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可以成就春秋霸业,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名相管仲

齐桓公可以成就春秋霸业,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名相管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花漫晨 访问量:4812 更新时间:2024/1/25 5:04:23

一说起齐桓公的名字,我就联想到了管仲,其实两个人基本上是捆绑在一起的。有很多人说去皇宫可以成就春秋霸业,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名相管仲,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管仲究竟为齐桓公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在齐桓公成为皇帝以后,管仲一直认为,这个国家要强调的是富民政策。

而且管仲一直认为,只有国家的子民们富强了,整个国家才可以富强,这样光伏还有国家的国库,就会越来越强大。后来管仲为了可以很好的实行这个制度,他在为民众富裕和官府财政收入方面,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机制。首先是建立了封建农业的税收制度。其次是建立了实行农业工商并重的政策,如果这样说的话是比较筒盖的,那么接下来小编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大概的意思就是对国家的百姓们,实施优惠的免税政策。而且还会让那些百姓们运用外交手段,来保护进口的产业。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管仲的思想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他知道把自己国家不需要的东西,卖到其他的国家来换取自己国家需要的东西,当时有人说管仲,真的就是有外贸的经验,而且他本人灵活多变。当然为什么那么多的人愿意来到管仲所管理的国家去购买东西呢?其实是因为管仲,他一直告诉我自己国家的子民们,卖的东西一定要质量好,这样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回头客。

而且管仲告诉齐桓公,我们不应该使我们齐国的一些财富,流到别的国家,应该让别的国家财富,千方百计地汇入我们的国家之中,这样才可以强大我们自己的国家。对于国家中的那些富商们迅速的发展,其实管仲也是有所思考,他觉得可能会对自己的国家,还有齐桓公的政治造成一定的威胁。因为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历史上,有很多的富商他们腰包里的钱财,比国家的国库还要多,这是管仲比较为难的一件事情,后来管仲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他提高了粮食的价格,使用其他的商品,来进行实际的贬值,让这些商家们的利润减少。

由此可见管仲不仅仅是有经商头脑,他做什么事情都为了齐桓公着想,管仲还建立了一套中央的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就是政治军事,还有赏罚。当然这个系统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齐桓公的地位。齐桓公因为拥有了管仲,才可以提高自己在国家中的威信,而且拥有了管仲以后,办事效率都高了很多,因为管仲本人一直是秉承着察能授官。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原来在古代的时候,很多官员之间都是官官相护的,以至于在官员的位置上基本上都是退休的官员推荐自己的孩子,因此很多穷人家里的孩子根本没有机会成为官员,自从管仲开始管理以后,他不论出身,只要是好学聪明的人,或者说在各个方面有一定突出的人,都可以被选用成为官员。

当齐桓公拥有了管仲以后,管仲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政治,还有军事的改革,这样才可以使得齐桓公,凭借着管仲成为了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因此很多人都说齐桓公的成功是离不开观众的。但是小编个人却认为两个人之间是相互相承的,如果说没有齐桓公给管仲这样一个机会,那么管仲也没有办法发展自己的抱负。当然齐桓公对待管仲可以说是非常的看重,以至于后来有一次管仲突然生病了,齐桓公非常的着急。

根据历史书上的记载,当年管仲,有一次病重了,那个时候的齐桓公可以说是非常的着急,他请来了各种各样的名医去帮助管仲,可惜的是管仲的病,一病不起。根据野史上的记录,齐桓公当时非常的着急,甚至来到寺庙中为管仲祈福,他愿意用自己10年的寿命换管仲健健康康。当然这只是野史上的记录,究竟有没有这样一回事,我们也没有办法考究,只是知道齐桓公真的是非常看重管仲。后来看着管仲病入膏肓,齐桓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他多次来到管仲的家中,当时的管仲告诉齐桓公,他是因为年纪太大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再为齐桓公效力了。

其实本身来说,齐桓公最应该担心的就是管仲去世以后,没有人接手管中的位置,要知道应该没有几个人可以超越管仲,甚至和管仲齐平都是困难的。但是齐桓公是发自心中,担心管仲的生死,他甚至忘了问管仲去世以后应该谁来代替管仲。好在的是在管仲的心中,他真的是为了齐桓公着想,在死之前管仲告诉齐桓公:等我死了以后,千万不可以使用鲍叔牙这个人。

虽然说鲍叔牙是一位贤德的君子,而且也有很多人,觉得鲍叔牙是一个正人君子,但是鲍叔牙这个人,真的是爱憎分明,其实有些时候爱憎分明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想做到我的这个位置就不能太过于爱憎分明,因为爱憎分明的人看不得别人身上的一些缺点,如果说鲍叔牙看到了别人身上的缺点,他反而会忽视别人身上的优点,因此鲍叔牙这个人是不合适的。

其后管仲又告诉齐桓公,千万不可以使用易牙,因为易牙连自己的儿子都烹煮了,他爱自己胜过爱儿子,像这种人是心中非常血的,根本是没有办法控制的。同时观众还告诫齐桓公,也不要使用开方,虽然说开方是卫国的太子,他抛弃了自己的地位,来到了齐桓公的脚下做一个臣子,但是在他的父母去世的时候都没有去奔丧,由此可见这个人真的是丝毫的恩情都没有,养育之情都忘记了。可惜的是管仲这么为齐桓公,但是管仲死了以后,齐桓公并没有听取管仲的这些话,他还是重用了这些人,以至于后来齐国大乱。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称霸第一仗,被小邻居打得灰头土脸

