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最终却被自己的手下敲碎了脑袋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最终却被自己的手下敲碎了脑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北京 访问量:216 更新时间:2024/1/17 16:08:54

他本不过一个小商贩,如何能在这大争之世夺得一席之地,又如何使得百万大军在他手中如臂使指,就连朱元璋都曾经是他的手下之将。他叫徐寿辉,一个元朝末年的草莽皇帝。

徐寿辉原先是卖布的小商贩,虽然生的平凡,但是身材魁梧,相貌非凡,更是一副侠义心肠,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当时的群众中,拥有很高的威望。

就这样,徐寿辉在一脸懵中,被套上了龙袍。然而徐寿辉虽知如此,但却不甘心傀儡的命运,在他的一番努力之下,终究掌握了实权。

徐寿辉的部下头戴红巾,被称为红巾军。

徐寿辉的个人能力十分优秀,发动群众的本事也是超乎寻常的高。元末的贪腐令百姓恨之入骨,于是徐寿辉见此良机,在平民百姓中发展自己的势力,人数一时间也是水涨船高,足足十多万人。

为得到更多人拥护,同时打响义军的名号,他号称百万大军,一路攻城拔寨,不久之后,他建国,国号天完,取压倒大元之意。

他不是一般著名首领那样,这个时候他没有骄奢淫逸,出色的战略头脑,让他继续发动广大的贫苦大众,提出劫富济贫的口号,部队的实力进一步壮大,一度逼近他口中号称的百万。

不久之后元军退去,红巾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反攻,南方的大部分地区落入手中,之后,在汉阳县重新建都,再立国祚。

历史上对于陈友谅的评价为心狠手辣,胆大妄为,义气信义在他眼中,不过是手段,徐寿辉在这点和他比起来就差远了,也注定了徐寿辉不能走的长远。

陈友谅在除掉倪文俊之后,吞掉了后者的旧部,红巾军的大权,逐渐实际落到了陈友谅的手中。

后来徐硕辉想要迁都龙兴,因为陈友谅所阻挠而暂时作罢,然而,徐寿辉迁都之心不死,最终,双方引发剧烈的冲突,陈友良设下埋伏,徐守辉仅存的部下折损殆尽,徐寿辉也在陈友谅的裹挟之下,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州。

1360年,陈友谅将徐寿辉带到采石矶,而后,邀请徐守辉到五通庙拜神,徐寿辉明知有问题,却无力改变些什么,没有携带任何兵甲前往,一进入便被陈友谅的部下控制,一柄铁锤敲碎了他的脑袋。

凡事万物,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天命不可违,徐寿辉注定不是当时的真龙天子,当真正的天子问世,世间一切烛龙,都要为真龙让位。

徐寿辉去世之后,天完政权完全落实了陈友谅的手中,后者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宝座,他将天完改名为汉,国号大义,拥兵数十万,成为当时最强大的起义军首领。

陈友谅性格强硬多疑,喜欢玩弄权术,长江以南,由于兵力强大,他便向向东进攻,目标直指应天府。很快,陈友谅和朱元璋在今天南京城郊大战,陈友谅连战连败,大片领土逐渐流失,天下的局势已逐渐进入了朱元璋的手中。

陈友谅举国之力,打造了数百艘战船,倾尽国家携带大军60万,并喊出口号,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陈友谅破釜沉舟,想要一战扭转颓势,朱元璋的兵力不如陈友谅,而且手下士卒多为不善水之辈。

然而,同历史上的曹操一般,鄱阳湖水上不久便刮起了东风,陈友谅铁索连环,此时,刚好被火烧连营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陈友谅在作战之中被流矢击中而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近代的考古发现,其实徐寿辉的国家应该叫大宋而并非天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他先前尊崇韩林儿的大宋政权,于是在建国之后就将徐寿辉的大宋改为了天完,徐寿辉的失败看似就成了命中注定的事情。

标签: 徐寿辉

更多文章

  • 徐寿辉:起义10年,拥兵百万,最终却被自己的部下敲碎了脑袋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徐寿辉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高度总结了封建社会的政权更迭,新的政权在建立之初,也许有着勃勃生机。但是,毕竟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老旧的一套封建体制,以不公的等级制度积蓄矛盾,等到矛盾爆发那一天,也就是政权灭亡的那一天。老百姓是封建社会中最受压迫的,也就经常掀起农民起义来反抗。元朝末年,在统治

  • 徐寿辉为何用“天完”当国号?一老者如此奉劝,他却置之不理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徐寿辉

