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哥在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失败了。两人打了四年的仗,最后,阿里不哥打不赢,不得不投降忽必烈。过了不久,阿里不哥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有人说是阿里不哥生病,有人说是忽必烈下毒。
表面上看来,忽必烈是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了阿里不哥。那么阿里不哥真的只是因为军事上打不赢忽必烈吗?
其实,阿里不哥是犯下了政治策略的错误。如果有一步棋他走好了,阿里不哥是不至于失败的。
阿里不哥小时候做过什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我们一无所知。阿里不哥最初进入我们的视野,是蒙哥亲自领军攻打南宋的时候。当时蒙哥派他的二弟忽必烈从中原出发进攻南宋,派另一员大将兀良合台从大理出发进攻南宋,他亲自领兵从四川出发进攻南宋。除此以外,蒙哥还有一个弟弟旭烈兀,蒙哥安排他开启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攻打西亚地区。
蒙哥兄弟(唆鲁禾帖尼生的嫡子)一共四人,三个在外打仗,因此,蒙哥就把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在家里,负责蒙古内部的事务。
后来我们知道,蒙哥在四川攻打钓鱼城的时候战死了。蒙哥战死之后,留在四川的蒙古军队,带着蒙哥的遗体回到蒙古。本来,忽必烈是不知道蒙哥战死的消息,所以他还继续在鄂州城与贾似道恶战,甚至还在那儿打了两年的时间。等他终于知道蒙哥已经战死时,才匆匆撤军回到北方。当然了,他也没有回到蒙古都城哈拉和林,而只是回到了燕京。
接着,阿里不哥就不断派使者来给忽必烈送信,希望忽必烈能够回去开忽里台会议,推荐大汗。忽必烈也派使者回哈拉和林回复阿里不哥,自己公务繁忙不能回去。两个人的信使不断往来,但忽必烈就是不动身。后来,忽必烈的大臣和家人怂恿忽必烈登基当大汗。于是忽必烈自己召开忽里台会议,宣布自己为大汗。
忽必烈登基了,阿里不哥也召开忽里台会议,也宣布当了大汗。然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打了起来。
其实,当阿里不哥召开忽里台会议的时候,他是得到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后人的全力支持的。虽然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但是旭烈兀的儿子却支持阿里不哥。也就是说,几乎除了忽必烈自己那一支外,全蒙古的宗王们,几乎都支持阿里不哥。有这么多人支持,阿里不哥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阿里不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阿里不哥失败的原因,并非他在军事实力弱,打不赢忽必烈。要知道,阿里不哥是获得了蒙古几乎所有宗王的支持的,如果他能把这些宗王们整合起来,用全蒙古的力量来和忽必烈作战,忽必烈未必是阿里不哥的对手。
就算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但是旭烈兀并没有派军参加忽必烈的行动,他只是按兵不动而已。可以说,旭烈兀当时的按兵不动,其实是在暗中观察,谁的实力最强,他可能就支持谁。他只能算一个中间派。后来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他自然站在了忽必烈这一边。如果阿里不哥战胜了忽必烈,那么,旭烈兀肯定就站在了阿里不哥那一边了。连旭烈兀的儿子都站在阿里不哥这边,旭烈兀没有必要和蒙古宗王们对抗。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蒙古宗王们都支持阿里不哥,但是他们的实力都比较弱。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蒙古宗王们的整体实力,其实是不弱的,比如术赤系的别儿哥,他就拥有强大的队伍,察合台系的兀鲁忽乃,其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窝阔台系的海都,后来还成为强盛一时的风云人物。包括东道诸王,也是各自都拥有军队。蒙古本土也有军队,再加上蒙哥在钓鱼城战败后,蒙哥的军队都回到哈拉和林。这支军队实力也是相当强的。这些军队合起来,其力量是忽必烈军队的数倍。如此强大的实力,怎么可能打不赢忽必烈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阿里不哥没有把蒙古宗王们的军队整合起来。
他为什么把蒙古宗王们的军队整合不起来?这就是阿里不哥发动这场战争的理由不充分。
固然,忽必烈强行登位当大汗,在法理上说不过去。但是阿里不哥登位当大汗,在法理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为什么说不过去呢?
因为当时蒙哥死后,就应该由蒙哥的儿子来继承大汗之位。阿里不哥是蒙哥的弟弟,他本来就没有资格继承大汗之位。虽然蒙哥派他守在家里,但是并没有说就给了他继承权。虽然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但阿里不哥不是幼子,他只能算幼弟,幼弟并不具备继承权。
再一点,当年蒙哥之所以能够继承大汗之位,是因为蒙哥是窝阔台的义子。按照老祖宗成吉思汗的遗嘱,大汗之位只能在窝阔台的后人那里传递。蒙哥是窝阔台的义子,他继承大汗之位说得过去。但是阿里不哥是拖雷的儿子,他如果继承大汗之位,那就违背了成吉思汗的遗嘱。
反过来,如果蒙哥的儿子继承大汗之位,就没有违背成吉思汗的遗嘱,毕竟蒙哥的后代,也就是窝阔台的后代。所以,阿里不哥继承大汗之位,在法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蒙哥死的时候,有没有安排谁来当他的继承人呢?我们并不知道。蒙哥在去世之前,曾经留下遗嘱,以后谁把钓鱼城攻下来,就把钓鱼城里的人全部杀光。现在我们只知道蒙哥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其实无关紧要,最重要的,就是他得安排接班人。蒙哥不安排,是一件很不合常理的事情。
蒙哥安排谁来接班?肯定不是忽必烈、旭烈兀,也不是阿里不哥。如果是阿里不哥的话,当时阿里不哥就理直气壮把这个遗嘱拿出来了。阿里不哥没拿出来,说明蒙哥没有安排他。蒙哥最可能安排的,就是他自己的儿子。那时候他的儿子也十多岁甚至可能二十多岁了,当大汗是很合适的。但是我们没有得到这样的讯息。
阿里不哥是不是把蒙哥的遗嘱给篡改了?我们不得而知。总之,无论如何,阿里不哥是不应该自己站出来继承大汗之位。他就应该把蒙哥的儿子扶起来。
有人可能会说,阿里不哥不应该继承大汗之位,为什么当时他召开忽里台会,获得了那么多人的支持呢?
其实,阿里不哥获得那么多人支持,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忽必烈不满,所以才听从阿里不哥的召唤,并不表明,大家很拥护阿里不哥。
蒙哥的儿子当时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正因为没有什么战功,所以更容易被操控。阿里不哥只要把蒙哥的儿子扶起来,在法理上就说得过去了,大家就明白,蒙哥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大汗,以后自然也就会支持蒙哥的儿子了。
当阿里不哥把蒙哥的儿子确立为大汗以后,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像曹操当年做的那样。如此,他讨伐忽必烈,就理直气壮顺理成章了。哪怕忽必烈的军队强大,但只要阿里不哥高扬“正义”“正统”的大旗,说忽必烈是篡夺江山,阿里不哥肯定能得到蒙古其他宗王的支持。最终打败忽必烈,也不是不可能的。哪怕失败了,阿里不哥不是大汗,也不会被忽必烈特别针对。到时候阿里不哥看形势变化,选择战争和投降,都很容易。
一旦打败了忽必烈,阿里不哥就建立了巨大的战功。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对手就只剩下蒙哥的儿子。蒙哥的儿子没有什么军功,又没有什么威望的,阿里不哥想要夺权,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
应该说,这也是阿里不哥的政治智慧不够,同时耐不住性子,急于登基当大汗,没有拿住舆论的制高点,没有把“争权战”变成“正义战”,所以最终才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