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上位之后 雍正为什么会被鳌拜平反

雍正上位之后 雍正为什么会被鳌拜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85 更新时间:2024/2/15 11:28:25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平反鳌拜,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后来晚年的康熙评价鳌拜,“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

鳌拜是历经清朝三代的臣子,年轻的时候,鳌拜就跟随着皇太极打赢了很多战争,并且帮助皇太极成功入关。在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还帮助顺治皇帝成功除去了多尔衮,成为顺治皇帝重用的臣子。后来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崩逝,立下了遗诏,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以及鳌拜为辅政大臣,辅佐即位的康熙帝。

鳌拜的出身是后金苏完部族,出身非常高贵,父亲还是为后金开国的大功臣,按理说,鳌拜在经历了皇太极和顺治两朝皇帝之后,手中积攒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在康熙意图铲除自己的时候,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康熙赶下帝位,自己称帝,但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要知道,在顺治皇帝即位的时候,多尔衮曾经是集权于一身的人,顺治皇帝还是花了很多精力,才将多尔衮除去的。因此,顺治皇帝为了自己的儿子即位以后,朝堂上不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于是就让四个人共同辅政,互相牵制。

因此,鳌拜一旦起了谋反的心思,其他三个出身于后金功勋世家的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肯定是会对鳌拜产生一定的制约的。因此鳌拜如果造反,也许还会伤及自己的势力,毕竟鳌拜是个权臣。

除此以外,鳌拜在这个时候造反,绝对不是个绝佳的机会,这个时候,清朝入关以后,已经逐渐立下了根基,清朝初期的大臣大多都是希望将这个国家发展好的,至于造反之类,并不是他们这种世世代代为皇帝服务并且忠于皇帝的家族所想的。

八岁就即位了的康熙,在四个辅政大臣的控制下并不好过,康熙一直想的就是自己能够亲政。但是鳌拜骄横而且妄图专权,不甘于只是处于四大辅政大臣的末尾,而苏克萨哈却为康熙卸掉鳌拜辅政大臣的官职献出了计谋,于是鳌拜先是与苏克萨哈不和,逼着康熙以苏克萨哈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康熙反抗无果,只能将苏克萨哈诛杀。

鳌拜被捕之后,列出了整整30条罪状,但是念及鳌拜为清朝做出的贡献并没有将他杀死,而是将他关在禁所之中,最终在禁所之中去世。

康熙的这句话无疑是说明了鳌拜为大清做出的贡献,雍正即位以后,完成了康熙的遗愿,就是为鳌拜平反。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雍正鳌拜

更多文章

  • 朱棣因削藩而造反,登上帝位后他有没有继续削藩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朱棣

    首先朱允文在朱元璋面前是装孝顺,初登大宝就对他的各个叔叔痛下杀手,流放的,死的,自焚的,朱棣就两个儿子,都拉进南京当人质,兵权也交出去了,还能怎么造反,但是朱允文不肯啊,“勿使朕背负杀叔罪名”意思是不要活捉回南京,不然我不好处置,阵前格杀是最好的。再者,黄子澄,方孝孺,齐泰这些人就只会夸夸其谈,最后

  • 颜良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他只是徒有虚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颜良,三国

    颜良作为袁绍手下名将,被誉为“河北四庭柱”之首,能力方面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在《三国演义》之中,颜良却变成了关羽口中的“插标卖首”之徒,更是在此后交战中被关羽一刀斩于马下,那么颜良真的是徒有虚名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颜良死的其实都有些冤枉,不同之处在于,《三国志

  • 如果韩信脱离刘邦称王,能否与韩信、项羽三足鼎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汉朝

    楚汉争霸时期,当韩信攻占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项羽也曾派人劝说韩信自立,但韩信最终却没有采纳,而是只向刘邦求取了“齐王”之位。六年后,韩信被诱杀于长乐宫,被杀之前,韩信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那么,韩信如果当时听从蒯通之计,真的能够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吗?下

  • 和硕恪纯长公主是什么身份?又一个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和硕恪纯长公主,清朝

    每当一提起和硕恪纯长公主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主,贵为皇室的金枝玉叶,本该拥有荣华富贵,风光靓丽的人生,可是,在皇权统治的时代,美丽光环的背后,掩藏的是政治联姻的悲剧。清太宗皇太极的女儿,和硕恪纯长公主,便是政治婚姻下的一个可怜人。和硕纯长公主在十三岁时,为了

  • 朱元璋痛恨贪官,为什么总是杀不尽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自从当上皇帝之后,非常痛恨贪官,所以他不断杀贪官。按理说,官员们应该害怕才对,奇怪的是,贪官反而越来越多,朱元璋怎么杀也杀不完,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不是朱元璋杀不尽贪官,而是无论是谁都杀不尽贪官。这个世界只要有私有制存在,就会有贪官产生。但是

  •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会尊嫡母为太妃、生母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存勖,五代十国

    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何会尊嫡母为太妃、生母为太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帝制时代,女性的最高地位是皇后,随着她与皇帝关系的转变,又会升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在中国古代有多少女子为这些名位将美好和青春紧锁在深宫之中。在明朝两宫并尊制度正式形成前,当皇帝的嫡母(先帝皇后

  • 杨丽华为何会仇恨伽罗杨坚?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杨丽华,南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丽华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杨坚和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被广为流传下来,可是他们的子女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特别是他们的大女儿杨丽华绝对算得上的一个非常悲惨的人物,他们的父母用她来保命用她来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可见她的一生的充满了悲剧。本是一个出生

  • 朱常洛的妃嫔李选侍野心有多大?没有实力也只是一场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选侍,明朝

    宠妃,是帝制时代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深受皇帝的宠爱,在后宫甚至是朝廷上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如唐玄宗的杨贵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化皇帝的万贵妃被吴皇后责罚,皇帝直接废后......这些宠妃要么实际享受着皇后的待遇、无视或者轻视皇后,要么皇城里就没有皇后,她们无皇后之名而有皇后之实,可谓尊荣无比,可有些

  • 若将白起与李牧放置于一个战场上,到底会是谁输谁赢?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白起,李牧

    白起戎马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夺取城池大小七十余座,不仅在秦国人尽皆知,六国将领也谈“起”色变,不敢与之交战。也就是这样,即使在名将迭出的战国,白起也是最耀眼的一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四人,被称为战国

  • 若将白起与韩信放置于一个战场上,到底又是谁输谁赢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白起,韩信

    白起戎马一生,经历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歼灭六国军队一百余万,夺取城池大小七十余座,不仅在秦国人尽皆知,六国将领也谈“起”色变,不敢与之交战。也就是这样,即使在名将迭出的战国,白起也是最耀眼的一位。白起、廉颇、王翦、李牧这四人,被称为战国的四大名将。而白起与李牧都是战国时期的两位名将,李牧为赵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