    朱元璋也叫朱重八,“元璋”这个名字是他后来改的,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呢?“元”指的当然是元朝,而“璋”则是一种外形似刀的玉器,古代生了男娃叫弄璋之喜,朱元璋给自己改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要成为推翻元朝的那个人。朱元璋早年间曾是“小明王”韩林儿的部下,是红巾军的一个首领。红巾军是明教,白莲教等宗教组织结合后形

  • 天完皇帝徐寿辉:沦为傀儡,最终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弋尘读书标签:徐寿辉

    徐寿辉是元末蕲州人,比朱元璋大八岁,他是一名商人,以贩卖土布为生。元至正十一年八月,被彭莹玉、邹普胜等人拥戴为首领,不久,建立天完政权,称皇帝即位,邹普胜为太师。关于徐寿辉被推举为首领的原因,《明太祖实录》这样记载,“以寿辉相貌异,众乃推以为主,举红巾为号”。身材魁梧、相貌不凡,靠颜值成为皇帝,表面

  • 朱元璋修元史的时候也会夹带私货?浅论徐寿辉政权国名是否为天完

    历史人物编辑:杰杰哥标签:徐寿辉

    前言:在某本明朝历史的科普读物中,开篇第一章就讲到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奇怪的国名:“天完”。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湖广罗田人徐寿辉率先称帝,改年号为治平,然而国号却是不伦不类的“天完”。该书作者不无嘲笑地指出:“我每次看到这个国号总觉得是过几天就完蛋的意思”。是啊,天完天完,到底是今天完蛋,还是明天完蛋呢

  • 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原来是这样的死的,真实原因跌破眼镜

    历史人物编辑:孙建安标签:郭子兴

    书接前文:然而,郭子兴的这种美妙感觉并没有维持多久,很快就被一个爆炸式的新闻给搅没了。这个新闻便是朱元璋被孙德崖的弟弟生擒起来了。朱元璋既是他的女婿,更是他的左膀右臂,不能失去这根顶梁柱啊!于是,他急忙派徐达等人去和孙德崖的弟弟谈交换人质的问题。其实这很容易理解,你们生擒朱元璋,我手中有你们的孙德崖

  • 郭子兴在濠州受到排挤,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为何还要分他兵马?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郭子兴

    郭子兴在濠州受到排挤,来到滁州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不仅接待了郭子兴,还把自己三万人马的指挥权也交给了郭子兴,是出于两方面的原因:1:报恩:朱元璋在投奔郭子兴的起义军之前,是个一无所有的人,父母饿死了,连个埋葬的地方都没有,朱元璋靠讨饭为生,后来为了有口饭吃,当了和尚,从事的工作和唐僧师徒差不多,但他比

  • 朱元璋深得郭子兴信赖,还娶了其养女,为何最后要离开他?

    历史人物编辑:威史解读标签:郭子兴

    朱元璋一生做过很多让人匪夷所思之事,最让人难以理解的,便是在郭子兴得势之时主动离开。在郭子兴的阵营里,朱元璋并不是挥之即去的无名小辈,相反,他不仅地位高,还拥有实权,郭子兴对他也很信任,颇有将他当继承人培养的态势。而且郭子兴主动将养女嫁予朱元璋,在这层关系下,朱元璋即使当不上继承人,他的地位也不容小

  • 郭子兴后代怎么样了?有一个被朱元璋给斩了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郭子兴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嗜杀,“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一共就杀了近十万人。当年朱元璋是依靠郭子兴起家的,那么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他又是怎么对待自己的老丈人郭子兴的后代的呢?其实朱元璋虽然嗜杀,但他还没有残暴到草菅人命的地步,换句话说他杀的都是那些对他的统治造成威胁,或者触怒他的人,朱元璋固然是一个暴君,但他

  • 郭子兴的反元起义军为什么会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起家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鬼说天下标签:郭子兴

    众所周知,明太祖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而元朝末年的反元起义军领袖郭子兴无疑是朱元璋最大的恩人,朱元璋通过继承郭子兴起义军才得以跻身元末群雄之列,奠定了建立明朝的基础。那么郭子兴的反元起义军为什么会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起家军队呢?本鬼前文《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创业的时候真的只是“开局一个碗”吗

  • 郭子兴对朱元璋恩重如山,为何朱元璋不放过其儿子,权力太诱人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郭子兴

    然而朱元璋的忠心和才干以及人脉,看在郭子兴两个儿子的眼里却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有句话说,能够原谅别人的错误,却难以原谅别人的正确。又说接受恩惠容易,感激恩人极难。这些话用在两位郭家大少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作为一个养女婿,朱元璋先救郭家举宅性命,又为郭家寻来续命粮草,将郭家的嫡出儿子们比得颜面扫地。郭天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