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却能得以善终?靠的方法让人不齿

元朝第一个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何却能得以善终?靠的方法让人不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寻史春秋录 访问量:2930 更新时间:2024/1/20 15:44:03

方国珍,元末明初农民起义的首义,首先,方国珍能活过农民起义,在笔者看来已经十分不容易了,方国珍毕竟是首义,在农民起义爆发的时候,本应该第一个被淹没在农民起义当中的,但方国珍却活了下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反复无常。

方国珍在起义以后,因为他闹事的地方主要在江南沿海一代,元朝政府不是很能控制得住,于是就以招抚为主,方国珍,倒也承了元朝的情,多次归顺,注意,这里是多次归顺,因为方国珍虽然被元朝方面加官进爵了,但却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是在当地继续做大,然后再一次反元。

按理说,农民起义的首义应该是首当其冲,第一个被赶下台的,但方国珍却靠着背信弃义,反复无常活了下来。

方国珍虽然是抗元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但却不是一个确凿的抗元农民起义领袖,在抗元的同时,方国珍在元朝政府与各地农民起义之间玩起了无间道,看风选择自己的方向,一旦农民起义军失利了,方国珍便找准机会痛打落水狗,一旦元朝政府方面败了,他也高歌猛进,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在战斗力方面,方国珍其实还是拥有不错的战力的,曾经与张士诚作战,七战七捷,可以看出,方国珍也确实是一个人才。

后来投靠了朱元璋,也算是找到了最终归属,不过这时候的方国珍又对朱元璋三心二意,还是在农民起义军与元朝政府两方面同时搭线。

这样做的方国珍,按理说结局应该是不怎样的,但方国珍却竟然得了善终。

洪武七年,方国珍去世,去世以后,朱元璋不仅没有清算方国珍,反而专门附歌颂方国珍的丰功伟绩,即使是在方国珍去世以前,方国珍的待遇也不错。

元朝政府失败以后,方国珍也被朱元璋打败,完全臣服了朱元璋,再没有二心,后来明朝建立,方国珍被封为了广西行省左丞,这个位置可是个肥缺,梦想中的只挣钱不干事在这个位子上能够实现,看起来朱元璋对他也是不错的。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怎么可能允许手下有方国珍这种人呢?就算是真正忠心的开国功臣,朱元璋也是该杀杀,一个不手软,但对方国珍,为朱元璋突然就这么大度了呢?

之所以朱元璋不为难方国珍,与方国珍是首义也有关系,毕竟是首义,还是有些名气的,一建国就屠杀掉难免落人口舌,更何况,方国珍在建国以后,却是胸无大志,难成气候。

当然了,于笔者看来,方国珍之所以能侥幸落个善终,恐怕也是因为方国珍死得太早了,1374年就去世了,躲过了朱元璋的大屠杀,方国珍这样的人本就是朱元璋的眼中钉,实在要问他为何能落个善终,也只有这个理由了。

标签: 方国珍

更多文章

  • 狐狸一般狡猾的方国珍,是如何在元末乱世占据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曹娜说历史标签:方国珍

    方国珍(1319-1374年)是浙江中部沿海黄岩县的人。他的家庭是当地的船户和海上生意人,有些资财,但是方国珍却一字不识;他身材高大,气势威武,是好斗者的天然领袖。他和他的家庭无疑地深深卷进了非法的沿海贸易,或许也卷入了海盗活动中。有个著名人土曾经指控—一也许并非事实他与臭名昭著的海盗相勾结,他就杀

  • 哲别、速不台有多恐怖:以2万大军征服14国,破城40余座,歼敌近17万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哲别

    哲别、速不台是成吉思汗账下“四獒”中的两位,在蒙古人横行天下时,他们作为统兵一方的统帅,带给欧亚大陆的是恐怖的一股洪流,1220年春,成吉思汗命哲别和速不台在追击花剌子模的国王摩柯末时,曾经对他们说:你们可以在三年内结束战争,然后从钦察草原回到蒙古草原上来,哲别和速不台深知成吉思汗的用意,他们将摩柯

