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了解后才知道商鞅多厉害

商鞅变法有一条内容:父子兄弟禁止同居,了解后才知道商鞅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950 更新时间:2024/4/22 6:17:37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安石《商鞅》

说到中国历史上成功的变法,“商鞅变法”会瞬间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相比于其他变法而言,商鞅变法更具有影响力。

毕竟其变法内容并没有因为商鞅的死亡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在商鞅变法的体系中,不仅强调了“耕”与“战”的改革,同时还存在一些看似非荒谬的变法内容。

比方说“在家中国,父子兄弟禁止同居”。对于这条内容,时人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一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该变法内容的厉害之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禁止父子兄弟同住的目的一

彼时商鞅会提出这样一条政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弱化地方宗族的势力。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宗族势力极容易对国家利益产生威胁。

当然了,不仅仅是封建制度统治时期,哪怕是奴隶制时期,宗族的强大照样会影响到国家发展。而商鞅当时也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才颁布了这样一道政策。

如果能够将一个家族的父子兄弟尽可能隔开,那么他们想要形成一定的势力就会比较困难。毕竟古代的通讯非常落后,如果没有特殊的渠道,信息传输会非常麻烦。

而商鞅此举,令那些以宗族兴衰为最终追求目标的人,逐渐将国家强盛当作了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

因为早先父子兄弟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人们的国家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这个状态下人们其实只需要保证自己的家族安全,自己就能够过上较为安定的生活。

可当商鞅将父子兄弟分开之后,为了在消息闭塞的年代保全自己,人们便只能寻求政府帮忙。如此一来,国家好大家才能好的想法便被逐渐植入人心。

禁止父子兄弟同住的目的二

除了弱化宗族势力以外,商鞅如此也是因为尽可能提升国家实力。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强盛起来,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此才能够进行各领域的发展工作。

那么国家的钱主要来源于哪里呢?其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就是税收了。而从当时秦国的律法来看,该国收税的单位为“户”。

也就是说,不管一个家族有多少个人,他们只要是“一户”,就只需要缴纳一份税收,这在无形间限制了国家的实力提升。

因此商鞅提出变法之后,特地加上了一条“父子兄弟禁止同居”。如此一来,一个大家族就会分出数“户”,税收的份额大大提升,进而确保国家拥有足够的钱发展。

另外一些禁止父子兄弟同住的目的

当然了,除了上述两个最主要的目的以外,商鞅此举还有利于加强民众之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凝聚力的提升。

不光如此,这种行为还有利于改善当时秦国陈腐的社会架构,缩短个户之间的贫富差距。由此可见,商鞅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也难怪其变法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标签: 商鞅

更多文章

  • 主持秦国变法的商鞅,又叫卫鞅、公孙鞅,其实他姓姬!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商鞅

    是不是觉得有点乱?要捋清这个问题,得先来了解一下先秦的姓氏是如何确立的!和我们今天姓氏合一不同,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是两个概念,姓是固定的,永远不变的,而氏则是灵活变化的,多种多样的。有的以国为氏,有的以邑为氏,有的以官职为氏,等等。比如《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氏,有徐氏

  • 你只知荆轲刺秦王,却不知傅介子千里斩楼兰

    历史人物编辑:晚星文史斋标签:荆轲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名句,读罢令人荡气回肠!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句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堪与“荆轲刺秦王”相媲美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引人入胜!提起汉代的外交家,人们自然会想起西汉的张骞与东汉的班超,唯独不会想起他。其实早在班超投笔从戎之前,此人就已扬名天下,实为“张骞”

  • 荆轲刺秦王时候,秦王嬴政带的究竟是啥剑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荆轲

    匕首算是短剑,是便利躲藏的凶器。刺客绝少有时机用长剑行刺,多数只能用短剑搞突然袭击,做到一击必杀。但若一击不成,则相较于长剑当即处于下风。专诸刺王僚是成功的事例,荆轲刺秦王则是不成功的事例,对于这段史实,现在读《史记》依然感到触目惊心。先剖析一下两边的武器比照。荆轲携带的是名为“徐夫人”的匕首,很短

  • 荆轲的剑术并非一流,为什么位列刺客之首?靠的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荆轲

    战国时期,燕国较为弱小,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遭受秦王的虐待,在想尽办法讨回燕国之后,便想利用刺客之手去胁迫秦王保证以后不再侵略,从而结识了四大刺客之首荆轲。便有了之后的千古佳话荆轲刺秦。荆轲刺秦的失败,自然会引起人们对于荆轲实力的怀疑,认为荆轲不配做四大刺客之首,显然,荆轲被后人称颂,但是对

  • 荆轲刺秦王,一个复仇的经典故事,为何传颂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大百娱乐谈标签:荆轲

    荆轲本是一游侠,虽然是卫国人,却经常周游列国畅谈自己的理想,由于自幼饱读诗书,与宝剑为伴,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谋略家、纵横家很是衷情,于是他曾求见卫国国君,要像商鞅一样为卫国作些贡献,可惜的是卫国的当家人不识货,他只好来到燕国,想在这里找到展示自我的平台。让荆轲没想到的是,燕国的太子丹早就对他的才能了如

  • 荆轲刺杀秦王时,出现的这些怪现象,让人非常疑惑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荆轲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流传千古,尤其是那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更是令人觉得悲壮不已。荆轲本是一代游侠,到燕国之后,成为太子丹的一个幕僚,但在国家存亡时刻却能够挺身而出,自愿担任刺秦大使,勇气是在令人钦佩。但是仔细想想,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让人疑惑。荆轲原本是卫人,先到

  • 专家抢救性发掘“荆轲墓”,打开墓室后失望了,竟是汉朝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荆轲

    荆轲因为刺杀秦始皇的缘故,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千百年来,人们一旦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可是史书中却只记载了他在刺秦失败后,被秦始皇杀死。至于他死后被安葬在何处,没有提及分毫。因此我国很多地方都宣称他们那里有荆轲墓,但真真假假的确实很难分辨。这不,在陕西蓝田县就有这么一座“荆轲墓”。在陕西

  • 鱼,玫瑰,荆轲,仙人掌,四个词你想到什么?小伙神回复

    历史人物编辑:红云说娱乐标签:荆轲

    面试官:鱼,玫瑰,荆轲,仙人掌,四个词你想到什么?小伙神回复如今的社会当中,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提前做好准备。就怕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回答不上来面试官的问题,也怕面试官提出一些奇葩的问题来为难自己!其实面试官问一些看似很奇葩的问题,并不是一定要你说出一个百分百的标准答案,而且那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固定的

  • 击剑人荆轲刺杀秦始皇,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荆轲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如此脍炙人口。荆轲这个“好读书击剑”的侠客,生于卫国,游历四方,最后在燕太子丹的感召下,决定助燕太子丹刺杀秦始皇。荆轲一直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舍己为国,命酬知己。但荆轲不会不知道,自己刺杀秦始皇之后必死的结局。荆轲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死士,他也并不是单纯想要刺杀秦始皇。否则以荆轲的剑术

  • 面对美日不速之客,所罗门群岛民众化身荆轲,当众用刺刀挑明立场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荆轲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处转折点,在今年,纪念这次战役80周年的纪念活动有些不一样。一方面,以美国副国务卿舍曼为首的西方“盟国”竟带了日本一同登场。当战败国也一同参与纪念并庆祝时,日本这个不速之客让很多人感觉不自然。这种荒诞的局面让所罗门群岛总理索加瓦雷没有现身活动。另一面,当西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