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宪宗李纯之死:竟是一场杀夫大阴谋?

揭秘唐宪宗李纯之死:竟是一场杀夫大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178 更新时间:2023/12/21 9:00:27

关于唐宪宗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东观奏记》有详细记载。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于大明宫之中和殿。时以暴崩,皆言内官陈弘志弑逆,史氏讳而不书。”

用白话文说,就是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这天晚上,唐宪宗突然在大明宫中死去。皇帝猝死,当时都说是太监陈弘志谋杀了皇帝,但史官却隐讳了这件事不记录,以致于详情不得而知。

这段记录很是蹊跷。

首先,太监(内官)是“刑余之人”,这种人在正常人眼中,一向是卑贱耻辱的对象,他做下了谋杀皇帝的“大逆不道”之事,为什么史官要“讳而不书”呢?

旧唐书中,并没有对此事有更多叙述,只是在《文宗本纪》中载:“大和九年九月癸亥,令内养齐抱真,将杖于青泥驿,决杀前襄州监军陈弘志,以有弑逆之罪也。”似乎认定陈弘志是元凶。

可是,在旧唐书中,还是有地方透露了不同的信息。

《皇甫鎛传》载:“宪宗服柳泌药,日益烦躁,喜怒不常,内官惧非罪见戮,遂为弑逆。”此处又象是陈弘志害怕宪宗无故迁怒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

然而,事实真相远比想象来得丰富。

《后妃传》载:“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仪之孙,赠左仆射驸马都尉暧之女。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元和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这这段文字可见,唐宪宗拖延不册立郭氏为皇后,他怕郭家势大,干涉自己对其他小老婆的宠爱,却造成了郭氏的怨气——皇帝的女人总是想方设法要做皇后的,以郭家的功勋富贵,却做不了皇后,能不怨恨?而迟迟成不了皇后,即意味着自己迟迟成不了正室,始终是没有地位的“妾”,而不是作为六宫之主的“妻”,她的儿子也就成不了太子、储君和将来的皇帝。

政治斗争,在后宫中一点都不逊色于朝堂上。而宪宗死后,即位的穆宗,正是郭后的儿子,“母以子贵”,郭氏正是因为儿子当上了皇帝,而名正言顺成为太后,坐上了正后宫掌权者的位子。

这里暗示我们,郭氏极有可能谋害了宪宗,然后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匡复唐室的功臣郭子仪,是她的爷爷,宪宗皇帝的祖父德宗皇帝的大妹妹升平公主,又是她母亲,她实际上是宪宗皇帝的表姑,本身就是大唐的皇室贵戚。

郭皇后的出身,使她有雄厚的靠山左右皇权。事实也正是如此,此后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皇帝(唐敬宗、文宗、武宗都是穆宗的儿子,即郭太后的孙子)都由她控制着。

以上不仅是推理,郭氏谋害宪宗,其实有当时人的证词。

《东观奏记》的作者,是唐宣宗时人,他在该书中写道:“宪宗皇帝晏驾之夕,上(宣宗)虽幼,颇记其事,追恨光陵商臣之酷。即位后,诛除恶党无漏网者。时郭太后无恙,以上英察孝果,且怀惭惧。时居兴庆宫,一日,与二侍儿同升勤政楼,依衡而望,便欲殒于楼下,欲成上过。左右急持之,即闻于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

(注:唐宣宗是唐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他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宣宗即位,郭后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怕?为什么想用坠楼而死,来造成宣宗“过”的恶名?然而,唐宣宗记得儿时父皇遇害的旧事,他终于下手了(具体情节,当时人没有记,也不可能记下来)。

标签: 唐宪宗李纯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攻下大半欧亚大陆为何独不取印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

    导读:成吉思汗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地域十分广阔,但是有一点令人疑惑,蒙古铁骑征战到了欧洲,唯独没有侵占离自己较近的印度国,这是为何呢?网络配图成吉思汗名为孛儿只斤·铁木真,他是古代蒙古的首领,在他的领导下蒙古各部落最终实现了统一,他是世界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1206年,蒙古高原

