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打死老虎的好汉,纵观历史上这些人,山东武松绝对算头一号。
不单纯是靠自己的武力,关键是赤手空拳,和老虎肉搏。这份武力和勇力,真可谓是空前绝后。
美国前拳王泰森,在拳坛上纵横数十载。他曾养了一只老虎,差点被老虎制住,从而心有余悸。
以泰森的厉害,尚且不敌老虎。那武松已可称为打虎第一人。
就是这么一个好汉,也还是有不怕他的人。
西门庆。
此人是个大财主,自家最赚钱的生意,以生药铺和绸缎庄为主,外带一些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
他非常有经商意识,因此家里的生意蒸蒸日上,是阳谷县远近闻名的人物。
他不止经商有头脑,还善于和官府的父母官搞关系。得到了官府的庇佑,又养了一班子门客,自然就在阳谷县胡作非为,搞得民怨沸腾,只是苦于西门庆的势力大,不敢告发。
这西门庆按照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黑白两道都吃得开。何况他自己生得风流潇洒,眉目如画。更难得的是居然拥有一身好武艺,也不知是哪里学来的。
有钱、有势、有样貌、有武艺,自然把谁也不放在眼里。
虽然阳谷县只是一个小地方,但是西门庆在此地已经称王称霸,自然志得意满。
武松即使因为打虎得到知县的赏识,任命他为阳谷县都头。依然不被西门庆放在眼里。
阳谷县的知县,也就是一个七品芝麻官,相当于现在的城市下面的县级编制。而衙门都头,也就是县里一个警察大队长而已。
对于西门庆来说,知县都只不过小菜一碟,更不用说都头了。
西门庆的武艺到底如何,施耐庵并没有着力刻画。只是通过一些细节可以看到,西门庆是不怕武松的。
偷情潘金莲之前,王婆曾对他提及武松的勇猛,西门庆却轻描淡写地不置一词。鸠杀武大郎之后,潘金莲和王婆都有后怕,唯独西门庆没有任何神情上的表示。
他每日和潘金莲饮酒玩闹,从不把武松为念。这证明什么?
西门庆,无论从势力,还是个人武艺,从来都不惧怕武松。
新《水浒传》的编剧读懂了西门庆,因此改变狮子楼打斗这一段,突出了西门庆的勇武,特地让武术指导给西门庆加上了一个绝招——袖底锤。
武松在这个绝招之下,吃了大亏,被西门庆在肋窝处刺了一刀,差点丧命。
袖底锤这个绝招,曾经在李连杰的电影中看到过。那是《给爸爸的信》,饰演大反派的于荣光,依靠袖底锤和李连杰斗了一个难分难解。
虽然这个编剧是想让剧情更加引人入胜,但是西门庆的武力值绝对不低,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在原著中,这样描写:武松只顾奔入去,见他脚起,略闪一闪,恰好那一脚正踢中武松右手,那口刀踢将起来,直落下街心里去了。
西门庆见踢去了刀,心里便不怕他。
这一段,重点就在于西门庆的“脚”起。
想一想,武松奔上狮子楼,浑身杀气腾腾,岂能无备。而西门庆压根就没想到武松会来,才是真的无备。
即使在无备的情况下,西门庆也能快速起脚,踢下来武松手持的尖刀。
这就有了两个特点:“快”和“准”。快,是指西门庆的反应和出脚的速度,证明了西门庆的武力;准,是指西门庆出脚的目标,能够踢下武松的尖刀,也证明了西门庆的武力。
可以说,在武力方面,西门庆绝不弱于武松。
至于西门庆被武松斗杀,原著也讲到了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武松力大,强过西门庆。古代武术有一句话叫“一力降十会”,意思是力量大的武士,可以凭借力大降服很多技巧高的对手。西门庆和武松的武力值相当,却没有武松天生神力那么强大,自然时间一长,还是逊于对手。
第二个原因,是做了亏心事,多少心里底气不壮,出拳的力道就小了一些。高手相争,胜负就在毫厘之间,岂能由得自己犯错。
所以西门庆即使曾有机会反胜武松,也因为自己,最终丢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