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穆之为何能让刘裕如此器重?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刘穆之为何能让刘裕如此器重?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680 更新时间:2024/1/1 2:07:0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穆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刘裕带兵进行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仅仅一年左右就灭了后秦,收复了晋朝故都长安。

刘裕本来准备亲自经营关中,但是此时传来了刘穆之病逝的消息,刘穆之的死让刘裕感到朝中没有可以托付大事的人,于是他班师回朝。刘穆之究竟有何能耐,让刘裕如此器重?

刘穆之的祖上世居京口,刘穆之是比刘备更货真价实的皇室之后,他是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不过此时已经是家道中落。由于出生寒门,尽管刘穆之满腹才华,在东晋门阀政治制度下却怀才不遇。

1.参与京口起兵,受到刘裕的重用

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建立楚国,取代了东晋。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在京口起兵,准备推翻桓玄的统治,刘裕此时急需一主簿,何无忌将刘穆之推荐给刘裕,从此这对黄金搭档开始了亲密无间的合作。

战神刘裕很快就推翻了桓玄的统治,一跃成为再造东晋的头号功臣,但是他的根基不稳,为了帮助刘裕巩固统治,刘穆之采用了几条重要举措。

一是重塑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以显示京口起兵的合法性。烧掉了桓玄所立的桓温牌位,重新为晋帝立庙,并且派人迎接东晋皇帝司马德宗。

二是对于桓楚政权的官员,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刘穆之将打击目标锁定为桓氏家族,对其他人则赦免其罪行。

三是协调各派系各阶层的关系。由于当时刘裕的威望还不高,刘穆之任命来自高等士族的王谧为侍中,作为刘裕在朝廷的代理人。

刘穆之将京口起兵的将领由原来的中下级军官提升为太守、刺史等地方要员,掌握了京城周围的军事力量。

四是在前朝的法律基础上,“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旬盈日,风俗顿改”,从而结束了京城混乱的局面。

2.为刘裕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2.1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刘裕把持朝政

义熙三年(407年),刘裕在朝中的代理人王谧病逝,刘毅等士族希望借机排挤刘裕,提出由士族出身的谢混出任扬州刺史,仆射孟昶任司徒、录尚书事,企图对刘裕夺权。朝廷派出尚书右丞皮沈前往征询刘裕的意见。

刘毅和孟昶等人都是京口起兵时刘裕的战友,这次他们联合起来夺权,表明京口起兵的功臣已经分化为两个阵营,以刘毅为首的士族不甘心朝政被出身寒门的刘裕把持。

刘穆之对刘毅等人的意图洞若观火,他建议刘裕以宰相的职位非常重要为由,亲自前往京城,朝中的人必定不敢将这么重要的职位授予别人。

刘裕采纳了刘穆之的计策,朝廷果然授予刘裕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兼任徐州、兖州刺史,从而牢牢把持朝政大权。

之后,刘穆之和刘裕商议,“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建议刘裕效仿魏武帝曹操,尊奉晋安帝,以号令天下。

2.2辅佐刘裕铲除异己

通过刘毅企图夺权的事件,刘穆之察觉到刘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因此提醒刘裕做好防范。

刘穆之辅佐刘裕扩大势力,起用那些被刘毅排斥的人。比如张邵不与刘毅为伍,刘穆之就向刘裕推荐他,刘裕任命张邵为太尉参军。

谢方明和蔡廓原本是刘毅的死党,看到刘毅失势后,这两人拜访了刘穆之。刘穆之于是向刘裕推荐二人,刘裕都给予重用。

义熙七年(411年),刘裕觉得铲除刘毅的时机成熟,于是亲征刘毅。

出征前,刘裕以豫州刺史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刘穆之为建威将军辅佐诸葛长民处理政务。

诸葛长民是参与京口起兵的老革命,此时他看到刘裕铲除异己,于是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诸葛长民对刘穆之说:“人间论者谓太尉与我不平,其故何也?”刘穆之看出诸葛长民有谋反之意,为了麻痹他,刘穆之宽慰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军,何谓不平?”

