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木真带蒙古全部主力西征七年,金和西夏为何不趁机端他老巢?

铁木真带蒙古全部主力西征七年,金和西夏为何不趁机端他老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人的历史 访问量:3653 更新时间:2023/12/21 5:31:43

因为金国出了个极品皇帝,在他的全力作死之下,金国和西夏错过了这次难得的翻盘机会。

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对于他来说这一次西征纯属意外。

当时蒙古帝国刚刚崛起,国力有限,因此很多物资需要通过西域的贸易来获得。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物资都来自于花剌子模国。

这花剌子模王国乃是中亚地区新晋崛起的一个大国,在当时其国力并不比蒙古帝国差。

有一次成吉思汗派出一支450人的商队前往花拉子模采购物资,结果当地官员贪图蒙古人的财物,于是诬陷他们是间谍,把这些人全抓了。

而花剌子模王国的国王不辨是非,将这些人全杀了。

好在成吉思汗不像花剌子模的国王那么不懂事,虽然他多次打败金军,但是金国实力依然强盛。他以大局为重,派出使者,希望和花剌子模王国和解。

结果呢,对方将正使杀了,然后将副使的胡须剃光赶了出来。

此举无异于直接打成吉思汗的脸,于是他一怒之下决定率军西征,让对方付出血的代价。

但是成吉思汗也明白,一旦他出征,那么金国和西夏必定会搞事情,为此他特意做了一番准备。

他派出手下的大军,发动了第四次伐夏之战,直逼西夏的老巢,结果蒙古大军还没到,西夏国王就先跑了,只留下太子守卫都城。

在当时的几个国家里,西夏的实力是最弱的,自然无力抵抗。最终西夏遣使求和,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蒙古人才退兵。

至于金国,成吉思汗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因为他知道金国有一个极品皇帝,那就是金宣宗。这位皇帝除了作死什么都不会。

金宣宗继位的时候,正逢金国经历了野狐岭大败。这金宣宗是彻底被蒙古人给吓破胆了,他先是不计后果地向蒙古人求和,严重打击了金国人的士气。接着他又宣布与西夏断交,将西夏彻底推向了蒙古人一边。

他的一系列行为使得金国在当时被彻底孤立了。

这还没完,金宣宗彻底被蒙古人吓破了胆。他不顾朝臣们反对,强行将金国的国都从北京改到河南境内。

要知道北京乃中原地区的门户所在,北京一失,则蒙古人可以随意进出中原。这也是为什么当初明朝会选择北京为国都的原因,因为皇帝在北京,这才算得上天子守国门。

而这次蒙古人攻打西夏,其实是金国的一个机会。金国如果肯出兵增援西夏,两国合力至少能够将蒙古人给赶出去。到时候不仅两国军队士气高昂,而且也会将西夏拉回到金国这边。

结果呢,这位金宣宗什么都没有做。在他看来这是蒙古人和西夏之间的事情,和他们金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于是他眼睁睁地看着蒙古人将西夏给打趴下。

这也使得西夏对金国彻底死了心,完完全全倒向了蒙古人这边。

在搞定了西夏之后,成吉思汗便率领着蒙古大军西征去了。至于蒙古本土的事务,他则交给了心腹大将木华黎来处理。

成吉思汗加封他为太师、国王,让他总览蒙古帝国的大小事务。

由于大军都被成吉思汗给带走了,木华黎手里的资源其实相当有限,只有一万多名蒙古骑兵和十万汪古部骑兵,再剩下的就是十几万汉族军队了。

这兵力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分散到各地来守卫的话,其实真没多少人。再加上其中真正的蒙古骑兵数量稀少,军队战斗力和成吉思汗的主力大军完全没法比。因此,他的压力其实是很大的。

好在这时候金宣宗又帮了他大忙。

换成正常人,看到此时蒙古主力离开,必然会想办法联合西夏将蒙古人的老窝给端了。到时候蒙古人的后勤断了,自然会被花剌子模王国大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蒙古帝国了。

