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胜杨志呼延灼,谁才是真正的名将后代?看看他们兵器就知道了

关胜杨志呼延灼,谁才是真正的名将后代?看看他们兵器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 访问量:2848 更新时间:2024/1/9 10:35:13

在水浒传中的群雄中,虽然梁山诸多好汉号称天上星宿下凡,但是个人都投入了不同的家族。有的生于富贵之家,有的乃是落魄之门,当然了,也有的似乎很幸运,成为了著名的名将子弟。

在那个热血的年代里,能够拥有一个名将后代的名头,那绝对是受人景仰的。而在水浒传群雄中就有这么三个人号称都是名将之后。他们分别是呼延灼关胜,还有杨志

这三个人分别对应着呼延赞关羽,还有杨家将,看起来个个都是来头很大,人人都算得上是中意的延续。但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之中只有一个是真的,其他的都是造假的,因为他们的兵器出卖了他们。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实话,虽然水浒传中给这三人都安排了了不起的出身,似乎都在强调他们家传武学得厉害,还有来自于祖宗传承的忠义。但我们应该负责任地说,虽然天下人人都想当刘皇叔自称为中山靖王的后代,可是未必人人都像刘备一样是货真价实的。

首先来看这位大刀关胜,他就据说是关羽的后代。不说别的,就说他这身份,在梁山好汉中那绝对是独一份,毕竟在那个年代谁提起关羽不是对其顶礼膜拜,而且因为他的身份直接让他在梁山好汉中排到了第5位,马军统帅之中位列第一。仅仅只是一个身份加成,就让他排在了前5位,那是何等的了不得。

但是话又说回来,关胜真的是关羽的后代吗?很明显,作为一本明朝的小说,作者对于关羽十分崇拜,可是他描写出来的这个角色怎么看都不像关羽的后代。

也许大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到关胜拿着祖传的青龙偃月刀舞的虎虎生风,就好像有一种看到关羽重生的感觉。但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所谓的青龙偃月刀从来都不是关羽的武器,所以也不可能传给关胜。

原因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真正的青龙偃月刀,只有所谓的偃月刀的说法,而且这种刀重力前倾,是普通人都不好操作的刀具。这种武器一开始就被利用当做礼仪用品,相当于是镇场子的礼仪武器,就好像赵匡胤手中的玉斧头一样,不是用来砍人的。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在汉朝一直到汉朝末期,都从来没有出现马镫。也就是说所有骑马的人只能靠双脚夹住马肚子作战,在马上根本发挥不出像关羽那样的战力来。

所以,那时候的马上作战,要么是放箭,要么就是拿着轻便的武器进行一波流的攻击,像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根本就是给自己添麻烦,根本施展不开来。

所以既然关羽都没有青龙偃月刀,那么关胜又哪来的刀呢?所以关胜的这个身份绝对是作者杜撰的,就算有,也只不过是一个冒牌的角色。

紧接着来看杨志,此人号称是杨家将的传人,手上一把家传宝刀,乃是吹毛断发砍人不沾血。

那么问题来了,杨志到底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呢?其实破绽就在他的家传宝刀中。按照是祖传之物来看,那么这就说明杨家将的主要武器是刀,至少也应该是随身携带着一把刀。

不过书中没有具体描绘这刀是什么刀,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说腰刀和朴刀。我们无需弄清楚到底是哪种类型的刀,只需要搞清楚一点,当年杨家将的老大杨令公是北汉的降将,此人一辈子都在和契丹人作战,其主要功夫都是靠着马上的枪。

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因为骑兵冲分必须要手长的,武器才占优势,所以枪必然是主流。一般而言是不会用刀的,哪怕是朴刀也用得少。

至于说杨令公的几个儿子,他们也都是马槊作为主流武器,随身携带的礼仪性工具也只是剑而已,一般不会带刀。

所以很明显,杨志这个杨家将后代的由头一看就太假。而且我们还可以推算一下,书中说他是杨令公的孙子,但他们俩相隔有百余年,百余年之间,真的能够有祖孙关系吗?个人以为两者的关联应该不大,这和罗贯中说刘备是皇叔一样,都是不会算数。

最后就只能剩下一个呼延灼了。按照书中的说法,呼延灼乃是名将呼延赞的后代。也许大家刚看书的时候,还真不清楚宋朝有哪个叫呼延赞的名将。事实上历史上还真有这个人,不过此人的名气没有杨家将那么大,否则的话,他的故事可能会比岳飞更精彩。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此人有一个特殊癖好,那就是打仗从来不怕死,永远冲在第1线。最最重要的是,他特别喜欢给自己一家人弄精忠报国的纹身,不仅男的要纹身,连女的都要。所以此人算得上是一代传奇。

当然了,这个人也喜欢弄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例如他的武器就经常弄得稀奇古怪,经常和杨家将一样走主流,而喜欢弄一些双鞭之类的东西。

所以按照小说中的描绘,呼延灼的武器是双鞭,两者之间还真有关联。所以仅从武器这个角度来看,三个所谓的名将后代,也就呼延灼靠点谱。

不过说来说去,这些事情都无从考证,就好像罗贯中开头就说刘备是皇叔一样,一切都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角色变得更加丰满而已,都是表现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呼延灼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梁山敌将,与呼延灼不分胜负,擒杀梁山三好汉,若黄忠在世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呼延灼

