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在没有攻打蜀汉 司马懿是被空城计吓怕了吗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在没有攻打蜀汉 司马懿是被空城计吓怕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098 更新时间:2024/1/22 11:58:06

对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不再伐蜀,是被空城计吓破了胆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一次,他的对手是有“忍者神龟”之称的司马懿。

4月,诸葛亮到达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他在这里驻扎了下来,并命令士兵开始屯田种粮,因为在第四次北伐中,诸葛亮就是吃了后勤补给的亏。

司马懿很鸡贼,他算准了诸葛亮劳师远行,后勤补给一定跟不上,时间长了,他自己就退回去了,所以,司马懿再次发扬“忍者神龟”精神,就是不出来应战。

诸葛亮没办法,连激将法都用上了,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羞辱他:“你司马懿就是一个女人,娘们唧唧的,是个男人,你就出来应战”。

司马懿是什么人啊,就是靠一个“忍”字,在曹魏横刀立马这么多年,诸葛亮这点小把戏,湿湿碎,司马懿丝毫不为所动。

8月,诸葛亮病重,他知道自己一死,三军无主,必定会被司马懿杀得落花流水,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如何全身而退。

诸葛亮悄悄的找到木匠师傅,然后让他照着自己的模样雕刻了一个木头人,同时命令杨仪领兵撤退,魏延负责断后。

不久,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真正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去世了,带着大军就追上了。

半路上,姜维把木头人诸葛亮给推了出来,司马懿一看:“我滴乖乖呀,诸葛亮没死,你这个老小子,又给我玩空城计,快撤”。

司马懿一口气往回跑了几十里,蜀军得以从容后撤,直到进入斜谷后,才正式发讣告,宣告了诸葛亮的死讯。

当司马懿确认了诸葛亮的死讯后,擦了擦额头的汗:“这真是玩的就是心跳呀,诸葛亮啊诸葛亮,你说你都临死了,还虚晃我一枪,把我吓得够呛,你牛,你真牛”。

此后,司马懿再也没有带兵去伐蜀国。

是诸葛亮的两次“空城计”,把司马懿吓破胆了吗?当然不是,毕竟司马懿也不是吓大的,曹魏集团也不仅仅蜀国一个对手,司马懿要考虑的,还有很多很多。

司马懿很忙,外要平辽东,内要争权力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也没有闲着,他被魏明帝曹叡派到东北“出差”了。

从东汉末年开始,辽东就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公孙家族盘踞于此,冷眼旁观,看着中原三家打的一锅粥。到魏明帝时期,公孙渊自称“辽东王”。

原本,按照曹操当年的思路,辽东这个地方,可以先不用管,公孙家族要折腾,让他们折腾去,我大小封你个官职,你别给我闹事就行。

公孙渊上台后,表面上归顺曹魏,但是暗地里又和东吴暗送秋波,让曹叡心里很不舒服。

诸葛亮死后,蜀国大乱,魏延不服杨仪管理,起兵造反,最后被杨仪斩杀。

曹叡一看,就蜀国现在这个半残废的样子,一时半会对我也没啥威胁了,先不管他了,集中力量先把公孙渊给解决了吧。

于是,一纸调令,把司马懿给调了回来。

司马懿向曹叡承诺,三个月行军,三个月打仗,三个月回来,三个月修整,给我一年时间足够了。

这一次,司马懿没有一点拖泥带水,迅速行军,果断出击,将公孙渊父子斩于出逃的路上,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辽东彻底纳入了曹魏的版图。

平定辽东,是司马懿一生的巅峰时刻,就是从这里开始,司马懿才真正的掌握曹魏的军权,开始有了左右政局的能力。

公元239年,曹叡去世,指定曹爽和司马懿为托孤大臣,皇位传给了养子曹芳

同为托孤大臣,曹爽虽然年轻,但是,毕竟是老曹家的人,地位在那里放着呢,大权独揽,被拜为大将军,封武安侯。

对于异性的司马懿,曹爽是极力排挤,表面上,给司马懿升职,升为太傅。级别是上去了,但是却没有了军权。

司马懿为了避其锋芒,又一次在家装病,而且装得非常像,曹爽派人去打探,司马懿故意把饭弄到身上,流的到处都是,和老年痴呆没啥两样。

就这样,骗过了曹爽,他对司马懿的戒备有所放松。不过,司马懿可没有闲着,他让儿子司马师招募了五千死士,暗中积蓄力量。

公元249年,曹爽陪着曹芳,到高平陵去祭拜魏明帝,司马懿联合太尉蒋济一起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城,并历数曹爽的罪状。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平陵之变”。

曹爽也是个怂包,如此重大的情况,他居然隐瞒不报,私下里与司马懿的人接触。司马懿承诺,只要曹爽投降,绝对不会杀他,荣华富贵,继续保留。

曹爽动摇了,他向司马懿投降,交出了军权和曹芳。结果,司马懿转头就诛杀了曹爽,以及他的整个家族。

从此以后,司马懿和司马家族,才真正的掌控了曹魏政权,曹氏一脉,沦为傀儡。

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但司马懿称病不上朝,曹芳只好屁颠屁颠的跑到司马懿家里和他商量事情。

2年后,司马懿去世,儿子司马师接过了他的大旗。

司马懿很精,蜀汉不灭,才有他存在的价值

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个道理,司马懿非常明白。

随着曹休,曹真,张郃等曹魏名将的去世,司马懿,成了曹叡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都说司马懿很能熬,看来是名不虚传的。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桥段,那就是“空城计”。

