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智真长老给鲁智深剃度,来感受佛门偈语的一些玄机

从智真长老给鲁智深剃度,来感受佛门偈语的一些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史简读 访问量:3531 更新时间:2024/1/21 4:51:44

佛门在长老吩咐事情,比如剃度,都会说一些偈语。这些偈语表面很浅显,实际上很深奥。

鲁智深自从打死镇关西以后,在江湖上东躲西藏,最后在山西碰到了曾经救过的金老爹。在金老爹的协助下,只得到五台山去剃度,从而当了尚。

剃度以前,寺庙里的和尚都吓了一大跳,说:“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

但是寺里的主持智真长老却和众人的看法,截然不同。

给鲁智深剃度的时候,智真长老口里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这句偈语真是精彩。

寸草不留,六根清净。表面上说的是鲁智深,其实是对寺庙的所有人的一种警醒。给鲁智深剃度,只是寸草不留,为还要说六根清净呢?

因为寺庙众人,已经有凡心。凡心一起,便不会潜心佛。既然不能潜心向佛,六根就不会清净。六根不净,又怎能当好和尚呢?

所以六根清净,是借鲁智深剃度的事,警醒寺内的众人。

接着的一句话“与汝剃除,免得争竞”,这句话有两个意思:其一,告诉寺内众人,不要和鲁智深争执。其二,告诉寺内众人,不要和自己人争执。

有意思!自己人,鲁智深当真是自己人吗?

接下来发生的事,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众人打不过他,纷纷找智真长老告状。

这还是自己人能够谅解的事吗?

给鲁智深剃度,专门给他说了一句偈语: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这个灵光一点,至关重要。正因为至关重要,才价值千金。

智真长老曾经给寺里的首座说:“他后来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佛门的正果,是修行之人最为梦寐以求的结局。

当年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闻道,就是修成了正果,故而能为现在佛如来。

鲁智深何德何能,能够修成正果呢?

因为佛门讲“悟”,修心,不修能。鲁智深是天罡之一,自然天生就有佛性。只是在尘世中,要了却尘世的魔障,才能修成正果。

而了却魔障的方法,在鲁智深的身上,就是杀人放火。

可是这个杀人放火,绝非是歹徒所为,而是正义的行为。

所以鲁智深天生就有灵光,而寺内众人,包括智真长老都没有。这是天生的。

后面的佛法广大,是要用佛法来去除鲁智深的魔障,所以才给他取法名,叫做智深。

智真长老是主持,为何给一个新来的进门弟子取法名为“智”字辈?

因为智真长老具有慧眼,知道鲁智深并非凡人,所以不敢以老师自居,便在剃度时以平辈相论。

平辈,才能堵住寺内众人的口,才能化解鲁智深的戾气。

最后使鲁智深大彻大悟的一句偈语“听潮而圆,见信而寂”,实在是佛门精髓。

鲁智深随江征讨方腊回朝,途中经过钱塘江。夜晚听得轰隆隆雷响,提着禅杖出来,才知道是钱塘江涨潮,当地人称为“潮信”。

鲁智深请教了寺内僧人,忽然之间,悟懂了智真长老留给他的偈语。

“潮”和“信”,代表潮信,正是此时钱塘江的光景。“圆”和“寂”,代表圆寂,好笑的是鲁智深居然不知道圆寂是什么意思?

请教旁边的僧人,僧人一脸不解地望着他,说:“师兄乃佛门中人,难道不知圆寂是什么意思吗?”

鲁智深连忙合掌作揖,说:“我确实不知,烦请师兄指点。”

僧人一脸正色,说:“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民间说法就是僧人之死。”

大彻大悟,就在此时。鲁智深沐浴熏香,端正榻上,留下一篇颂子: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佛门偈语,玄机无限。

鲁智深悟道,就在这一句偈语中。他才恍然凡尘原来都是一场梦。

曾经的江湖风云、万丈豪情,到了此时,就是一句颂子。

圆满诸德,寂灭诸恶,就是圆寂。果然深奥,也难得顿悟。

既警自己,又醒世人,所以叫偈语。

标签: 鲁智深

更多文章

  • 平心而论,武松打虎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相比,哪个难度更大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鲁智深

    水浒里,有两个神人,一个是行者武松,另一个是花和尚鲁智深。梁山好汉因为有了他们的倾力加盟,整体提升了群体的英雄形象,假设梁山没有鲁武二人,那么配得上“替天行道”这面杏黄大旗吗?严格意义来说,“替天行道”这面大旗必须由鲁智深一人能抗,能更显得有些说服力,即便是武松,在真正的古代大侠鲁达面前,也显得有点

  • 八年之后,鲁智深拜访师父,智真长老为何说“杀人放火不易”?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鲁智深