    历史人物编辑:韦继涛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的名头就不用多说了,糟糕的下场也不多说了,今天就说一事儿——他的处女战。本来想找个软柿子捏捏为自己立威,结果……齐桓公(图注)急躁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通病,齐桓公也年轻过。他刚登位就“欲诛大国之无道者”,确立自己的霸权。管仲曾谏阻他这么做,说:“不可,甲兵未足”[1]。可是齐桓公急功近利的念头却

  • 宠信厨师、爱吃美食的齐桓公,最后却被活活饿死,实在讽刺!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是春秋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人生走上巅峰。然而,齐桓公并不是一个雄图霸业、英明神武之君,若以其本性行事,齐桓公根本算不上明君。齐桓公:春秋首霸之前,在《好酒好色好打猎,不务正业的公子小白,怎么成为春秋霸主齐桓公的》那一篇,我们就说过,齐桓公自认有三大嗜好、三个缺点——好酒好色好打猎。其实,

  • 齐桓公第一次盟会诸侯,以最丢人的方式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2)主笔:闲乐生春秋初期,齐鲁争霸,最终齐国大胜,鲁国归服了齐国。而这时候,齐桓公突然放软姿态,向鲁庄公提出了一项请求,请他帮自己说一门亲事儿。说到底,鲁庄公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姐姐,大家亲戚一场,不用把关系搞得那么僵。再说了,当年鲁国的先祖周公旦与齐国的先祖姜太公股肱周

  • 蔡姬戏水亡蔡国,春秋霸王齐桓公真的是“小题大做”吗?

    历史人物编辑:衣赐履读通鉴标签:齐桓公

    春秋时期各种故事精彩纷呈,许多事情匪夷所思,出乎意料。曾经有一位才女,可谓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深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宠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女,却因为一次戏水被赶回娘家,最后还引发了两国之间的战争,造成了娘家小国直接亡国了,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呢?霸王齐桓公真的如此“小题大做”,一次玩闹就值得

  • 管仲的思想偏向现代人,此思想成就齐桓公大业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齐桓公

    大家是不是一说起管仲的名字就想到了他所做出的一些贡献,现如今小编再反过来一看,在书籍上有所了解了以后,才发现管仲的思想有一点偏向我们现代人,经常看穿越小说和穿越电视剧让我不得不怀疑管仲是不是穿越过去的,因为他的思想真的是太前进了。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才可以成就齐桓公的大业。在春秋时期的时候,第1位

  • 齐桓公伐楚,把蔡姬改嫁当由头,目的只有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神通天下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继位三十年时,他联合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家诸侯对蔡国进行了一次讨伐行动,顺便还对楚国大军压境。关于这次伐楚,历史上说法很多,有的说是楚国对周王室不敬,齐国替天子行道;有的说是齐桓公心眼小,因前妻蔡姬改嫁到楚成王而醋意大发。那么,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其实,以上两个说法都不足以构成齐

  • 齐桓公葵丘之会上霸气十足,导致后续事业逐渐滑坡

    历史人物编辑:明鉴品历史标签:齐桓公

    春秋霸主齐桓公,外用尊王攘夷外交策略,内用管仲强兵争霸国政,通过联合诸侯打败北狄入侵,挽救卫郑等小国危亡,在诸侯国中获得点赞无数。在收获赞誉的同时,齐桓公也开始飘飘然起来,在葵丘之会上,他的表现虽可圈可点,但也为他从事业巅峰走下神坛埋下了伏笔。葵丘之会从筹备工作来说,应该是春秋时期比较重要的一次大会

  • 「春秋故事」齐桓公五子争位-吕氏齐国霸业的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齐桓公

    齐桓公作为春秋五霸之首,任用管仲、鲍叔牙为相,起用桓管五杰辅佐。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时间风头无两。然而随着桓管五杰、管仲、鲍叔牙的相继离世,加上齐桓公晚年信任易牙、竖刁、卫开方等奸逆之臣,导致齐桓公晚年凄凉。齐桓公病重之时,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国君之位,易牙、竖刁、卫开方将病重的齐桓公囚禁于室,令

  • 毕竟倾国是美人,齐桓公攻打蔡国南侵楚国的理由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新计划哦标签:齐桓公

    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越王勾践对吴国战争失利,采纳文种建议“遗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将西施、郑旦献给了吴王夫差。夫差由此沉溺酒色,荒于国政,最终为勾践所灭。西施功成身退,最终去向说法不一:有人说不堪忍受,沉江而死

  • 甩手掌故齐桓公,掌故管仲表示我太累了

    历史人物编辑:纵横史馆标签:齐桓公

    前言:自古有春秋五霸之说。一说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另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荀子》。不管是哪一说,有三个人都是雷打不动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人当中,最先称霸的人是齐桓公!齐桓公真的有这个实力称霸吗?还是他手下的某个能人帮