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按辈分,齐桓公是秦穆公的姥爷,晋文公接连娶亲又将关系搞乱了

按辈分,齐桓公是秦穆公的姥爷,晋文公接连娶亲又将关系搞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照一天雪 访问量:3964 更新时间:2024/1/18 21:03:02

关于“春秋五霸”的说法历来不一: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史记索隐》)这是一种组合,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又是一种组合,也有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并称的(《四子讲德论》)……

齐桓公为春秋首霸,于鄄(今山东鄄城)会盟诸侯时,秦国当时在秦武公的统治下,而晋国曲沃武公武力讨伐晋侯缗,并以晋国宝贿赂周釐王取而代之。这一年为齐桓公七年。

“二十九年,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船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史记·齐世家》

司马迁的这段记叙很有意思,齐桓公被娇妻戏弄从而引发了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话说齐桓公在位的第二十九年,有一天与夫人蔡姬游船玩耍。诸侯的正妻称为“夫人”,齐桓公三位正妻,而蔡姬则是其中一位。

蔡姬是蔡国公主(今河南上蔡),大概是十分熟悉水性,所以游船时比较肆意。齐桓公要么是“旱鸭子”,怕水;要么是“晕船”,表现得窘迫难堪。蔡姬有点恃宠而骄,又或者觉得好玩,所以故意摇晃船只,而齐桓公屡禁不止。

齐桓公下船之后异常愤怒,所以将蔡姬撵回了娘家。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归蔡姬,弗绝”,蔡姬被撵回娘家,但是并未断绝夫妻关系。“弗绝”二字很重要,这为齐桓公讨伐蔡国提供了借口。

蔡姬是蔡穆侯的妹妹。妹妹被撵回娘家,蔡穆侯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所以“蔡侯怒,嫁其弟”。“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当齐桓公得知媳妇私自改嫁之后,便率领诸侯联军讨伐蔡国,最终蔡穆侯被俘虏。紧接着又继续攻打了楚国,直到召陵(今河南郾城)。

齐攻打蔡、楚这一年为齐桓公三十年,秦穆公任好四年。这一年,秦穆公“迎妇于晋,晋太子申生姊也”,秦穆公的夫人为晋国太子申生的姐姐。

曲沃武公在齐桓公七年取代晋侯缗,改称为晋武公,而晋武公在晋国国君的位置上干了两年就挂了。“子献公诡诸立”,其子姬诡诸接班继位,是为晋献公

晋献公五年,晋国攻打骊戎,此役晋国取得胜利。战果如何呢?司马迁如此记叙,“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晋国将骊戎的两个公主俘虏了,晋献公一看是美女,心动不已,便将两姐妹据为己有。

晋献公十二年,备受宠爱的骊姬生育一子——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骊姬生下了奚齐,晋献公便产生了更换太子的想法。由此得知骊姬备受宠爱。“有意”表明晋献公并未明确废绌太子,而是从献公的安排上推测出来的。

“于是使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献公与骊姬子奚齐居绛”,曲沃是曲沃桓叔成师的封地,为晋献公的先祖。蒲、屈则是边境城邑。绛则是晋国国都。太子申生被驱逐出国都,所以“晋国以此知太子不立也”。

司马迁在此对太子申生继续介绍,“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也就是说晋献公是齐桓公的女婿,齐桓公是申生的姥爷。“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申生一母同胞的妹妹嫁给了秦穆公。由此,秦穆公称齐桓公姥爷一点不过分吧。

“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太子申生、重耳、夷吾贤能出众。当然,我们从这里是为明确太子申生与重耳为兄弟关系,都是晋献公的儿子。由此,重耳也得称呼齐桓公为姥爷,而秦穆公则是重耳的姐夫(或者妹夫)。

晋献公占有骊姬姐妹俩并非个例。“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司马迁明确重耳与夷吾的生母又是一对姐妹。

