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不是张仪也不是苏秦,而是此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不是张仪也不是苏秦,而是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群能 访问量:4294 更新时间:2024/1/16 15:13:21

文|飞鱼说史原创

说起外交家,人们最为熟悉的是现在中国同世界各国联系的纽带,为了本国的利益,而同其余国家谈判的人物,这类人通常情况下,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毕竟知识水平、语言能力等都高人一等的他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但是说起外交的起源要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上涌现出几百个诸侯国,那时的中原大地其实就是一个微型的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也和现在世界关系相差无几,区别只是在于现在的世界文化差异更大,而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基本的文化差异不算太大,尤其是语言几乎通用。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已经从几百个锐减到几十个,这是因为这时候的诸侯已经开了相互攻伐,相互兼并的新模式,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就准确地说出了那时候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这中间国际关系的演变,其实也造就出了很多令人佩服的古代外交家。

说起战国时期的外交家,其实说的就是连横合纵的倡导者和执行者,但是说起连横和合纵很多人会想起苏秦张仪,更多的人认为张仪的对手是苏秦,首倡合纵的也是苏秦,其实根本不是他,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不是张仪也不是苏秦,而是很少人知道他,公孙衍,他才是张仪的对手。

公孙衍军事天赋极佳。

公孙衍,魏国人,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纵横家、外交家,因为曾在魏国担任犀首这一官职,于是又被人叫做犀首,秦惠文王继位之后,就杀掉了商鞅,而继任商鞅大良造的就是公孙衍,当了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积极为秦国开疆扩土。

公孙衍为秦国做的最为出色的一件事就是为秦国收复了河西之地,这个时期公孙衍抓住了魏国和齐国发生两次大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主力尽失,并且主将庞涓已经身亡的节骨眼,立即向曾经被魏国夺去的河西之地发起了攻击,并且一战收了几个重镇,紧接着又俘获了魏国老将龙贾,魏国割河西之地求和。

公孙衍首倡合纵抗秦堪称顶级外交家。

公孙衍此人虽然非常厉害,但是此人有一缺点,就是爱财,魏国割让河西之地后,立即重金贿赂公孙衍,公孙衍就劝说秦惠文王放弃攻打魏国,转而进攻韩国,但是这时候张仪来到了秦国,秦惠文王经张仪陈述,立即意识到了公孙衍此人极有私心,就逐渐疏远公孙衍而重用张仪,公孙衍无可奈何之下,决定离秦去魏。

到了魏国的公孙衍,立即收到了魏王的重用,再加上当时魏国丞相惠施的推荐,公孙衍极力阐述秦国以后终将成为山东六国的大患,就用首倡合纵抗秦来劝说魏王,得到了魏王的许可,公孙衍又相继拉拢韩、赵、燕、中山四国参加合纵,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五国相王”事件,虽然以失败告终,还是给了秦国当头一棒。

公孙衍外交家的天分展露无疑。

为什么说公孙衍是战国时期第一外交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公孙衍外交天赋绝佳,当战国七雄都把眼光放在中原大地上的时候,公孙衍的眼光已经深入到了秦国西部的义渠国,并且成功地联合义渠国,对秦国造成了东西夹击的合围形势,让整个秦国都惊恐不已。

其实历史上,义渠国还大败秦军一次,这次战争的胜利,其实也得益于公孙衍,公孙衍曾对义渠国王说,如果有一天秦国用牛羊和美女贿赂你的时候,请一定要出兵攻秦,那时候山东各个诸侯国一定对秦国发起了攻击,你不仅能得到秦国贿赂的东西,还能掠夺更多土地和人口,秦国贿赂义渠国时,其首领向秦国出兵,果真大败秦国。

飞鱼评说:

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最厉害的人物,他们两个生气的话,天下诸侯都跟着颤抖,他们两个安静的话,整个天下都太平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公孙衍和张仪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对手,苏秦的成名要比他们晚太多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交家,不是张仪也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为什么历史上都认为张仪和苏秦是对手呢,其实这都是源于《史记》和《战国策》,但是马王堆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则推翻了这两部著作,让公孙衍开始被人熟知,这也是为什么根据孙皓晖先生《大秦帝国之纵横》改编的电视剧,把苏秦换成公孙衍的原因!

