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

辛弃疾一首《鹧鸪天》,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社会摇 访问量:3559 更新时间:2024/1/19 19:53:10

自古以来,离别之情总是让人伤感不已,眼看着亲朋好友挥手告别,渐行渐远,总会令我们的心中充满了辛酸。在古代有许多人,都把这种感情转化成了文字,写就了一首又一首催人泪下的诗词。辛弃疾这一首《鹧鸪天》就是如此,不仅道尽了离别之苦,也让人看透了世事的艰难。

这首词写的非有水平,将文字用到了无比精炼的地步,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恰到好处,无可替代。

而且这首词中所涉及的感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的离别之苦。掺杂了辛弃疾对古今人生的思考,对人间世事的感慨。

读完这首宋词后,我们就能发现,辛弃疾和这位友人之间的感情,的确非常真切,足以称得上至交二字。

因为他在第一句中写到“唱彻《阳关

而且他们在离别时留给对方的寄语,也非常的特殊,非常的真实。他们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说些一帆风顺,步步高升之类的客套话,只是劝对方注意饮食,保重身体。这样的话虽然听起来十分朴素,不够华丽,但是却最能表现出对一个人的关心,因为只有面对至亲至近的人,才会流露出这般感情。

这是一种让人非常羡慕的友情,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位这样的知己,也算是不负此生。毕竟酒肉朋友好找,真正知音难觅。

可如今这位知音也将要乘舟远行,离他而去。看着友人渐行渐远的背影,悲伤的情绪在辛弃疾心里弥漫开来。自古多情伤离别,由于受到了情绪的感染,他眼中的的风景,也都被染上了一层伤感的色彩——“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无论是那漫江碧水,还是那一片青山,仿佛都能体会到他的心思,在替他诉说着心里的凄凄别情。

正所谓思也悠悠,恨也悠悠。纵使人的情绪有千万般变化,但归根结底,都只不过是因为悲欢离合罢了。可是又有谁能摆脱,这人世间的种种悲哀,超脱于这些感情之外!所有人都只是这红尘中的沧海一粟,到处漂泊,身不由己。

辛弃疾看着友人的一叶扁舟,渐渐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中。此时江上却突然起了风浪,波涛汹涌,狂风怒吼。辛弃疾不由得开始担心这位友人,不过他担心的并不是友人归途中安危,而是担心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是否能够安然无事。因为这江面上的风波固然危险,但是人生的道路却更加艰难。毕竟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的一生,都是一帆风顺,不受挫折。

这就是辛弃疾这首《鹧鸪天》,所告诉我们的道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事情,并不是面对自然界的风风雨雨,而是需要面对深不可测的人心。因为自然界的风雨,尚且有规律可循,能够轻松躲避。而每个人的心思,却是那么飘忽不定,难以琢磨。所以我们也不必去猜测别人的想法和意图,只要努力做好自己,无愧于内心,无愧于他人,也就能无惧世事的艰难,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标签: 辛弃疾

更多文章

  • 金戈铁马辛弃疾,豪情万丈宋词人!一代“词坛飞将”!

    历史人物编辑:张少方标签: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集英雄色彩和文学天才于一身的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词坛飞将”,同时他也是南

  • 辛弃疾一心想要北伐,南宋皇帝为何不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从保瑞标签:辛弃疾

    宋朝自从靖康之变之后就进入了一个衰弱的阶段,北宋灭亡而南宋迟迟没有建立。当时的康王赵构跑到南方建立的南宋,但是他却没有心思北伐,把最后光复北宋的机会都给错过了,岳飞成为了他和金国议和的牺牲品。而到了50年之后,重新出现的一位和岳飞相似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辛弃疾,却一直没有受到宋朝皇帝的待见,这是为什

  • 最美元宵节宋词,千古流传,辛弃疾唯美古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辛弃疾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记得点赞←《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白话】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

  • 此人得到了辛弃疾最有名的一首词,中了状元,却还告诉皇帝要复仇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辛弃疾

    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豪放词。要说最出名的一首,恐怕就是下面这首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其中的“醉里挑灯看剑”可以说是辛弃疾留下的最经典形象,何其霸

  • 辛弃疾的词,为何如此动人心魄?只因他与众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依伊文史社标签:辛弃疾

    说起我国古代文化鼎盛的时期,莫过于唐朝和宋朝了,唐朝鼓励写诗,出了许多有名的诗人。为后人所赞扬流传。相比起诗句,我相信更多的人更喜欢词,因为词给人感觉更委婉,回味无穷。说起宋词,很多人就会提到自己比较欣赏的词人,比如李清照,辛弃疾等等。而辛弃疾身份有所不同,他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豪放派代表词人,更是一

  • 辛弃疾与党怀英:家国面前无情谊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辛弃疾

    齐鲁之地多才俊,圣人之乡,历来文人雅士辈出。然大宋朝重文轻武,北朝大金屡屡南下攻宋,宋不可挡。绍兴二十六年,山东已尽归大金二十余载。齐鲁大学士刘瞻于毫州柳湖边开设柳湖书院,门下青年才俊众多,他们或堂上论道,或湖边纵马,屡屡引得世人称道。这其中以世杰,幼安二人最为人们所推崇。那年世杰二十,幼安十六。世

  • 苏轼PK辛弃疾,2首《西江月》,背景相似,谁的境界更高?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历史标签:辛弃疾

    要是在宋朝的词坛中,挑选一位能够和苏轼相提并论的词人,小编觉得非辛弃疾莫属。对苏轼来讲,写文是他的毕生所爱,他所创作的诗有将近3000首,词有350多首;于辛弃疾而言,闲居时最大的乐趣是写词,他一生所创作的词有600多首。他们两个也是既能婉约又可以豪放的词人,世人对两个人各有喜爱。这次小编要和大家聊

  • 辛弃疾:想报国?少生孩子多种树!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诗人,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迷昏了一代轻狂少年,也更是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成为了一代狂妄少年的经典座右铭,而他自己也是至始至终想要收复北方,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是智勇双全的一员大将军。可不管如何,他到死都没有成功实现这个梦想,同陆游一样只得一声叹息。但是辛将军就算知道

  • 辛弃疾写下戒酒词,不久反悔,又写下一首破戒词,拯救了千年笑点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辛弃疾

    酒是个好东西,能催生风花雪月,能诞下诗词歌赋,能消磨失意情愁。可同时,酒又是消极人生不可或缺的奢侈品,如若不能诗酒趁年华,那么就会被酒精支配,不知何处是他乡。诗词界嗜酒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唐有李白,宋有苏轼,但今天的主角是词中之龙辛弃疾。对于稼轩兄来说,酒也是把双刃剑,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万丈豪情

  • 辛弃疾的一首心情说说,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小话同学话诗词标签:辛弃疾

    有读者问: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首词,可以分享一下吗?小话诗词:我承认,这个问题get到我了。辛弃疾的很多豪放词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但我却喜欢他的这一首写在石壁上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话说回来,这首词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牢骚之作。之所以称之为牢骚之作,因为就是一首写愁的词作。说得文艺一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