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风流:揭秘一代名妓李师师无人能及的四角恋

千古风流:揭秘一代名妓李师师无人能及的四角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4/1/17 5:38:28

导读:李师师无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奇女子。她虽然身处青楼妓院,但是她的身影却牵连着六种不同的历史文化领域。她不仅是宋徽宗赵佶这个北宋皇帝的包养二奶,而且也是北宋当朝官员、知名词人周邦彦的红颜知己,当然,她还是梁山泊的好汉浪子燕青的私密相好。因此,可以说在李师师的身边,既围绕着皇室文化,也围绕着宋词文化;既围绕着官方文化;也围绕着平民文化;即围绕着青楼文化,也围绕着江湖文化。正是这样错综复杂的各种文化的交融聚合,便铸成了李师师这位青楼名妓自身独特的文化背景,也留下了其无人能及的四角恋的千古美谈。

李师师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玉手同时挽住当朝皇帝、知名文人,以及江湖好汉的手臂,因此,使她的一生把皇室文化、官方文化、宋词文化、平民文化、青楼文化和江湖文化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么,李师师为什么在做当朝皇帝包养二奶的同时,依然不忘旧情,与知名词人周邦彦卿卿我我,耳鬓厮磨,并且和梁山泊的好汉浪子燕青发展成为私密相好呢?说到底,这应该与她的坎坷的身世、善良的性格、生活的处境和独特人生的机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四岁时她母亲去世,父亲便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师师。一年之后,父亲王寅因为朝廷染布延期入狱获罪入狱,不久就罪死在狱中。李师师此时因父母双亡而流露街头。以经营妓院为业的李蕴见她是个美人坯子,于是将她收养在妓院,取名李师师,常年教她琴棋书画、歌舞弹唱,以及侍人接客之道。结果将培养成为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风情万种的京城名妓,连当朝皇帝宋徽宗也久慕其名而想一亲芳泽。当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曾见过李师师一面,不觉心醉神迷,一时兴起,为其留诗一首,以赞其美貌:“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从秦学士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李师师是何等的美貌!难怪宋徽宗竟不顾九五至尊的颜面,屈尊降贵,来到花街柳巷寻花问柳。

高俅王黼等心腹官员的精心安排下,宋徽宗微服出宫来到了花街柳巷李蕴开办的妓院,见到梦寐以求青楼美人李师师。宋徽宗一见钟情,不禁神魂颠倒。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如今看到位高权重的高俅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不得不殷勤侍奉。从此以后,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微服出宫来到李师师所在的青楼寻欢作乐,不久,李师师也知道了这个客人的真实身份,更是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是青楼的烟花女子,但却是“名花有主”,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公子王孙,甚至是大权在握当朝高官也只能望“师”兴叹。

李师师深受宋徽宗垂青,已经风光无限,本该老老实实地做皇帝的二奶。然而,李师师并非是那种有了新欢便忘记旧情的女人,于是,一首《少年游》诗词的不胫而走,让她的人生传奇又添上了一抹粉红的色彩。其实,在过去的所有客人中,李师师对于周邦彦还是情有独钟的,周邦彦对于李师师也是大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有一天晚上,宋徽宗生病卧床,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倾诉旧情之际,忽然听说宋徽宗来到妓院门前,周邦彦躲避不及,只得藏在床下。由于宋徽宗此时已经命人在皇宫与李师师的青楼之间挖通了地道,来去不仅十分隐秘,而且也非常便捷。这一次,宋徽宗与李师师聊了一会儿就因为身体不适急急回宫了,并没有让周邦彦在床下藏了过久。

