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平乐》刘娥为何非要穿天子衮服?荒唐的背后藏着太多委屈

《清平乐》刘娥为何非要穿天子衮服?荒唐的背后藏着太多委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果果实话实说 访问量:192 更新时间:2024/2/1 4:23:04

正午阳光出品,王凯、江疏影等主演的《清平乐》正在热映,在剧中由演员吴越饰演的皇太后刘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对刘娥的评价很高,她性情机敏、通书史、熟知朝政,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皇太后,常与汉朝吕后,唐朝武则天并称,史书上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而在剧中,刘娥的性格也比较还原她的历史形象,她遵先帝遗嘱辅政10余年,直到最后患病而终。

但是,一向识大体的刘娥却要在祭祀太庙大典上穿天子衮服祭祀,让群臣哗然,认为有违组制,纷纷反对,一时间和刘娥僵持不下。

那么刘娥为何非要做这大不韪的事情呢?

祭拜先祖应该由皇帝主祭,当时仁宗已经登基10年有余,德才兼备,刘娥早就该还政给仁宗,而她非但不还政,还要穿天子服,实在是让人不解。

有人说,刘娥是想废帝做第二个武则天,实则不然,刘娥若想称帝,不会等到仁宗长大,何况当时刘娥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剧集中有提到,刘皇后在祭祖前几天,夜夜咳喘,不能平卧,已经到了御医不敢再用重药的地步。

刘娥此时如此偏执要穿衮服,一是“怨”,二是“妒”。

在剧中刘娥遵照先帝遗嘱,垂帘辅政,刘娥问过先帝,若仁宗知道自己生母之事,该当如何处置,先帝只一句“两宫不能并立”就死了。实际上摄政皇太后这个工作是先帝给刘娥挖了一个大坑啊。责任重大,操心费力不说,现在自己众人心中成了玩弄权术,掌控朝堂的女人。

现在皇帝长大了,自己在朝堂上大臣们心中的地位渐渐降低,刘娥自然心里十分亏的慌,干了十年的皇帝的活为何就不能穿一次,刘娥说:“吾临朝称制十年,每日批阅众卿奏章,处理国家大事,二月衮服谒庙,怎就万万不可”。实际上,刘娥在这里心里是怀有怨愤的。

另外让刘娥心生怨愤的还有一事,刘娥虽不是仁宗生母,但对待仁宗视如己出,但是自从仁宗从八大王那里得知得知刘娥并非其生母,而是在皇陵为先皇守陵的李顺容,仁宗在刘娥面前不再像以前那般顺从温和。

仁宗深夜闯出宫见生母,后被拦下,又利用郭皇后端去李顺容曾经在宫中做过的果脯到刘娥面前刺激她,在朝堂上也开始和刘娥较劲,刘娥看到自己一直疼爱的仁宗突然对自己这般,简直心如刀割。

遇到这样的事情,换做一般皇太后,早就斥责仁宗不孝,派人暗中毒害李顺容了,但是刘娥忍住了。

在仁宗知道自己生母身世之前,刘娥对李顺容是有愧疚的,所以在吃穿用度上,刘娥从没有亏待过李顺容,但自从仁宗三番两次因生母之事和自己叫板。刘娥虽表面上宠辱不惊,但她对李顺容是有嫉妒的,嫉妒自己20年来为仁宗做了这么多事,却比不上李顺容这个仁宗没有见过一面的生母在仁宗心中的地位。

所以李顺容死后,刘娥不让其从西华门出丧,而是命人凿垣而出,草草下葬,由此可见,女人的嫉妒之心有多恐怖。而这时吕相前来劝说刘娥为刘氏一族未来考虑,刘娥当时更是气愤,嫉妒之心泛滥。

她说道:“我便不信了,一个宫嫔死了,如何下葬还能让我们母子反目不成?我养了他(仁宗)二十余年,衣食学问,什么地上没有尽心,我倒要看看,他要不要为了一个没见过几面的宫嫔,不念母子之情,灭我刘氏一族。”

