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师出名门,任两国宰相,苏秦承认比不上他,诸葛亮更称其是豪杰

他师出名门,任两国宰相,苏秦承认比不上他,诸葛亮更称其是豪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雨乐 访问量:3081 更新时间:2024/1/15 17:58:57

这个人非常的有名,相信《大秦帝国之纵横》大家都看过,没错,他就是张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士,大家常常把苏秦张仪并列来说,二者都有三寸不散之舌,将统治者忽悠的晕晕乎乎的,把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

不过说起来,苏秦,张仪确实有关系,人家是亲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更了不起,那就是神秘的鬼谷子老先生,老先生懂得太多了,随便教学生几招,就足够学生安身立命,甚至是名扬天下了,苏秦张仪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苏秦出道早一些,然后呢,他就到找过,说服了赵肃侯,想着让诸侯各国都去合纵来对付强大的秦国,可是他又怕秦国知道了,先来攻打他,还没合纵成功呢,就被灭了,还怎么发挥他忽悠的专长呢,所以想了个办法,就让师弟张仪出山。

咱们的张仪就闪亮登场,他兴冲冲的去投奔师兄,心想师兄找了个好靠山,我怎么也能沾点光,可是却被苏秦奚落了一番,说你这大能耐,还找我混啊,招待上也大降规格,就跟仆人待遇一样,这货一下就生气了,马上出走,可去哪才能出这口气呢,当时比赵国强的只有秦国,心想我就去秦国,将来总能找回面子,于是呢,就像秦国出发,令他惊讶的是,他这一行,非常的顺利,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还有人专门资助他,报销差旅费,达到目的地,张仪对资助人表示感谢,可人家吐露实情,全是你师哥苏秦的安排,张仪感动得不得了,就对人说,有他在秦国,一辈子不打赵国。

张仪到了秦国以后,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秦惠王,成功当上宰相,期间成功获得了魏国的上郡十五县和少梁,这些都是以前秦国与魏国互磕多少年都没弄回来的地方,在秦惠王三年,张仪为了秦国的利益,去魏国当丞相,通过与秦惠王的私底下沟通,成功的让魏国退出合纵。后来又先后忽悠了楚王,韩王,齐王,赵王,燕王,使得秦国的利益最大化。

可惜的是当张仪再回到秦国的时候,秦惠王却过世了,将位置传给了秦武王,这秦武王自小就不待见这个张仪,所以张仪就没了用武之地,后来他又回到魏国任丞相,在第二年就死去了。

张仪这个人嘴皮子厉害,脑瓜也厉害,导致后人对他非常的崇拜,同时期的苏秦就在公开场合说比不上张仪,诸葛亮也认为他是一个人物,在舌战群儒中,言道,苏秦张仪亦是豪杰。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这样都能使诈?苏秦,你真是智商高到离谱,为人坏到掉渣!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苏秦

    苏秦,这位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鬼谷子的高徒,说白了就是个没有底线的大忽悠,纵观这位仁兄四处忽悠的一生,他高度贯彻了如下的宗旨:一、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里有奶哪里有娘。二、脚底时刻抹好油,好忽悠就留下得瑟,不好忽悠赶紧撤。三、生命不息,忽悠不止,只要足够滑头,什么事都是可以拿来忽悠的。

  • 苏秦:我每天忽悠六个国王给我金银珠宝,但我很纯洁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苏秦

    时光飞逝,一转眼两千多年。春秋战国虽远,其实与现在世界各国一样一样的。一、不想成名的相声演员不是一个好脱口秀大咖当年郭德纲没成名前,经常是忍饥挨饿说相声,没多少人鼓掌。为了坚持自己吃一百顿鲍鱼的梦想,在剧场只剩下一个观众时,郭德刚还玩命地说啊说啊,直到最后那个人接了电话边走边说消失在郭德纲悲伤眼神中

  • 合纵抗秦为何会从未成功?因为苏秦等人是“秀才”啊,你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苏秦

    合纵的一直失败战国七雄之间无声的外交厮杀,连横与合纵,连横成功的次数远在合纵之上,目的也常常能够达到;而六国之合纵,却是极少能达到目的,连让秦国伤筋动骨的资格都没有,最成功的一次不过是将秦国堵在函谷关内十五年,不敢轻举妄动。六国合纵抗秦联盟大约实行过八次,但均没有六国一致出兵过,最多是大家一起喊出攻

  • 战国名将,与苏秦携手创造了燕国的辉煌战史,是诸葛亮的崇拜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苏秦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由此可见,在一代贤相诸葛亮的心中,乐毅是和管仲同等地位的,而诸葛亮本人也处处效仿管仲、乐毅,以他们两人自比,努力向他们两人看齐。可惜,史料对乐毅的记载并不多,

  • 如果你是苏秦,会选择红玫瑰张滢,还是白玫瑰王小丁?

    历史人物编辑:环抱的花海标签:苏秦

    当我们进入成年人的社会,还会回想起大学里的美好时光吗?我的回答:会。看到校园里帅哥与美女,是不是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有人说:在大学里没有谈一场恋爱是不完美的人生。那在学校恋爱真的不能长久吗?对于爱情一直是个永恒的命题。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答案,但是真正心里的答案,只有我们心里最清楚。在我们年少轻

  • 苏秦是谋士还是真正的小人?他把齐湣王坑的好苦啊!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苏秦

    苏秦,燕国谋士,师从鬼谷子,一生致力于灭齐“大业”。我为什么要在“大业”二字上大赏英豪,是因为我觉得苏秦在灭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格和气质并不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确切的说完全是一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无情无义的小人形象,伟大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何如此说呢?首先说起自己的主子――燕王的态度,

  • 鬼谷子的学生为何成对出现?有两个苏秦吗?鬼谷子或许是一所学校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苏秦

    按照历史资料上的介绍来看,鬼谷子不像是一个人名,更像是一个称呼,就好像是夫子一样,是人们对这个老师的尊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可以完美地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横跨数百年的历史人物,都可以是鬼谷子的学生了。有资料表示,苏秦、张仪生活的年代不同。且不论这种说法真假与否,一旦鬼谷子只是一个称呼,很多人都可以担

  • 苏秦为什么要联合六国力量,对抗正在崛起的大秦,他不希望统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苏秦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十分混乱的时期,一个就是春秋战国,还有一个是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周朝的后期。这段时间的历史被小说家写入了东周列国志,足以说明,在史学界春秋战国是被归并于东周的。只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职能变得越来越尴尬,甚至只能管辖自己的一小片地盘了。而到

  • 四处求职的苏秦,如何抓住客户需求,成为齐楚燕赵魏韩六国CEO?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苏秦

    学校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战国时期,那鬼谷子大学,无疑是为战国诸雄,培养了众多人才。像苏秦,孙膑,庞涓,张仪,吕不韦,商鞅,李牧,乐毅,王翦,白起等等,都是从鬼谷子大学毕业出来的。和现在一样,如果家里没有矿,老爸又不是李刚,那从鬼谷子大学毕业出来,就得四处投递简历找工

  • 《道德经》智慧:苏秦牢记一句话,最终掌管六国相印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车事标签:苏秦

    《道德经》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为世间提供了做人做事的大原则,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一个人一旦有了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无论外面的环境如何变化,都不会迷失自己;即便身陷困境或者跌入低谷,也能重新走上人生的巅峰。苏秦本想靠游说得到高官,没想到却变成了乞丐;这可真够戏剧的。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