周邦彦,号美成,生得风雅绝伦,博涉百家,且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在宋神宗的时候就做了朝廷的太乐正。他和李师师时常往来,李师师以善歌闻名,为她作曲写词的就是周邦彦。此时的周邦彦虽已老迈年高,但他与李师师却结成词曲知己。他为李师师写新词,李师师替他唱新曲,两个人一个精词,一个工曲,一写一演,一唱一和,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周邦彦当时虽是开封府的一个监税官,可是他的诗词名震京城,尤以《汴京赋》驰名文坛。他总是在青楼妓女身上获得灵感,因而其诗词十分香艳。看到宋徽宗离开了青楼,从床下爬出来的周邦彦不禁醋意大发,竟然挥笔填写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谁知,宋徽宗病愈后就来到了李师师这里欢宴,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然而,此话一出口,李师师就后悔莫及。由于这首词中说的都是那天宋徽宗带病前来看望李师师的情形,因此,他立刻明白了周邦彦当时也一定就在房内。此时,宋徽宗虽然脸色骤变,心中忿然,但并没有责备李师师,只是,过了几天便找一个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李师师得知周邦彦被贬出京,心中十分不忍,便在宋徽宗前来青楼欢宴的时候,满目垂泪地轻弹琵琶,唱了一首周邦彦填写的新词《兰陵王》: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李师师一边弹唱,一边擦泪,尤其是唱到:“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时,几乎泣不成声。宋徽宗听了,顿觉凄然,此时,宋徽宗也觉得处理此事太过严厉,便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封他为大晟乐正。于是,周邦彦就成为了管理皇宫御乐的官员。就这样,一首《少年游》,一首《兰陵王》,这两首词居然造就了周邦彦大起大落的人生,也留下了一代词人敢于和当朝皇帝争风吃醋的风流佳话。在李师师被宋徽宗包养的日子里,认识了梁山好汉浪子燕青。于是,她的身边便增添了一种神秘的江湖文化的氛围,从而也让李师师不觉地坠入了四角恋的感情漩涡。

燕青是因被官军追捕而误入青楼而闯入李师师的生活的。李师师与燕青虽然是萍水相逢,不期而遇,然而,这位皇帝的二奶却对燕青这位江湖好汉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她知道,梁山泊聚集了一大批和当今官府作对的英雄好汉,而自己老实本分的父亲不就是让官府害死了吗?因此,这种亲近感是发自肺腑油然而生的感情。而燕青身上所表现出来清俊儒雅、义气当先,不是那些好色官员、纨绔子弟所具有的。再说,后来燕青与李师师的交往,理由只是为了梁山招安。元宵的花灯,是北宋都城东京的一大奇观。每年此时,家家挂灯,户户披红。特别是官宦人家的府外、青楼妓院的门口,更是流光溢彩。唯有李师师的青楼门外。虽有花灯高挂,但却大门紧闭,冷冷清清。可谓是门前冷落车马稀。然而,就在此时,李师师却接待了由燕青引荐的梁山泊的第一把手宋江。

这宋江虽贵为梁山伯第一把手,但他自觉毕竟是山寨的一把手,不过是草莽英雄而已,因此,他一心想走朝廷招安之路,让梁山兵马华丽转身为朝廷的兵马。宋江为此想尽了所有的办法和路子,无不是无功而返。于是,他想到了可以在皇帝身边吹枕边风的李师师。因为燕青与李师师相识,便由燕青带路引荐。于是,宋江便成为了李师师青楼的不速之客。在宋徽宗时常光顾的青楼闺阁中,李师师设宴款待了宋江。酒宴之间,宋江不仅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朝廷招安的意愿,而且在酒过三巡之后,宋江豪情勃发,就在李师师的书案上,挥毫写下了他表剖心迹的《念奴娇》: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方种,醉乡一夜头白。

对宋江表白心迹的陈述,李师师没有用心去听,她的心思都在燕青身上,在宋江挥毫题诗的时候,李师师那双明如秋潭的眸子,始终不离燕青的身上。就是当宋江、燕青下楼出门时,李师师还无限幽怨地对燕青说:“兄弟,天涯浪迹,要多保重,姐身虽污,素心尚在,相见有日,望……”说到此时,已经是泪湿粉颊了。由此可见,李师师对待燕青流露的无疑是由衷的感情。

李师师的一生与北宋王朝一样,是短暂而且华丽的。有人写诗赞曰:“少年身价冠青楼,玉貌花颜世罕有。万乘当时垂睿眷,何忧壮士不低头!”可以说,李师师也是幸运的。因为,在从古至今的女子中,还没有一个,能同时挽住皇帝、文人、以及江湖好汉的手臂。她给了宋徽宗是欲望的满足,她给了周邦彦是一杯别离的苦酒,她给了燕青是一纸招安的赦书,同时,也给了自己一生留下四角恋的千古佳话。然而,李师师又是不幸的,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再美丽的女子只不过男人们随心所欲的工具。

标签: 名妓李师师宋朝

更多文章

  • 阿拉法特的传奇:五大生存术打造中东不死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阿拉法特,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自由战士

    阿拉法特是谁?阿拉法特或许是当今世界上最后一位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长期以来,他已经成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象征。阿拉法特也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支持、崇拜他的人赞扬他是“巴勒斯坦的民族英雄”、“审时度势的和平伙伴”;反对、诋毁他的人则将他妖魔化为“冷酷无情的独裁者”、“巴勒斯坦的本·拉登”。自阿拉