  • 揭秘赵括纸上谈兵招致失败只因遇上了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括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争“长平之战”,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伤亡的惨烈程度来看,无疑都是空前的。而这场战争中,秦军的将领白起以及赵军的将领廉颇等人都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然,还有那位最后死于秦军乱箭之下的赵军主将赵括。说起赵括,大家可能对他都不会陌生,“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主人公便是他。赵括从小学习兵法

  • 刘邦都请不动的绮里季为何愿意出山助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绮里季

    绮里季是汉初年间的隐士,是商山四皓之一,秦朝的时候,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儒士受到迫害,绮里季和另外三位就逃到山中归隐,躲避秦军的迫害。绮里季吴实归隐山林后,对做官从政更是没有一点欲望,四人德高望重,学问很高,汉高祖刘邦曾经多次想要请商山四皓出来做官,但是都没有成功。之后刘邦宠幸戚夫人,他又发现刘盈天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竟然是和珅的助手而非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纪晓岚

    在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自己的故事。公元1724年,纪晓岚在河北沧县出生,纪晓岚出生前,他的祖父纪天申梦见过一道火光进入了家中,不久之后,纪晓岚便呱呱坠地了。关于纪晓岚出生的故事有多个,一说法是,纪晓岚是火精转世,当地的百姓有驱赶火精这一风俗,传说火精会赤身出现在火中。

  • 历史上最假太监竟与太后私通多年未被发觉!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不韦

    说到太监,我们知道是指古代宫廷中替皇室服务并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然而他们由于种种关系能得到皇室的信赖,从而有机会发展,比如有名的魏忠贤,赵高等。然而今天并不是说这种太监怎么坏,而是来说一位看似太监却非太监的人物,他在宫中与太后私通多年,最后还生有两个儿子,如此却能多年不被发

  • 朱元璋爱诛杀功臣 秦始皇为啥一个大臣都不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始皇

    朱元璋,刘邦,秦始皇都是古代帝王中的帝王,雄才大略平定天下。他们身上有很多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点。比如说秦始皇就从来没有诛杀大臣(坑掉的三千儒生都是小喽喽),可是朱元璋和刘邦却特别爱诛杀大臣。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说的秦始皇可是有名的残暴帝王啊?网络配图秦始皇千古一帝,他胸怀天下, 他的思想是以战止战

  • 和珅的过人之处:他竟陪乾隆流泪陪乾隆绝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和珅

    和珅的祖上辽宁人,清初从龙入关,被安置在北京西直门内驴肉胡同居住,虽未得显达,但也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和珅的父亲叫常保,曾担任过福建的副都统,也算是一位高级将领了。显然,和珅家世虽不显赫,却也是一个武官世家,他本人则是典型的八旗子弟。网络配图清史稿本传中称和珅“少贫无籍,为文生员”。他童年

  • 北宋大臣的胆子有多大?曾放狠话建议火烧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范雍,北宋大臣,虽然名声远不如他的本家范仲淹,但还是很有作为的。此人敢于直谏,甚至不惜说狠话。网络配图公元1029年,玉清昭应宫因雷击起火被烧,朝野震骇。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时期修建的,规模宏大,共有3610间房,花费了北宋政府两年的财政收入,给北宋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到宋仁宗的时候,玉清昭应宫被雷火

  • 宋高宗用处女选太子的秘闻:看谁能坐怀不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高宗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是在宋朝,宋高宗却创造了一种新型的选举太子的方式——用处女选太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宋高宗为何要用处女来选太子呢?网络配图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睿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

  • 秦始皇有多残忍 为一个天外来客杀死一个村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我一统天下的皇帝就是秦始皇,在治国之初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虽然也是国泰民安,但是在秦始皇的后期他为了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常是劳民伤财犯下了种种滔天的罪行。网络配图大家都知道在秦始皇后期他自认为自己是千古一帝。所以在一直祈求长生不老,所以派了徐福的人经常出海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