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后的影响

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后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612 更新时间:2024/1/7 15:23:54

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

北宋靖康年间,金兵再度兵围京城开封。由于金兵人数众多,且在围城前做了相关充分的准备,加之康王赵构消极驰援,勤王军队进军缓慢受阻。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开封最终被金兵攻破。造成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北宋国君,多名皇亲国戚,大臣及后宫妃嫔被俘。金兵烧杀抢掠,开封城如同人间炼狱,彻底沦陷。该事件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北宋王朝自此覆灭。随后北宋国君被押解北上,被贬为庶民,最终客死他乡,结局落魄萧然。后世对这两位被贬为庶民的北宋国君有什么评价呢?

宋微宗

首先先介绍一下第一位国君,宋徽宗。据历史记载,他刚即位的时候颇有朝气,曾用新法励精图治。他热爱诗词字画,有自创的书法字体,画花鸟更自成一体,是艺术方面的天才和全才。但做为一国之君却缺乏政治远见和政治智慧。在随后的年间启用奸佞、投机之臣蔡京,自此朝局败坏,国内也开始出现起义不断的局面。

当金兵压境后,宋徽宗匆匆禅位,由他的儿子赵桓即位,是为宋钦宗。宋钦宗即位时,北宋的局势已是相当危急,此时开封已被金兵围困过一次。接受条件议和后,金兵退兵,但却宋钦宗又反悔,差人与辽国贵族共同应对金兵。可事情败坏,已退的金兵转头再次集结围困开封,随后出现开封城被破一幕。

靖康之耻北宋国君被贬为庶民,后世对此二人的评价都相对比较一统。对宋徽宗的评价较为精要:“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对宋钦宗的评价则要稍负面一些,如:优柔寡断,反复无常,也有评价认为他是儒弱无能的昏君。北宋的悲哀或许就是选择了不该当国君的人做了国君吧。

靖康之耻葬送了北宋王朝

宋王朝建立于公元960年,开国皇帝赵匡胤,历经九位皇帝至宋钦宗而止。公元1127年京城开封被破,皇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彻底的葬送了北宋王朝。北宋王朝幅员虽不及汉唐辽阔,但在当时其生产力及富裕水平都属较高水平,尤其宋词更为后代人所津津乐道。那为什么说靖康之耻葬送了北宋王朝呢?

靖康之耻

首先看看靖康之耻造成的结果。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被俘并押解北上,最终颠离落魄、客死异乡。随同被俘的还有宋钦宗直系亲属及相关人员,包括太子、皇后、公主,贵戚大臣等。皇帝连同继承人的储君都客死,政权无法直系交接;宋徽宗、宋钦宗被逼迫强行脱下龙袍,宋钦宗甚至被金太宗废为庶人,象征一朝一国的皇权完全沦丧。皇权不在,何有王朝。

其次再看看靖康之耻造成的影响。京城开封沦陷,大量人口被迫跟随金军北上,宋朝数年积蓄完全被洗劫一空。另外倾向于投降派的宋高宗赵构即位,放弃抵抗,南渡定都于扬州史称“南宋”。靖康之耻直接或间接造成大片国土沦陷,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葬送了北宋王朝。

在经历宋徽宗腐朽统治下的北宋王朝原已经是摇摇欲坠,加之宋钦宗后续的决策失误,直接造成金兵再度兵临城下,围困京城。靖康之耻最终导致城破国亡,生灵涂炭,葬送了北宋王朝。正如《孙子兵法》开编所说的,战争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一战可兴,一战可亡。北宋王朝的覆灭的例子或许说明的正是这个道理。

靖康之耻的影响

公元1127年,是北宋灭亡的最后日子。金兵二次围困京城,最终城破国亡。皇帝、大臣、妃嫔被俘虏,京城被掘地三尺、洗劫一空。因当年年号为靖康,史称“靖康之耻”。该事件纵观华夏三千历史也是绝无仅有的,对后续也有深刻的影响。

靖康之耻

靖康之耻的影响首先从当时的情况上,可以说完全击破了宋朝高层统治的信心。后来即位的南宋高宗赵构更是将对金国的政策倾向于求和而不是力图光复中原。金兵破城后的烧杀抢掠及被俘虏的王室大臣遭遇。严重打击了当朝统治者的信心,偏安一隅似乎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所此影响,北进抗金的岳飞等将士浴血拼杀,刚取得一定战果就立即被“十二道金牌”勒令退兵。使南宋在战略态势上完全陷于被动之中。虽说南宋最终灭亡是有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共同引发的结果,但靖康之耻的影响视乎都一直伴随着整个南宋,信心上的溃败负面影响深远、深刻。

