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代端午纪念过好多人,为何最后只纪念屈原?

汉代端午纪念过好多人,为何最后只纪念屈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财子历史 访问量:2745 更新时间:2024/2/14 14:22:29

时至今日,只要提起端午,大家都会想到屈原,端午与屈原算是划上了等号。但是,大家也都知道,端午的起源是众说纷纭,到底是怎么出现,纪念谁的,历来都有不同说法。

“端午”这个名称,也是在汉代定下来的。

先秦时期,人们注意到,到了农历五月,天气已经很炎热,各种虫蛇病毒都开始大肆活跃,人们极容易生病,故而逐渐兴起了五月祈福消毒的活动。

古人还发现,到了夏至这一天,白天最长,夜晚最短。战国时期,阴阳学兴起,“崇五”之说流行,而夏至这一天在古历中又靠近五月初五,于是祈福活动就定在了五月初五。

所谓端午,端是初的意思,午就是五。端午的意思,就是五月初五。汉代以后,五月初五过端午就定下来了。

到了东汉,各个地方的端午,就已经出现不同的纪念对象了。

比如介子推

介子推为了晋文公重耳复国,和重耳逃亡,后来还割下自己大腿肉给重耳吃。但是重耳复国赏赐大家的时候,忘了介子推。介子推此时躲入山中,为了逼他出来,重耳放火烧山,介子推和母亲抱树而死。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就下令五月初五不能点火。(资料参考《琴操》《邺中记》《荆楚岁时记》)

这个说法,至今在山西一带还有流传。不过,介子推更多的是和寒食节或者清明节联系。

比如伍子胥

相传,伍子胥进谏吴王夫差,不可耽于享乐,更不能放勾践回国。但是夫差不听,而且赐他剑,让他自杀。伍子胥自杀后,还被夫差装在袋子里扔进了钱塘江。传说,伍子胥死后,化为波神,会稽郡每年五月初五就会有巫师跳着舞来祭祀他。(资料参考《曹娥碑》)

会稽郡同样还有纪念曹娥的风俗,这个资料同样在《曹娥碑》中有记载,不过《后汉书》也有说到。

还有陈临。

这个人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在两广之地,可能有人听过他。汉时,两广之地还没开发,人民也没开化,是陈临教导当地人,所以他很受欢迎和爱戴。

《后汉书》记载:陈临为苍梧太守,推诚而理,导人以孝悌。临徵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临东城门上,令小童洁服舞之。

当然,还有屈原。

东汉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中写道:“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

从这段话也可以推测,五月初五的额习俗,祈福避灾在前,纪念屈原在后。

除这些人外,还有端午是纪念勾践、祭龙等是说法。

尽管五月初五纪念的对象中,屈原不是最早,但是范围却是最大。首先是屈原的生卒地两湖地区,还有就是屈原的放逐地,汉北江南地区。

另外,屈原的影响力度也是最大。为何?

其一是楚地之人对屈原的怀念。

其二是汉初楚辞大兴,上层人喜欢楚辞,汉初的诗歌名篇,比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就是典型的楚辞体。其实汉武帝也喜欢,他不仅能做辞赋,大臣中谁要是擅长楚辞,他也会偏爱。朱买臣因为读楚辞好,就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

其三是到东汉末年,国家动荡,人们更加怀念屈原的正直忠诚,尤其是文人士子,他们主动加入纪念屈原的活动中,增加了屈原的影响力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南朝的湖南湖北地区,吃粽子、赛龙舟等纪念屈原的活动基本定型。

隋唐时期,国家一统,南方的习俗逐渐传到北方,端午日,全国兴起纪念屈原的的活动另外,隋唐之前,因为怀念屈原,加上五月杀子的习俗,端午和悲相关。到了唐朝及以后,端午成了人们欢度纪念的节日,再也不用担心端午能不能欢乐了。

标签: 屈原

更多文章

  • 屈原并非楚国土著,而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古国的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屈原