诸葛长民在刘穆之的忽悠下,打消了趁机谋反的打算。不久后刘裕平定了刘毅的叛乱,回师京城。

刘穆之早已向刘裕通报了诸葛长民有谋反之意,刘裕回到京城后,召见诸葛长民,趁其不备将他杀死。

铲除权臣后,刘裕将打击的目标锁定为东晋宗室。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因为是宗室出身,又有贤名,因此颇得人心。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率领大军杀气腾腾地攻打司马休之,留下刘穆之镇守京城,事无大小,都由刘穆之决断。在刘裕的强大攻势下,司马休之迅速被击败,被迫亡命后秦。

2.3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刘穆之作为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帮助刘裕物色了大批富有才干而又忠于刘裕的人才。刘穆之举荐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高等士族。当时封建门阀制度已经有百年历史,刘裕本身出自寒门,许多士族从心里排斥刘裕,这非常不利于刘裕的统治。比如谢安的孙子谢混、郗鉴的曾孙郗僧施都拒绝与刘裕合作。

为了巩固刘裕的统治,刘穆之十分注意从士族挖掘人才。刘裕的参军孟昶自杀后,刘裕询问刘穆之谁能接任参军之位,刘穆之推荐谢晦,谢晦出自陈郡谢氏,门第高贵。

谢晦不仅对刘裕忠心耿耿,还十分有才华。刘裕征后秦时,“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内外要任悉委之”。

除了谢晦,后来又有谢方明等士族人才加入刘裕的阵营,大量士族的加入,减少了刘裕改朝换代的阻力。

二是优秀的将领。随着刘毅兵败身亡,原来京口起兵的一批北府兵的元老有很多已经不在世,孟昶自杀、何无忌与檀凭之战死。

因此,为了刘裕的霸业,刘穆之提拔了一批年轻的优秀将领,朱龄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刘敬宣第一次伐蜀失败后,刘穆之向刘裕推荐了朱龄石作为伐蜀的主帅,朱龄石不负所托,顺利攻取蜀地,为东晋开疆拓土,也为刘裕后来的北伐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济阳人江秉之出身寒门,刘穆之提拔他为前军府参军。江秉之为官清廉又有政绩,他在各地做地方官时造福一方。另外还有张邵、羊玄保等寒门子弟也受到刘穆之的重用。

对于那些有名无实的人,即使出身高贵,刘穆之也拒之门外。比如王靖之出身高贵,是王羲之的孙子,王献之的儿子,和刘穆之的私交很好,他多次向刘穆之求官都被拒绝了。因为刘穆之深知王靖之仅仅擅长书法,并不擅长处理政务。

3.刘裕绕过刘穆之向朝廷要求加九锡,刘穆之忧惧而死

义熙十二年(416年)十一月,正在北伐后秦的刘裕派长史王弘回京城建康,要求朝廷给刘裕加九锡。

当时刘穆之留守建康,他看到刘裕居然没通过自己去向朝廷要求加九锡,于是误以为刘裕不信任自己,由于刘穆之本身就是工作狂,再加上受到如此惊吓,没多久他的身体就垮了。

刘穆之病逝后,由徐羡之接替他的位置。原来刘穆之留守京城时,所有事情都打点得井井有条,刘裕一点也不用操心后院的安危。徐羡之继任后,他完全没有刘穆之的决断力,大小事情都要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刘裕汇报,刘裕担心后方不稳,只好放弃经营关中的打算,收兵回到京城。

刘裕之后经常怀念刘穆之:“穆之死,人轻易我。”如果刘穆之能多活几年,也许可以帮助刘裕开创盛世。

标签: 刘穆之东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接应孙权安全脱险的那个大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权,东吴

