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胜:梁山中结局最好之人,第一个看透宋江,借口探母一去不回

公孙胜:梁山中结局最好之人,第一个看透宋江,借口探母一去不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菲哥侃娱乐 访问量:3540 更新时间:2024/1/20 9:28:06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涌现出了众多有代表性的梁山好汉,当然这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来源于民间的传说。

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的施耐庵在兴化完成了这一名著。生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坊间相传她曾经短暂为官,为起义军吴王张士诚的军事,后期不听施耐庵劝说被元朝诏安。

这样看来,施耐庵笔下的《水浒传》活灵活活现地再现了一场农民起义,也是有着一定原型材料的基础。

在施耐庵笔下的108位好汉,个个人物性格和本事都有所不同,但是个个都是侠肝义胆的江湖人士。

在被朝廷诏安后,个个下场凄惨,没有一个善终,但是唯有一个人在宋江坐上头把交椅的时候,也是梁山最为辉煌的时候,急流勇退,他是谁呢?为何如此呢?

施耐庵笔下的公孙胜年少喜欢练习枪棒,这也是冷兵器时代比较前沿的功夫。师从紫虚观罗真人为师,除了学习一些枪棒功夫之外,还学习了一些道术。

公孙胜剧照

如书上所说,具有腾云驾雾和翻云覆雨的本事,人送外号“入云龙”。其实,古人所说的呼风唤雨,招呼云彩的本事在现代科技中都已经实现了。

现在看来公孙胜的本事,实际上当时也可能是罗真人,已经能够发现湿度达到100%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烟雾,利用特殊的压力设计装置能够制造出人工烟雾。

这也是公孙胜后期,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大放异彩的一次法术的施展,并且解决了问题。其实公孙胜早期是作为聚义排名第四的4号人物,可见他在梁山的地位和作用非同寻常。

作为梁山走向鼎盛时期军师,它无疑是一个具有睿智头脑和高情商的角色,加上功夫和法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复合型的高能人才。

但是在晁盖战死之后,及时雨宋江坐上了头把交椅之后,就断定了宋江日后必定诏安的悲惨结局。

当然,这也是作为一名军事具备的基本的职业技能,若不能分析将来的发展趋势,也无法当好领导的智囊。

其实,从军事发展的形势分析来看事情,公孙胜料定梁山发展的结局走向这个方面,是他对宋江带领梁山未来走向的一个分析。

公孙胜这个角色无疑和施耐庵的生平是极为相似的,因此他料定,出身于朝廷官场的宋江,想通过梁山这个平台展现自己的能力,并最终官运亨通的想法,早就被公孙胜识破。

在公孙胜看来,宋江本是一名乡镇上的案卷文书的秘书,虽然没有实现财务上的自由,但是能够在外边娶上一个外房的小妾的宋江,收入自然是高于一般众人。

要不是私通梁山的证据落在阎婆惜手中,也不至于闹出人命,怒杀阎婆惜之后,宋江被逼上梁山,在梁山上的一系列的举动,公孙胜都看在眼里,料定了日后梁山的结局,所以急流勇退,明哲保身。

公孙胜是从哪些方面看出宋江想诏安的心思呢?首先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后,为了确定自己第二把交椅的位置,每次都以晁盖为寨主老大,不能亲自出征这个理由,自己领兵出征。

当然,宋江作为干过押司的人,在军事指挥方面自然比庄主出身的财主晁盖要厉害很多。所以,宋押司领兵打仗是长项,打过的几场硬仗也都是大胜而归。

公孙胜认为宋江急切地想带兵打仗证明自己的这些意图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要确立自己在梁山上的威望,不能光靠着嘴说,毕竟梁山上的人都是草莽英雄,拳头硬是个基本功的问题;

