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当领导就要大度,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从此事业蒸蒸日上

当领导就要大度,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从此事业蒸蒸日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军史园林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25 6:48:52

齐国的齐襄公不顾伦理道德,和自己的妹妹、鲁国夫人文姜通奸,还因此派人杀死了鲁国国君鲁桓公。齐国的国际形象大跌,齐襄公沉迷女色又没有诚信,对手下大臣不好,所以很不得民心。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害怕齐襄公如此下去,会导致齐国出现祸患牵连到他们,就出国去避祸,一个得管仲、召忽辅佐跑到了鲁国,一个得鲍叔牙辅佐跑到了莒国。

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后,齐国国民又杀死了公孙无知,一时之间齐国国内群龙无首,最高权力出现真空。从小和公子小白交好的齐国大夫高傒联络国氏,暗中从莒国召回小白。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的公主,鲁国知道齐国最高管理层的状况后,强烈支持公子纠回国即位,于是派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同时让管仲带军队到莒国阻击小白。

管仲在遇到回齐国的小白后,就搭弓射箭,射了小白一箭,以为射死了小白,就通知了鲁国,鲁国护送公子纠的部队就放慢了速度,六天之后才到齐国,结果小白早就已经回到齐国继任国君。原来管仲射中小白的那一箭只是射在了小白腰带的金属扣上,并没有伤及小白,小白当时只是装死骗过了管仲,也是管仲一时大意,结果让小白抢得了先机。

公子小白成为齐国君主,也就是齐桓公。在打败了鲁国的军队后,公子纠带领管仲他们又逃回了鲁国。鲍叔牙和管仲的关系一直很好,所谓管鲍之交嘛。鲍叔牙也非常清楚管仲的才能,就向齐桓公建议,说想要安定齐国,他和高傒就够了,但如果想要干出一番伟大事业,称霸于诸侯,那就必须要有管仲的辅佐。

而且管仲现在在鲁国,鲁国的大夫施伯知道管仲的才干,肯定会向鲁国国君举荐管仲的,这样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管仲接受鲁国任命,成为鲁国国相,到时鲁国要削弱齐国那是分分钟的事;另一种是管仲拒绝鲁国好意,那施伯肯定会建议鲁国国君杀掉管仲,因为管仲一旦回到齐国,那将是对中原诸侯极大的威胁,不只是鲁国。而且鲍叔牙还说这第二种的可能性很大,让齐桓公越快要回管仲越好,否则管仲就有可能死在鲁国,那对齐国将是极大的损失。

齐桓公心里有个疙瘩就是首先他没还没有称霸诸侯的打算,其次就是管仲曾经想置自己于死地,是自己的仇人,任用他为相,思想上总是过不去,有些想不通,而且就是自己同意,管仲也未必愿意啊!

对于齐桓公的这些问题,鲍叔牙就像一个公司的项目经理一样,一一给领导解答。

首先不想当霸主的国君不是好诸侯。你不当别人就会当,到时就会被动挨打。

而要干大事业,领导就不能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要有容人的雅量,特别是对待那些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有时候可能有些恃才傲物,领导应该看到他的才能,不拘小节,让他发挥他的强项。何况对于当时来说,管仲那是各为其主,大家当时是竞争对手,对事不对人嘛。

对于管仲来讲,他服务的是整个齐国,而不是齐国某一个国君。这一点鲍叔牙很肯定,因为当初他和管仲、召忽分别被指派去辅佐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时,他们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管仲认为他作为臣子,侍奉的是整个国家,牺牲也是为了国家才会牺牲,而不会为了某一个人。召忽的想法就不一样了,他认为如果那天杀了他的君主,还要任用他,那是对他的侮辱,他宁愿去死,所以公子纠死后,召忽也自杀了,而管仲肯定会回国,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

于是齐桓公就派鲍叔牙去鲁国。以强大的威慑力逼迫鲁国杀了公子纠,交出管仲和召忽。召忽最后自杀,管仲随鲍叔牙回到了齐国。

管仲沐浴更衣后去觐见齐桓公,君臣相见之后,先是来了个相互试探。齐桓公问管仲,说怎样才能使齐国安定富强呢,管仲回答说要想安定富强就必须建立霸业,称霸诸侯。齐桓公说我没那么大的雄心,只想齐国安定就可以了。管仲又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帮助齐国建立霸业,实现真正的安定的,所以才没跟公子纠一块儿去死,大王既然不想称霸,那我也没必要留在这里了。说着就站起身往外走,快走到大门口时,齐桓公赶快喊先生留步,先生留步,说你坚持要齐国建立霸业,那我们就建立霸业吧。

至此,君臣之间的试探和了解就结束了,彼此之间也确定了干大事业的决心,剩下的就是具体怎么实施的问题了。于是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开始了春秋史上第一个称霸之路。

所谓春秋霸主,就是春秋时期诸侯中的头儿,虽然还是诸侯。这个春秋之霸其实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尊王攘夷,组织诸侯会盟,帮助弱小国家,维持诸侯秩序。

管仲首先利用齐国渔业和盐业的优势,开发商业流通,发展经济,使国富民强。齐国本身民风就比较开放,人们思想也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的东西,国家发展就很快。而反观邻国鲁国,因为开国君主是周公旦,周礼的制定者。一代代国家领导要求国民必须严格遵守周礼,所以出了孔子那样的圣人,弊端就是国家发展缓慢。

齐国在发展过程中,先拿小国郯国(今山东临沂郯城)练了一下手,然后征伐鲁国,鲁国迫于齐国的淫威,献城投降。于是齐鲁两国会盟,在盟誓之际,鲁国的曹沫突然在祭坛上用匕首劫持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被侵占的土地。刀架在脖子上,齐桓公只能同意。

事后齐桓公又后悔了,不想归还占领的土地并还要杀死曹沫,管仲劝说,做人要有诚信,为了满足一时之快,而在诸侯中失了信义,那就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得不偿失啊!我们可是干大事的人,不能因小失大啊!

