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多才多艺为何会让西汉走衰?汉元帝是个怎么样的人?

汉元帝多才多艺为何会让西汉走衰?汉元帝是个怎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81 更新时间:2024/2/17 10:25:41

汉元帝多才多艺为何会让西汉走衰?汉元帝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汉元帝刘奭是西汉第十一位皇帝,他在汉朝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算很高,不少人都认为西汉是从刘奭时期开始走向衰落的。其实刘奭多才多艺,精通史书,在位前期实行了不少仁政。但刘奭却也陷入到了宠信宦官的怪圈中,导致皇权逐渐被侵蚀,最后朝内出现动荡,西汉政权开始走衰。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下汉元帝刘奭,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一起来了解下刘奭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吧。

“仁政”一直是皇权社会努力提倡的一种政治图景。古代皇权社会有一个最好的政治版图,就是“舜之道”。“尧舜之道”也就是实施“仁政”“德政”。如果哪个皇帝致力于实施“仁政”,他肯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很好的名声,受到千古颂扬。

可是,汉元帝刘奭是汉朝最积极地提倡“仁政”的皇帝,他为什么却并没有受到颂扬,反而被历史评价为“昏君”呢?

刘奭努力想实施“仁政”的思想,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的。当时他的父亲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对大臣们非常严厉。有些大臣仅仅犯了一点小错,汉宣帝就用严厉的手段处罚大臣。当时作为太子的刘奭看不下去了,提醒他父亲:“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就是说,他认为他父亲刑罚太过严厉,应该重用儒生。刘奭说“用儒生”,意思是应该实施儒家“仁政”“德政”的那一套。

而刘奭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是按照这一种“仁政”的思想来实施统治的。他大量重用儒生,对大臣也很宽容,对老百姓更是提倡休养生息。可是他的统治却相当失败,他所在的时期,成为西汉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他在位时期产生的混乱图景,一直延续到西汉末年,此后再也没有复兴过。

那么,汉元帝实施“仁政”,实施“王道”,为什么还会造成乱世呢?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他在劝他父亲汉宣帝实施“仁政”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严厉批评他了。他父亲说,你懂什么,咱们汉家制度,就是“王道”和“霸道”的结合。周朝初年的那种“德政”,是不适合当下政治的,那些儒生都迂腐不堪,他们的话怎么能信?

不仅批评刘奭,他还叹气说:“乱我家者,太子也!”

不幸他父亲的话一语中的,果然刘奭成为汉家祸乱的肇始。

汉宣帝在这里,已经指出了刘奭将来可能犯的错误,就是一味地施行“王道”,一味地搞“仁政”,是没办法确保统治的。

那么,汉元帝按照王朝社会提倡的那样实施“仁政”,为什么却不能确保统治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把汉元帝当皇帝以后的一些所作所为,了解一下。

汉宣帝去世前,按照汉朝皇帝传统的做法,给汉元帝配备了三个辅政大臣:乐陵侯史高、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汉元帝上台后,迅速按照他的理解,由他的师傅萧望之组阁,招罗一帮儒生,进行改革。但是,由于人事变动,招致“首辅”史高不满。于是史高联合宦官弘恭、石显等人陷害萧望之。

萧望之为了让改革能够继续进行下去,多次劝谏汉元帝不要宠幸宦官,要把权力还给朝廷。但是,汉元帝却认为,宦官无家无室,他们没有私心杂念,因此是值得信任的人。当萧望之多次劝谏无效,又被宦官多次构陷后,灰心丧气的他,毅然自杀。

萧望之是汉元帝的师傅,汉元帝对他很尊敬,也是自己改革的希望。自杀后,汉元帝很伤心。他斥责弘恭、石显等人手段太过毒辣。不过,他也就是斥责了他们一下,让他们“免冠谢”,并没有严厉处置他们。

接着,汉元帝一如既往重用宦官。由于汉元帝太过仁慈,因此,当时整个朝廷形成宦官、外戚、儒生三股势力。这三股势力再也没有考虑国计民生,而是互相构陷,互相倾轧。大家轮番上阵,在朝廷上作威作福。唯一没有权力的,就是汉元帝本人。

以上就是汉元帝实施“仁政”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纯粹的“仁政”之所以在王朝社会行不通,是因为王朝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集权社会。这种集权的核心,就是要保证皇帝拥有独一无二的权力。除了皇帝以外,任何大臣拥有这些权力都不行。而且朝廷里面实行民主,大家讨论着做事情也不行。

