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和吕雉在位时期真的为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吗 真相是什么

刘邦和吕雉在位时期真的为文景之治打下基础吗 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12 更新时间:2024/1/13 4:55:50

还不知道:为何说刘邦、吕雉统治时期,为文景之治打下基础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始皇以后,到汉武帝之前,这段时间在位的君主,对老百姓是最好的。当时的统治者,主要包括汉高祖(汉太祖)刘邦,吕后(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

为啥说这个时候的老百姓是比较幸福的呢?因为这些君主没啥折腾人的政策啊!别看秦皇汉武听起来多牛,那是对那些衣食无忧的高层来说的,小老百姓在这些君主眼皮子底下过日子,那实在是太煎熬了。

就拿秦始皇来说吧,统一六国需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修长城需要多少去搬砖?汉武帝是打出汉民族脊梁骨的好皇帝,可汉武帝到了晚年自己也感叹:不能再打啦!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

反观刘邦、吕后、刘恒、刘启的时代,老百姓是相对来说最不折腾的。这一时期,才真正算得上是太平盛世。

一、刘邦不打无必要之仗。

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以后,实在是不想打仗了。可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异姓王严重影响了汉朝的稳定。

由于异姓王实力强大,和老刘家又不是一条心,早晚会出事。因此刘邦选择自己面对这个问题,先后除掉了燕王臧荼、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等。开国7大异姓王中,除了长沙王吴芮比较听话外,其他6位都被刘邦除掉了。

在这以后,刘邦就不怎么打仗了,他更希望休养生息,让老百姓们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至于大兴土木的事情,刘邦也没怎么干过,这在开国之君中是很少见的。

此后匈奴人南下,经常侵犯汉朝边境。刘邦没法子啊,只好亲自带队去跟匈奴人打群架,结果我们都知道,白登之围差点要了刘邦的命。

按道理受了这种侮辱,是开国之君绝对不能忍的,这严重伤害了刘邦的公信力有没有?可刘邦并没有考虑报仇的事情,而是考虑双方稳定发展的事情。所以刘邦选择与匈奴和亲,以这种方式暂时解决了边境问题。

和亲当然是一种耻辱,对和亲女子来说,更是一种不幸。可从刘邦的角度来说,这种方式是解决问题成本最小的办法。

二、吕后当权时代,老百姓逐步获得了自由。

说实话,在君主集权的年代,每个老百姓都只是长城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完全没有自由可言。我们列举几项吕雉的功绩,就能知道这位女性有多强了。

第一,废除“挟书律”。

尤其是秦始皇时代,老百姓连私藏书籍,都能成为一种犯罪行为,秦始皇还特地颁布了“挟书律”,具体来说,就是敢私藏禁书的人,会被灭族。

刘邦那帮开国元勋大多数都是泥腿子出身,哪里懂制定什么法律,所以说汉初基本承袭了秦朝的法律,包括挟书律。

汉惠帝上台以后,吕后意识到了挟书律的不合理,因此劝说汉惠帝废除了这项禁令。从此以后,民间藏书就越来越多了。而且吕后鼓励民间藏书,更鼓励老百姓献出古典书籍,这么一来朝廷可以统一编纂成册,以防失传。

第二,废除“三族罪”、“妖言令”。

除了挟书律以外,其实秦朝还有很多苛责的法令。比如说三族罪,也就是一个人犯了大罪,会导致他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都要被灭族。

吕雉觉得这种惩罚方式太过残忍,因此将这事儿给废除了。

废除妖言令的过程就更加了不起了,所谓妖言令,就是说,谁敢诽谤朝廷和君主,那么方圆数里之内的人,全部都要被处死,因为他们也都听到了这些妖言。

好家伙,这可够狠的,简直不让老百姓说话了啊!因此吕后也将这一禁令给废除了,她希望老百姓们能在一个相对言论自由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第三,督造货币,发行“八铢钱”和“五分钱”。

还是那句话,刘邦那帮泥腿子哪里懂什么经济?他们打完天下以后,压根就管不好这个江山。老百姓们依旧还使用着秦朝的货币甚至是战国时期的货币。

这事儿对汉朝百姓来说太不利了,因为货币无法流通,导致物价一天一个样,可能第二天睡醒了,你手里的战国货币,就只能当成玩具了。

吕后对这事儿可算是操碎了心,整宿整宿地和大臣们一起研究货币问题。最终出台了“八铢钱”和“五分钱”。这些法定货币发行以后,很大程度上稳定了物价,老百姓要的不就是这个嘛!这也为后来汉武帝发行五铢钱,打下了基础。

很多人对吕雉印象不太好,主要是因为她专权。而且在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可吕雉却独揽朝政,这在很多大男子主义者眼里,是非常不合理的。实际上吕雉掌权期间,汉朝的老百姓别提多幸福了。

吕雉是首倡无为而治的掌权者,她信奉黄老学说,间接地也带动了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学习起了黄老学说,从而为后来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三、文景之治,把无为而治演绎得淋漓尽致。

吕后去世之前,谁也不敢动老吕家,原因很简单,因为吕后是个负责任的掌权者,有很崇高的威信,国家在她的治理下,井井有条。等到吕后去世了,功臣集团才把吕氏一门给灭了。

汉文帝刘恒被立为皇帝以后,功臣集团本来以为他好欺负,谁知道刘恒一出手就把功臣集团给制服。自此历史进入了文景之治的时代。

汉文帝深受母亲薄姬的影响,严格执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他对诸侯王们采取以德服人的方式,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动武(也除掉了刘兴居刘长等诸侯王)。

对匈奴,依旧采取和亲的方式,保证了汉匈之间的稳定。所以说,汉文帝时期,基本没打什么仗。打起仗来,不管赢不赢,其实吃苦的永远都是老百姓。因为打仗不仅要钱,还要人啊!钱和人,都得老百姓出。

除此以外,汉文帝还是个十分节俭的皇帝,一辈子不搞大兴土木那一套。而且时不时就免除天下田赋,老百姓的嘴都笑歪了。

大家还记得受到黥刑(脸上刺字)的英布吗?还记得受到劓刑(割掉鼻子)的嬴虔吗?还记得受到刖刑(砍掉双脚)的卞和吗?还记得受到宫刑的司马迁吗?

