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冠以法家的管仲为什么会让儒家又嫉又恨又爱

被冠以法家的管仲为什么会让儒家又嫉又恨又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东观校书郎 访问量:1922 更新时间:2024/1/22 17:02:36

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马阻挡于燕国国门之外,使得天下诸侯没有一国敢小视燕国。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古时候的大智大贤,诸葛亮自诩为此二人,有人则认为是小看了自己,其实是相当不易的,这已经是相当不谦虚了。

乐毅后来被新任燕王猜忌,弃兵权出走,还留下了“君子绝交不恶于声”的美谈,管仲相齐,齐国几度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被当时的周天子一次又一次地认可为尊王攘夷的表率,连孔子都发出赞叹,非管子吾辈皆披发左衽也!也就是说要不是管仲,我们都得做蛮族野人了,哪有什么礼义之邦,华夏文明了!可见管仲地位之崇高。

今天我们就专门来闲谈一下管仲其人。管仲,名夷吾,字仲,是齐国公子姜纠的得意门客,齐国国君驾崩,几个公子为争大位,不惜手足相残。管仲为了帮助公子纠即位,便被派去刺杀另一个公子姜小白。姜小白也有一个忠诚的谋士叫做鲍叔牙,这个鲍叔牙和管仲居然是发小知己,可以同穿一条裤腿的好哥们。

这两人的私人关系好到一个什么程度,管仲老问鲍叔牙借钱,可老没把钱还上,鲍叔牙的其他朋友得知,就对叔牙说,管仲这人不靠谱啊,别借钱给他了,叔牙却总是说,他家穷,老母一直身体抱恙,需要钱,还不上没事儿。后来两人又一起当兵服役上了战场,这管仲每次打仗,不是躲在鲍叔牙背后,就是躺在地上装死,身边就有人对叔牙说了,管仲这人没一点人品,以后别管他了。叔牙却说,他母亲一人在家病着,他怕自己牺牲了老母身后事就没人料理了,往后在战场上,叔牙还是一如既往罩着管仲,别人说的这些话,和叔牙的所作所为都印在管仲眼里,刻在他心里。

后来哥儿俩退役回家了,准备就业了,鲍叔牙投了许多简历之后,被公子姜小白聘为了门客,叔牙这回又想帮衬管仲一把,把他也拉去一起为小白谋事。结果管仲拒绝了,他说一入侯门深似海,齐侯有很多儿子,现在还看不出哪个儿子会继承王位,要是咱俩都吊死在一棵树上,将来如果不是小白即位,我们就全完了,不如把鸡蛋分放在不同的篮子里,风险小还能保证收益,只要咱俩不要忘了今天的话,谁最终发达了都要记得提携提携兄弟。

鲍叔牙同意他的想法,就让他另谋高就,不久管仲就成了公子纠的门客,开始各为其主。鲍叔牙凭借自己的才能深得公子小白的器重,这时候叔牙还不忘对小白推荐管仲,说管仲的才能比自己高超十倍都不止,虽然现在在公子纠那工作,但如果哪一天小白公子登上王位,要处置公子纠的时候,一定要把管仲留为己用,这种人才不可多得啊,姜小白就把这话记在了心上。

后来为了争储夺位,管仲奉命来杀小白,小白仓皇出逃,管仲平日里箭法不赖,就觑准小白的肚子一箭射去,小白应声倒地,众门客见主公中箭,纷纷大哭上前。管仲见得手,便赶紧趁乱脱身,回去覆命。岂料姜小白命大,那箭只射在他的腰间玉带之上。公子纠得讯,以为政敌已死,可以放松警惕了,没想到姜小白反而利用这一点,对公子纠进行了绝地反杀,从而夺取了齐国国君的大位。

小白即位,就开始清算公子纠一党,正要发落管仲的时候,鲍叔牙急忙上前对小白说,主公难道忘了昔日之言么?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齐桓公姜小白一愣,旋即笑道,先生勿忧,寡人自有主张。便命人将管仲带至跟前,亲自为他松绑,还把那条“救命”的玉带赐予管仲,以报当日“不杀”之恩,管仲也被齐桓公的气度所震慑,也被鲍叔牙的情义感动得五体投地,便甘心情愿为齐桓公做事。

