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船计划2.0#
从公元前613年的“秋七月,有星学入于北斗”,中原开始大乱。七年之内,各大诸侯国的国君们,挨个儿死掉了。
公元前613年,齐国君主齐昭公病死。
同
年底,太子舍继位齐国新君。不久,被齐昭公的弟弟公子商人刺杀而死。公子商人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
公元前611年,宋国君主宋昭公外出打猎时遇刺,弟弟宋文公即位。
公元前609年,齐懿公酒后乘凉时,被他的心腹随从割掉了脑袋。
公元前609年,鲁国君主鲁文公病死,太子恶被杀。鲁宣公即位。
公元前607年,晋国君主同时也是诸侯霸主的晋灵公被下属砍死。
这些诸侯国都是大周朝非常重要的藩属国,乱得一团糟。
中原各国基本上都是在办理丧事中度过。
让我们再回到南方的楚国。
南方楚国的形势恰恰相反,楚庄王大显身手的时机,已经渐渐成熟。
楚庄王自登基以来,经过三年的沉寂,暗暗考察后,提拔了伍参、苏从这两个资历相当浅的人作为心腹,开始了暴风骤雨般的整顿和改革,楚国一时大变,兴盛了起来。
当时楚国的元老,按资历排前六的分别是:太师潘崇、令尹成嘉、王子燮、大司马斗克、若敖贵族斗般、骁将斗越椒。
在“斗克之乱”中,斗克、王子燮一派输了,被杀死。潘崇、成嘉一派也败落了。楚庄王任用斗般为令尹,分他们的权,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把他换下来,让元老中最年轻的斗越椒当令尹。
这样一来,前朝遗留下的六大家族的阴影,基本上都被稀释了。在这一场政治博弈中,排名最后的斗越椒却慢慢强大了起来。但比之从前,他对楚庄王造成的压力显然要轻得多了。
当内部调整好了的时候,楚庄王开始向外扩张了。他也要像他的先辈们那样,进军中原,争当天下霸主。
公元前611年,楚庄王“一鸣惊人”,灭掉了庸国。庸国在今天的湖北竹山县。楚国开始制服群蛮,扩充土地。
公元前608年,楚国出兵讨伐宋国,大获全胜,夺得战车五百乘。
《史记》称:“伐宋,获五百乘。”五百乘是个不小的概念,因为千乘之国就是中等的诸侯国了,他一次性就获得了五百乘,这在当时是个非常有震撼性的新闻。而这一年,楚庄王才二十六岁。
两年后,楚庄王亲自统兵,大举北进,追击陆浑戎。
陆浑之戎,原居瓜州陆浑(今甘肃敦煌一带),曾随周天子征战,因功封爵,后来东迁到伊川(今河南少林寺附近),也是晋国的追随者之一。
弱小的陆浑戎哪里抵挡得住楚庄王的大军?只有一路向北逃窜。楚庄王将他们杀得落花流水,追着他们的踪迹,越过郑国,一直追击到了周天子王城的洛河边上时,才停下了脚步。
楚庄王为什么要追击小小的陆浑戎?讨伐是假,实际上是想借机向中原各国展示自己的强大实力。
环视天下,中原大地,再没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还有谁能与之争锋?于是,楚庄王饮马黄河,陈兵周疆,在天子的地盘上耀武扬威,检阅三军。
新上任的天子周定王吓慌了神:上位才几天呀,就出了这么大的事,这楚蛮子该不会想把我也干掉吧!他就马上派大夫王孙满出去看看。
王孙满就是二十一年前秦晋崤山之战时预言秦师必败的那个儿童,现在已经是大周朝的外交官了。
他怀着沉重的心情,带上贵重的礼物,来到了楚营。
《史记》上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王孙满来到楚营,说的好听是慰劳,实际上就是来求和的。他到达洛水之南,望见楚军营帐相连,甲胄鲜明,楚王居于中帐,并不降阶相迎。
王孙满苦着笑脸面见楚王,致天子劳师之意。
楚庄王说:“你来得正好,我很早就听说从前大禹铸了有九鼎,三代相传,以为传世之宝,现在就存放在你们洛邑城中。不知这九鼎长得是什么模样?有多大?轻重如何?”
这就是“问鼎”的来历。
九鼎为大禹王所铸,五阳四阴,分别象征着天下九州,鼎成之年,太白昼出,一连九日,方才灭没。夏、商、周三代都奉为传国至宝,是天子的权力标
志。九鼎在谁手,谁便是天下之共主!
除了天子之外,谁要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谁便是大逆不道,野心勃勃,
窥视神器,居心叵测。
但是现在,周王朝已经无能为力了。
王孙满害怕楚庄王将九鼎迁到楚国去,只得勉强回答说:“治理天下,在德不在鼎。”
王孙满并解释说:“从前夏王有德,远方的国家都来朝贡,大禹将九州
青铜铸成九鼎,列于宫门之外,保佑子民不受魑魅魍魉之害。后来夏桀道德败坏,鼎便迁入商朝,延续了六百年后,商纣王残暴狂虐,鼎才又迁到了我大周。如果天子有美德,鼎虽小却难以移动;如果天子失了德,鼎再重也容易移动。周成王经过占卜得知,大周朝可以传世三十代,立国七百年,这是上天的意旨。如今周德虽然衰了,但天命还没有改变,所以,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王孙满说了一大堆,先说在德不在鼎,可能是突然发现周天子也没啥德好
说的,就话锋一转,又搬出天命来搪塞,总之只有一点:用尽一切理由来阻止楚庄王将九鼎搬走。
楚庄王说:“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什么意思呢?你不要啰啰唆唆了,不需要阻止九鼎,我们楚国只要把戈上的那个尖钩钩摘下来,就足以铸成九鼎了,你们那破玩意儿,寡人我不稀罕!
然后,楚王退兵回去了。
这一次,楚庄王兴师动众而来,一没有消灭掉陆浑戎,二没有打听到九鼎的真实消息,三没有将九鼎迁移到楚国,四没有取代大周或者与之兵戎相见。
那他究竟跑来干什么呢?
只有一个目的:示威。
楚庄王观兵周疆、问鼎轻重,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楚国已进入到空前强盛的时代。周天子已经是破落户了,灭他没用,反而会激起公愤。真正的对手,乃是晋国!
晋楚之间,必有一战。
所以,庄王问鼎,并非稀罕那几个鼎,而是意在向天下展示自己的实力,展示楚国有着席卷中原、号令群雄的实力,展示楚国强大的青铜兵器与富足的铜矿资源。以此来试探诸侯霸主晋国的反应,看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天下霸主!
这一年,庄王二十八岁。陈兵示威问鼎中原的目的既已达到,也就撤兵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