二是要通过打仗引起朝廷的注意力,当年你们一直没有发现的乡镇上的押司,现在是山大王。这两个方面的原因,都是为后期被朝廷诏安铺平道路的。

在宋押司带领梁山好汉不断取得胜利的时候,晁盖也是坐不住了。作为梁山上的当家人,整天呆在山上,也没有什么战绩,这样长期下去,自己的老大的地位可能就会动摇。

于是,晁盖也主动决定,自己也要御驾亲征,当然主要目的也是要为自己老大的位置,扳回一点颜面。晁盖号称“托塔天王”,能够举起石狮子,说明他天生神力。

力大无穷,功夫了得的晁盖义薄云天,仗义疏财,但是在军事方面明显逊色于宋江。在曾头市一战中,被设计伏击被毒箭射中脸颊,中毒身亡。

晁盖临死前,他并没有把位子传给宋江,其实这里边有很大的学问,可能公孙胜早就告知过晁盖本人,晁盖是不会诏安的,他的路线和宋江是相反的。

因此,晁盖死前传令,谁抓住杀死自己的凶手,谁就做寨主。但是按照山寨的习俗,大当家的死了,一般会传给二当家的。

但是晁盖并没有这样做,也足以证明晁盖对宋江日后带领队伍的方向已经产生了怀疑。

晁盖死后,宋江当上了寨主,作为梁山上头把交椅的老大,此时梁山兵多将广,已经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和重视。

其实这二个时候已经跟朝廷有过交集的宋江,已经让反对诏安的公孙胜非常的忌惮。但是,这个时候他又不能接着立即劝说宋江停止诏安的举动,也不能立即把这个事情传扬开来造成大好的形势一下子出现问题。

因此,公孙胜这个时候向自己的老板宋江写了离职申请,宋江自然不想放走这个全身智慧,呼风唤雨的军师。

所以,想尽了一切办法来挽留公孙胜,公孙胜以照顾年迈的母亲为由离职。宋江就直接表示,可以直接把公孙胜母亲接到山上供养,看破梁山结局的公孙胜借口母亲年事已高拒绝了。

隐退的公孙胜,在宋江攻打高唐州的时候,再次出山,凭借着呼风唤雨的五雷天罡阵法大败高唐州。

在跟随宋江班师回朝,在汴梁城外驿馆休息时,想起了师父罗真人跟他说的话,遇汴而归,遂辞别宋江返回紫虚观。

公孙胜在宋江被逼上梁山之后,实际上就看出了宋江的心思。但是,当时的形势来看,宋江只是梁山上二当家的,他对梁山将来走向还起不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宋江带兵打仗能力的不断显现,他意识到反对诏安的大当家的地位可能会受到动摇。

但是,只要晁盖在,宋江这条诏安的路就走不通了。当晁盖死后,这个不可能一下子变成了可能,所以公孙胜急流勇退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一直到耄耋之年。

跟着宋江诏安的一百单八将结局都非常的凄惨,公孙胜没有跟着宋江接受诏安,所以安全着陆,寿终正寝。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他送给宋江32字,送给公孙胜8字,天机不可泄露,徒弟却是要救的

    历史人物编辑:张哥侃文史标签:公孙胜

    话说这梁山初立之时,也不过寥寥数人。经过了宋江、吴用设计的一番“相邀”之后,诸多能人异士、英雄豪杰,前来入伙。自然是好生热闹。树大招风,宋朝庭自然是不能够容忍这等反贼的。自然是派出大军征讨。在宋江所述,遇到九天玄女后,便开始了他的权力争夺。但是这梁山并非毫无敌手。且说,那高俅的兄弟高廉精通法术,更是

  • 公孙胜为何离开梁山,只因他害过宋江一次,若被宋江发现他活不成

    历史人物编辑:姚姚时尚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中那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可谓世人皆知,他们由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组成,从表面上来看,他们就是一帮肝胆相照的好兄弟,而在原著第二回就已经借洪太尉的视角提到他们就是一帮妖魔,原著道:“话说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

  • 水浒:宋江为啥能战败田虎?看幻魔君乔单挑公孙胜,你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西西拉货哥标签:公孙胜