所以,晋国发生骊姬之乱,重耳出逃到翟,夷吾也打算逃亡翟,但担心晋重兵攻打翟而被劝阻。

骊姬之乱发生在晋献公二十一年,齐桓公三十年,秦穆公四年。

那么,齐桓公、秦穆公、晋文公三人的关系是否到此结束了呢?答案是没有。

重耳在外长达十九年流亡,也是一次风流之旅。

骊姬之乱,重耳从晋国都绛城逃到了蒲城,原本打算守着一座城邑度过此生。岂料,骊姬心狠手辣,定要斩草除根,于是晋献公派刺客刺杀重耳,重耳由此逃亡到翟。“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狄同翟,为重耳生母国,即姥姥家。

狄攻打咎如,俘虏了两个美女。在狄国的安排下,姐姐嫁给了重耳,妹妹嫁给了赵衰。重耳在狄生活了十二年,这期间晋献公死亡,在秦齐军事援助下,晋惠公继位。晋惠公即重耳的弟弟夷吾。

晋惠公六年,秦穆公率兵攻打晋国,晋惠公被俘虏。后来,经过秦穆公夫人(申生的妹妹)的求情,晋惠公放回晋国。然而,晋惠公对外失信于秦国,对内有负于重臣,所以对流亡在外的重耳心存畏惧。于是,派出刺客到狄国行刺重耳。

于是赵衰建议重耳投奔齐国,毕竟狄也是夷吾的姥姥家。“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在《晋世家》司马迁记叙齐桓公将姜姓同宗的女儿嫁给了重耳。至于“宗女”究竟是侄女,还是孙女辈无法得知,那么重耳依旧叫齐桓公为姥爷吧。

重耳自此沉浸在温柔乡中,滞留齐国五年。“留齐凡五岁。重耳爱妻女,毋去心”,重耳流亡时已经四十三岁,在狄呆了十二年,到齐国已是五十五岁,年轻时开创基业的冲动已消磨殆尽。更何况,离开狄国时,咎如妻子并没有随从,自然对齐国娇妻宠爱不已。

但是,赵衰、狐突咎犯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并未消减,于是两人商量着将重耳灌醉,捆绑上车离开齐国。齐桓公在重耳到齐国后二年死去,齐国内有诸子争乱,外有诸侯侵伐,齐国也不足以依靠。

重耳被赵衰、狐突咎犯绑架着,经过曹国、宋国、郑国、楚国,最终辗转来到了秦国。

“重耳至秦,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与往”,秦穆公像齐桓公一样给重耳娶妻,将同宗女子五人嫁给了重耳,其中包括姬圉(晋惠公夷吾之子,即后来的晋怀公)的妻子。

齐桓公、秦穆公主动为重耳娶妻,作为一个流亡的诸侯之子,重耳为何艳遇不断?其一,证明重耳能力突出,齐桓公、秦穆公都欣赏钦慕,以此消磨其雄心抱负。其二,齐桓公、秦穆公识人之能,拉拢重耳目的在于向诸侯炫耀,他国公子甘愿俯首称臣。

“宗女”再次出现,齐桓公与秦穆公的同宗女子均嫁给重耳,重耳究竟是妹夫还是侄女婿呢?这辈分搞乱了。何况,重耳在秦国娶的五位女子中,其中有一位为侄媳妇,就是晋惠公夷吾之子圉的妻子。

标签: 晋文公

更多文章

  • 面对一个差点杀死自己的人 晋文公为什么会赦免他?

    历史人物编辑:大表哥时尚标签:晋文公

    学习罗胖子,每天三百字,历史小趣事,点滴有意思。1827—056 坚持日更第56天,还有1771天面对一个差点杀死自己的人,晋文公为什么会赦免他?面对一个杀手,特别是曾经两次试图谋杀你的凶手,你会怎样反应?一个手握重权的国君会怎样反应?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就面临了一个这样的问题。这一年,他刚

  • 从樊国到阳樊,一个被晋文公吞并的小国的悲壮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哆啦小哲标签:晋文公

    在华夏众多古老的姓氏中,曾经有过一个叫“阳樊”的复姓,因为过于稀有,连百家姓都没有收录,其后裔大多已分别融入“阳”、“樊”二姓。这个姓氏来源于一个古老的邦国,从西周到春秋,在历史上曾经留下过深深的印迹,而它最后的消失,更是一个苍凉悲壮的故事……创立西周的姬姓部族,早在商朝后期就已称霸西陲,而且其很可

