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狸猫换太子”原型刘娥:从歌女到垂帘听政的太后,她经历了什么

“狸猫换太子”原型刘娥:从歌女到垂帘听政的太后,她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苏小米观影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1/16 17:47:19

1033年3月,宋仁宗的母亲章献明肃皇后刘娥刚刚病逝,宋仁宗突然下令派兵包围刘娥家族宅邸,欲灭刘氏全族,但是很快宋仁宗就改变主意撤兵了。

紧接着,于当年10月,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在永定陵,陪伴宋真宗,继续做她的章献明肃皇后。

这位刘皇后到底做了什么恶事,竟然让自己的儿子想要灭了她全族,又用了什么手段,在自己死之后,还能把灭门的死罪一笔勾销?

01 蜀地孤女迎来人生转机

刘娥的父亲本是一位刺史,可惜战死沙场,母亲独自带她在成都娘家生活,不久也撒手人寰。刘娥成为彻底的蜀地孤女。

十来岁时,刘娥被外婆家卖到风月场。在那里她学会演奏拨浪鼓和唱曲儿,靠这些技艺卑微地生活着。

红楼隔壁有位银匠商人,名叫龚美。龚美颇有些财力,他见十三岁的刘娥出落得如花似玉,又天生一副好嗓子,能歌能舞,就思量着把这个丫头买回去给自己解闷,便出钱把她赎了出来,做了小妾。

没过多久,龚美去京都汴梁做生意,带着刘娥一同上路。没想到汴梁城很是繁华,当地人对银器一类的物品并不稀罕,他的银器生意没什么市场,财路逐渐断了。可汴梁的热闹繁荣吸引住了龚美,他再也不想回老家了。

商人永远言商,对龚美来说,一切能够换成钱的资源都要充分利用起来。于是他让刘娥重操旧业,抛头露面为人击鼓唱曲儿,赚些小钱维持两人生活。龚美则每日泡在达官贵人出入的地方,寻找一丝生存下去的机会。

没多久,机会来了。有位姓张名耆,身材五大三粗的大汉传出话来,只要蜀地女子。龚美眼前一亮,他那小妾刘娥不就是蜀地之女吗!龚美带着刘娥见了张耆,刘娥把拨浪鼓那么一摇,小曲儿轻轻一唱,勾人心魄,张耆拍着大腿,大喝一声“好!”,便出钱把刘娥买下。

龚美见张耆出手大方,就知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家丁,问过之后才知张耆果然身份不同寻常,他竟是当今韩王赵恒的属下。龚美暗地里欢喜,他攀上高枝了,找到了在汴梁生存下去的希望。

这一年是984年,韩王赵恒16岁,他听说蜀地多出美女,才貌双全,就想娶一位蜀地之女。这消息才透露出去没几日,府中当差的张耆便领来一位少女。

这少女落落大方,眼神中总带着款款深情,手中一个小巧玲珑的拨浪鼓,被她玩弄起来发出叮叮当当悦耳的响动,再听她开口唱曲儿,如黄鹂婉转,布谷清亮。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便把她留在府中。

自从刘娥进了韩王府,赵恒就被刘娥的美貌和才艺虏获,每日与她耳鬓厮磨,难舍难分。刘娥也对年龄相仿的韩王一见倾心,两人日日缠绵于床榻。赵恒日渐憔悴,很快就被父亲宋太宗看出来了。宋太宗不允许堂堂皇子对风月场所的女子如此痴恋,就命赵恒将刘娥赶出王府。

赵恒万分不舍,不想就此失去刘娥,但也不敢违拗父命。于是,他就找来张耆,让他无论如何要把刘娥藏在家中。张耆看出韩王真心喜爱这个女子,于是就替韩王金屋藏娇,这一藏就是十五年。

02 借腹生子荣登后位

刘娥在张耆家中,虽然吃穿不愁,但却毫无名分,也见不得外人,恨不能隐姓埋名,生怕自己的踪迹被他人得知,影响赵恒的前途。每每赵恒来张耆家中看望她,如胶似漆一番后也只能快速离开,刘娥也不敢任性多留他几晚。