而最后刘娥还是听了吕相的进言,厚葬了李顺容(在此之前,刘娥已经把李顺容升为辰妃)。

也许刘娥是被吕相最后一句话点透,仁宗对生母只是一个“愧”字。生时,病重时,仁宗都不能尽孝,如今死了也不能好好安葬,仁宗心中怕是要把这个“愧”转变成对刘娥的“恨”了。

这件事也能看出来,刘娥虽贵为摄政皇太后,但骨子里仍保留着争强好胜,不能吃亏,爱吃醋的小女人情节,当然这里的吃醋不是男女之情,而是想证明自己在儿子仁宗心中的的地位。

刘娥做这些看似“荒唐”的事情,仁宗看的透彻。

在衮服这件事情上,仁宗此前说太后病重,此时想以天子服拜祖,也许是想将十年临朝称制的功过告知先帝。

实际上太后想把自己功过告知先帝是真,但穿衮服却很有私心。

从刘娥前几次朝堂上盛气凌人的态度来看,是试探自己在大臣面前还有多少威望,说话还好使不?

二是在试探自己在仁宗心中到底是个什么地位,是站在大臣这一边,还是自己这一边,是否为礼制,全然不顾恩情。

剧中仁宗对晏殊说:“人之将死,把年轻时不敢做不敢想的欲念,终于敢丢出来,也是要看看朕对她是不是只有怕没有情分,是不是朕拿住了权,就丝毫不顾念她了。”

好在最后仁宗把此事处理的很圆满:把衮服稍作改变,少了配饰和佩剑,即遵循了祖制,又满足了刘太后的要求。

祭祀结束后,刘娥还政于仁宗,她像一个老小孩一样把一肚子的委屈诉于仁宗。

不久后太后便病重,仁宗陪侍在榻前,而刘娥死前突然用力撕扯自己衣裳,似有话要说,但已经不能言语,陪侍在榻前的仁宗不解,有大臣说这时太后不愿意穿着天子服去见先帝,仁宗这才明白,赶忙让人给太后换了皇后服饰,刘娥这才安然归去。

回看刘娥摄政十年,离帝王位一步之遥,但从未做僭越之事,一心为社稷劳烦,为求江山安宁,刘娥不得不霸气凌人,在朝堂与利益集团的群臣斗智斗勇,直到抚养仁宗成为称职的帝王。

她有委屈,却不能在人前说,他有嫉妒,原因是仁宗得知生母身世后对自己的疏远,他有害怕,害怕的是自己死后,仁宗为生母平反后自己会被冠以“武帝”一样夺权篡国的恶名。

刘娥外表强大,凭一己之力撑住了赵家10年的江山,朝堂风起云涌,唯恐稍有差错有负重托,死后亦无脸见先帝先祖。

但强大的背后说到底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先帝死后,便却无依无靠,如履薄冰,可以说十年无一日睡得安稳,尤其是死前所做种种看似荒唐事,荒唐言,却饱含着受了委屈的小女人的抱怨,剧中刘娥归去那一幕,说实话我泪目了。

只想说一句:实际上,刘娥此生为守赵家江山已经做得十分圆满。

标签: 刘娥

更多文章

  • 宰相寇准:为什么斗不过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反倒罢相被逐出京城?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刘娥

    从古至今的朝堂官场总是少不了派系之争,就像现在许多公司中老板夫人也会插手公司事务甚至会在公司之中安排自己的娘家人,这些老板娘出于什么想法做出此事我们不得而知,每个人的想法自然是有许多不同的。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这样的事情也是随处可见,历朝历代的皇室中,除了皇宫贵族之外,身份最

  • 刘娥:辅佐宋仁宗,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刘娥

    随着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和《大宋宫词》的播出,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传奇的一生再次地浮现在世人眼前,并且成为津津乐道的热门人物。刘娥成为北宋皇(太)后的十多年中,以其高超的权谋手腕辅佐儿子平稳度过主少国疑的阶段,又以稳重的执政风格消除宋真宗末年的种种弊政,为北宋此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就是这么一位

