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PK辛弃疾,2首《西江月》,背景相似,谁的境界更高?

苏轼PK辛弃疾,2首《西江月》,背景相似,谁的境界更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绣虎读历史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4/1/19 23:12:50

要是在朝的词坛中,挑选一位能够苏轼相提并论的词人,小编觉得非辛弃疾莫属。对苏轼来讲,写是他的毕生所爱,他所创作的诗有将近3000首,词有350多首;于辛弃疾而言,闲居时最大的乐趣是写词,他一生所创作的词有600多首。

他们两个也是既能婉约又可以豪放的词人,世人对两个人各有喜爱。这次小编要和大家聊的是两人的《西江月》。此作品出世的背景差不多:两人在人生艰难的时候所出的作品,一个被贬,一个被罢官;都在半夜时分睡不着。情境一融合,两部作品就现世了。我们先来看一下苏轼的,如下图:

此词开篇就惊艳了时光,短短十二个字就将人生的虚幻和时光的匆忙给勾勒出来。第二句中,诗人听着走廊里所传来的声响,感受到了秋风的萧索,愁绪顿时爬上了眉头。苏轼先生用“秋凉”、“秋叶”以及“秋风”等秋日典型景色,把内心的愁苦给表现得极为透彻。

下片中,因为酒、月的介入,愁苦变得让人难受极了,酒非好酒,明月被愁云遮住了。全词的着眼点就是“凉”,内心本就凄凉,加上此刻秋夜带来阵阵凉意,悲情被称托到了极点,令人回味无穷。

要是说苏轼先生这次的借酒消愁不太成功,那么辛弃疾先生的借助夜来消愁,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了。全诗如下图:

创作本词的时候,辛弃疾在上饶闲居,他操劳了半生,难得有清闲下来的时候。就在这样一个有明月、清风、鸣蝉伴着的夏夜,辛弃疾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田里夜行。整首词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给大家带来了一场绝美的山村之旅。

首句明月爬上了树梢,不经意间将枝头的喜鹊给吵醒了,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又一阵蝉叫声,读词的人仿佛漫游在夏日特有的景致当中。第二句可以说是惊艳世人的名句了,人们在田间乘凉,混合着稻花香喜悦地谈论着丰收之年,就连田间的青蛙也跳过来凑热闹。用青蛙声音诉说丰年可以说是词人的首创,的确让人惊艳。要是没有身临其境,怕是写不出如此有意境的词的。

下片写的夜雨突然来袭,虽然天上的星星还时隐时现,但是山前却飘起了蒙蒙细雨。最后一句,辛弃疾加快了脚步,过了小桥转了个弯,茅店瞬间出现在了眼前。其实辛弃疾的惊喜一开始就藏在词中,来得直接却自然。

两位顶级词人所做的这两首《西江月》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季节下的情境,也表达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有人喜欢辛弃疾热闹的夏夜,有人偏爱苏轼清的秋夜。千年以来,我们都无法判断这两首诗哪首的境界更高一些。不知道大家更喜欢谁的呢?

标签: 辛弃疾

更多文章

  • 辛弃疾:想报国?少生孩子多种树!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诗人,一首“醉里挑灯看剑”迷昏了一代轻狂少年,也更是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成为了一代狂妄少年的经典座右铭,而他自己也是至始至终想要收复北方,不仅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是智勇双全的一员大将军。可不管如何,他到死都没有成功实现这个梦想,同陆游一样只得一声叹息。但是辛将军就算知道

  • 辛弃疾写下戒酒词,不久反悔,又写下一首破戒词,拯救了千年笑点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辛弃疾

    酒是个好东西,能催生风花雪月,能诞下诗词歌赋,能消磨失意情愁。可同时,酒又是消极人生不可或缺的奢侈品,如若不能诗酒趁年华,那么就会被酒精支配,不知何处是他乡。诗词界嗜酒的文人骚客数不胜数,唐有李白,宋有苏轼,但今天的主角是词中之龙辛弃疾。对于稼轩兄来说,酒也是把双刃剑,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万丈豪情

  • 辛弃疾的一首心情说说,开篇就是千古名句,一直被模仿却从未被超越

    历史人物编辑:小话同学话诗词标签:辛弃疾

    有读者问:你最喜欢辛弃疾的哪首词,可以分享一下吗?小话诗词:我承认,这个问题get到我了。辛弃疾的很多豪放词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但我却喜欢他的这一首写在石壁上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话说回来,这首词其实是辛弃疾的一首牢骚之作。之所以称之为牢骚之作,因为就是一首写愁的词作。说得文艺一些,就是

  • 辛弃疾这首爱情词,隐藏一个“密码”,代表一座他从未去过的城市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辛弃疾

    一代豪杰词人辛弃疾,写了大量的豪放词,比起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增加了不少家国情怀。当然了,他也写下了很多婉约动人的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首《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醉愁笑骂,遣兴抒怀,看似悠闲却实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辛弃疾

    南宋抗金英雄辛弃疾是读者非常喜爱的词人,他年轻时就满腔热血地组织队伍杀敌报国,并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后来虽壮志未酬,却用诗词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让无数的读者为之动容和感伤。辛弃疾的诗词风格多样,但以豪放为主,沉雄豪迈,而又不乏细腻柔媚。他创作的很多诗词我们都很熟悉,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 辛弃疾,一个失路的时代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侃历史标签:辛弃疾

    公元1207年9月10日,一位满怀壮志丶渴望恢复中原的抗金英雄,终因一生壮志难酬忧愤而终,据说临死前还连连高呼"杀贼!杀贼!杀贼!",然后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他,就是南宋有着"词中之龙"美誉的辛弃疾。说起辛弃疾,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像是,一位与"词仙"苏轼齐名的爱国词人,一位将豪放词推向另一巅峰

  • 为什么辛弃疾的词总是如此悲愤?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辛弃疾

    读辛弃疾的词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人就像一个愤青一样,他的词在豪迈中有一种愤怒,有一种愤世嫉俗,有一种想要爆发但是却又无处使力的悲愤,你几乎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辛弃疾在创作这些词的时候,就像一匹躁动不安的野马。他想要狂奔,想要自由,但是无奈被一条缰绳给拴住了,他只好从嘶鸣中、从跺来跺去的脚步中发泄内心的焦

  • 辛弃疾有一首词,一共十句,句句用典,您知道是哪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辛弃疾

    最近的自媒体平台上,辛弃疾又莫名其妙火了起来,大家在谈及辛弃疾时,第一印象大多是宋词豪放派领军人物,第二印象则是古今“用典”第一高手。对此,六甲番人深以为然,辛弃疾确实是著名的用典高手,他的词作很少不用典的,而且用典浑然天成,毫无堆砌之感,虽说不熟悉其词中典故的读者也能领略到那雄放的气势,但知晓了其

  • 被人戏称为“大宋第一古惑仔”,这样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你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乔群能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山东大汉。他为人大方、十分豪爽,对待朋友热情仗义,一生胸襟坦荡、光明磊落。有次见陆游的住处太过简陋,稼轩准备出资让他建个稍微大点的院子,最后被陆游婉拒了,陆游还把这事写下来了,其文如下“辛幼安每欲为予筑舍,予辞之,乃止。”另外朱熹的学生得病了没钱看病,他就出钱请医生,直接给小伙子把病治好了。

  • 堂堂男儿辛弃疾,写下一首唯美的词,你向往的生活就在这!

    历史人物编辑:史醉今迷标签: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的手中。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