  • 他割肉救主,助晋文公成就霸业,最后却被活活烧死

    历史人物编辑:满船清梦醉星河标签:晋文公

    文/林岩介子推,又称作介子、介之推、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生年不详,他在危难时救护主公姬重耳,而主公顺利成为国君,他却远远躲避起来,成为后世仰慕的君子。周惠王二十一年(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宠信爱妃骊姬,打算废黜太子申生,改立骊姬生子奚齐为太子,引发内乱。骊姬设计陷害太子申生,申生

  • 东周列国故事295 晋文公因鬼话释放卫侯

    历史人物编辑:眼镜说数码标签:晋文公

    东周列国故事295 晋文公释放卫侯鲁僖公再说鲁僖公,原来是和卫国世代相亲和睦。听闻医衍进鸩酒卫侯大难不死,而晋文公也不罪罚他。于是问臧孙辰曰:“卫侯还可能复国吗?”臧孙辰对曰:“可复。”鲁僖公曰:“何以见之?”臧孙辰辰对曰:“凡无刑(春秋战国时以甲兵、斧钺、刀锯、钻、鞭打为五刑)之用,厉害的甲兵斧钺

  • 中国古人,为何也喜欢穿“木屐”,晋文公是不是发明者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锌烨标签:晋文公

    一说木屐,大家就想到日本。但是中国历史上,古人们早就开启了“木屐”之旅,日本穿木屐的传统,也是源自于中国。关于“木屐”,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小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曾经在外逃亡十九年,而介子推一直跟随其身后,不离不弃。晋文公饥饿之时,介子推曾经割大腿肉为其熬汤,两人可以是过命的交情。晋文公成为君主之

  • 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霸业得成,在于贤妻与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晋文公

    重耳是晋献公一个不太受宠的儿子,虽然从小聪慧又谦逊好学,但前有已立为储君的兄长,后有备受宠爱的弟弟,他注定只能做个不受重视的富家闲公子。好在重耳本身对王位并无执念,一辈子能做个吃穿不愁、听听小曲、喝喝小酒的富家公子对于重耳来说也是十分满足的事情。可天不遂人愿,晋献公对骊姬的宠爱滋生了骊姬对权利的欲望

  • 秦穆公和晋文公达成协议正式走进春秋历史的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晋文公

    #心动的瞬间#秦国要再次控制住晋国,就派人来楚国迎接重耳,想扶持重耳回国,篡位夺权。重耳故意对楚王说:“我希望作为您的臣子,不想到秦国去。”楚王就说:“还是从秦国到晋国方便些,我们楚国隔得太远了,帮不上什么忙,就让我为你提供活动经费吧。”于是,楚王“厚送重耳”。这个“厚送”是多少呢?价值肯定不菲,如

  • 晋文公如何历经坎坷继承王位,带领晋国走向辉煌,成为中原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晋文公

    司马迁曾这样评价春秋霸主晋文公:“晋文公,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及即位而行赏,尚忘介子推,况骄主乎?重耳不得意,乃能成霸。” 晋文公,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的统治下,晋国的实力大增,最终带领晋国成为了中原霸国,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中,有

  • 父兄反目,流亡他国,晋文公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晋文公

    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重耳的一生可谓饱经沧桑。父兄反目成仇,对他都是杀之而后快,逃亡他国十九载,颠沛流离。他本没有称霸天下的志向,但时也势也,命也运也,历史大势逼着他在流亡十九年后重返晋国,晋国复兴大业的重担也就此落在了他的肩上。面对国之重托,他并没有逃避,而是主动面对,从此开启了他的霸主传奇。父兄反

  • 「春秋故事」晋文公十九年的逃亡史-都去了哪些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青瑶书上标签:晋文公

    晋文公重耳是既齐桓公之后春秋时代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但晋文公在继位之前,曾流亡国外长达十九年,曾停留在七个不同的国家。而在晋文公重耳这十九年漫长的流亡岁月中,曾经有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陪伴晋文公一起流亡,重耳和这一众贤能的追随者,颠沛流离,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