    在我们的观念中,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楚国王族,地地道道的楚国人。实际上,翻阅史书,我们会发现屈原其实并非地地道道的楚国人,而是一个我们鲜为人知的古国的后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其中的秘密。在历史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一个比楚国还要强古老和强大的古国——庸国。据历史学家考证庸国在夏商时期,已经是一个

  • 渔父大哥,咱能别逼屈原大夫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屈原

    《渔父》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这篇文章主要是展示了屈原两种想法的激烈斗争,最终内心不愿向黑暗屈服的想法占了上风,屈原为了追求内心的节操不被污染而毅然投江的故事。但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个故事的话,我还是忍不住要问:难道屈原真的不是被渔父逼死的吗?!为了形象地展示一下我的感觉,我做了这个图表示一下

  • 屈原姓氏是什么,其实他不姓屈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屈原

    姓氏起源于早期氏族公社时期,在母系氏族时期,女为主,姓是“女”旁,寓意姓子由女从生,可以看出姓在母系氏族时期为主要符号,而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从黄帝以后到西周初始近一千多年的时期内,姓已逐步变得可有可无,氏是一个人的主要称谓符号。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

  • 口口声声说怀念屈原你还记得这些经典吗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小王国标签: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涉江)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

  • 打好高中语文基础62:屈原《离演技》

    历史人物编辑:潮哥去哪吃标签:屈原

    每一道题,都是壹得老师亲自甄选。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 涕:鼻涕B.固前圣之所厚 厚:与“薄”相对C.宁溘伤以流亡兮 溘:突然D.忍尤而攘诟 攘:抵抗2.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謇朝谇而夕替B.步余马于兰皋兮C.不吾知其亦已兮D.高余

  • 端午节真的是百姓为屈原而设?这是我们信了近2000年的谣言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苑标签:屈原

    端午节有众多叫法,其中最特别的一种便是五毒节。端午节是我国延续了近2000年的隆重节日,在这一天百姓都要饮雄黄酒、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在人们的印象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传说:公元前278年,白起统率秦军攻破了楚国王都郢。悲愤之情难以平抑的楚国大夫屈原,随后选择投身汩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死后,无比悲

  • 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自杀而不是归隐山林?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屈原

    屈原之投江死,而非归隐山林,其实不是一道历史题,而是一道关于抑郁症患者遭遇重大事故后的危机心理干预的命题。所以:屈原的结局,是内因(抑郁症)和外因(危机心理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个内因和外因的相关,还得从头说起——屈原本姓芈名原,因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便被叫做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战国

  • 纵横春秋的诡辩术:逼死屈原,成就庄子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屈原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撰文:风林秀编辑:吃硬盘吧插画:发达蚊有一天,猪和牛碰到一起。猪对牛说,你能谈谈对疯牛病的看法吗?牛说,我只是一个哲学家,你问的这个问题跟我有关系吗?牛反问猪,你能说说猪瘟的事情吗?猪说,我是一个风投专家,你应该跟我请教资本市场的事情,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聊的问题上。世界疯

  • 屈原真的应该叫芈原吗?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屈原

    传统的端午节,有着很多传统,系上彩色的绳子,挂上艾草,带上香囊,驱病辟邪,这样的端午节才有满满的仪式感。在很多地方都有赛龙舟的仪式,那种龙舟竞技的场面还是非常震撼的,当然对于端午节,更多人关于他的记忆,还是更那,软糯香甜的粽子有关系。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传说都和屈原有关系,屈原跳江之后,人们制作

  • “屈原”,在2000公里外,在无垠南海中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屈原

    汨罗融媒体讯(记者 张为)自汨罗江始,径直南下,至海南岛海口市,全程约1200公里。自海口继续向南乘风破浪,又一个约1000公里外,广袤无垠的南海之中,是一片以《九章》命名的群礁。其中,更有一座屈原礁。这是一块以伟大诗人命名的故土。鲜为人知,却深达于灵魂。九章群礁,中国南海六大群礁之一,位于南沙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