  • 秦国传奇名将王翦:如何功成名就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秦朝,武将

    在我国历代王朝的创业史中,诸多名将“无以善终”的结局一直是常为人们所议论的话题。放眼历史,既有无上功勋,又得安享余年的开国功臣实在为数不多,秦国名将王翦便是这不多的例外之一。所谓“伴君如伴虎”,更何况是陪在生性残暴的秦始皇身边!扫灭五国、功高望重的王翦,在秦始皇终成大业之后得以在险境中保全其身,他是

  • 运动战大师李牧:第一个把匈奴打的不敢南下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李牧,匈奴

    李牧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在史记中是作为赵国镇守北边的优秀将领开始介绍的。李牧(?―前229年),生年不详,据推算当生于赵武灵王后期。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强秦为主,曾两次大破秦军。赵国北边和匈奴接界。公元前309

  • 康熙与乾隆的江南美女情结:后宫蓄养苏杭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康熙,乾隆,清朝,江南美女

    导读:世人都说乾隆皇帝风流倜傥,数次游历江南“收获”美女无数。鲜为人知的是,乾隆的这个“嗜好”竟然是从他无限崇敬的“圣祖爷”康熙那儿继承过来的!康熙帝妃嫔中的苏杭美女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的是江南苏州、杭州美景甲天下。可能是因为那里山美、水美,所以人也美。自古以来,我国江南,特别是苏州、杭

  • 永远的大清太后慈禧:从聪慧闺秀到误国“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慈禧,误国

    导读:作为中国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屈指可数的几位女性主政者之一,慈禧统治中国达48年之久。在她当政的半个世纪,中国饱受内忧外患之扰,历经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等。慈禧留给世人的印象大多与“祸国殃民”有关。面对风雨飘摇的没落王朝,慈禧作为一国之君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

  • 红颜祸水:夏姬如何被认定为史上最妖娆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姬,古代美女

    夏姬——最妖娆的女人夏姬是一个颠倒众生的人间尤物,她具有骊姬、息妫的美貌,更兼有妲己、褒姒的狐媚,而且曾得异人临床指点,学会了一套“吸精导气”之方与“采阳补阴”之术,因此一直到四十多岁,容颜的娇嫩,皮肤的细腻,仍然保持着青春少女的模样。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自幼就生得杏脸桃腮,蛾眉凤眼。长大后更是体若

  • 名臣包拯为长嫂抚养之谜:实为其子为长嫂抚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包拯,包繶,包绶,

    宋代清官包拯由长嫂抚养长大的故事,在一些戏曲和民间不断流传。这不是历史事实,因为包拯是独子,然而包拯的次子确实由长嫂抚养长大,故事还相当感人。那么,包公的家庭情况到底有何秘密?其故事又是如何进行父子间演绎转换的呢?包拯字希仁,是宋代杰出的政治家,祖籍庐州合肥(今属安徽)。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二

  • 温体仁受宠之谜:崇祯帝对结党官员有天生的恐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温体仁,崇祯帝,首辅,

    崇祯皇帝即位后,面对外患内乱,急于求治,一旦政事不如意,便常常迁怒于文武百官,重典之下,官员或遭诛杀或遭贬谪,据统计,崇祯一朝,遭诛杀的总督就有七人,巡抚十一人。明朝阁臣贵极人臣,很少有因罪被杀的,而崇祯时却连杀二人,其中一人被赐自尽后尸体吊了整整两天两夜,史书称“真从来未有之惨”。而官员替换更是频

  • 努尔哈赤起兵原因解析:七大恨更多的是找的借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起兵,七大恨,

    一位西方学者曾说过,西方人最关注的中国古代英杰是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父祖都曾在明朝担任官职,他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之初的最高理想,大概就是与大明朝分据东西吧。他为什么要起兵反明呢?1559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明建州左卫一个女真奴隶主的家庭里,其祖父觉昌安、其父塔克世,都曾在明朝

  • 三国名将张辽:八百破十万 成就古今战史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名将,张辽

    说张辽,就离不开说他的“八百破十万”。有读者诧异,八百破十万?那不是岳飞干的吗?刘兰芳的评书就这么说的。岳飞是不是领八百人打败了金兀术的十万人我不清楚,我只从《三国志》里看到——张辽带八百人破了孙权的十万人。大家知道,赤壁之战后,曹操不是留张辽和乐进、李典镇守合肥吗?这一战就发生在合肥。当时曹操在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