但把靖康之耻的影响放入中国历史长河中,它的影响有时却不完全是负面的。在明朝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明英宗御驾亲征,带领着几乎是当时全国军队主力讨伐瓦刺。结果兵败被俘,大明主力军几乎全军覆灭。当时在制定与瓦刺是战是和的方针也出现了重大分歧。最终主站派以宋朝之事说服当朝皇帝,发起了北京保卫战,最终一战力退瓦刺,取得胜利。

靖康之耻不但在当时影响深远,且对后世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当时一方面打击了当局者反击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为后来的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标签: 靖康之耻

更多文章

  • 大贪官和珅简介 和珅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

    和珅是乾隆朝时期的权臣,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和珅为钮祜禄氏,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是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商人、诗人。他不仅是权臣,是贪官,还是清朝历史上的豪商,历史上资产最多的官员。和珅生于乾隆十五年,父亲名常保,祖上是今辽宁清原县人,清初随清帝入关,住

  • 东汉开国名将寇恂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寇恂

    寇恂(?-36年),汉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后与耿弇一起投奔刘秀,被任命为偏将军、承义侯。此后,寇恂镇守河内,治理颍川、汝南,协助刘秀建立东汉。刘秀称帝后,寇恂任执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谥号威侯。寇恂字子

  • 春秋五霸齐桓公:五霸之首下场为何如此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齐桓公

    春秋五霸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齐桓公像齐桓公任用管仲当

  • 范增为什么离开项羽:仅仅因为被挑拨离间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范增

    亚父范增项羽尊称范增为“亚父”,很多都将他理解为干爹的意思,但在古代亚父和干爹是不同的,现在的干爹和那时的仲父意思差不多,“亚父”在当时的意思和叔父的差不多。范增像范增和项羽的叔父项梁是至交好友,所以才会在自己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还到处奔波帮助项梁反抗暴秦。范增和项梁的关系与兄弟之间的关系没有多大的差

  • 三国将领董承:真正的牡丹花下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董承

    三国董承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其中英雄辈出的时代当属三国,群雄逐鹿,必有豪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除却英雄人物辈出外,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小人物,他们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但是在推进历史发展中,却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国董承便是其中之一。三国董承是一个怎样的人,董承在三国的发展中是一个什么角色,又起着什么

  • 班婕妤:人生若只如初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班婕妤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的妃子,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女文学家之一。自古以来,后宫里被皇帝宠爱的女子多靠美艳留名,而饱读史书的班婕妤却独以美德留芳于后世。可惜她的才华在貌美心毒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面前失去了光彩。历史的偶然汉成帝是汉宣帝刘病已的孙子,汉元帝刘奭的儿子。自幼生活在卑贱环境中的宣帝登基后,先在错综

  • 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爱江山更爱美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幽王和褒姒,褒姒怎么死的

    周幽王和褒姒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能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爱江山更爱美人。公元前七七九年,也正是周幽王三年,周幽王举兵征伐褒国 ,褒国人献出美人褒姒挽救国家之命。褒姒的美貌令周幽王折服,可以说是一见倾心。周幽王对她的宠爱集其一身,甚至废除原皇后和太子,令褒姒与其子伯服登上皇后和太子之位,娇宠万千。周幽王的昏

  • 妲己的故事: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妲己的故事,妲己评价

    《晋语》记载:“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她是苏姓女子,妲己。彼时她还是一位淡定从容的女子,生长在有苏部落,日子简单明净、了无声息。若不 是商纣王,妲己还只是部落里的一位娟丽女子,过着普通安和的生活,纵然美也美得真实。而一切并不如愿,她的美注定要受人关注,让人赏心悦目。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

  • 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狐狸精”妲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狐狸精”妲己

    妲己,商纣王子辛的宠妃。纣王征服有苏氏,有苏氏献出美女妲己。本来妲己生活在社会底层,是天真纯朴的女孩,可是到了宫里就变坏了,发挥了巨 大的邪恶力量。真的如贾宝玉所困惑的:“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 珠了;再老了,更变得

  • 刘表汉末群雄之一他手下大将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表,三国,黄祖,黄忠,蔡瑁,魏延

    刘表手下大将有哪些?哪些武将效力过刘表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汉鲁恭王刘余之后,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他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俊”。为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出任北军中候。后代王睿为荆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为辅。李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