    孙权这一生,大概最狼狈的要数合肥之战了。本来,曹操远在汉中作战,留在合肥城中的兵力只有七千多人,自己手握十万大军前来,怎么看都好像是手到擒来,不费吹灰之力的一件事情,可单单就被张辽杀了一个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此一战,东吴有的将军战死,有的为保护孙权致使手下的士兵全部丧命,还有的身负重伤。当孙权逃往逍

  • 揭秘:三国时期一生最悲情的大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马超,三国

    作为一个将军,若能够疆场获胜而归,献俘阙门,从而获得封侯以及荫及子孙,当然是一件理想之事。若不能实现此愿望,那就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也是一个军人的荣耀。最悲情的是,有仗不能打,有兵不能带,空有一身武艺,只能看着别人驰骋疆场,而在家里闲着,还要被人时时提防。三国时期就有这样一位大将,论军职,他是王以

  • 曹振镛在道光继位以后,他如何成为最器重、最宠信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振镛,道光

    乾隆朝户部尚书曹文植的儿子曹振镛,虽然头顶出身官宦家庭,但却未如纨绔子弟一般不学无术,相反他学习十分努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27岁这年曹振镛便考取进士,被安排到庶吉士梯队进行培养。十年后,参加翰林大考,虽然只是取得三等,由于此刻他的父亲正担任尚书,乾隆对其父

  • 诸葛亮恢泪杀马谡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三国

    建兴六年春天(公元228),诸葛亮北伐中原,亲自率军攻打祁山。由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归降诸葛亮,引起了关中巨大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西安,手下大将张郃与马谡在街亭交战。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败,街亭也丢失了。诸葛亮的大军退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为此事

  • 自取其辱的东吴大臣,此人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蜀汉

    吴蜀两国结盟,使者相互往来,作为使者,本应该只谈友谊,申明利害,求同存异,避免矛盾,但蜀汉国有一个使者却节外生枝,结果反而自取欺辱。这个蜀国的使者是谁?让他自取其辱的东吴国大臣又是谁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薛综是沛郡竹邑人。小时候跟随族人到交州避难,跟从刘熙学习。士燮

  • 孝贤纯皇后与康熙的感情有多好?康熙为她打破了哪些祖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孝贤纯皇后,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孝贤纯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中国的政治婚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大家的认知中政治婚姻都不太好。历史上最出名的就属孝贤纯皇后(富察皇后)她与乾隆相敬如宾,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

  • 和珅在狱中写下三首诗,嘉庆读后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和珅,清朝

    和珅是清朝的一代显宦,他在乾隆一朝受宠之深、权位之重,自嘉庆而至清末,无一人能出其右。基于乾隆对他的无条件信任,和珅可以肆无忌惮地敛财和揽权,一度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但这也给他的未来埋下了隐患。正如嘉庆后来所说:“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实出于万不得已。”和珅权力过大,已经

  • 蜀汉都已经灭了 姜维什么还要匡扶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姜维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姜维,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3年,已成亡国之君的刘禅忽然收到姜维写来了一封密函,上书:“愿陛下忍耐数日,臣欲使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刘禅读罢,含泪叹息说:“干戈再起,可怜蜀中百姓难免生灵涂炭了。”明明蜀国已经亡了,为何姜维还不死心,想着匡复蜀汉呢?这

  • 正史上的张士贵,又是如何成为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士贵,唐朝

    一说到张士贵就会联想到电视剧“薛仁贵征东”,在电视剧中张士贵被民间小说丑化了,本来是一个勇猛的大英雄,却被写成了只会拍马屁夺取他人功劳的小人,并且还多次设计陷害薛仁贵。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可是正史上的张士贵却是唐朝时期的一员猛将,张士贵世代为官,他的祖父还是隋

  • 为何说姚广孝是一位妖僧,与他怂恿朱棣造反一事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姚广孝,朱棣

    关于姚广孝早期的事迹,《明史·姚广孝传》里载:“姚广孝,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通过这段记载,一个离经叛道的僧人形象其实已经出来了。姚广孝本来出身医学世家,后出家为僧,但他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