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接应孙权安全脱险的那个大将是谁?

历史上接应孙权安全脱险的那个大将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4/1/25 20:11:02

孙权这一生,大概最狼狈的要数合肥之战了。本来,曹操远在汉中作战,留在合肥城中的兵力只有七千多人,自己手握十万大军前来,怎么看都好像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的一件事情,可单单就被张辽杀了一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此一战,东吴有的将军战死,有的为保护孙权致使手下的士兵全部丧命,还有的身负重伤。当孙权逃往逍遥津桥南,回到一个大将营中时,这颗心才稍稍安定下来。那么,接应孙权安全脱险的大将是谁呢?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亲率大军征讨汉中的张鲁,只留下七千人留守合肥。趁此机会,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前来,以图攻占合肥城。东吴军把合肥城包围起来,却不想张辽、李典突然从城中杀出,东吴军队惊慌失措,士气低落。

孙权呆在合肥十多天,攻不下城池,于是撤退。也是孙权托大,士兵已经全部上路,他和众将领还在逍遥津北面。张辽从远处看见,立刻率步、骑兵突然赶到。甘宁吕蒙等拼力作战,抵御张辽军,凌统率随从扶孙权冲出包围,又返回与张辽交战,身边的人都战死,自身也受伤,估计孙权已脱离危险,才返回。将军陈武也在此战中战死。孙权乘骏马奔上逍遥津桥,桥南的木板已拆除,一丈多没有木板,亲近监谷利在马后,要孙权抓住马鞍,放松缰绳,谷利在后面用鞭抽打,以帮助马奔驰,终于使马跃起射向南岸。

奋武将军贺齐率三千人在逍遥津南岸等候孙权,孙权才得以幸免。孙权进入大船设宴饮酒,贺齐走下座位哭道:“您是人主,经常应当谨慎稳重,今天的事,差点酿下大祸。部下震惊恐怖,似乎失去了天地一样,希望您以此作为终生的教训!”孙权上前擦去贺齐的眼泪说:“十分惭愧,我不只是写在衣带上,已铭记在心了。”

合肥之战时,贺齐的职务低于甘宁、凌统,高于徐盛潘璋等人。此时的贺齐应该是先行撤军的一队,他能及时接应孙权,有可能是梯次撤退的安排,也可能是自己有意为之。不管怎么说,在东吴人眼中,合肥城中这几千人出城拼杀一番可以,要让他们远离城防出外追击,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贺齐的队伍能够始终保持作战状态,的确是难能可贵。

贺齐应该是参加了围困合肥城的。在张辽出城作战时,吴将徐盛受伤掉了矛,贺齐带领军队顶住了张辽的进攻,徐盛这才捡起了枪矛,否则,一个战场上没有武器的人,生还的概率很小。

贺齐是会稽山阴人,署理过剡县县长。建安元年,孙策推举贺齐为孝廉。因讨伐山贼有功,建安十三年成为威武中郎将,因平定丹阳郡境内的林历山叛乱立下奇功,升任为偏将军。建安十八年成为奋武将军。合肥之战后一年,贺齐与陆逊一道讨伐鄱阳叛乱,因功被任命为安东将军,受封山阴侯。孙权称王后,贺齐升任为后将军,成为一等大将,同时享受了假节待遇。

贺齐在合肥之战当中名气并没有多么响亮,但其作用对孙权来说却十分重要。东吴军队处在撤退之中,本就无心恋战,再加上早已被张辽气势所震慑,如果继续追击,孙权很真的会十分危险。因为贺齐,魏军追兵见东吴军队已有接应,便不敢过桥厮杀,孙权这才安然脱险。张辽曾经问东吴投降的士兵,那个紫髯将军是谁?吴人回答说,他就是孙权。张辽非常后悔,说如果早知道是他,赶紧追赶就能捉住他。不知道这次相遇是在合肥城下还是在逍遥津。不管是那一次,如果不是贺齐接应,张辽军队是一定会跨桥追赶的,因为擒杀一员大将也是大功一件,谁又能放弃这样一个机会?所以,虽然史书将这件事轻描淡写,但当事人孙权知道,正因为如此,贺齐此后不久的重赏重用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孙权东吴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时期一生最悲情的大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三国