刘娥如此通情达理,赵恒对她更是疼爱有加。世间长情的男子不多,皇帝之家长情的男子更是凤毛麟角,幸好,刘娥遇见的是长情的赵恒。

这段隐秘的爱情,在宋太宗去世、赵恒称帝后终于重见天日。宋真宗赵恒终于让苦等15年的刘娥扬眉吐气,将她接入宫中。

然而,刘娥的身份太过卑贱,在众大臣的口诛笔伐中,赵恒最终没有给刘娥一个名分。那年刘娥已经30岁,放在偌大的后宫中已是半老徐娘。

幸好赵恒是长情的君王,他对刘娥依旧爱如至宝,他为刘娥在后宫搭建一座城池,刘娥虽无身份,却无人敢欺,在后宫过得平安无事。

自从刘娥进宫以来,为人处世处处小心,行事低调,众大臣也不再死追不放,不久刘娥就从无名分升为四品美人。美人的身份只比宫女高一点点,但刘娥知道,这是夫君赵恒力排众议才给她争取来的。

为了报答赵恒,刘娥对他的陪伴不仅仅是沏茶端水,捏肩捶背,而是更加呕心沥血,费尽心神。多少个夜晚,刘娥伴着赵恒看奏章直到深夜,有时还会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赵恒有时也深感佩服,欣然接受。

很快刘娥便从美人升为二品修仪、一品德妃。当时皇后去世,赵恒欲立刘娥为皇后,但终究因为刘娥出身卑贱,又未给宋真宗生得一儿半女,未能让她坐上皇后的位置。

而赵恒年过四旬时他的儿子们竟意外夭折了,最大的也没活过10岁。直到那时刘娥的肚子也一直没有动静。

为了大宋赵氏江山的血脉,刘娥就把贴身可靠的宫女推荐给赵恒,希望这宫女能够给大宋带来新生。这位宫女就是后来的李宸妃

果然,这宫女被宠幸后怀胎了,后来产下一男婴,就是宋仁宗。刘娥把婴儿抱走,归为己有。赵恒顺势以刘娥有皇子为由,力排众议将她封为皇后。赵恒给出了他所能给刘娥最高的权力和地位。而这件事,被后人编排为《狸猫换太子》的戏码。

刘娥对宋仁宗赵祯视如己出,为了培养他,对他管教很严厉,导致年幼的赵祯对这位母亲很惧怕。

转眼到了1019年,宋真宗天禧三年起,真宗的身体日渐衰败,儿子赵祯才9岁,国家大事只能落在刘娥肩上。人对至高无上的权力都无法抵抗,经过十几年在真宗赵恒身边的陪伴与锤炼,刘娥对权势也如同吕后、武后那般有些向往了。

1022年,宋真宗赵恒病逝。12岁的赵祯登上皇位,遵照宋真宗遗诏“尊皇后为皇太后,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于是,刘娥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开长达11年对宋朝一手遮天的统治。

03 有“吕武之才”却未称帝

1033年3月,宋仁宗的母亲章献明肃皇后刘娥病逝。就在宋仁宗“号泣过度”时,却被叔叔告知他并非刘娥所生,他的亲娘是李宸妃,她已经被人害死了!

这对当时23岁的宋仁宗来说简直是五雷轰顶的消息:眼前死去的母亲,不是生身母亲,而生母在去年刚刚病逝,死之前都没能与自己相认,而且生母的死还可能是遭人陷害,传言说是被刘娥毒死的。

认仇人作母23年,被全朝众臣联起手来欺骗23年。宋仁宗气愤与悲痛交加,派兵包围了刘娥宅邸,众将士只等一声令下,便灭刘娥全族。

但真要灭族,必须师出有名。于是宋仁宗赵祯忍住痛失生母的悲伤,打开生母李宸妃灵柩一探究竟。灵柩打开之后,赵祯大吃一惊,生母面貌栩栩如生,神态安详,并没有中毒迹象,遗体完好无损,并且是按照皇后的位份厚葬的。