    《浅说水浒》第222期(文/焦目)不管是乱世还是盛世,高人总是存在的。或许在山野,或许在小镇,或许就在朝堂,他们看起来与别人可能没啥区别,但内心澄明,懂得天道,这是普通人所没有的。水浒里的高人有不少,在野之人,有劝燕青功成身退的许贯忠、说服李俊出海谋事业的费仲;在朝之人,则有太尉宿元景等;道家有罗真

  • 足坛108将(第13位花和尚 鲁智深)

    历史人物编辑:刘彦青标签:鲁智深

    前言记得2008年,当时CCTV5天下足球栏目做过专题节目《足坛108将》,将当时世界足坛上百位巨星与名著《水浒传》当中的一百单八将相对应。时过境迁,14年过去了,不少球星已经退役,年轻球员登上舞台,于是突发奇想,策划盘点当今足坛现役球员的一百单八将。争取每天更新1位人物,喜欢的朋友请收藏合集!以下

  • 鲁智深师父智真长老,到底有多厉害?早已看透108将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鲁智深

    在水浒中,梁山108将可谓有不少高手,除了卢俊义外,马军头领当以关胜、林冲、呼延灼等五虎将为首,步军头领则以鲁智深、武松为魁。比较特殊的是,鲁智深其实也会骑马作战,他曾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回合,呼延灼很佩服,而且呼延灼特意点明,说鲁智深和杨志的武艺很高,不是绿林手段。鲁智深心肠也好,救了许多人,包括金翠

  • 宋史和兵书有答案:卢俊义、关胜、鲁智深、武松并非无敌,梁山第一高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林冲骑着武松,能打孙悟空。这当然是个笑话,熟读水浒原著,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我们就会发现梁山第一高手,既不可能是林冲,也不可能是武松,连卢俊义、关胜、鲁智深也可以休矣:真正有资格竞争梁山第一高手桂冠的,也就是一位天罡和一位地煞而已,其他好汉似乎只能争夺探花之位了。武松豪气干云,鲁智深

  • 《水浒传》评:林冲为什么出卖鲁智深?

    历史人物编辑:灿如烟花标签:鲁智深

    有没有出卖?《水浒传》第八回,林冲被刺配沧州,在野猪林被董超薛霸两个公人暗算,关键时刻,一把禅杖飞来,鲁智深如罗汉下凡,救了林冲一条性命。之后,林冲阻止鲁智深杀两个公差,重新上路,鲁智深一路保护。两个公人知道暗算林冲是不可能了,就想着怎么去向高俅交代,向鲁智深打听来路。鲁智深名字中带一个鲁字,人却一

  • 他是梁山小人物,勇比武松,义追鲁智深,他的死是梁山命运转折点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鲁智深

    梁山好汉中有一个人非常勇猛、义气,论血性丝毫不比武松、鲁智深弱,他出场较晚,并且只有一次机会,他的死却有深意,作者特别写他的死,就是为了预示宋江的结局。这人是谁呢?我们一起来看吧。话说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后,马上要奉诏征辽,可是发生了一个意外事件。梁山大军此时驻扎在陈桥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的地方

  • 水浒传中的此人,单挑没赢过,排名却比鲁智深、武松两人都高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鲁智深

    梁山108好汉,除了宋江、吴用等少数几个领导阶层外,大部分好汉是按照各自武功的高低排名的,如马军五虎将大都排在前面。然而,却有一个好汉,武功不怎么样,单挑没赢过,排名却非常靠前,比鲁智深、武松这两个万人敌都高,排在第11位,此人是谁?依据水浒传中相关内容分析,此人是扑天雕李应。梁山附近有三个比较厉害

  • 花和尚鲁智深真是有趣,见到朋友口称“阿哥”,其余的称为各种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鲁智深

    鲁智深是《水浒》中一位性格十分洒脱的一位好汉,其重要的特点就是粗鲁。他在对自己的介绍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是个“粗卤汉子、愚卤直人”,虽然有些谦虚之意,但也算形容得当。其粗鲁在他的语言上得到了最好的表现,即使剃度出家以后,一开口也是粗言秽语颇多。在《水浒》这部书中,鲁智深语言中有27处带有“鸟”字,其中有

  • 还是古本水浒传好看:鲁智深武松下山替林冲报仇,奸臣与恶少的结局大快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鲁智深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水浒传》有很多版本,容与堂本、袁无涯刊本、金圣叹点评的贯华堂本、刘兴我刊本乃至“汇评本”大同小异,跟这些通行版本差别最大的是《古本水浒传》,前七十回完全相同,后五十回既没有破辽国、打田虎,也没有灭王庆、征方腊。其实在容与堂百回本和金评贯华堂七十回本中,也没有虚构的两大战役或四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