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开国六公爵,却只有徐达的魏国公承袭到明朝灭亡

朱元璋开国六公爵,却只有徐达的魏国公承袭到明朝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26 更新时间:2024/1/23 11:35:16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徐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新的王朝建立后,在开国战役或治理天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往往会得到封爵的奖励。

和普通的大臣不同,爵位象征着皇帝对受爵者的信任和重视,也就代表着更加优厚的待遇和更高的朝堂地位。

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爵位的继承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递降”两种。

所谓世袭罔替,就是受爵者的子子孙孙都能够继承爵位,而地位不下降。这就代表着自己的家族如果不生变故,那么直到朝代灭亡都会持续兴盛,且后代都能够有着良好的生活条件。举例来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初期所封的"开国六公爵"便是世袭罔替。

那么,这六人中,为何只有徐达的爵位一直传到明朝灭亡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六位公爵。他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和郑国公常茂。

被册封之初,这六人的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为何却只有徐达的后代享有爵位世袭直到明朝末年?我们就来看看他们都发生了哪些变故。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在朱元璋起兵不久就跟随左右。据朱元璋自己说:"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天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萧何在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居功至伟,而朱元璋则认为李善长就是他的萧何,可见他对李善长的认可。

大明立国不久,朱元璋封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韩国公,且爵位世袭,其地位在朝中无比尊崇。

洪武二十三年(1390)时,李善长因为知道胡惟庸谋反却不告知而被处死,全家几乎都被诛杀。只有李善长的两个孙子因为是公主所生而免罪,但也被"罢世袭",再无法继承爵位。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也被收为养子。他骁勇善战,年少便在军中崭露头角。随后,李文忠更是在平定江南和北元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因功被封为曹国公。

李文忠病逝后,其子李景隆继承爵位,但他因为协助建文帝削藩而受封大将军,在靖难之役中抵挡燕王朱棣

后来朱棣攻打南京,李景隆率先开门投降,朱棣继位后,他因"功"位列群臣之首。永乐二年(1404),李景隆受到多位大臣轮番弹劾,又因在家中"坐受阍人伏谒如君臣礼,大不道;增枝多立庄田,蓄僮仆无虑千百,意叵测"而被夺爵,此后自然也无法世袭了。

宋国公冯胜

冯胜也是开国名将之一,他在建国后征讨北元的战争中表现出色。

洪武二十年(1387),冯胜以大将军的身份征讨辽东。他为明朝肃清了北元的残余势力,因功被封宋国公。

据《明史》记载:"时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太祖春秋高,多猜忌。胜功最多,数以细故失帝意。蓝玉诛之月,召还京。逾二年,赐死,诸子皆不得嗣。"

明太祖朱元璋年事已高后,为了替建文帝消灭有威胁的势力,于是对功高震主的冯胜下手。朱元璋将其召回京师赐死,并剥夺了其世袭罔替的权力。

卫国公邓愈

同样身为名将的邓愈,十六岁便起兵抗元,后来归降朱元璋,得到了重用。他在攻打长江沿岸及平定北元、吐蕃的战争中不辞辛劳,兢兢业业,被封为卫国公。

朱元璋评价他为"友德随我二十二年,东征西讨,尝尽辛苦,镇守八州,有功无过。"

邓愈死后,其长子邓镇继承爵位,不久又改封申国公。

但邓镇因为同时也是李善长的外孙,所以在李善长伏诛时也被牵连身死。再加上邓愈的次子邓铭死于军中,邓愈没了继承人,爵位也就无法传承了。

郑国公常茂

最后一位是常茂,他能够受封郑国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父常遇春的功劳。

洪武二年(1369),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突然病逝,朱元璋悲痛之余将其子常茂封公来表示缅怀。