赵祯抬起身,感叹道:“人的话,岂能尽信啊”。随后焚香祭拜养母刘娥,哭诉道:“自今以后,大娘娘一生清白了”。赵祯对养母刘娥的误会就此解除,即刻收兵。

而刘娥全族能够躲过此劫,多亏宰相吕夷简。当年李宸妃去世后,刘娥想按照普通宫人的待遇给她办丧事,但吕夷简提醒刘娥:“那李氏毕竟是皇上生母,日后待太后去世,真相必将浮出水面,到时候刘氏要面临灭顶之灾。”

刘娥最终听从了宰相吕夷简的话,这才保住刘氏后人的性命。

说来讽刺,刘娥哪里还有什么血亲后人,她是蜀地孤女。所谓的后人,只不过是前夫,那位商人龚美的后代罢了。

这龚美当初将刘娥卖掉,只想攀个韩王赵恒的高枝,也不曾想过刘娥会走得这样远。当他发现刘娥甚得赵恒喜爱,也嗅到一丝皇家味道的时候,果断抱住了刘娥的大腿,连龚姓都改为刘。

自此之后,刘娥与龚美兄妹相称,一个在内,一个在外,互相陪衬,也算一生顺遂。那位当初买下刘娥,并帮助赵恒金屋藏娇的张耆,也封官加禄,过得好不美哉。

刘娥的一生被后人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虽然她也掌握皇权,却没有不择手段大开杀戒。刘娥到最后也没有选择称帝,即使她离称帝仅有一步之遥。

刘娥临朝称制之后,程琳献上一副《武后临朝图》,这幅图画寓意深远,示意请刘娥称帝。

刘娥问众臣:“唐朝时候的武后,你们怎么看?”众臣回答:“那是唐朝的罪人啊,大唐江山差点就断送在她手上。”

刘娥思量再三,当初为何愿意苦守宋真宗赵恒,等待一个不确定的将来,难道是为了坐龙椅穿龙袍,权称天下?不是!

刘娥只是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我不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刘娥最终以大宋王朝宋真宗赵恒的皇后自居,为了夫君守住赵氏王朝,否则她有何颜面去见夫君和赵氏列祖列宗。

刘娥并没有忘记她只想要爱情的初心,没有忘记当初宋真宗对他的爱,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女人,怎么会有“吕武之恶”呢。

写在最后

元代编排刘娥的《狸猫换太子》剧本,不乏出自一些巩固元朝江山的目的。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李宸妃李氏当初只是刘娥的贴身侍女。是刘娥“借腹生子”也好,或是李氏尊主之命“替主生子”也罢,刘娥把李氏之子归为己有,是主仆的一场交易。

只不过这孩子赵祯的地位太过特殊,刘娥只得让整个朝廷守住这个秘密23年。就算在这点上,刘娥不近人情,却又无可奈何,刘娥未曾薄待过李宸妃,这也说明刘娥内心并无恶意。

史书乃史家之言,看完刘娥的故事,小伙伴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作者:诗篇

审稿:清音挽心

编辑:花开时节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您也有故事想讲述,可以私信小编留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头条创作挑战赛#

标签: 刘娥

更多文章

  • 《清平乐》刘娥为何非要穿天子衮服?荒唐的背后藏着太多委屈

    历史人物编辑:果果实话实说标签:刘娥

    正午阳光出品,王凯、江疏影等主演的《清平乐》正在热映,在剧中由演员吴越饰演的皇太后刘娥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历史上对刘娥的评价很高,她性情机敏、通书史、熟知朝政,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皇太后,常与汉朝吕后,唐朝武则天并称,史书上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而在剧中,刘娥的性格也比较还原她的历史形象,她遵

  • 宰相寇准:为什么斗不过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反倒罢相被逐出京城?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刘娥

    从古至今的朝堂官场总是少不了派系之争,就像现在许多公司中老板夫人也会插手公司事务甚至会在公司之中安排自己的娘家人,这些老板娘出于什么想法做出此事我们不得而知,每个人的想法自然是有许多不同的。 在古代的皇宫之中这样的事情也是随处可见,历朝历代的皇室中,除了皇宫贵族之外,身份最