于是齐桓公按照约定归还了鲁国的土地,诸侯们知道后,都认为齐国信守承诺,愿意归附。由此可见,诚信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极为重要的,对个人对国家都同等重要。

后来齐国又帮助燕国和卫国打跑了戎狄,还搞了几次诸侯会盟,因为表面上还是尊周天子这一个王,所以周天子也派了代表参加,并宣布齐国为方伯、诸侯之长,从此齐桓公就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齐桓公采纳了孙膑什么意见?魏、齐之战里庞孙二人又有什么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惜缘小历史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与孙膑谈论兵法,大为叹服,遂拜孙膑为军师。齐军在孙膑的调教下,改变了防御体系,完全放开了手脚,在四邻的不断袭扰中,打出了威风。南边的楚国不敢再骚扰齐国边境,西边的赵国不敢再到黄河来捕鱼,其余周边国家也不敢再对齐国用强了。孙膑从魏国秘密来到齐国这件事,庞涓连一点音信也不知道。孙膑失踪的时间愈久,

  • 《中国历史长河系列》—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为什么死的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乡姐晓霞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称霸天下以后,变得十分骄横,尤其到了晚年成了非常残暴的大暴君,连为他平定天下立过汗马功劳的大功臣管仲的话也不听了。传说齐桓公身边有三个大阴谋家,一个叫易牙,一个叫竖刁,还有一个叫方开。一天,易牙知道齐桓公想吃人肉,就回家把亲生儿子杀了给他吃。而竖刁自愿阉割,做齐桓公夫人的仆人。方开则15年不回

  • 齐桓公把宠妃送回娘家反省,几天后,自己变成了前夫

    历史人物编辑:柳州阿妹侃历史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齐桓公赌气把宠妃蔡姬送回娘家反省。没几天,蔡姬居然改嫁,自己成了前夫。齐桓公一气之下,灭了蔡姬母国。春秋战国时期,第一霸主齐桓公,可谓是风光无限。泱泱大国,也是惹得无数小国争相献媚,比如邻国‘蔡国’。鲁僖公三年,蔡国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小国国力衰弱,周边又紧挨着大国,蔡穆侯生怕哪天自己就保不

  • 从齐桓公称霸春秋谈如今创业公司的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张立豹标签:齐桓公

    齐国这个公司在新董事长齐桓公接手以前,可以说乱的一塌糊涂,好好的一个大公司马上就要沦落到二流水准了,好在新董事长知人善用,招揽了一大批人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带领齐国成为行业的龙头,齐桓公本人也成为偶像级的创业明星,迎娶各国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今天就聊一聊齐桓公之所以能带领齐国成功发展为春秋五大企业

  • 齐桓公可以成就春秋霸业,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名相管仲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齐桓公

    一说起齐桓公的名字,我就联想到了管仲,其实两个人基本上是捆绑在一起的。有很多人说去皇宫可以成就春秋霸业,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名相管仲,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管仲究竟为齐桓公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在齐桓公成为皇帝以后,管仲一直认为,这个国家要强调的是富民政策。而且管仲一直认为,只有国家的子民们富

  • 齐桓公称霸第一仗,被小邻居打得灰头土脸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的名头就不用多说了,糟糕的下场也不多说了,今天就说一事儿——他的处女战。本来想找个软柿子捏捏为自己立威,结果……齐桓公(图注)急躁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齐桓公也年轻过。他刚登位就“欲诛大国之无道者”,确立自己的霸权。管仲曾谏阻他这么做,说:“不可,甲兵未足”[1]。可是齐桓公急功近利的念头却

  • 宠信厨师、爱吃美食的齐桓公,最后却被活活饿死,实在讽刺!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人生走上巅峰。然而,齐桓公并不是一个雄图霸业、英明神武之君,若以其本性行事,齐桓公根本算不上明君。齐桓公:春秋首霸之前,在《好酒好色好打猎,不务正业的公子小白,怎么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那一篇,我们就说过,齐桓公自认有三大嗜好、三个缺点——好酒好色好打猎。其实,

  • 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2)主笔:闲乐生春秋初期,齐鲁争霸,最终齐国大胜,鲁国归服了齐国。而这时候,齐桓公突然放软姿态,向鲁庄公提出了一项请求,请他帮自己说一门亲事儿。说到底,鲁庄公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姐姐,大家亲戚一场,不用把关系搞得那么僵。再说了,当年鲁国的先祖周公旦与齐国的先祖姜太公股肱周

  • 蔡姬戏水亡蔡国,春秋霸王齐桓公真的是“小题大做”吗?

    历史人物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各种故事精彩纷呈,许多事情匪夷所思,出乎意料。曾经有一位才女,可谓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宠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女,却因为一次戏水被赶回娘家,最后还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娘家小国直接亡国了,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霸王齐桓公真的如此“小题大做”,一次玩闹就值得

  • 管仲的思想偏向现代人,此思想成就齐桓公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齐桓公

    大家是不是一说起管仲的名字就想到了他所做出的一些贡献,现如今小编再反过来一看,在书籍上有所了解了以后,才发现管仲的思想有一点偏向我们现代人,经常看穿越小说和穿越电视剧让我不得不怀疑管仲是不是穿越过去的,因为他的思想真的是太前进了。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可以成就齐桓公的大业。在春秋时期的时候,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