这些刑罚,统称为肉刑。在秦朝及其以前非常实用。可汉文帝却觉得过于残忍,以此用很多其他刑罚将其代替,一度废除了肉刑。当然了,后世君主觉得这些玩意儿过瘾,又逐渐恢复了起来。

汉文帝去世以后,他儿子刘启上台了,也就是汉景帝。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是个对婆婆和老公都很尊重的人,因此她也崇尚黄老学说,继续坚持搞无为而治。

汉高祖刘邦时期,将税收改为十五税一,这比过去秦朝强太多了。汉文帝觉得不过瘾,又一度将其减半,改成了三十税一,老百姓们高兴坏了。汉文帝也高兴啊,居然有多年都不收田赋。汉景帝也严格执行了老爸的政策,实行三十税一,并且将其逐渐演变成了汉朝的常规税收制度。

当然了,汉景帝时期打仗了,不过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朝的稳定繁荣就更加常态化了。因为汉景帝通过战争,从诸侯王手里,夺回了盐铁铜等矿藏的收益,同时大大削弱了诸侯王们的实权,为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打下了基础。

总结:谁不折腾,谁就是对老百姓好的皇帝。

这基本上就是历史铁律了,虽说历史上那些好勇斗狠的皇帝,能够名留青史,让史官们大写特写。可普通老百姓最感激的,其实是那些不怎么折腾的皇帝。这样的君主在历史上的确不是很多。

汉朝除了以上几位外,还有汉宣帝刘询、汉光武帝刘秀等。宋朝有宋仁宗赵祯,明朝有明孝宗朱佑樘,清朝有雍正皇帝胤禛。

之所以数量少,原因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君主都喜欢折腾,折腾一下可以让史官们大书特书一番,谁不喜欢好名声流芳百世呢?愿意低调的君主,实在是太少了。

标签: 刘邦吕雉

更多文章

  • 陈群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群,曹魏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郡许昌县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群出身名门望族颍川陈氏,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曹操入

  • 朱祁镇御驾亲征北伐时,孙太后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祁镇,明朝

    孙太后是孝恭章皇后孙氏,她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太皇太后张氏在世的时候,明英宗朱祁镇一直比较听话,朝政也很清明。但是张太皇太后去世以后,太后孙氏执掌朝政。那时候,朱祁镇便开始乱政,不但宠信太监王振,而且在御驾亲征北伐中,还轻率冒进

  • 孟达有什么本事,让曹操如此重用他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达,曹操

    历史上的孟达和吕布一样反复无常,那么他有什么本事,让曹操如此重用他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首先,孟达(?-228),字子度,本字子敬,因刘备的叔父名叫刘子敬,为避讳而改字。扶风郡郿人。在东汉末年,孟达原本是益州牧刘璋的部下,刘备来到益州后,孟达背叛刘璋,归

  • 光绪皇帝为什么会被毒死 慈禧太后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慈禧,光绪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慈禧去世之前,为何要毒杀光绪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去世。仅仅1天之后,慈禧太后去世。这是不是太巧了一点,所以,当时就有传言说是慈禧太后毒死了光绪皇帝。但一直没有真凭实据,2008年,科学家对光绪皇帝

  • 夷陵之战刘备攻打东吴 此战结束后联盟关系还用修复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夷陵之战,刘备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夷陵之战后,吴蜀联盟还有必要修复吗?到底是谁得利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孙吴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刘备退守白帝城。因为担心魏会趁机进攻,吴国很明智地停止了攻蜀,孙权还主动遣使向刘备请和。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

  • 历史上曹操受到过几次偷袭?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这是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打,连年征战。曹操远征时,经常后方空虚,如国有人偷袭,后果不堪设想,但是,曹操两次都化险为夷。可以说,曹操非常幸运。这两次惊险的事件,正史中均有记载。

  • 阿克敦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阿克敦,清朝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家喻户晓,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也各有不同。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则居功至伟;有的人祸害众生,有的人一时被权欲蒙蔽了双眼,好在紧紧抓住了命运给予的赎罪机会,得以将功补过,谋得一世太平。对于一代名臣阿克敦来说,从

  • 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从南向北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地理情况,自古以为都是从北向南统一天下,从南向北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朱元璋在北方的对手太菜了。朱元璋在众多起义军中,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个,也不是反对元朝最激烈的一个。真正和元朝硬

  • 明朝皇帝大多数都平庸 明朝为何还能延续三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

    还不知道:为什么明朝的皇帝大多平庸,明朝却能存在近三百年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的大一统王朝有秦朝、汉朝、新朝、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按照时间年限来看的话,秦朝15年,西汉210年,新朝15年,东汉195年,西晋51年,隋朝37年,

  • 明朝时期的太子那么多 朱标为何是权力最大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标,太子

    对朱标为什么被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的太子是个危险职业,权力太大会引发皇帝的忌惮。明朝太子朱标却是个例外,虽然朱元璋心狠手辣,杀了半个朝堂的人,但他对朱标宠溺无比,赋予了他真正的天子权力,而且唯恐给的权力不够,大明最有能力的功勋都给了他。在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