  • 刘娥:辅佐宋仁宗,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周怀武标签:刘娥

    随着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和《大宋宫词》的播出,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传奇的一生再次地浮现在世人眼前,并且成为津津乐道的热门人物。刘娥成为北宋皇(太)后的十多年中,以其高超的权谋手腕辅佐儿子平稳度过主少国疑的阶段,又以稳重的执政风格消除宋真宗末年的种种弊政,为北宋此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就是这么一位

  • 《开封府》太后刘娥是大赢家?太妃才是博弈心机婊!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刘娥

    近期,在央视八套和网络平台上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开封府》一路领跑,成为与同档期古装电视剧《扶摇》比肩的一匹黑马,其收视率甚至大有碾压《扶摇》之势。就演员而言,电视剧《开封府》中演员阵容的确不敢恭维,除了展昭和皇帝看起来还符合观众的传统审美观外,包拯和王朝、马汉的人物形象的确让观众茶余饭后当众呕吐。该剧

  • 《清平乐》:愚蠢嚣张的郭皇后,她就是刘娥死活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刘娥

    郭皇后是刘娥强行逼迫赵祯娶得原配妻子,本来被强迫就让赵祯对这个皇后有些许排斥,但是碍于刘娥的面子,赵祯对郭皇后总归还能做到以礼相待。可惜郭皇后自己的品行却实在是配不上刘娥的抬举,她性子嚣张跋扈且无才无德,身为一国之母却总是和底下妃嫔争风吃醋,使得赵祯对她愈发的厌恶。郭皇后在剧中第一次出场,便当着赵祯

  •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真这么无私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刘娥

    文 | 简姝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 谦钟素电视剧《清平乐》开播一周以来,人气爆棚,豆瓣评分一直在8分以上。众口一致的评价就是精致,服饰、场景等各方面都很好地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宋朝。同时,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上,《清平乐》也基本尊重历史,在各种古装剧泛滥演绎的当下,成为一股清流。今天要说的就是前期剧

  • 大宋宫词:皇上欲追封婉儿为太后,事关先帝声誉,刘娥出言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娥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赵祯亲政后,刘娥便不再辅政,将朝政交还赵祯。因迎娶郭皇后一事,皇上与太后生了嫌隙,等他知道生母是婉儿之后,彻底和刘娥反目。皇上感念李婉儿的生育之恩,欲追封生母为皇太后,却遭到刘娥反对。 刘娥为进宫她受尽委屈,还牺牲了自己孩子的性命。赵吉被当作质子送到大辽,牺牲后却不能入皇陵,刘

  • 宋代的武则天刘娥最传奇的一生简直就是当代灰姑娘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刘娥

    提起明肃皇后刘娥也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狸猫换太子,遇皇后,打龙袍。大家都耳熟能详。大家同情含冤瞎眼的李太后, 愤恨残忍的刘妃,感谢断案如神的包公,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刘妃却有其人,但和小说家的描写的阴谋家恰恰相反,却是第一个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是一代女政治家。一个典型的而真实的灰姑娘嫁

  • “狸猫换太子”刘娥真罪大恶极吗?李少红携《大宋宫词》还原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奶油小拥抱标签:刘娥

    细数历史上的奸妃形象,刘娥绝对算得上一个。尤其是在经典影视剧《包青天》中的桥段“狸猫换太子”刻画后,更是将刘娥作为一个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的一代奸妃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刘娥是这样的吗?由著名导演李少红打造的,刘涛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宋宫词》就塑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刘娥形象。李少红导演

  • 《大宋宫词》刘娥:二婚村妇44岁上位,敢穿龙袍却为何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刘娥

    21年前,导演李少红将《大明宫词》搬上了荧幕,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和情感变化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黯淡的大唐;21年后,李少红导演再次操刀,带来了《大明宫词》的姊妹篇--《大宋宫词》,相较前者而言,这一部显然反响平平,沉重的历史剧在这个与它水火不容的时代注定掀不起波浪,对历史人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