  • 《开封府》太后刘娥是大赢家?太妃才是博弈心机婊!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刘娥

    近期,在央视八套和网络平台上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开封府》一路领跑,成为与同档期古装电视剧《扶摇》比肩的一匹黑马,其收视率甚至大有碾压《扶摇》之势。就演员而言,电视剧《开封府》中演员阵容的确不敢恭维,除了展昭和皇帝看起来还符合观众的传统审美观外,包拯和王朝、马汉的人物形象的确让观众茶余饭后当众呕吐。该剧

  • 《清平乐》:愚蠢嚣张的郭皇后,她就是刘娥死活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刘娥

    郭皇后是刘娥强行逼迫赵祯娶得原配妻子,本来被强迫就让赵祯对这个皇后有些许排斥,但是碍于刘娥的面子,赵祯对郭皇后总归还能做到以礼相待。可惜郭皇后自己的品行却实在是配不上刘娥的抬举,她性子嚣张跋扈且无才无德,身为一国之母却总是和底下妃嫔争风吃醋,使得赵祯对她愈发的厌恶。郭皇后在剧中第一次出场,便当着赵祯

  •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真这么无私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刘娥

    文 | 简姝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 谦钟素电视剧《清平乐》开播一周以来,人气爆棚,豆瓣评分一直在8分以上。众口一致的评价就是精致,服饰、场景等各方面都很好地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宋朝。同时,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上,《清平乐》也基本尊重历史,在各种古装剧泛滥演绎的当下,成为一股清流。今天要说的就是前期剧

  • 大宋宫词:皇上欲追封婉儿为太后,事关先帝声誉,刘娥出言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娥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赵祯亲政后,刘娥便不再辅政,将朝政交还赵祯。因迎娶郭皇后一事,皇上与太后生了嫌隙,等他知道生母是婉儿之后,彻底和刘娥反目。皇上感念李婉儿的生育之恩,欲追封生母为皇太后,却遭到刘娥反对。 刘娥为进宫她受尽委屈,还牺牲了自己孩子的性命。赵吉被当作质子送到大辽,牺牲后却不能入皇陵,刘

  • 宋代的武则天刘娥最传奇的一生简直就是当代灰姑娘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刘娥

    提起明肃皇后刘娥也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狸猫换太子,遇皇后,打龙袍。大家都耳熟能详。大家同情含冤瞎眼的李太后, 愤恨残忍的刘妃,感谢断案如神的包公,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刘妃却有其人,但和小说家的描写的阴谋家恰恰相反,却是第一个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是一代女政治家。一个典型的而真实的灰姑娘嫁

  • “狸猫换太子”刘娥真罪大恶极吗?李少红携《大宋宫词》还原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奶油小拥抱标签:刘娥

    细数历史上的奸妃形象,刘娥绝对算得上一个。尤其是在经典影视剧《包青天》中的桥段“狸猫换太子”刻画后,更是将刘娥作为一个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的一代奸妃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刘娥是这样的吗?由著名导演李少红打造的,刘涛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宋宫词》就塑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刘娥形象。李少红导演

  • 《大宋宫词》刘娥:二婚村妇44岁上位,敢穿龙袍却为何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刘娥

    21年前,导演李少红将《大明宫词》搬上了荧幕,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和情感变化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黯淡的大唐;21年后,李少红导演再次操刀,带来了《大明宫词》的姊妹篇--《大宋宫词》,相较前者而言,这一部显然反响平平,沉重的历史剧在这个与它水火不容的时代注定掀不起波浪,对历史人物的

  • 大宋最强皇后刘娥:掌权即杀掉宰相,执掌天下11年却拒绝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刘娥

    中国历史上的摄政太后为数不少,战国时期的大秦宣太后,西汉时期刘邦的妻子吕雉,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以及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而依照这些太后摄政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临朝称制,例如吕后称制,二是垂帘听政,唐高宗李治便与其妻子武则天一同上朝理政,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废除中宗,执掌朝政。而北宋章献明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