皇帝要实现极权,必须要“恩威并施”。通过所谓的“恩威并施”,让大臣们怕你同时又感激你,这样,皇帝的权力才能够集中。

这一点,可以说汉宣帝是看得最清楚的。当然了,不只是汉宣帝,汉武帝、汉高祖这些都看得很清楚,只不过他们不说,汉宣帝把这话说出来罢了。

其他皇帝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仁政”,宣扬的也是“仁政”。就算他们实际上实施的是“暴政”,他们依然会说自己实施的是“仁政”。这就是古代王朝社会里集权皇帝的做法。

标签: 汉朝汉元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丞相 全因此人做的好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丞相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何要废除丞相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皇权与相权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对闹得不可开交的冤家。双方的斗争是中国封建政治中关键的一部分——大家应该还记得三国演义中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入朝不趋的曹阿瞒,相权膨胀时甚至可以主宰皇帝废立;而皇权的

  • 庆恭皇贵妃:生前无子女,薨后多年被追封为皇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庆恭皇贵妃,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庆恭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乾隆后妃40多人,真正死在高位上的也有不少,她们要么生前很受宠,要么诞育子嗣,总之在乾隆心里,或多或少有点地位。但乾隆后妃里,有一个女人,她既没有慧贤皇贵妃的受宠,也没有纯惠皇贵妃、淑嘉皇贵妃的多子,甚至也不是哲悯皇贵妃那样的潜

  • 贺双卿:"清代第一女词人",20岁时被婆婆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贺双卿,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贺双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才比李清照,寄身似浮漂萍,18岁嫁作樵人妇,20岁被婆婆虐死。清代奇女子:一词连用28春,将悲情写到极致,20岁被婆婆虐死。1/清代第一女词人一说起中国古代女词人,人们大多会到两宋之交的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从小就受到良好

  • 汉武帝是怎样敛财的?用权力光明正大地攫取财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汉武帝

    汉武帝是怎样敛财的?用权力光明正大地攫取财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获得财富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生产,一种是掠夺;而皇帝老爷不事生产,只有掠夺,不过,不能直接用掠夺两个字,说好听点,就是用官方权力攫取财富。官营经济最初的萌芽是在春秋战国,这时的官营经济,经营的是除土地之外的其他资源,在

  • 秦明为什么要上梁山为宋江卖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明,宋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此人本不想上梁山,却被逼上梁山,不是卢俊义,杀宋江的心都有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谈论梁山好汉时,我们常常会说“逼上梁山”这个词。似乎在我们的印象里,大多数好汉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好汉就算是被逼上梁山的,那这其中被逼的百分比还是

  •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罗宪

    刘禅已经投降,罗宪为什么还守着白帝城不肯放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国已经灭亡了,刘禅也投降了,连姜维也投降,这时候,再死守蜀国的边关,其实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可是这时候,负责镇守永安(白帝城)的巴东太守罗宪,却还一直守在那里,一直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么,罗宪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罗宪)罗

  • 农民从墓中挖出不菲的陪葬品,明代官员王士琦是个贪官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王士琦

    农民从墓中挖出不菲的陪葬品,明代官员王士琦是个贪官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956年4月14日,位于临海县西30 里石塘山脚下的张家渡,一位农民为了修建粪坑和猪圈,无意中移开了一块石板,在石板下的一个墓坑内,发现了大量的金光灿灿的物品。农民大惊失色,迅速将情况上报了生产队的队

  • 揭秘张鲁是如何崛起之谜 他并非是因为凭借五斗米道而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鲁,东汉

    还不知道:张鲁是如何崛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很多人在镇压黄巾军起义中崛起,成为割据地方的大军阀。而汉中的张鲁则并非如此,他在乱世中突然崛起,并且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而割据汉中20余年。那么。扑朔迷离的张鲁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呢?他并非是

  • 李世民为什么要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受死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唐朝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约定秋后自觉回来受死,猜猜结果如何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现如今提到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对他的关注点基本上都在他是如何获得皇位,之后又是如何开创盛世大唐的“贞观之治”上面,亦或者就是八卦一下他与年轻时期的武则天之间的事情。其实作为我

  • 被废黜的开国皇后郭圣通,为何却没被打入冷宫?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郭圣通,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郭圣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建立了多个大一统的王朝。不管是什么手段得到的天下,开国皇帝都是天之骄子,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走到了金字塔尖。他们的妻子,被称为开国皇后,也是被万众瞩目的。一般来说,开国皇后都是非常贤惠的,能够辅佐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