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他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他在我们的印象里,是能屈能伸的豪杰,他被吴国打败后,被迫向吴国言和,被软禁了3年,回到越国后就发展民生,加强越国的建设,一方面又捧杀吴国,使吴国逐渐被蚕食,找准机会后他直接进军吴国,自己报了仇,也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王。
都知越王忍辱负重,一战成名。殊不知他还有一个招用来解决古代战士们的生理需要,他这一招被后朝沿用了千年。在古时,战士们使用的还是冷兵器,而且没有现代化交通迅速将他们运往前线,往往他们都还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到达战场。久而久之,士兵长期忍受与亲人和爱人分离的煎熬,就会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使军心溃散,这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会有战士直接逃走,留下的人也无心战斗,会给军队和国家造成午无法弥补的后果。
于是勾践想出了一个办法来解决战士们的生理问题,他先是将全国的寡妇给抓起来,将她们全部送往前线的军营中,他这样做后,果然战场上的逃兵也少了,厌战情绪也得到了解决。《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输有过寡妇于山上。使士之尤思者游之,以娱其意。”意思是,勾践为了激励士兵,下令将寡妇聚集到一座山上,凡是上阵杀敌的士兵,都可以同这群寡妇接触。
除此之外,他还允许战士带着自己的妻子上战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解决了他们与亲人分离的问题,而且妻子还能帮忙照顾丈夫的起居日常。但是这一做法的坏处则是更多,因为军队里几乎都是男性,女子在那里生活很不方便,而战争又是非常残酷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所以大多战士也不忍心带着自己的妻子上战场。军中的战士带上妻子之后,自己和其余战士也容易受到影响,所以也几乎无人愿意带着自己的妻子上战场,更何况勾践也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勾践的这一做法的效果先是被其他诸侯看到了,纷纷相仿,从而使它的影响扩大,在后朝也得到了延续,汉朝的汉武帝在勾践的基础上又将这一方法进行了改善,形成了新的一套制度,叫“卒妻制”,他下令将俘虏的妻子和罪犯的妻女全部集中起来送往军营,这些女子被送往军中后,成为了一名卒妻,她们的主要任务分为三类,一是后勤,主要负责为战士们洗衣服,二是有些卒妻是学过舞艺的,她们就需要为战士们献艺,三则是侍寝。
军中出现女人一直被视为是不吉利的事情,然而士兵的妻子就另当别论了,所以汉武帝才会为将她们称为“卒妻”,至于是谁的“妻子”,大家就不会去在意了。他的做法也只比勾践好一点,勾践是随意抓寡妇送往军营,他则是不再强迫寡妇,而是将目光对准了俘虏的家人和重罪犯的家人,但是两人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也体现出来古时封建社会的不平等。
这样的行为纵使在开明的唐朝也没有得到制止,可见为了统治者的核心利益,他们并不在乎其他的人的权利,在唐朝末期,各地势力开始躁动,纷纷利用自己的家底进行招兵买马,拥兵自重,他们也延续了“卒妻制”,由于地方范围小,没有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俘虏和重罪犯妻女,他们为了“讨好”战士,更是强抢良家女子,将她们强行送往军营中,赵匡胤在大破北汉之后,为了犒劳军中战士,更是将全部女俘虏送往军营中去。到了明朝,这一做法终于得到了改善,朱元璋认为这样的制度很不人性化,随后取消了这一制度,才终于消停了下来,虽说勾践卧薪尝胆一事成为千古美谈,但是他对古代女子造成的伤害确实不能否认的。
结语
从勾践开始,军中的“卒妻制”让无数女子被迫受害,是极其残忍和不人道的,虽说我国的封建王朝时期也是造就过国力鼎盛的国家,一度将中国打造成了亚洲,国际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是这其中的也有太多人的“辛酸泪”,如果说国家的强盛,需要强行剥夺一些人应该有的权利,那这样的国家也并不会走太久,因为它并不受百姓拥戴。如今,我们早已从封建时期走了出来,如今的中国更加民族,强大,而百姓们也实现了自己做主,不会再有压迫。
参考文献:
《燕歌行》
《吴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