  • 为什么说哲别是蒙古军队的象征?从精神、武功、战术三个维度判断

    历史人物编辑:张杰谈历史标签:哲别

    蒙古帝国当年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军事上自然是相当强悍的。如果说,要选出蒙古帝国军队代言人的话,哲别无疑是最恰当的。可以说,哲别的精神、能力和他打仗的时候,所使用的那种战略战术,对蒙古帝国的军队为什么有那样强大作战能力,诠释得淋漓尽致。我为什么说哲别身上,最能体现蒙古帝国军队的特点呢?第一点,精神。蒙古

  • 蒙古灭金的重要一战:辽阳之战,哲别成功运用了闪电战的经典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哲别

    历史上的公元13世纪,似乎是属于蒙古人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并凭借勇猛的铁骑所向披靡。蒙古帝国未崛起之时,一直饱受金国的欺凌。到了铁木真成为了驰骋疆场的成吉思汗后,蒙古人决定要灭掉金国,这样既可以扩张地盘,又能报当年之仇。于是这才有了长达23年的蒙古灭金战争。提起蒙古灭金的重要战役,就不

  • 从相互对立到选择追随,哲别为何改变想法,辅佐成吉思汗统一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小趣事标签:哲别

    作为成吉思汗身边的一员大将,哲别凭借着一身高强的本领立足于军队之中。他是蒙古帝国建立的大功臣,最开始跟随在其他部落,后果断投靠成吉思汗。此人颇为骁勇善战,对于排兵作战更是十分擅长,凭借着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也逐渐由十户长升至千户长。在成吉思汗南下攻打金朝的过程中,哲别也始终跟随在其身边,协同成吉思汗共

  • 哲别远征西辽归来,送给成吉思汗千匹好马,只为兑现当初的誓言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哲别

    公元1206年,身为成吉思汗手下“四獒”之一的神箭手哲别,被成吉思汗派去征讨西辽的屈出律,屈出律是西辽乃蛮部贵族,他的父亲太阳汗曾和成吉思汗在杭爱山麓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被成吉思汗击败后阵亡,太阳汗的儿子屈出律从战场上侥幸逃脱。屈出律在逃回西辽之后,很快便夺取了西辽的政权,一跃成为了西辽的实际统治者

  •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为何能轻松攻下居庸关?哲别用了一个土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这就是历史么标签:哲别

    居庸关地势险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金国时期,为了抵御蒙古人的进攻,金国朝廷不仅在此修建了坚固的城墙,还派了一支精锐部队把守。可是,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为何能轻松攻下居庸关?这和成吉思汗的手下猛将哲别有很大关系,哲别仅仅用了一个土办法,就将金国人认为固若金汤的居庸关攻破,长驱南下,将金国都城中都(

  • 他打败了哲别,三败蒙古军队,大金帝国还是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孙悦说历史标签:哲别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斡难河畔,铁木真称号“成吉思汗”。公元1211年2月,成吉思汗举九足白牦纛,誓师伐金。当时金国的俘虏就对蒙古人说:“我国如海,汝国如一掬沙,岂能动摇”当月,蒙古大军越过大沙漠进军阴山,7月进军乌沙堡,八月,双方决战野狐岭。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率敢死队冲锋在前,中

  • 蒙古四大战神都是谁,有没有郭靖的师傅哲别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哲别

    历史上“为他人做嫁衣、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例子众多。公元13世纪的中国版图上,宋、金、西夏三国鼎足而立,上演了一曲曲恩怨情仇的悲歌。可谁能想到,上述三国中没有一个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迅速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夏、亡金、破宋,造就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据史籍记载,公元1206年,成

  • 天选之女!管道升的《秋深帖》精妙绝伦!不输赵孟頫,幽新俊逸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爱动漫标签:管道升

    提到书坛“神仙眷侣”,非赵孟頫和管道升莫属,他们俩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书画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而且作为女子的管道升,绝对是才女一枚,诗书画三绝,水平上绝不输赵孟頫,作为一代才子的赵孟頫,也有男人的一面,想纳个妾,却被管道升的《我侬词》所征服,管道升这样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