齐桓公此时认为在他的众谋士当中,鲍叔牙最可靠,出力也最多,便想任命叔牙为国相。叔牙又站出来推荐管仲,说起他的才能远胜自己的话。桓公赞叹良久,没想到管鲍之谊(后来也成了成语)如此深厚,今天能得此两个大贤,真是自己三生有幸,齐国不强都不行了,便依鲍叔牙之请,任命管仲为国相。管仲为了知恩图报,不负所托,拿出了自己浑身的解数,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号召公子纠的其他党徒统统放下武器,向新政府投诚,要一致团结在新国君的周围强大齐国。一时间齐国出现空前团结的气氛,哪怕那些曾经政见不合的政敌都倾心投效在齐桓公的门下,为振兴齐国所用。

齐桓公这就开心得合不拢嘴了,高兴地对鲍叔牙说,我现在明白你的话了,鲍叔牙笑而不语。稳定内部之后,管仲又充分发挥齐国的区位优势,使渔盐业大力发展起来,使国家从繁荣商业当中获取巨额的税收,富民强国同步进行中。为了打造齐国的软实力,又注重文艺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对国家的命脉资源产业,管仲又有节制地对其进行了政府管控和干预,对其他行业的弊端也不断进行了调整和纠正,一时间齐国国政大治,影响力威慑周边诸国。管仲又对齐国的军队和兵制进行了改革,使齐国拥有了一支“技击”能力极其强大的军队,同时他还在用人方面,大胆放开吸引多国人才,又小心甄别任贤为用,使得聚集在齐国的国内外人才,都因材施宜,各尽其用,齐国的声威逐渐远播到中原各国。

这时候北地邻国燕国出大事了,漠北的狄族入侵,导致燕国岌岌可危。燕国向齐国发出了求救的请求。管仲这时强力建议齐桓公打出可将齐国“推向巅峰的神之操作”——光复礼义,尊王攘夷,同时向燕国派出精锐援军。齐国打着尊奉周天子的名义,要帮助兄弟之国驱除蛮夷的入侵,进入燕国国境后,经过一番激战,将北狄尽数歼灭,从而消除了燕国外患,为燕国立下了复国之恩,燕国君臣被感动得笑泪交加,而后许多国家各种难题只要向齐国一伸手,齐国无不慷慨相助,迎刃而解。

周天子为了表彰齐桓公的功绩,应齐桓公之邀,亲自为齐国会盟天下诸侯,同时认可齐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一天,不但稳稳当当做了齐国的王,除周天子外自己俨然已是天下的二当家的,还是实实在在有实力的二当家,这一下可高兴坏了他,国家大小事一概都不管了,全都丢给了管仲,见了管仲都不称其臣下,也不呼其名了,而是亲切地喊着“仲爸爸”(仲父)。

管仲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任劳任怨,也没有多少骄傲之色,对君王还是一相当恭敬,有什么大事小事,还是非常讲礼节讲程序地去请示去询问,这让齐桓公相当相当放心,每次都是同一声回复“仲父办事,寡人放心!”君臣之间已达到相当高的默契,有些心存忧虑的臣子,或是心怀叵测的小人前来提醒齐桓公,齐桓公是这样回答的:“你们说相国发展了很多不正当行业,大家都是明白人,这些行业以前就存在了,现在反而是相国置他们于国家的管控之下,规范了这些行业的发展。你们说相国弄权,用人用事用钱用兵连同寡人的私事都交由他管,说降低了寡人的威望,那相国是哪国的相,不是我们齐国的相吗?齐国相的威望提高了,不正是寡人的威望提高了吗?寡人不用做什么,齐国垂拱而大治,这是寡人为君之道,也是为君之乐也!相国什么事都操劳,勤于政务,为寡人分担了一切,这是相国的为臣之道,是为臣之乐也!为相本就应该如此为国君理顺社稷,这是上乘的君臣之道,你们不会懂的,也不要再说了!”管仲听了这话,也是笑而不语。

后来齐国国力和国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甚至率领中原九国之师向南方强大的楚国问罪,迫使楚国向周天子低头认罪,这是齐国乃至中原诸国几百年都不曾赢得的辉煌战果!齐桓公因此就更纵情声色,安享太平了。

