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里不哥几乎获得全蒙古支持,为何还是失败了,有一步棋他下错了

阿里不哥几乎获得全蒙古支持,为何还是失败了,有一步棋他下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羽文史录 访问量:1438 更新时间:2023/12/6 16:23:33

阿里不哥忽必烈争夺大汗之位失败了。两人打了四年的仗,最后,阿里不哥打不赢,不得不投降忽必烈。过了不久,阿里不哥就莫名其妙地死了。有人说是阿里不哥生病,有人说是忽必烈下毒。

表面上看来,忽必烈是凭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战胜了阿里不哥。那么阿里不哥真的只是因为军事上打不赢忽必烈吗?

其实,阿里不哥是犯下了政治策略的错误。如果有一步棋他走好了,阿里不哥是不至于失败的。

阿里不哥小时候做过什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我们一无所知。阿里不哥最初进入我们的视野,是蒙哥亲自领军攻打南宋的时候。当时蒙哥派他的二弟忽必烈从中原出发进攻南宋,派另一员大将兀良合台从大理出发进攻南宋,他亲自领兵从四川出发进攻南宋。除此以外,蒙哥还有一个弟弟旭烈兀,蒙哥安排他开蒙古人的第三次西征,攻打西亚地区。

蒙哥兄弟(唆鲁禾帖尼生的嫡子)一共四人,三个在外打仗,因此,蒙哥就把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在家里,负责蒙古内部的事务。

后来我们知道,蒙哥在四川攻打钓鱼城的时候战死了。蒙哥战死之后,留在四川的蒙古军队,带着蒙哥的遗体回到蒙古。本来,忽必烈是不知道蒙哥战死的消息,所以他还继续在鄂州城与贾似道恶战,甚至还在那儿打了两年的时间。等他终于知道蒙哥已经战死时,才匆匆撤军回到北方。当然了,他也没有回到蒙古都城哈拉和林,而只是回到了燕京。

接着,阿里不哥就不断派使者来给忽必烈送信,希望忽必烈能够回去开忽里台会议,推荐大汗。忽必烈也派使者回哈拉和林回复阿里不哥,自己公务繁忙不能回去。两个人的信使不断往来,但忽必烈就是不动身。后来,忽必烈的大臣和家人怂恿忽必烈登基当大汗。于是忽必烈自己召开忽里台会议,宣布自己为大汗。

忽必烈登基了,阿里不哥也召开忽里台会议,也宣布当了大汗。然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就打了起来。

其实,当阿里不哥召开忽里台会议的时候,他是得到了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后人的全力支持的。虽然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但是旭烈兀的儿子却支持阿里不哥。也就是说,几乎除了忽必烈自己那一支外,全蒙古的宗王们,几乎都支持阿里不哥。有这么多人支持,阿里不哥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阿里不哥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前面我们说了,阿里不哥失败的原因,并非他在军事实力弱,打不赢忽必烈。要知道,阿里不哥是获得了蒙古几乎所有宗王的支持的,如果他能把这些宗王们整合起来,用全蒙古的力量来和忽必烈作战,忽必烈未必是阿里不哥的对手。

就算旭烈兀支持忽必烈,但是旭烈兀并没有派军参加忽必烈的行动,他只是按兵不动而已。可以说,旭烈兀当时的按兵不动,其实是在暗中观察,谁的实力最强,他可能就支持谁。他只能算一个中间派。后来忽必烈打败阿里不哥,他自然站在了忽必烈这一边。如果阿里不哥战胜了忽必烈,那么,旭烈兀肯定就站在了阿里不哥那一边了。连旭烈兀的儿子都站在阿里不哥这边,旭烈兀没有必要和蒙古宗王们对抗。

有人可能会说,虽然蒙古宗王们都支持阿里不哥,但是他们的实力都比较弱。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蒙古宗王们的整体实力,其实是不弱的,比如术赤系的别儿哥,他就拥有强大的队伍,察合台系的兀鲁忽乃,其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窝阔台系的海都,后来还成为强盛一时的风云人物。包括东道诸王,也是各自都拥有军队。蒙古本土也有军队,再加上蒙哥在钓鱼城战败后,蒙哥的军队都回到哈拉和林。这支军队实力也是相当强的。这些军队合起来,其力量是忽必烈军队的数倍。如此强大的实力,怎么可能打不赢忽必烈呢?

