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宋江来说,公孙胜可谓是他的一个强有力的帮手。晁盖曾经说谁杀死了史文恭谁才能够接手梁山。按照晁盖的这番言论,武功平平的宋江绝对没有可能接手梁山,而事实上也是人家玉麒麟卢俊义杀死了史文恭,按照晁盖临终之时的遗言卢俊义理应接管整个梁山。所以说宋江如果真的想接管梁山通过正常的手段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而这个时候入云龙公孙胜就起到了绝大的作用。
在当时那个时代人们都是比较迷信的,相比于人类的决定大家更加听信于上天的安排,所谓的天命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十分盛行的,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种命令。而公孙胜本身就是一个道士,懂得一些在当事人看来没有办法去解释甚至可以说是如同于仙人的手段,所以说公孙胜在人们的眼中是最接近于仙的一个人物,而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便更加接近天命。而宋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才如愿以偿的坐上了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子。
当时宋江与公孙胜合谋将可有一百零八个人姓名以及排位的石碑埋在了梁山后山之中,谎称是无意当中发现的。如此一来顺理成章的将宋江是梁山第一的事情当成了上天的安排,因此也堵住了众人的悠悠之口。可以说宋江之所以能够接管梁山公孙胜是功不可没的,那么按照常理来说,公孙胜能够帮助宋江做这样的事情他们之间的情谊也是十分深的,但是事实上在那之后的不久公孙胜就离开了梁山,并且之后的宋江在遇到要到的时候去请公孙胜回去扳回局面的时候,公孙胜也是百般的推脱,最终还是李逵和戴宗强行将其带回来梁山。本来应该与宋江心心相惜的兄弟为何不愿意帮助宋江了呢?
实际上到了后期,公孙胜也是看透了宋江极力想要招安的心思。本来的公孙胜认为宋江被朝廷迫害沦落到装疯卖傻以保全性命的地步,应该就不会再抱有招安的心思了,但是他还是小瞧了宋江对于朝廷的所谓的忠心。因此在他知晓宋江不一定会选择招安的时候,便离开了梁山过起了自己的生活。公孙胜虽然是一个道人但是却是一个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道人,要不然最开始的时候他也不会拉拢晁盖等人一起盗取生辰纲了,更加不会把截来的生辰纲分给黎民百姓了。
其实通过水浒传最终的结局可以看出公孙胜最终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如果他当时没有选择离开梁山而是参与招安的话,或许在征讨方腊的过程当中他就已经身首异处,或者说即便他能够侥幸成为存活下来的人,最终回到朝廷之后恐怕也难逃别人的毒手。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孙胜的选择虽然显得有些无情,但是却是十分明智的。而且宋江为了所谓的朝廷完全可以不顾他们兄弟的性命,这样的人也不值得公孙胜去效忠,因此公孙胜最终选择了离开,做了一个闲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