    熟读水浒故事,讲述108位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人生。不过,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在《荡寇志》中有一位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叫做庞毅。他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作者俞万春煞费苦心为他安排了一个三国著名谋士、凤雏庞统后人的身份,可是他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却和谋士庞统关系不大。我们比较可以发现,和他同为三国名人之后的大刀关胜

  • 宋江安排五队人马车轮战,不给呼延灼喘息机会,传递了什么消息?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呼延灼

    梁山军马中,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出谋划策,一般都是吴用的活儿,这次是宋江的安排,呼延灼雄赳赳气昂昂的率领着兵强马壮的精锐来到水泊梁山前的时候,宋江的计策已经订好了。那就是利用第一次交锋的机会,阵前较量。宋江这次的安排就是利用梁山的优势,来对呼延灼进行打击。如下:霹雳火秦明打头阵,豹子头林冲打第二阵,小

  • 水浒中唯一死后成神的地煞,使呼延灼功亏一篑,助卢俊义劫后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呼延灼

    一部《水浒传》,写尽了人间百态,上至皇帝下至乞丐无所不包。所以水浒中,虽几乎到处都是“打打杀杀”,但隐藏在后面的却是道不尽的人生路!比如,今儿要说的这位水浒好汉,他排位在水浒108将的倒数第二,此人便是时迁!对时迁这位好汉,许多人都知道他是水浒神偷。但恐怕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时迁是整部《水浒传》中,

  • 呼延灼:梁山上的“内奸”,招安后宋江是他的下级,皇帝也信任他

    历史人物编辑:书儿游戏日记标签:呼延灼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由宋朝民间口口相传的关于宋江等梁山贼寇的造反故事改编而成。贡献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形象和故事情节,是我国文学史上绕不过的丰碑,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可与其他三大名著特别是红楼梦比起来,水浒传的地位不高,关于水浒传的学术研究也不是很多。一方面是因为水浒传文本的前半段与

  • 战了五十个回合打平了,但是为什么都说林冲比呼延灼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钱宇豪标签:呼延灼

    水浒中很多猛将都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想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打死活老虎的李逵等等,这些都是梁山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而在梁山五虎当中,一般来说,都会习惯性的觉得关胜和林冲要比呼延灼,秦明,董平要厉害一点,但是其实在他们之中也是发生过对决的。当时呼延灼率领朝廷军队攻打梁山的时候,林冲就曾与呼延灼有过一次对

  • 大战呼延灼时,鲁智深杨志争相出战,为何一遇关胜,却袖手旁观?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呼延灼

    一、都有谁看透了宋江?《水浒传》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恐怕是争议最大的,因为主角竟然是一群打家劫舍的绿林强盗。其中尤其是宋江,无论人设,还是个人形象,都堪称不入流。但哪料就是他,却成了水浒江湖中,当之无愧的的绝对大佬。武松,英雄不英雄?却是宋江的小弟,虽反对宋江招安,却就是跳不出宋江布置的“招安棋局

  • 武松没和一流高手对决,到底算不算猛将?看看呼延灼就知道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呼延灼

    要说水浒,依旧离不开武评。卢俊义“马步军中推第一”,鲁智深六十二斤禅杖无敌手,武二郎双戒刀在手大开杀戒,林教头马上一柄丈八矛,恰似三国张翼德,梁山上的猛将实在是太多了。不但马军、步军厉害,水军将领中的李俊、张顺、阮小二等人也是独一档的存在。正因如此,所以究竟谁武艺更高一筹,就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 同为梁山悍将,鲁智深与呼延灼的武艺谁高谁低,答案一目了然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呼延灼

    说起鲁智深的武功,在书中堪称绝世高手《水浒传》。他手持一根重达六十二斤的水磨禅杖,来之不易。鲁智深一生遇到过三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其中两个是步战,对手分别是青面兽杨志和宝光如来邓元觉。那么,马战鲁智深的对手是谁呢?结果如何?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李忠、周通派人去二龙山求援说起。呼延灼奉朝廷之命征讨梁山

  • 与鲁智深、林冲等猛将打平手,所以呼延灼是防御型五虎将?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呼延灼

    三国演义里,蜀国有五虎将。水浒传中,梁山也有五虎将,这五虎将分别是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以及双枪将董平。按着书中而言,尽管五位猛将战绩不一样,但武艺其实差不多,即便有差距,也不会太大。不过,总有人要给五虎将分类,比如强虎、弱虎,第一档五虎将,第二档五虎将,第三档五虎将,甚至还有

  • 武松的双戒刀,真的可以秒杀一切?碰到呼延灼,情况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呼延灼

    武松的双戒刀,在水浒世界里,真的是寒气逼人,熠熠生辉,人挡杀人,佛挡杀人,活出了男人的风采,英雄的血性,让林冲面对他时,真的自愧不如。武松的刀法,是无师自通的,有人说是周侗所授,那只是江湖传言,《水浒传》作者没有采纳这种说法,大概施公也觉得这种传言并不可信吧。又有人说,武松师出少林名门,书中亦无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