然而这金宣宗却不按常理出牌,他不仅不想着向蒙古人报仇,反而打起了南宋的主意。

按金宣宗的话来说,既然从蒙古人手里丢了地,那就从南宋手里抢过来。这说的还是人话吗?完全是强盗逻辑。

于是我们看到了奇葩的一幕,就在成吉思汗西征的同一年,金国也撤回了用来防御蒙古人的军队,接着集结举国之力攻打南宋。

但是这样一来,金国的边境就防守空虚了,那边的木华黎手里还有几十万大军,金国不得不防。

于是金宣宗又想出一招,他封河北、山西以及山东等地的九位地主武装首领为公爵,合称九公。让他们率领本部兵马和蒙古人干架,他们打下的城池也归他们所有。

别说,这招还真有点用。为了保住并扩大自己的地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九公和木华黎你来我往,打得那叫一个热闹。

不过金宣宗此举其实弊端很大的,这些地方武装不可轻信。如果他们真的打赢了蒙古人,那金国也控制不住他们了,到时候又会给金国增加一个麻烦。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在解除了后顾之忧后,金国集结了30万大军南下攻宋。对此,南宋君臣那叫一脸懵逼。蒙古才是金国的心腹大患,金国不和蒙古死磕,反而来打自己,简直是莫名其妙。

原本南宋吸取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想要与金国结盟一起对付蒙古的。结果被金宣宗这么一打,直接改主意了。

反正双方是世仇,既然金国要战,那便战,南宋一点也不虚。南宋一边调集大军与金军开战,一边派遣使者与蒙古结盟。

那边木华黎一看有机可乘,也不和九公玩了,直接调集手中全部兵力攻打金国。木华黎手中的军队虽然并非蒙古正规军,但是对付下九公这种地方武装那是手到擒来。没花多久便将九公势力消灭得干干净净。

后来木华黎去世,是他的儿子勃鲁继位,统帅蒙古大军继续攻打金国。一直到金宣宗去世,其子金哀宗继位,形势才得以缓和。

不得不说,这金哀宗乃有为之君。他上位之后对金宣宗的错误方针进行了全面调整。

一方面,他严惩贪官污吏,同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的臣武将。

另一方面他积极缓和与西夏还有南宋的关系,想方设法与二者结盟一同对抗蒙古人。

在完成上面这些事之后,他动员金国全部力量。派10万人驻守在潼关一带,同时派遣20万大军在黄河沿线布防,使得蒙古军队无法再前进一步,暂时稳定住了局面。

原本人们还指望金哀宗能够再接再厉。带领金国人打回去,彻底翻盘。谁知这个时候,他们却接到了一个噩耗:成吉思汗和他的大军回来了。

成吉思汗回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收拾西夏和金国。由于西夏好欺负,于是他先拿西夏开刀。

西夏全力抵抗,而金哀宗也派出手下将领,让他们见机行事。可惜此时的西夏和金国,国势衰微,根本不是蒙古大军的对手。西夏被分分钟灭国,而金国在经过了一系列激烈抵抗后也被消灭。

其实金国和西夏在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是有机会翻盘的。毕竟大军出征,只要短期退路和粮道,军心必散。更何况前面还有花剌子模的军队等待着蒙古人。

这么好的机会,却全被金宣宗给浪费了。由于他瞎折腾。金国平白无故的消耗了大量国力,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即使后来金哀宗再怎么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也已经回天乏术了。所以说,金国并非亡于蒙古人之手,而是亡于金宣宗。

标签: 铁木真

更多文章

  • 铁木真死后,为何是窝阔台继任成吉思汗,而在此之前是拖雷监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铁木真

    提及拖雷大家想必就想起郭靖,想起《射雕英雄传》。但实际上与一切都与郭靖没有关系。在真实的历史上,窝阔台是铁木真死后的第二代成吉思汗。而在此之前拖雷是监国,没有上帝系,拖雷是成吉思汗四子(幼子)。在铁木真死后,由于大汗之位没有选出,而当时唯一在铁木真身边的只有拖雷,所以暂时由其监国,成吉思汗留下的军队

  • 铁木真怀疑自己被手下给绿了,老婆站出来大声说:不信你试试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铁木真

    在中国历史上论英雄,相信不少人都会说到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说秦始皇或者是李世民,但要是说到将国家的疆土扩展到最大的英雄,那么一定还是成吉思汗。那个时代,中国的土地横跨亚欧大陆,在历史上也是最为巅峰的一个时期,而元朝之所以能够有那么多的领地,也是因为他本人的征服欲望实在是太强烈了。所以我们也能够看到它

  • 如何评价元太祖铁木真?

