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幸村的父亲真田昌幸有个称呼很有名,就是真田安守房,很多人不知道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分析,真田安守房这个称呼的来历。
日本的官位顾名思义,即是官和位的统称,官即官途,位即位阶。官和位的下赐不一定一致,是单独授予的,比如德川家康叙任从三位参议时,官和位一起下赐。但任官权中纳言一个月后才叙位为正三位。至于文书署名时,无需体现位阶。
日本的古代分国,其行政长官由中央派遣,称国司。其又仿照唐朝之官制划分为四等。国司的四等官分别就是守、介、掾、目。而XX守就相当于我国的太守一类。安房守、武藏守、上总介这种带着地方名称的官途,也称受领名,而不是得到朝廷认可的都可认为是私称。
德川家康的三河守、武田信玄的信浓守都获得了朝廷的认可,丰臣秀吉的从五位下·筑前守是得到织田信长而获得的朝廷正式的官位,既有官途,又有位阶。至于真田昌幸的真田安守房却不是正式官位而是私称,甚至的僭称。
说真田的安守房是僭称是因为他看起来和安守国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很难说是为了支配当地而挂的名分。不过这只是看起来而已。从室町时代开始,安守房就是上野守护山内上杉氏的历任官途,1579年,真田昌幸治致力于攻略上野,彼时的上野大部分属于北条方,北条氏政之弟北条氏邦支配着上野沼田城,负责北条领内北武藏至上野一线的事务的氏邦受领名就是安守房。所以真田昌幸之所以自称安守房大有取代取代山内上杉氏支配上野的架势和野心。
尽管早期真田昌幸的安守房不仅有官无位,还是个僭称,但是后来当他成为秀吉手下一介大名的时候,这个私称才正式得到正名。1592年,真田昌幸的获得了从五位下的位阶,至此,真田的安守房终于有了位阶,并获得了朝廷的认可。
以上便是真田安守房这个称呼的由来。这和战国时代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群雄争霸的时代,真田安守房这个称呼某种程度上表明这真田昌幸的野心。
真田幸村之父昌幸又叫真田安守房,这1个称呼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