    作为一个将军,若能够疆场获胜而归,献俘阙门,从而获得封侯以及荫及子孙,当然是一件理想之事。若不能实现此愿望,那就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也是一个军人的荣耀。最悲情的是,有仗不能打,有兵不能带,空有一身武艺,只能看着别人驰骋疆场,而在家里闲着,还要被人时时提防。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大将,论军职,他是王以

  • 曹振镛在道光继位以后,他如何成为最器重、最宠信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振镛,道光

    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儿子曹振镛,虽然头顶出身官宦家庭,但却未如纨绔子弟一般不学无术,相反他学习十分努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7岁这年曹振镛便考取进士,被安排到庶吉士梯队进行培养。十年后,参加翰林大考,虽然只是取得三等,由于此刻他的父亲正担任尚书,乾隆对其父

  • 诸葛亮恢泪杀马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三国

    建兴六年春天(公元228),诸葛亮北伐中原,亲自率军攻打祁山。由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降诸葛亮,引起了关中巨大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西安,手下大将张郃与马谡在街亭交战。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败,街亭也丢失了。诸葛亮的大军退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为此事

  •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蜀汉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相互往来,作为使者,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求同存异,避免矛盾,但蜀汉国有一个使者却节外生枝,结果反而自取欺辱。这个蜀国的使者是谁?让他自取其辱的东吴国大臣又是谁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薛综是沛郡竹邑人。小时候跟随族人到交州避难,跟从刘熙学习。士燮

  • 孝贤纯皇后与康熙的感情有多好?康熙为她打破了哪些祖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贤纯皇后,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贤纯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的政治婚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大家的认知中政治婚姻都不太好。历史上最出名的就属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她与乾隆相敬如宾,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

  • 和珅在狱中写下三首诗,嘉庆读后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清朝

    和珅是清朝的一代显宦,他在乾隆一朝受宠之深、权位之重,自嘉庆而至清末,无一人能出其右。基于乾隆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和珅可以肆无忌惮地敛财和揽权,一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这也给他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正如嘉庆后来所说:“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和珅权力过大,已经

  • 蜀汉都已经灭了 姜维什么还要匡扶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姜维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姜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3年,已成亡国之君的刘禅忽然收到姜维写来了一封密函,上书:“愿陛下忍耐数日,臣欲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刘禅读罢,含泪叹息说:“干戈再起,可怜蜀中百姓难免生灵涂炭了。”明明蜀国已经亡了,为何姜维还不死心,想着匡复蜀汉呢?这

  • 正史上的张士贵,又是如何成为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士贵,唐朝

    一说到张士贵就会联想到电视剧“薛仁贵征东”,在电视剧中张士贵被民间小说丑化了,本来是一个勇猛的大英雄,却被写成了只会拍马屁夺取他人功劳的小人,并且还多次设计陷害薛仁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正史上的张士贵却是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张士贵世代为官,他的祖父还是隋

  • 为何说姚广孝是一位妖僧,与他怂恿朱棣造反一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广孝,朱棣

    关于姚广孝早期的事迹,《明史·姚广孝传》里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过这段记载,一个离经叛道的僧人形象其实已经出来了。姚广孝本来出身医学世家,后出家为僧,但他的老师,

  • 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那廖化究竟活了多少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廖化,蜀中

    对于《三国演义》,我们了解的都是一些传奇人物的事迹,例如曹操、关羽、诸葛亮等人。当然这只是三国前期的厉害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耀眼的存在逐步退去,只留下了那些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来撑起这个舞台。因此在三国后期就流传出了一句话,即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概意思就是蜀汉没有什么能打的武将了,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