    历史人物编辑:刘培标签:铁木真

    早有人对铁木真评价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他的拿手项目是征伐打仗,开疆拓土是强项,治国理政是弱项。这一点比不上他的孙子,建立元朝,推行汉制的忽必烈。铁木真是位军事天才生平六十余战,唯有一败——十三翼之战。由于铁木真势力崛起过快,引起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的警惕,联合其他蒙古部落前来围攻

  • 铁木真的残忍,忽必烈的残忍,蒙古帝国和元朝还值得我们颂扬吗?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铁木真

    蒙古帝国,大家都知道,这个国家非常强大,征服了全世界,并且这个国家还非常残忍,据统计蒙古大军在世界范围内总共屠杀2亿多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据说当时宋朝最鼎盛时期总人口都没有超过2亿,那时候的世界又能有多大,估计很多地方原本就是空无一人的荒地,而且蒙古帝国的这个壮举,还被记录在了迪尼斯世界纪录之中,

  • 如何评价铁木真的对手扎木合?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铁木真

    很多人知道成吉思汗铁木真,但你未必知道札木合。札木合是铁木真早期统一漠北时最大的对手。两人幼年时曾结拜,而且札木合的军事实力一度远远超出铁木真。然而在争夺蒙古汗位的过程中,他却失败了。为什么?有两件事情可以说明!第一件事:在铁木真势力还相对弱小的时候,札木合就曾经联合同样与铁木真争夺蒙古汗位的塔里忽

  • 上帝之鞭,巡牧四方-一代天骄,铁木真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铁木真

    草原上风云变幻,在金国崛起之后,草原上基本没有敌手,辽国灭亡后残存的耶律大石建立了西辽却也只能是苟延残喘,宋朝更是一退再退,只想求和,仿佛一统天下就是时间问题,完颜家族开始膨胀了起来,对待其他草原民族,就如同对待奴隶一样,有威胁的就分而化之,或者直接出兵攻打,乱世出英雄,最终蒙古部落出了一个雄才,年

  • 铁木真设立的千户制度,在草原力克群雄,最终建立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张世界标签:铁木真

    1206年初春,铁木真在鄂嫩河源的驻冬地树起九游白纛,隆重地召开忽里台,建国号为大蒙古国(;根据晃豁台部蒙力克之子,人称帖卜腾格里的神巫阔阔出的提议,加尊号称成吉思汗。关于成吉思词的意义,历来众说纷纭。波斯史家剌失德丁说:“成是强大坚强的意思,成吉思是这个词的复数,它与哈剌契丹的伟大君主所戴的古儿汗

  • 铁木真统一高原前的迭儿列勤蒙古诸部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铁木真

    友情提示:本文比较枯燥,大约有三千六百多字。在成吉思汗铁木真还没有统一高原的时候,高原上有黑塔塔儿、白塔塔儿和野塔塔儿,还有非蒙古的、突厥化的、各有君长、语言的部族,例如乃蛮、克烈、汪古等等。黑塔塔儿有迭儿列勤蒙古和尼伦蒙古;白塔塔儿就是有各自部落名称的例如札剌亦儿部、蔑儿乞等等;野塔塔儿就是指森林

  • 阿里不哥几乎获得全蒙古支持,为何还是失败了,有一步棋他下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星羽文史录标签: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在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失败了。两人打了四年的仗,最后,阿里不哥打不赢,不得不投降忽必烈。过了不久,阿里不哥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有人说是阿里不哥生病,有人说是忽必烈下毒。表面上看来,忽必烈是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了阿里不哥。那么阿里不哥真的只是因为军事上打不赢忽必烈吗?其实,阿里不哥是犯下了政治

  • 蒙古汗位之争,忽必烈并非弱势方,阿里不哥也不是“反叛者”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阿里不哥

    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的去世引发了蒙古世界的震动,掀起了拖雷家族的内斗。众所周知,当年随着拖雷长子蒙哥在库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蒙古国的大汗,标志着蒙古帝国的政权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手中。蒙哥的弟弟们,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等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蒙哥死后,作为兄弟的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反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