没过多久,管仲病倒了,齐桓公急得赶紧来探望。管仲年老病重,又因操劳过度,眼看是不行了,齐桓公眼泪直流,问了管仲许多事情,并说要是仲父不在了,就任命鲍叔牙继任宰相之位,不料管仲却留下遗言说鲍叔牙为人太刚直,不能为相,又交代了什么什么人不可用云云。齐桓公虽知管仲思维行事一向异于常人,但还是被他在这种情形下极似冷血的冷静和理智所惊诧,所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后来齐桓公并没有完全遵照管仲的遗嘱,却果不出管仲所言,任用鲍叔牙为相,叔牙太过刚直,致使朝臣派别林立,纷争不息。后来又任用了管仲所言不可用的五个人,最终导致齐桓公本人晚年因儿子们争位,而被活活饿死在高墙之内,这就是一代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悲剧收场,也是一代贤相管仲传奇预言的最后见证。

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国主义是个什么玩意儿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管仲为何被娼妓尊为保护神?原来他经营了300家这种产业!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管仲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每行每业的精英人士总要把一些名人视为自己行业的“保护神”进行供奉,比如,古代理发师的保护神就是关羽,屠夫的保护神是张飞等等。不过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就是古代的灰色职业——娼妓业也有自己的保护神,那么这位保护神究竟是谁呢?说起来大家可能不太相信,这位“保护神”正是春秋时

  • 管仲连环三招毒计让鲁国、楚国两个大国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管仲

    管仲的名头就不用介绍了,因为他是诸葛亮顶礼膜拜的大神。那诸葛亮到底崇拜管仲的什么呢?当然是强国之道。管仲出道之前是一个商人。当了齐国相国之后,他依然以商道之法用于治国,而且非常奏效。只不过,这招数相对来说有点损。01齐桓公九合诸侯第一会并不顺关于管仲的事迹,最著名的当然是管鲍之交。当初他跟鲍叔牙一起

  • 管仲与齐桓公,中国最差的君与臣,为何最后能逆袭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管仲

    管仲与齐桓公的配合,经常拿来跟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来类比,他们都是中国最好君臣关系的典范。但把这两组人放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他们是差不多类型的人,但实际上这对君臣完全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们印象中,李世民和魏征,君是好君,臣也是好臣,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典型。但管仲和

  • 为何古代王朝都要重农抑商?管仲千年前的言论,仍然适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管仲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就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农民,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不会生事,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莫慌

  • 齐国名相管仲:略施小计拖垮楚国经济,如今成美国常用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管仲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费一兵一卒而达到目的,也就是采取任何除正面交战以外的手段来赢得胜利。这与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不同,往往需要心思缜密并且深谋远虑的人来布局,国家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上将不

  • 没想到管仲用“女闾”制度治国,竟然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管仲

    古希腊的首席执行官梭伦在公元前594年,颁布的著名《梭伦法典》是一部挽救了雅典的重要法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梭伦当时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他创办了一家妓院,而且还是国家级别的官方妓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嘲讽,雅典已经被他管理成了一座妓院国家。其实在中国同样也有娼妓合法化的历史,而

  • 管仲灭国不用兵,全靠这一毒计,美国拿它当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站在浔阳说历史标签:管仲

    管仲的野鹿谋略用智慧的方式代替了冷兵器的杀戮,从而使齐国用最小的代价挫败了楚国。春秋时期七王相争楚国最强,因此齐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楚国,与其坐等灭国不如来个绝地求生。齐国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优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它的国力是十分强盛的。但是军事实力却是远不如山东强国楚国,不过,就像道家所追求的,任何事

  •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姓姬,为什么他的后代改姓阴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伟伟标签:管仲

    管仲,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公元前644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在位的第四十二年,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纠集党羽,相互攻伐,争夺国君之位。病重的齐桓公躺

  • 管仲教齐桓公一个办法,三年时间,鲁国主动认输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管仲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介绍了中国最早的长城,即齐长城。齐长城修筑于齐桓公时期,距今已经超过2600年,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还早上400多年。长城对于大家的印象,无非是作为防御用,所以齐长城最初的时候叫“巨防”。但你可能想不到,长城除了作为军用外,还可以做商用。齐桓公就曾利用长城打商战,迫使鲁国在战胜的

  • 襄王的国家水深火热,管仲出面帮忙,收到襄王的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书中文史屋标签:管仲

    公元前677年,帝王去世就有他的儿子来接替他的皇位,这也是合情合理当中。又过了两年皇上的特别宠爱的妃子。她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因为是他的长子,所以它特别受到皇上的宠爱,宫里的人对这个孩子也特别的好。等到他的父亲在位的时候。他的父亲非常的狡诈他把自己手下大臣的土地作为自己的范围,把大臣种的树林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