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珅去赈灾时往粥里丢沙子 灾民为何对此感恩戴德

和珅去赈灾时往粥里丢沙子 灾民为何对此感恩戴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41 更新时间:2024/1/11 0:01:44

和珅赈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赈灾往粥里丢沙子,文武百官骂声一片,灾民却为何感恩戴德?

提到清代历史上有哪些贪官啊,那毫无疑问,第一想的便是和珅。

在众多的影视剧中,和珅的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大众都会认为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贪官。

在当初和珅被抄家之时,他的资产大概有十亿两白银左右,而当时清政府每年的国库所收得的税也不过只有七千万两。也就是说,一个和珅拥有整个清政府15年的收入。

而他为官的年限也不过20多年,那么就这么一个纯粹的贪官,为何乾隆没有直接处分他呢?

纪晓岚也曾问过乾隆帝,为什么不处置和珅呢?乾隆帝言:“水至清则无鱼。”

而和珅此人尽管为贪官,但是他所做的事也不全部都是坏事,有许多具有争议的事就是他所做的,无法判断他究竟是不是纯粹的贪官。

赈灾的粥里丢沙

在古时候属于农业社会,如果出现了一些天灾自然灾害一类的,就会导致土地颗粒无收。如果朝廷无所作为就会有百姓暴动,进一步威胁管理者的统治。

在乾隆年间,就有过自然灾害的爆发。为了安抚百姓,乾隆帝派和珅以及其他大臣前往灾害地区赈灾。

一到灾区,其他官员在看到百姓的困难以后,当即下令开仓放粮,让灾民们去领粮食,毫无秩序下地放粮,使得当地政府粮仓已没有粮食了,但是灾民们的情况没有好转。

那些赈灾的官员也不懂是何原因所导致。与他们不同的是和珅到达灾区以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开仓放粮,而是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进行仔细地查看之后才派人开设粥铺,然后向灾民们发放白粥。

但是在施粥以前,他先是从地上抓起两把沙子,然后放进了锅中,之后才开始施粥。

和珅的这一举动,被当时许多的官员所唾骂,他们认为这一番举动是侮辱这些百姓,并上折子给乾隆帝告和珅的罪,但之后所有人发现在和珅负责的区域内,灾民们因饥饿而死的情况发生的很少,而和珅也并没有为此向朝廷要钱买粮赈灾。

原本乾隆帝在收到折子时,对于和珅非常之气愤,但是不久便得知了此效果很好,他便要求和珅去解释这一行为。

和珅说是他第一时间到达灾区考察了一番,发现在其中有许多是假冒灾民,因为他们状态非常好,根本就不像挨过饿的样子,而且这些人因身强体壮,所以每次政府的救济粮都会被他们抢走,使得真正的灾民无粮可领。

而且那些灾民们所得到的救济粮,他们自己去进行处理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可能会被当地的一些流氓混混一类的给抢走,如此一来,不仅导致了灾民饥饿,更会导致了他们受伤。

而灾民因饥饿时间太久了,所以突然吃东西会狼吞虎咽,这会导致他们的肠胃受到伤害。如果放一些沙子,便会使得他们不得不细嚼慢咽,仔细地挑出其中的沙子,然后如此一来,便避免了猛吃受伤。

那些冒充灾民的人,对于粥里放沙这一行为可能会极为不满,而真正的灾民为了活下去,他们是不在意这些的。

所以这些灾民们对于和珅纷纷的感激不尽。

长期饥饿下易造成问题

和珅往粥里丢沙子,此事也是有缘由的。

人在长时间的没有吃饭下,胃部会收缩,所以人们实际的饭量会变少,饱腹感会变得更强烈。因此,对于这些长时间忍受饥饿的灾民而言,突然有食物的时候会感受更为的清晰。

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是对于长时间饥饿的人来讲,碰见吃的东西,他们会忽略到饱腹感,只会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样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严重的话会撑死。

所以往粥里面丢沙就是目的是为了放缓他们的速度,以避免后续会造成的问题。

在历史上,关于杜甫的死在《旧唐书 杜甫传》中有记载,说杜甫在投奔的亲戚路上,几天不曾进食,当时突然遇到了一人认识他,得知消息,便给他送了一些酒菜。

而杜甫因为长时间的饥饿下,所以得到了这些酒菜便放肆地吃喝,最后被撑死了。

所以说不可以暴饮暴食。

和珅被乾隆帝留下的意义

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我们可以看到每次都是纪晓岚将和珅气得跳脚,和珅的嘴皮的功夫远远是不敌纪晓岚,因此,在我们的心里,就有这样一种认知:和珅此人比不过纪晓岚。

其实在历史上,和珅比纪晓岚地位要高,和珅性格圆滑,办事漂亮,跟乾隆之间关系也很好,唯一不足的就是他贪财。

不过,为什么明知他是贪官但乾隆依旧没有斩杀他?

