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花荣与宋江见面的情节实在让人觉得难以理解,花荣是个官二代而且不管怎么说也是清风寨知寨,而当时的宋江只不过是一个逃犯,但是花荣一见宋江就行了“四拜”大礼,简直就像看见了亲生父母一般,原文中是这样写宋江见到花荣的情景:
花荣见宋江,拜罢,喝叫军汉接了包裹、朴刀、腰刀,扶住宋江,直到正厅上。便请宋江当中凉床上坐了,花荣又纳头拜了四拜。起身道:“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听得兄长杀了一个泼烟花,官司行文书各处追捕。小弟闻得,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不知曾到也否?今日天赐,幸得哥哥到此,相见一面,大称平生渴仰之思。”说罢,又拜。宋江扶住道:“贤弟休只顾讲礼。请坐了,听在下告诉。”花荣斜坐着。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花荣见宋江的礼节,实在太过隆重了。因为,花荣一见宋江,话还没说几句话立马就是“拜罢”,“纳头拜了四拜”,“说罢,又拜”;宋江说不必多礼了,花荣终于不拜了,却还是不敢与宋江正面对坐。这礼节也未免太隆重了吧!而后来,花荣有叫老婆、孩子、妹妹对宋大哥行了跪拜之礼,原著中还写到“花荣夫妻几口儿,朝暮臻臻至至,供茶献酒供食,伏侍宋江。”大家看看整部《水浒传》恐怕只有“小李广”花荣对宋江有如此礼遇,还一家人都在“伏侍宋江”宋江,这就是黄文炳对蔡九知府也未必能够如此礼遇。这也就为后来宋江做主将花荣妹妹嫁给“霹雳火”秦明,花荣自缢蓼儿洼埋下了伏笔。不过咱还是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一个青年军官花荣为什么会对逃犯宋江如此礼遇?甚至后来为了救宋江,花荣连“乌纱帽”也不要了,家庭也不管,抛家舍业直接当了土匪?
我们联系前后原文来看就会发现,宋江和花荣早就认识,花荣自己也说他们五、六年未见了,可见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宋江和花荣在五六年前发生过一些刻骨铭心的事,很有可能就是宋江救过花荣的命,而且在处理事情上表现出了宋江的才智、豪气,彻底征服了花荣。大家看后来宋江的干的事其实和一开始的人物性格也相差甚远。
宋江从以“押司”身份出场就给人一种乐善好施、胆小文弱的感觉,也正是这样所以阎婆惜、张文远才敢不怕宋老大放在眼中,处处把宋江当“凯子”,而宋江似乎也表现的不计较,但是大家看看后来宋江的表现就知道了,他干的那些事,恐怕江湖上那些所谓的大哥没几个敢干,比如为了让秦明上山,直接让小喽啰假扮秦明少了几百百姓的家,杀死几百人,害的秦明全家被杀;再看后来为了报复黄文炳,直接把黄文炳全家宰了,让黑旋风李逵把黄文炳活剐了烤肉吃;上了梁山后,公然带兵攻到州府.....宋江的这些手笔恐怕真正的土匪头子都会望而却步,这也就是在宋江最初打算攻打“无为军”时,“托塔天王”晁盖这些职业强盗也不敢同意的原因。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推想,花荣一定是在五六年前犯下了什么大事,而宋江一出手,直接就帮其解决了,而且还能够全身而退,从而把花荣彻底折服,但是因为这件事太邪气、太大,随便不能提起,而且还不方便二人见面,所以而二人分开了五六年,也是让时间把事情冲淡一些。
花荣见到宋江会行如此大礼,其中定有隐情,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上面分析的,至于为什么花荣不正面提前?这就和如果咱不是看原著,宋江干的那些滥杀无辜、活剐人的事也不会从好汉口中得知是一样的道理,大家只会说宋大哥够义气,连秦明这样的高级武官都被义气折服,至于细节江湖上肯定不会有人提起或者具体讲述。为了维护大哥的江湖地位,花荣可能也不会说二人之间的故事,只会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关系铁、义薄云天之类。本文系“胡侃文史”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关注、点评、留言,一起读文史、侃大山、长见识,会思想、思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