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无兵可用,于是摆下空城计,独自一人坐在城楼上抚琴,显得非常自信又潇洒,司马懿怀疑有诈,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全部撤兵。

这个桥段,是完全杜撰的,是为了美化诸葛亮而写的,事实上,街亭失守后,诸葛亮一路小跑就流了,完全不像演义里那么高大的形象,而且,进攻他的人也不是司马懿,而是张郃。

不过,我们可以就这个事情进行一下分析。

司马懿为什么会那么轻易的撤兵,如果怀疑有诈,那么他完全可以派一小队人马,进城去探个虚实,这在行军打仗中是经常用到的,司马懿不可能不懂。

如果非要找个合理的理由,那就是司马懿“养寇自重”。

有了蜀汉的存在,才有司马懿被重用的价值,如果司马懿一口气把蜀汉,东吴,全部都消灭光了,那么,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更何况,诸葛亮死后,蜀国发生内斗,已经元气大伤,根本就不是曹魏的对手,留着他慢慢咽气,不是更省劲儿。

有人会说,“空城计”是罗贯中虚构的,那么,为什么三十六计里面还有“空城计”。

其实,所谓的“空城计”,不是死板地摆下一座空城,来吓唬敌人,而是讲究虚虚实实的一种兵法。

空城计,在历史上其实是被运用过的,最早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攻打郑国,郑国势力弱,就赶紧向齐国求救,不过,那会儿交通条件差,齐国没有那么快赶来,但是楚国已经兵临城下了。

于是,郑国就摆下了空城计,老百姓该干嘛干嘛,城门大开,城里热热闹闹的,还真把楚国给吓回去了。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才,俩人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感觉。

只可惜,诸葛亮用力过猛,生生地把自己给累死了。

司马懿没有再伐蜀,也不是被诸葛亮吓得,也不是啥“敬畏对手”,他只是有自己的小算盘,另外他也确实没空,光一个曹爽,就整的他头晕眼花的。

司马懿很能熬,但是他终究也没有等到灭蜀的一天,这个任务,最终还是被他儿子司马昭给完成了。

标签: 诸葛亮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马谡死因是什么 马谡真的是被诸葛亮挥泪所杀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马谡

    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马谡这个人物,是通过《三国演义》这本名著知道的。他因骄傲自大,导致街亭失守,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忍痛将他斩首。马谡镇守街亭之前,诸葛亮特意立了军令状。虽说只是一次战役,但诸葛亮十分看重。因为诸葛亮看重的不只是街亭这个重要位置,还有马

  • 刘备临死前有想过要杀诸葛亮吗 如果有刘备为何没有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弟关羽报仇雪恨。时运不济,演义中陆

  • 赵匡胤先后灭掉六国之后 赵匡胤是怎么对待六个亡国之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匡胤,北宋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匡胤灭掉了6个国家,那么他是如何处置这6个亡国之君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匡胤在后汉时投奔枢密使郭威,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柴荣病重时,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

  • 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众所周知秦桧是奸臣,并且在赵构的包庇下权倾朝野,那么身为武将的韩世忠质问秦桧“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桧什么反应?为什么他没有弄死韩世忠呢?其实这个背后的原因很简单,虽然宋朝重文轻武,但时局不太平的时候,朝廷还是很需要武将的。并且韩世忠也是个大人物,秦桧想稍微报复一下韩世忠,比如在皇帝面前说两句他

  • 吕不韦真的是因为嬴政一封信选择的自尽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吕不韦,战国

    吕不韦真的是因为嬴政一封信选择的自尽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吕不韦选择自尽,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嬴政已经控制了朝堂,吕不韦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吕不韦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善于筹谋。他年轻时常游走于各地,低价买进当地货物,再到外地高价卖出,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的家产。然而他

  •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在历史上不出名?谁抢了他的风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高祖李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渊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炀帝即位后,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升卫尉少卿。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后

  • 赵匡胤身为皇帝迁都长安 赵光义为什么要坚持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匡胤,赵光义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要迁都长安,为什么赵光义坚持反对?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工作就是武将,还是一员优秀的武将,在征讨过程中,他经常亲自出征,或者在 关键的战役上给予主帅战术建议。最高领导要做到这点,必须自己很内行,若是像秃子那样经常去指挥一个团的战斗,或者像宋太宗、宋真宗

  •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明朝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为何要这么做?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因不愿被清廷撤藩,和清廷的矛盾已不可调和,故联合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退居台澎的郑成功之子郑经,公开扯旗反清,掀起了长达八年的三藩之乱的序幕

  • 宇文泰生前并没有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他在想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宇文泰生前并没有将权力交给自己的儿子,他在想什么?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宇文泰生前,其实并不是不想将权利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担心自己的儿子,根本没有办法完全掌握当时的局势。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宇文泰的儿子们,大多年纪尚小,能力又不是很出众。就算当时宇文泰不考虑那么多,直接把

  • 李自成是第一代闯王吗 子午谷奇谋为什么会引发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自成,子午谷奇谋

    历史上第一位闯王竟不是李自成?子午谷奇谋为何一直有争议,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自成是第二位闯王,第一位闯王是高迎祥,在子午道上遭到孙传庭的伏击,全军覆没,自己被押往北京凌迟处死(没错,子午道就是魏延给诸葛亮出的奇袭长安的路线)。李自成并未自称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