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成就大业,不仅是因为管仲,其最大原因是因为爱贤

齐桓公成就大业,不仅是因为管仲,其最大原因是因为爱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欣悦 访问量:1649 更新时间:2024/1/22 6:14:54

大部分的人一说起齐桓公可以成功,就想到了管仲,都说是管仲帮助了齐桓公,成就了齐桓公的大业,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要知道这根本就是齐桓公给了管仲一个机会。当年齐桓公管仲还有一个非有趣的小故事,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主要是因为当年的齐桓公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时候,他就和管仲曾经有过一箭之仇。当时的管仲辅佐的是齐桓公的弟弟。但是当时他们两个兄弟都是要来到皇宫的,为了可以快一些,两个人就打了起来,而管仲为了控制局面,不得已拿出箭直接射齐桓公。

好在的是齐桓公本人并不是一个非常记仇的人,他很快就忘了这件事情,而且当他看到了管仲以后,知道了管仲的一些治国思想,立马就重用了这个人,因此可以表明齐桓公的大业,不仅仅是因为管仲,同时还是因为他自己非常的爱。之人之外尚需善用之,否则必不成大业。齐桓公他身为一国之主,他身上的一些气质,还有举手投足之间都可以影响整个中原以及周围的一些小国家的形势。

其实在齐桓公还没有让管仲作为丞相的时候,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乎的。虽然说齐桓公非常聪明,但是他并不是非常合适作为皇帝。因此管仲成为丞相以后,就想尽办法来开导齐桓公,让他可以成为一个皇帝,拥有皇帝应该有的霸气和能力。

那么接下来我们还是来讲一讲,齐桓公和管仲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当时的齐桓公,他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依赖管仲,因此管仲想让齐桓公有自己作为君主的一些能力和权力。在刚开始两个人治理国家的时候,国家丝毫没有起色,虽然说管仲也把自己的想法表达了出来,而且及时的去行使了这种想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应,因此齐桓公每天都非常的着急。

他每天都会问管仲什么时候国家才会强大。而每一次管仲都会非常的淡定,他淡定的告诉齐桓公,你是整个国家以至于天下的霸主,应该自己清楚我们的国家现在是什么样子的。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回复,让齐桓公表示非常的不解,时间长了以后他才知道,管仲这是在教育他,让他学会自己思考,而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去问别人。从那以后,齐桓公就变成了一个非常爱贤的人。

他认为整个国家如果都是像管仲这样的贤士,那么国家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因此无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每每不得志的青年,他都会加以提拔。而且齐桓公,在彻彻底底的成为一国霸主之间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次去皇宫,一个人独自去打猎,当时他骑着马,没有发现已经把身后的人甩得非常远了,因此一个人就来到了一个小树林中,这个小树林非常的偏远,想必平常的时候这里都是没有人的。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这片小树林里竟然有一个老人家。当齐桓公看到老人家以后,就问这位老人家,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这位老人家也是非常的有意思,他告诉齐桓公,此地方竟然被称为愚人之谷。

其实齐桓公也是非常的不解,因为他认为这个地方的景色非常优美,为什么会被称为愚人之谷呢?愚人的意思不就是指这个地方非常的笨吗?原来这个愚人之谷的名字是这位老人家自己起的。而其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主要是因为,当时这位老人家养了一头母牛,当母牛生下的小牛之后,他就把这批小牛给卖了,买回来了一匹马,但是在回家的路途中居然遇到了一群土匪,而土匪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批母牛竟然会生下一匹马,于是就把这匹小马给抢走了。老人家觉得自己非常的愚蠢,这一系列的行为让自己丢失了一匹马,又丢失了一头牛。

当时齐桓公也表示非常的不解,当他离开了以后怎么也想不清楚,于是就回去把这个故事告诉了管仲。管仲告诉齐桓公这个老人家实则是在嘲笑现在的齐国。老人家是在嘲笑齐国的地域非常的狭小,而且资源也不怎么丰富。从那以后齐桓公就知道了,要想让整个国家强大的话,就需要不停的去招纳各种各样的贤士。与其说是管仲成就了齐桓公,不如说是齐桓公给了观众一个机会。