    导语:公孙胜绰号入云龙身高八尺,络腮胡,杏子眼,身背古纹松锭剑,梁山排第四,天闲星。幻魔君乔道清是田虎的护国灵感真人军师左丞相。宋江为什么能打败四大寇之一的田虎?看幻魔君乔道清与入云龙公孙胜的单挑,你就明白了。一、护国灵感真人军师左丞相征南大元帅宋江率军连克陵川,高平二县,取盖州,河北田虎门户大开。

  • 水浒最牛好汉:吴用使计,公孙胜施法,林冲发威才导致他落水被抓

    历史人物编辑:洪莉标签:公孙胜

    一、梁山五绝水浒108将,尤其是36天罡中,大部分都是牛气冲天的人物。说武功,有马上的林冲和步下的武松。论活佛,有水浒第一怒目金刚鲁智深,道真男儿,水浒第一正直男朱仝,美髯飘逸绝伦……正是这些好汉们打造出的一个又一个的传奇中,水浒才能自成体系,让无数人喜爱和神往。而同时关于诸位水浒好汉谁高谁低,谁最

  • 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从此梁山再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公孙胜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相聚梁山,无疑也是一个风云搅动的大江湖。初读《水浒传》,看不清那些心思手段,只觉得入目皆是豪情仗义,看的人是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觉得人生本就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拘无束、肆意自在。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再读《水浒传》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作者背后还有深意,梁山

  • 公孙胜离开宋江后,李逵提一建议,可让大家活命,却遭喝斥和嘲笑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公孙胜

    一、公孙胜,入云逍遥去水浒好汉中,公孙胜和李逵,是反差极其强烈的两位好汉,公孙胜堪称是水浒中最高深莫测之人,而李逵则是最简单直接之辈。比如在宋江上了梁山后,公孙胜便借口探望母亲,而飘然离去,实则却是以此为借口,离开宋江,不再涉足水浒江湖,也许是看透了宋江为人,不想被宋江利用,乃至最后被害。也许是其他

  • 梁山108将中,公孙胜为何能成梁山结局最好的人?他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公孙胜

    梁山好汉的江湖,一度是无数少年的向往,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几个梁山好汉,是真正出于自愿上的梁山,绝大多数都是被外力逼上梁山,无论是因为老婆被高衙内看上而家破人亡的林冲,还是因为救下金翠兰而不得不流亡江湖的鲁智深,乃至于搜集到证据却依然无法状告西门庆的武松。哪怕是宋江那样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晁盖多次邀

  • 没参与征方腊的6人,结局都很好吗?可能只有公孙胜才潇洒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公孙胜

    《浅说水浒》第246期(文/焦目)两好汉的命运,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之后,似乎就注定了没有好的结果。先是宋万、杜迁等人战死;而后徐宁、张清、董平等正将也逃过一劫,或是中毒死,或是被砍为两段;即便已经剿灭方腊,病魔也没放过时迁、林冲等人。总之,最后活下来的不过36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其实有5人没参与征

  • 乔道清生擒武松鲁智深,法力超公孙胜,为什么却在梁山无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梁山108将的传奇故事,他们骁勇善战、除暴安良,是名副其实的英雄豪杰,而作为大家从小到大的必读书目,《水浒传》中有不少故事是很有名的,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这些英雄人物也深受人们喜爱,就比如呼保义宋江、智多星无用等等,这些英雄中有武将也有谋士

  • 晴天霹雳轰碎梁山排名石碣,是不是因为公孙胜鲁智深武松都走了?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公孙胜

    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浒传》是根据朱明王朝的意见修改的。施耐庵先生曾是张士诚的谋士,与朱元璋结仇。他写《水浒传》的真正目的是鼓动大家拿起刀枪与老朱抗衡。比如梁山好汉吃牛肉就是一个信号:从夏商周到唐宋明,宰杀农家牛是重罪,皇帝的餐桌上没有牛肉。我们可以查阅史料,看到明代皇帝的御膳菜谱,有猪羊鸡鸭鹅鱼,但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