根本的原因,就是阿里不哥没有把蒙古宗王们的军队整合起来。

他为什么把蒙古宗王们的军队整合不起来?这就是阿里不哥发动这场战争的理由不充分。

固然,忽必烈强行登位当大汗,在法理上说不过去。但是阿里不哥登位当大汗,在法理上也是说不过去的。为什么说不过去呢?

因为当时蒙哥死后,就应该由蒙哥的儿子来继承大汗之位。阿里不哥是蒙哥的弟弟,他本来就没有资格继承大汗之位。虽然蒙哥派他守在家里,但是并没有说就给了他继承权。虽然蒙古有“幼子守灶”的传统,但阿里不哥不是幼子,他只能算幼弟,幼弟并不具备继承权。

再一点,当年蒙哥之所以能够继承大汗之位,是因为蒙哥是窝阔台的义子。按照老祖宗成吉思汗的遗嘱,大汗之位只能在窝阔台的后人那里传递。蒙哥是窝阔台的义子,他继承大汗之位说得过去。但是阿里不哥是拖雷的儿子,他如果继承大汗之位,那就违背了成吉思汗的遗嘱。

反过来,如果蒙哥的儿子继承大汗之位,就没有违背成吉思汗的遗嘱,毕竟蒙哥的后代,也就是窝阔台的后代。所以,阿里不哥继承大汗之位,在法理上是说不过去的。

蒙哥死的时候,有没有安排谁来当他的继承人呢?我们并不知道。蒙哥在去世之前,曾经留下遗嘱,以后谁把钓鱼城攻下来,就把钓鱼城里的人全部杀光。现在我们只知道蒙哥说了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其实无关紧要,最重要的,就是他得安排接班人。蒙哥不安排,是一件很不合常理的事情。

蒙哥安排谁来接班?肯定不是忽必烈、旭烈兀,也不是阿里不哥。如果是阿里不哥的话,当时阿里不哥就理直气壮把这个遗嘱拿出来了。阿里不哥没拿出来,说明蒙哥没有安排他。蒙哥最可能安排的,就是他自己的儿子。那时候他的儿子也十多岁甚至可能二十多岁了,当大汗是很合适的。但是我们没有得到这样的讯息。

阿里不哥是不是把蒙哥的遗嘱给篡改了?我们不得而知。总之,无论如何,阿里不哥是不应该自己站出来继承大汗之位。他就应该把蒙哥的儿子扶起来。

有人可能会说,阿里不哥不应该继承大汗之位,为什么当时他召开忽里台会,获得了那么多人的支持呢?

其实,阿里不哥获得那么多人支持,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忽必烈不满,所以才听从阿里不哥的召唤,并不表明,大家很拥护阿里不哥。

蒙哥的儿子当时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正因为没有什么战功,所以更容易被操控。阿里不哥只要把蒙哥的儿子扶起来,在法理上就说得过去了,大家就明白,蒙哥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大汗,以后自然也就会支持蒙哥的儿子了。

当阿里不哥把蒙哥的儿子确立为大汗以后,他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就像曹操当年做的那样。如此,他讨伐忽必烈,就理直气壮顺理成章了。哪怕忽必烈的军队强大,但只要阿里不哥高扬“正义”“正统”的大旗,说忽必烈是篡夺江山,阿里不哥肯定能得到蒙古其他宗王的支持。最终打败忽必烈,也不是不可能的。哪怕失败了,阿里不哥不是大汗,也不会被忽必烈特别针对。到时候阿里不哥看形势变化,选择战争和投降,都很容易。

一旦打败了忽必烈,阿里不哥就建立了巨大的战功。在这种情况下,他的对手就只剩下蒙哥的儿子。蒙哥的儿子没有什么军功,又没有什么威望的,阿里不哥想要夺权,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

应该说,这也是阿里不哥的政治智慧不够,同时耐不住性子,急于登基当大汗,没有拿住舆论的制高点,没有把“争权战”变成“正义战”,所以最终才失败了。

标签: 阿里不哥

更多文章

  • 蒙古汗位之争,忽必烈并非弱势方,阿里不哥也不是“反叛者”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阿里不哥

    1259年8月11日,蒙哥汗的去世引发了蒙古世界的震动,掀起了拖雷家族的内斗。众所周知,当年随着拖雷长子蒙哥在库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蒙古国的大汗,标志着蒙古帝国的政权从窝阔台家族转移到了拖雷家族手中。蒙哥的弟弟们,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等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蒙哥死后,作为兄弟的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反目成

  • 占据优势的阿里不哥为何会失败?因为他的愚蠢短视,以及轻狂自大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阿里不哥