标签: 苏秦

更多文章

  • 他师出名门,任两国宰相,苏秦承认比不上他,诸葛亮更称其是豪杰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苏秦

    这个人非常的有名,相信《大秦帝国之纵横》大家都看过,没错,他就是张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士,大家常常把苏秦张仪并列来说,二者都有三寸不散之舌,将统治者忽悠的晕晕乎乎的,把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不过说起来,苏秦,张仪确实有关系,人家是亲师兄弟,他们的老师更了不起,那就是神秘的鬼谷子老先生,老先生懂得太

  • 这样都能使诈?苏秦,你真是智商高到离谱,为人坏到掉渣!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苏秦

    苏秦,这位战国时期有名的纵横家,鬼谷子的高徒,说白了就是个没有底线的大忽悠,纵观这位仁兄四处忽悠的一生,他高度贯彻了如下的宗旨:一、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里有奶哪里有娘。二、脚底时刻抹好油,好忽悠就留下得瑟,不好忽悠赶紧撤。三、生命不息,忽悠不止,只要足够滑头,什么事都是可以拿来忽悠的。

  • 苏秦:我每天忽悠六个国王给我金银珠宝,但我很纯洁

    历史人物编辑:巴梓美标签:苏秦

    时光飞逝,一转眼两千多年。春秋战国虽远,其实与现在世界各国一样一样的。一、不想成名的相声演员不是一个好脱口秀大咖当年郭德纲没成名前,经常是忍饥挨饿说相声,没多少人鼓掌。为了坚持自己吃一百顿鲍鱼的梦想,在剧场只剩下一个观众时,郭德刚还玩命地说啊说啊,直到最后那个人接了电话边走边说消失在郭德纲悲伤眼神中

  • 合纵抗秦为何会从未成功?因为苏秦等人是“秀才”啊,你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苏秦

    合纵的一直失败战国七雄之间无声的外交厮杀,连横与合纵,连横成功的次数远在合纵之上,目的也常常能够达到;而六国之合纵,却是极少能达到目的,连让秦国伤筋动骨的资格都没有,最成功的一次不过是将秦国堵在函谷关内十五年,不敢轻举妄动。六国合纵抗秦联盟大约实行过八次,但均没有六国一致出兵过,最多是大家一起喊出攻

  • 战国名将,与苏秦携手创造了燕国的辉煌战史,是诸葛亮的崇拜偶像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苏秦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由此可见,在一代贤相诸葛亮的心中,乐毅是和管仲同等地位的,而诸葛亮本人也处处效仿管仲、乐毅,以他们两人自比,努力向他们两人看齐。可惜,史料对乐毅的记载并不多,

  • 如果你是苏秦,会选择红玫瑰张滢,还是白玫瑰王小丁?

    历史人物编辑:环抱的花海标签:苏秦

    当我们进入成年人的社会,还会回想起大学里的美好时光吗?我的回答:会。看到校园里帅哥与美女,是不是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有人说:在大学里没有谈一场恋爱是不完美的人生。那在学校恋爱真的不能长久吗?对于爱情一直是个永恒的命题。有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答案,但是真正心里的答案,只有我们心里最清楚。在我们年少轻

  • 苏秦是谋士还是真正的小人?他把齐湣王坑的好苦啊!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苏秦

    苏秦,燕国谋士,师从鬼谷子,一生致力于灭齐“大业”。我为什么要在“大业”二字上大赏英豪,是因为我觉得苏秦在灭齐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性格和气质并不是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确切的说完全是一副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无情无义的小人形象,伟大目的,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为何如此说呢?首先说起自己的主子――燕王的态度,

  • 鬼谷子的学生为何成对出现?有两个苏秦吗?鬼谷子或许是一所学校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苏秦

    按照历史资料上的介绍来看,鬼谷子不像是一个人名,更像是一个称呼,就好像是夫子一样,是人们对这个老师的尊称。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可以完美地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横跨数百年的历史人物,都可以是鬼谷子的学生了。有资料表示,苏秦、张仪生活的年代不同。且不论这种说法真假与否,一旦鬼谷子只是一个称呼,很多人都可以担

  • 苏秦为什么要联合六国力量,对抗正在崛起的大秦,他不希望统一吗

    历史人物编辑:醉风文史标签:苏秦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个十分混乱的时期,一个就是春秋战国,还有一个是南北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周朝的后期。这段时间的历史被小说家写入了东周列国志,足以说明,在史学界春秋战国是被归并于东周的。只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周天子的职能变得越来越尴尬,甚至只能管辖自己的一小片地盘了。而到

  • 四处求职的苏秦,如何抓住客户需求,成为齐楚燕赵魏韩六国CEO?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苏秦

    学校是为社会、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摇篮,如果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战国时期,那鬼谷子大学,无疑是为战国诸雄,培养了众多人才。像苏秦,孙膑,庞涓,张仪,吕不韦,商鞅,李牧,乐毅,王翦,白起等等,都是从鬼谷子大学毕业出来的。和现在一样,如果家里没有矿,老爸又不是李刚,那从鬼谷子大学毕业出来,就得四处投递简历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