据《明史》记载,常茂尽管受封为公,但"骄稚不习事",朱元璋派他与冯胜北征时,他"多不奉胜约束",于是朱元璋便将其爵位削掉,以示惩戒。

常茂被削爵后,朱元璋又改封其弟常升为开国公。但常升因为牵扯进蓝玉案而被诛杀,他的后代先是被安置在云南,又被迁至南京,此后便不再有封公者了。

标签: 徐达明朝

更多文章

  • 韩信受胯下之辱时,为什么不杀那个羞辱他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韩信,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信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韩信想必大家都十分熟悉,著名的典故就是韩信曾经受到过胯下之辱,何为胯下之辱?就是从人的裤裆下面钻过去。少年时期的韩信父母很早便去世了,家境也是十分贫穷,但是韩信却深知是有读书多才可以拯救自己的命运。韩信出生自淮阴,也就是今天的江苏

  • 汉元帝多才多艺为何会让西汉走衰?汉元帝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汉元帝

    汉元帝多才多艺为何会让西汉走衰?汉元帝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他在汉朝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算很高,不少人都认为西汉是从刘奭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其实刘奭多才多艺,精通史书,在位前期实行了不少仁政。但刘奭却也陷入到了宠信宦官的怪圈中,导致

  • 朱元璋为何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丞相 全因此人做的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丞相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对闹得不可开交的冤家。双方的斗争是中国封建政治中关键的一部分——大家应该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曹阿瞒,相权膨胀时甚至可以主宰皇帝废立;而皇权的

  • 庆恭皇贵妃:生前无子女,薨后多年被追封为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庆恭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庆恭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乾隆后妃40多人,真正死在高位上的也有不少,她们要么生前很受宠,要么诞育子嗣,总之在乾隆心里,或多或少有点地位。但乾隆后妃里,有一个女人,她既没有慧贤皇贵妃的受宠,也没有纯惠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的多子,甚至也不是哲悯皇贵妃那样的潜

  • 贺双卿:"清代第一女词人",20岁时被婆婆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双卿,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贺双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才比李清照,寄身似浮漂萍,18岁嫁作樵人妇,20岁被婆婆虐死。清代奇女子:一词连用28春,将悲情写到极致,20岁被婆婆虐死。1/清代第一女词人一说起中国古代女词人,人们大多会到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

  • 汉武帝是怎样敛财的?用权力光明正大地攫取财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是怎样敛财的?用权力光明正大地攫取财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获得财富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生产,一种是掠夺;而皇帝老爷不事生产,只有掠夺,不过,不能直接用掠夺两个字,说好听点,就是用官方权力攫取财富。官营经济最初的萌芽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官营经济,经营的是除土地之外的其他资源,在

  • 秦明为什么要上梁山为宋江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明,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本不想上梁山,却被逼上梁山,不是卢俊义,杀宋江的心都有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谈论梁山好汉时,我们常常会说“逼上梁山”这个词。似乎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多数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好汉就算是被逼上梁山的,那这其中被逼的百分比还是

  •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罗宪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国已经灭亡了,刘禅也投降了,连姜维也投降,这时候,再死守蜀国的边关,其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可是这时候,负责镇守永安(白帝城)的巴东太守罗宪,却还一直守在那里,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么,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罗宪)罗

  • 农民从墓中挖出不菲的陪葬品,明代官员王士琦是个贪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王士琦

    农民从墓中挖出不菲的陪葬品,明代官员王士琦是个贪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956年4月14日,位于临海县西30 里石塘山脚下的张家渡,一位农民为了修建粪坑和猪圈,无意中移开了一块石板,在石板下的一个墓坑内,发现了大量的金光灿灿的物品。农民大惊失色,迅速将情况上报了生产队的队

  • 揭秘张鲁是如何崛起之谜 他并非是因为凭借五斗米道而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鲁,东汉

    还不知道:张鲁是如何崛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很多人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中崛起,成为割据地方的大军阀。而汉中的张鲁则并非如此,他在乱世中突然崛起,并且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割据汉中20余年。那么。扑朔迷离的张鲁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呢?他并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