    阿里不哥之乱,是大蒙古国因争夺汗位爆发的第一场内战。因为阿里不哥的愚蠢短视,以及轻狂自大,导致他最终的失败。01,忽必烈的反应元宪宗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大蒙古国的第四任大汗蒙哥在钓鱼城之战中意外陨落,而他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死后,可以继承汗位的有两个群体——蒙哥汗的同母弟弟和儿子。他的三个嫡亲弟弟

  • 蒙哥骤然陨落,为抢占汗位阿里不哥率先出招,忽必烈竟直奔开平府

    历史人物编辑:忆三线标签:阿里不哥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下令三路大军进攻南宋,1259年蒙哥率军攻到合州钓鱼城,蒙宋双方在此僵持了三个月。8月11日,心急如焚的蒙哥登上高台,准备探明战况时,宋军对准高台进行攻击,高台被砸毁坍塌,蒙哥身负重伤,不久就死于军中。蒙哥已死,兄弟剩下三人,向大汗宝座发起最后冲击,阿里不哥使出必杀技去抢占大

  • 旭烈兀最强为何不争大汗?全蒙古支持阿里不哥,为何他支持忽必烈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阿里不哥

    旭烈兀当时遭遇了一个选择:二哥忽必烈和四弟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之位,两人都给旭烈兀写信,希望旭烈兀能够支持自己。无论是二哥忽必烈,还是四弟阿里不哥,都是自己的亲兄弟,而且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旭烈兀应该做怎样的选择呢?其实,旭烈兀在接到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来信时,一度火冒三丈。为什么会火冒三丈呢?因为他想

  • 阿里不哥:心腹背叛,昏招频出,首位被叛乱者赶下台的蒙古大汗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阿里不哥

    宋开庆元年、蒙宪宗九年(1259)七月,蒙古大汗蒙哥死在伐宋的征途之中,因为他生前并没有像铁木真和窝阔台那样指定继承人,争夺汗位的内讧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还是发生在拖雷系内部。 01,蒙哥死后的局势 由于蒙哥的固执己见,导致他早死,给强悍的蒙古帝国播下造成永远分裂的内战种子。当时,可以作为蒙哥继承人的

  • 文湖州派墨竹大师一柯九思,以书入画,善用八分笔法,颇具奇趣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柯九思

    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今属浙江省)人。元代书画家,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他多识,能诗文;善书,四体八法俱能起雅去俗,绘画以“神似”著称,尤擅画竹,并受赵孟影响,主张以书入画,。他不仅是位书画家,更精于名画的鉴赏,是元代最负盛名的鉴藏家。他用书画家的

  • 元代诗人刘因选择归隐,造成他归隐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刘因

    易代之际,伴随着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而来的就是文化的灭顶之灾。自女真兴起再到蒙古入侵,北方大地长期处于异族统领之下,传统学术之传受到威胁。好在金代统治者崇儒重道,以儒术治国,使北宋以来的儒学传统能流传不坠。而金末乱世,北方经济文化遭受严重破坏,大批的文人或死于战乱或被掳为奴,剩下的一批入元的儒生,带着

  • 都是18个字,同样写秋,同一时代,马致远和白朴,谁更胜一筹?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历史苑标签:马致远

    白朴的《天净沙·秋思》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曲牌相同,在内容、结构和情感上也十分的类似。蒋勋老师说,在元代形成了一种孤独美学,这种孤独和寂寞与汉族国破家亡的遭遇相关,也和读书人对自身命运无法把握,由此而产生的自我放逐的情感有关。这两首散曲都演绎出了这种孤独美学。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 枯藤老树昏鸦,月落乌啼霜满天,到底谁更愁?马致远,张继?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马致远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也是文学史上的三大瑰宝。唐诗三百首现在已经很普及了,还成了学前班必学内容,我们大多数人对宋词也不陌生。很多人对元曲还是非常陌生的,说到元曲,必须提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就是马致远。他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凭借一首《秋思》便赢得了

  • 别再选超声波加湿器了,加点钱选它不香吗?

    历史人物编辑:懒惰的小猫咪标签:钱选

    比起冷,北方人其实更担心的是干燥。你看,干的我嘴都裂了供暖后的北方,室内湿度呈现断崖式下降,这对于本就干燥的无疑是雪上加霜。口感舌燥、嘴唇开裂、皮肤干燥瘙痒......等等症状接踵而来。这时候,加湿器作为一个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辅助性加湿手段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不过,加湿器应该怎么选呢?别着急,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