标签: 管仲

更多文章

  • 被冠以法家的管仲为什么会让儒家又嫉又恨又爱

    历史人物编辑:东观校书郎标签:管仲

    三国时诸葛亮常自比为管仲、乐毅,管仲是齐国的宰相,乐毅是燕国的大将军,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的国力和外交地位都凌驾于中原列国之上,乐毅则率领燕国大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又将其他诸国的军马阻挡于燕国国门之外,使得天下诸侯没有一国敢小视燕国。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古时候的大智大贤,诸葛亮自诩为此二人,有

  • 管仲为何被娼妓尊为保护神?原来他经营了300家这种产业!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管仲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每行每业的精英人士总要把一些名人视为自己行业的“保护神”进行供奉,比如,古代理发师的保护神就是关羽,屠夫的保护神是张飞等等。不过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就是古代的灰色职业——娼妓业也有自己的保护神,那么这位保护神究竟是谁呢?说起来大家可能不太相信,这位“保护神”正是春秋时

  • 管仲连环三招毒计让鲁国、楚国两个大国俯首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管仲

    管仲的名头就不用介绍了,因为他是诸葛亮顶礼膜拜的大神。那诸葛亮到底崇拜管仲的什么呢?当然是强国之道。管仲出道之前是一个商人。当了齐国相国之后,他依然以商道之法用于治国,而且非常奏效。只不过,这招数相对来说有点损。01齐桓公九合诸侯第一会并不顺关于管仲的事迹,最著名的当然是管鲍之交。当初他跟鲍叔牙一起

  • 管仲与齐桓公,中国最差的君与臣,为何最后能逆袭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管仲

    管仲与齐桓公的配合,经常拿来跟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来类比,他们都是中国最好君臣关系的典范。但把这两组人放在一起,会让人产生一种误解,以为他们是差不多类型的人,但实际上这对君臣完全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样。我们印象中,李世民和魏征,君是好君,臣也是好臣,他们两个放在一起,是典型的一加一大于二的典型。但管仲和

  • 为何古代王朝都要重农抑商?管仲千年前的言论,仍然适用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管仲

    重农抑商几乎是中国所有王朝的国策,不论是怎么时代,保护农民耕地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让农民安心种地,如何让农民通过种地便能养活一家,这就是古代君王最重要的工作,李世民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农民,因为人人都需要吃饭,只有吃饱了才能继续生活,才不会生事,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里莫慌

  • 齐国名相管仲:略施小计拖垮楚国经济,如今成美国常用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管仲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制胜的最高境界是不费一兵一卒而达到目的,也就是采取任何除正面交战以外的手段来赢得胜利。这与战场上的激烈厮杀不同,往往需要心思缜密并且深谋远虑的人来布局,国家之间的较量,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实则暗流涌动,像极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历史上将不

  • 没想到管仲用“女闾”制度治国,竟然收到意想不到效果

    历史人物编辑:佐莯铲史标签:管仲

    古希腊的首席执行官梭伦在公元前594年,颁布的著名《梭伦法典》是一部挽救了雅典的重要法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梭伦当时还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就是他创办了一家妓院,而且还是国家级别的官方妓院。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人嘲讽,雅典已经被他管理成了一座妓院国家。其实在中国同样也有娼妓合法化的历史,而

  • 管仲灭国不用兵,全靠这一毒计,美国拿它当杀手锏

    历史人物编辑:站在浔阳说历史标签:管仲

    管仲的野鹿谋略用智慧的方式代替了冷兵器的杀戮,从而使齐国用最小的代价挫败了楚国。春秋时期七王相争楚国最强,因此齐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楚国,与其坐等灭国不如来个绝地求生。齐国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位置和优厚的自然条件,使得它的国力是十分强盛的。但是军事实力却是远不如山东强国楚国,不过,就像道家所追求的,任何事

  • 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姓姬,为什么他的后代改姓阴呢?

    历史人物编辑:郭伟伟标签:管仲

    管仲,姬姓,周穆王的后代,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公元前644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小白在位的第四十二年,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纠集党羽,相互攻伐,争夺国君之位。病重的齐桓公躺

  • 管仲教齐桓公一个办法,三年时间,鲁国主动认输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管仲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介绍了中国最早的长城,即齐长城。齐长城修筑于齐桓公时期,距今已经超过2600年,比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还早上400多年。长城对于大家的印象,无非是作为防御用,所以齐长城最初的时候叫“巨防”。但你可能想不到,长城除了作为军用外,还可以做商用。齐桓公就曾利用长城打商战,迫使鲁国在战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