺骗了自己的爱人,继而成功除掉王皇后与萧淑妃这两块绊脚石,顺利登上了高宗的后位。这么说来,其实很早之前,武则天对高宗的爱就伴随着政治因素,没那么纯粹了。

李治后期,对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天后武氏可谓又敬又怕,男人对女人的爱,本身也有一个“温柔和顺,容易驾驭”的大前提,换言之,一个男人一旦对他的女人感到畏惧,就很难再谈爱她。而处在帝后争锋大环境下的武则天,内心想必也是如此。

曾经的恩爱夫妻在人生的晚年却同床异梦,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然而武则天是一个何等具有政治野心的女人,一个心怀鸿鹄之志的女强人,怎么可能只在男女情爱这小圈子里兜兜转转呢?

李治怎么死的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执政期间一度历经了废立中宫、改立太子等大事,在武则天的辅佐下政绩斐然,因而高宗时期为唐朝版图最大之时,太宗皇帝所创下的贞观之治,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延续和光大。

永淳二年十二月,时年五十六岁的唐高宗李治在贞观殿龙驭殡天。

关于李治的死因,据史料记载是病逝。李治在位时,日常主持朝政,批阅奏章之时,常犯头痛顽疾,侍医秦鸣鹤曾以针灸刺穴之术为帝王治愈。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一度辅佐李治整顿朝纲的武后逐渐展露出难以驾驭的政治野心,有逾越君王主导朝政之势,高宗看在眼里,逐渐兴起废后的念头。

岂料早在天子身边布下耳目的武则天知悉后,立刻向李治痛陈己过,申诉辩解。在她的巧妙周旋下,废后一事不了了之,然而拟诏大臣上官仪却遭到诛灭九族的下场。至此之后,李治无力再制约武后,加上长年累月的劳累,旧疾复发,一度竟发展成目不能视的地步。

帝王难以操持政务,遂命太子李显监国,代行政务。昏聩无能的李显难以担此重任,而此时,锋芒毕露的武则天实际上已完全掌控了李唐江山的军政大权。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李治之死,一半是由于他身体孱弱被风眩症疾病所累,另一半也是因为其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强悍的妻子武则天的阴影里,内心绝望而又无力改变现状,只得忍气吞声,郁郁而终。

标签: 唐高宗李治

更多文章

  • 被骂死的明朝:万历皇帝被言官们逼得“罢工”?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万历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网络配图正因如此,明

  • 楚国大夫申公巫臣逃离楚国真的是因为夏姬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国大夫申公巫臣

    当初楚庄王灭掉陈国,是以陈国内乱为名义,而且后世都认为是夏姬倾国倾城的容貌导致陈国的国君不理政事,最后导致了灭国。把灭国的罪名加在一个女人头上,也是实在看得起了夏姬了。灭掉陈国折后,楚庄王也看上了绝色的夏姬,但是申公巫臣却说,这次伐陈对外的说辞是讨伐诛君犯上的罪人,如果这个时候纳夏姬为妃的话,本来的

  •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初夜”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靠唐高宗李治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终登顶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的,但武则天的初夜却献给了李治的父亲李世民,而且那一夜她还哭得梨花带雨。武则天通过徐惠见到了皇上。利用男人身边的女人来接近男人,是最好的办法。如何让这第一次继续,才是重要的。第一次与男人亲密接触是小本买卖,须用心经营日后才有

  • 流传至今的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谁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成语一直流传至今,它是指事情的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同一个人,这成语在今天看来还是有很深的涵义。我们也知道这句成语讲的是西汉丞相萧何与大将军韩信的故事,但万事总有一个来源,那么这句成语它出自哪里呢?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将军,一生征战四方,屡建奇功。韩信本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得不到项羽

  • 中国史上最特立独行的皇帝:大明正德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正德皇帝

    有明以来,最任性,最喜欢表现自己,也最不顾皇帝尊严的“搞笑皇帝”恐怕要数正德。武宗是孝宗和皇后张氏的嫡长子,像他这样既为嫡子又是长子的情况在封建礼法社会中是天然的皇位继承人。朱厚照的出生不论对于 国家社稷还是孝宗、张皇后都意义非凡。孝宗和张皇后的感情非常好 ,一直没有选嫔妃,这在明代皇帝中是绝无仅有

  • 历史上唯一侠客出身的平民皇帝是何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皇帝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网络配图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

  • 武则天晚年遭遇的尴尬:武氏女皇还是李氏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则天

    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能从一个武媚娘,摇身一变成为一代女皇武则天。终其一生,她都在跟这个男权社会作斗争,但是遗憾的是个人的力量太渺小。武则天选继承人武则天和绝大多数皇帝一样,临死前都要安排好继承人的问题。武则天的尴尬就在于,她的儿子都姓李,侄子们虽然都姓武,但是侄子哪有自己的骨肉亲啊,所以一直纠结

  • 刘邦从痞子变成一国之君 治国能力从何而来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

    首先呢,要纠正一个概念,那就是不能以现代的行为去定义一个古人,现在的人看刘邦起事之前,那是无所事事,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整天瞎逛,吊儿郎当,现在看起来就是个问题青年或者是个二流子、小混混,但是在当时这是一种存在的身份,好听一点就是游侠,虽然刘邦没有出去,所以刘邦其实并不是我们现代概念里的地痞流氓。刘邦

  • 史上第一位忠臣关龙逄被夏桀以炮烙之刑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龙逄,夏桀

    关龙逄(前1713年~前1620年),生于廑19年,卒于桀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故里在今恼里镇龙相村。据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逢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网络配图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夏

  • 如何评判刘彻卫子夫之间的婚姻幸不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彻卫子夫

    汉武帝刘彻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愿意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另一位就是麻雀变凤凰的卫子夫了。卫子夫当年作为一名歌女被进献给刘彻,刘彻在惊艳过后就忘了卫子夫。直到两年后,卫子夫哭着要离宫时,又被刘彻注意到了,这次她得到了刘彻的喜爱,一步一步走上了皇后的位置。我想刘彻和卫子夫是真正爱过的,不过刘彻身为帝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