这是因和珅他贪财,但是他也只贪该贪的,所做的一切事都是以不损国本为出发点,并且还做到不让当权者警惕他。

对于不该贪的,他绝对不会去动,其实对于赈灾的官员而言,像那些贪官他们一般对于赈灾的钱财,他们都是一层一层地剥削,但和珅就不会去碰这钱。

和珅有一条准则,就是不碰触当权者的底线,也是因此他才在皇帝面前成为了红人。

乾隆曾与纪晓岚说水至清则无鱼,其实这是皇帝的帝之术。

朝堂上不能全是清官,有贪官在这是一种提醒,所以他们不会对正事懈怠。

而和珅办事能力出众,聪明的人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人。

关于和珅此人在史上有着各种说法,有好有坏。

和珅有能力有头脑,从不死读书,也不读死书,遇事懂得变通。不可否认,在他担任官职期间,他为百姓做了一些事,比如他为国家的国库充盈了,和珅更是多次上奏为百姓免去了赋税,为被大军占去地方的百姓建房子分文不取……

他体恤百姓,他也很清楚伴君如伴虎,所以他每走的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直至其晚年,着实令人唏嘘。

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总会有许多的看法,那对于和珅此人的话,相信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标签: 清朝和珅

更多文章

  • 嘉庆赐死和珅之后 纪晓岚的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珅,纪晓岚

    还不了解:和珅与纪晓岚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去世没多久,嘉庆就赐死了和珅,和珅的好友纪晓岚下场如何?说起乾隆的宠臣和珅,那可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在影视作品中,为了讨乾隆开心,他也是费尽了心思,他与纪晓岚两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也是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多欢乐。虽然历史上的

  • 刘邦当年斩的白蛇真的是王莽吗 王莽有白蛇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王莽

    对刘邦和王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据说刘邦斩的白蛇是王莽?王莽真的和白蛇有关吗?相传秦朝末年,刘邦斩白蛇起义,刘邦号称是赤帝之子,遇见白帝之子白蛇,一剑砍下去,白蛇就一命呜呼了,而从此之后,刘邦也算是名声大噪,逐渐成了农民起义的领袖,最终建立起汉朝。而有人说,后世的

  • 司马懿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晋朝皇帝都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真的透支了子孙后代的智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关于晋朝,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条有趣的评论:司马懿老贼透支了自己子孙的智商,所以晋朝是很糟糕的一个朝代,而且是第一个南迁的中原王朝。这句话其实有几分道理,晋朝皇帝的素质相对于汉、唐、明等大一统

  • 历史上的朱温到底有多残暴?有哪些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温,五代

    后梁太祖,即朱温,五代时期梁朝第一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朱温是后梁的开国皇帝,他原来是黄巢的大将,后来,背叛了黄巢,投降了唐朝,唐僖宗在蜀郡下诏,封朱温左金吾卫大将军的官职,担任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又赐名“全忠”。 所以,朱温又称朱全忠,从此,朱温统率他的旧部,开始为唐朝效力。后来,

  • 李卫能做官是通过买官上位的 雍正为何还如此器重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卫,雍正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李卫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为何如此器重靠买官出身的李卫?乾隆对李卫及其后人又如何?李卫是清代历史上极为特殊的汉臣,他是清代历史上为数不多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而最终位列一品的高官,李卫在康熙晚年步入仕途,在雍正时期得到了雍正无比的器重和信任成为

  • 徐茂公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挖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

    徐茂公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挖坟?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演义中的徐茂公,在正史上全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来归顺李唐后被赐姓,由此改名李世勣;李治即位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顺,要求不得使用“世、民”这俩字,于是李世勣从此被称李勣。真实的李世勣,其实并非传说中的半仙,而是个标准的将帅、军事家

  •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妻子 卫子夫死后汉武帝有没有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卫子夫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卫子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卫子夫死后,汉武帝刘彻一点后悔也没有吗?卫子夫是在巫蛊之祸中无可奈何的自杀了,太子刘据也因为起兵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兵败自杀了。到了后来汉武帝醒悟了,还建立了一个思子宫以寄哀思。那么汉武帝对于皇后卫子夫难道就没有一点

  • 赤壁之战结束后 使用苦肉计的黄盖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盖,苦肉计

    还不了解:黄盖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中献苦肉计的黄盖,最终结局如何?为何“销声匿迹”了?事实上,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并非是诸葛亮,而是黄盖!若不是黄盖献计火攻曹操,孙吴联军怎么可能击败曹军?可令大家疑惑的是,在赤壁之战居首功的黄盖,居然在战后销声匿迹了,那么

  • 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远离赵云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死前,为什么叮嘱诸葛亮不要重用赵云?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社会十分的动荡,经常会发生各种动乱,但是这个时期也是人才辈出的时间段。像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而今天,我们要说

  • 邓艾生前立下诸多战功 邓艾最后为什么会以悲剧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邓艾,三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邓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一生屡立战功的邓艾,为何以悲剧收场?三国时期,灭蜀之战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行动。邓艾凭借此战声名显贵,推动了三国一统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邓艾在政治军事上建树颇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本应该受到重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